浅谈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可以从数学知识的来源和数学学习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
  从数学知识的来源看,学生所学的是人类社会已有的数学知识体系,只要学好它们,就可以发展和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数学知识体系既包含了数学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陈述性知识”,也包含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等“程序性知识”,还包含了关于如何进行数学研究、处理数学问题的“策略性知识”。因此,数学学习中,既要学习数学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公式等以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要学习前人关于如何进行数学研究的经验。学生的数学学习既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有数学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走一条认识的捷径。由此,我们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占有前人发现的数学知识,把前人的数学活动经验转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使其成为自己辨别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的过程。
  由于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反映客体时所产生的主观产物,因此经验的接受和占有不能像接受实物那样,在既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经验的接受过程是主体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主体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主体必须处于一种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完成构建过程,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从结果看是“接受”了已有经验,而从过程看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验建构过程。
  为了更加明确地说明我们为什么坚持学生学习的“接受─建构”说,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学校数学教学的性质。
  首先,数学教学是依据国家颁布的数学教学大纲进行的。大纲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达到的目标。掌握大纲中规定的数学知识是学生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分享社会财富的先决条件。
  其次,数学学习应当成为学生个体的自主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有顺序、有目标、由教师组织的数学教学是不必要的。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组织数学教学,使学生逐渐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形成一定的数学认知结构成为可能。如果让学生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去模仿、建构这些数学知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让他们从事一种没有经济效益但却“有风险”的活动一样。因此,学校数学教学应该保障学生在不需要重新创造已有数学知识的状态下掌握数学知识,即要去接受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系统化了的数学知识经验。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模仿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这样最终有助于他们自己去广泛地积累、再建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体系等。这里的建构过程首先是模仿已经存在的数学知识经验,这是一个在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按学生心理结构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以数学知识的发展轨迹为依据的活动过程。
  再次,学校所安排的数学教学任务是基本的、必须完成的。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合理性最终只有通过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来证明。其它地方根本不是学习这些内容的场所,或者是很糟糕的场所。如果对数学知识没有明确严格的要求,学校的数学学习变得非常随意了,应该掌握的实质内容被蜻蜒点水式的“独立发现”过程所代替,这当然是非常糟糕的。实际上,学校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着眼于系统的、累积的、长期的、明确的、涉及自我反省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学习结构化的数学知识才能获得作为个人的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特点。首先,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次,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此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恩维。过分强调直接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数学学习一定是在主动状态下进行的,只能以学生的直接需要为数学教学出发点的观点,则不符合学生数学学习实际。事实上,正因为学生学习有强制性、被动性的一面,才使得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其他文献
“同学们:这次作文训练的成效我非常满意,大家付出了努力,写出的作文也一篇比一篇精美。和上次一样,我们仍然先请……”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脸上的表情已经相当丰富了,自满、自负、得意、羡慕……甚至也有一些失意或是嫉妒。  送出了又一届六年级毕业班,2000年8月我所接的班是四年级学生,那时我尚在四小任教。第一篇作文,全班71名学生中,按时交来作文的只有38位,一再催促,第二、三天又交来17本作文,等到我
期刊
课堂提问、答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互动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做到提问得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用有的放失的提问来调动学生情绪,开启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本人觉得应注意以下五个原则:  一、一视同仁,以尊重、平等为原则  语文课堂上,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提出问题后,只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只有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方法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执着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
期刊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体现。据笔者的工作实践认为:班主任培养优秀的班集体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为班级提出共同的的奋斗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热情高,班主任分阶段向学生提出奋斗目标,使学生有所追求、有所期望,就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奋斗目标应该有总体的大目标,也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分目标。例如:开学初向学生提出争创“优秀班级”或争取每个月得到
期刊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指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的具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它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创造性、突破性、新颖性。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结合自已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发展”。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时常在想: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呢?在阅读了很多名家名师的著作后,我深刻地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口头表达能力不佳的人在现实工作和生
期刊
高质量的教学过程,都必然存在着教与学双方的积极而有序的的交互关系。因此,在师生间构建教学过程的绿色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构建师生互动的环境  根据新课标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开辟、发现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参与、互动环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情感交流的师生双方的合作。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交替采用小组讨论的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
期刊
新疆的新课程实施已经三年了,新教材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新教材从以往单纯规定和建议教学方法,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今天,我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