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答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互动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做到提问得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用有的放失的提问来调动学生情绪,开启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本人觉得应注意以下五个原则:
一、一视同仁,以尊重、平等为原则
语文课堂上,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提出问题后,只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积极举手的学生不予理睬,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不耐烦……这样,对学生就不能一视同仁。这些现象似乎是小问题,但消极作用很大,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以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会压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丧失思维的兴趣和活力。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对待学生,提高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勇气和信心,以创造最佳学习情绪。
二、精心设计,以突出教学目标为原则
教一篇课文,要问的问题固然很多,如内容的理解、语句的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等等方面。课堂上是否应该面面俱到呢?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能活跃课堂气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应围绕课文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三、五个问题就行,漫无目的的“满堂问”,只是追求表面的热闹,只会影响、抑制学生的思维,反而“淹没”了教学重点。我有过这样的尝试:我在七年级的两个班级中分别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在甲班课堂上,我从方方面面问了学生十来个问题,学生情绪高涨,课堂很活跃,但从作业中反馈出来的信息看,效果并不佳。而对乙班的学生,课堂上我围绕教学目标,只问了他们四个问题:⑴文章写了“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我”是怎样“脱险”的呢? 其中蕴含什么生活哲理?⑵课文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⑶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⑷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是怎样对待的?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将会怎么办?学生就我提出的四个问题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积极回答,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个例子说明,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切忌贪多求全。
三、由易到难,遵循渐进性原则
有的问题,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拐弯甚多,学生不易理解到位。在提问中,我们要增加思维的梯度,衔接知识链,做到无梯架梯、有梯加梯,增加提问梯级的密度。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只有给学生多设解疑之梯,学生才能做到循序渐进,自己解决疑难,跳起来摘到成功之果。如:《社戏》结尾一个长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在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我们从文中得知,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仍是那些豆,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呢?为寻到这个答案,我给学生架设了这几个阶梯:⑴那夜的人是谁?⑵那夜的景怎样?⑶那夜做了哪些事?学生联系课文,共同讨论,得出结果:那夜的人、景、事难以忘怀。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寻,学生很快就把疑问弄得水落石出了。
四、认真分析,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形:有时满堂异口同声,轻而易举;有时满堂沸腾,不着边际,难以控制;有时一堂寂静,无人问津,十分困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症结在于提出的问题是否切入教学实际、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省事,使用教参上的教案或照搬老教案,根本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去备课、设计问题,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时代差别、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生活体验的不同影响着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深入地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尽可能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让他们思考。
五、开启思维,把握挖掘问题深度的原则
平淡的提问、缺乏深度的问题,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时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就更能领略到知识的奥妙,尝到探究的乐趣,有时还会引发创造性的火花,使学生有惊人的发现。如:学完《桃花源记》后,我们探讨“桃源如此美,为何不复见”这个问题。一些学生认为,渔人不讲诚信,故不复见。表面看来,似乎有理,可深一思索,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又作何解释呢?其实,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深入查询相关资料,再联系陶渊明生活的黑暗现实、生活经历和他的归隐思想去挖掘,就不难明白:美丽的桃源,其实是他理想之寄托、虚构之幻景,从何去寻呢?这一挖掘,既扣住了主题,又释却了前边的疑惑;既利于学生迅速把握课文,又利于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总之,课堂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技术,巧妙运用艺术,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和谐、快乐、充满生机。
一、一视同仁,以尊重、平等为原则
语文课堂上,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追求答案的准确性,提出问题后,只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积极举手的学生不予理睬,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不耐烦……这样,对学生就不能一视同仁。这些现象似乎是小问题,但消极作用很大,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情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以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会压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丧失思维的兴趣和活力。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对待学生,提高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勇气和信心,以创造最佳学习情绪。
二、精心设计,以突出教学目标为原则
教一篇课文,要问的问题固然很多,如内容的理解、语句的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等等方面。课堂上是否应该面面俱到呢?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能活跃课堂气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应围绕课文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三、五个问题就行,漫无目的的“满堂问”,只是追求表面的热闹,只会影响、抑制学生的思维,反而“淹没”了教学重点。我有过这样的尝试:我在七年级的两个班级中分别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在甲班课堂上,我从方方面面问了学生十来个问题,学生情绪高涨,课堂很活跃,但从作业中反馈出来的信息看,效果并不佳。而对乙班的学生,课堂上我围绕教学目标,只问了他们四个问题:⑴文章写了“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我”是怎样“脱险”的呢? 其中蕴含什么生活哲理?⑵课文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⑶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⑷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是怎样对待的?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将会怎么办?学生就我提出的四个问题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积极回答,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个例子说明,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切忌贪多求全。
三、由易到难,遵循渐进性原则
有的问题,因与果之间相距很远,拐弯甚多,学生不易理解到位。在提问中,我们要增加思维的梯度,衔接知识链,做到无梯架梯、有梯加梯,增加提问梯级的密度。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只有给学生多设解疑之梯,学生才能做到循序渐进,自己解决疑难,跳起来摘到成功之果。如:《社戏》结尾一个长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在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我们从文中得知,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夜的豆仍是那些豆,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呢?为寻到这个答案,我给学生架设了这几个阶梯:⑴那夜的人是谁?⑵那夜的景怎样?⑶那夜做了哪些事?学生联系课文,共同讨论,得出结果:那夜的人、景、事难以忘怀。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寻,学生很快就把疑问弄得水落石出了。
四、认真分析,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形:有时满堂异口同声,轻而易举;有时满堂沸腾,不着边际,难以控制;有时一堂寂静,无人问津,十分困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症结在于提出的问题是否切入教学实际、学生实际、教材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省事,使用教参上的教案或照搬老教案,根本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去备课、设计问题,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时代差别、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生活体验的不同影响着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认真深入地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尽可能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让他们思考。
五、开启思维,把握挖掘问题深度的原则
平淡的提问、缺乏深度的问题,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时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就更能领略到知识的奥妙,尝到探究的乐趣,有时还会引发创造性的火花,使学生有惊人的发现。如:学完《桃花源记》后,我们探讨“桃源如此美,为何不复见”这个问题。一些学生认为,渔人不讲诚信,故不复见。表面看来,似乎有理,可深一思索,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又作何解释呢?其实,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深入查询相关资料,再联系陶渊明生活的黑暗现实、生活经历和他的归隐思想去挖掘,就不难明白:美丽的桃源,其实是他理想之寄托、虚构之幻景,从何去寻呢?这一挖掘,既扣住了主题,又释却了前边的疑惑;既利于学生迅速把握课文,又利于积极参与课堂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总之,课堂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技术,巧妙运用艺术,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和谐、快乐、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