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道是“沉默是金”,在谈怎么说话之前,我先得谈怎么不说。因为祸从口出,常常不说要比说好得多。
舉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我跟朋友约好中午碰面,因为办公室忙,出门晚了些,对方着急了,又不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就拨电话到办公室问。电话是我秘书接的,她挺聪明,说:“刘先生早出门了,应该在路上,马上就到了。”你说,她不是答得很好吗?偏偏她画蛇添足,又加一句:“刘先生很忙的!”
我那朋友一听就火了,回一句:“他忙?我不忙吗?”跟着就看我进门了,又把那火发到我头上:“你秘书说你忙,好像你迟到有理似的,你要知道我也忙耶!”你说我那秘书笨不笨?我又倒霉不倒霉?
事实上,我的秘书非常聪明,而且在讲话的时候爱画蛇添足的人常常很聪明。
再举个大家常碰到,或常犯的毛病。你是职员,老板问你今天客户一共叫了几箱货。平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别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报告老板,今天只叫了十箱耶!”
你现在想,一定觉得这样说没什么错。但我要很郑重地告诉你: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小主管,你错了!除非你是合伙人、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不要说“今天‘只’叫了十箱”。而应该讲“今天叫了十箱”。甚至我得叮嘱你,就算你是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也说:“叫了十箱。”
为什么?因为你不是老板,你应该先客观地把事实数字告诉他,下面他要跳起来,或大吼:“什么?才叫十箱?怎么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没有资格用你的主观去影响他。
没错!你不能影响他!在心理学上有个实验——给许多人看一段车祸的影片,然后一个一个分开问他们那车祸的情况。当问的人用“请您回忆一下那意外的情况”,或“请您回忆一下那车祸的情况”,又或者“请您回忆一下那惨剧的情况”,因为使用“意外”、“车祸”、“惨剧”的词的不同,会造成那些答话的人很不一样的形容。
连对小孩都一样!我们都认为小孩最诚实了吧?但是据实验,如果你让一个陌生人在幼儿园教室里走一圈就出去,然后问小朋友对刚才那个好可爱的叔叔,或刚才那个怪叔叔的印象的时候,可能得到很不一样的答案。为什么?因为你给了导引。
同样的道理,当老板问你情况,你要先冷静地、客观地答事情,不能先加入自己的好恶意见。或许你说你就是老板,对先入为主这样的职员,你不觉得不好,甚至觉得职员这么说,是跟公司一个鼻孔出气,是荣辱
与共。
对不起!你错了。要知道,当小职员说“某某讨厌的客户今天来过”,或“某某分店今天才卖了三样东西”的时候,他显然是帮你这个老板反应,甚至要指导你反应,好像说完就要看你露出厌恶的表情或火冒三丈。对一个有纪律的公司,对一个领导者,或对一个需要作出正确判断的领导阶层,做下属的都应该先提供客观的事实。
同样的道理,记者作新闻报道,也必须客观。发生了凶杀案,在那嫌犯没被判决有罪之前,你不能称他为杀人凶手,只能说他是嫌犯,否则就可能是新闻审判。
知道了这一些,如果你是职员、小主管,下次你老板问你情况,我建议你先冷静地告诉他实情,千万别添油加醋,甚至火还没起,你就先加油。相对的,如果你是老板,碰上这种爱添油加醋的职员,你也要纠正,说:“今天叫货叫的是多还是少,由我来判断,请你们以后不要加这些形容词。”
于少双摘自《沧州晚报》
编辑/静眉
舉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我跟朋友约好中午碰面,因为办公室忙,出门晚了些,对方着急了,又不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就拨电话到办公室问。电话是我秘书接的,她挺聪明,说:“刘先生早出门了,应该在路上,马上就到了。”你说,她不是答得很好吗?偏偏她画蛇添足,又加一句:“刘先生很忙的!”
我那朋友一听就火了,回一句:“他忙?我不忙吗?”跟着就看我进门了,又把那火发到我头上:“你秘书说你忙,好像你迟到有理似的,你要知道我也忙耶!”你说我那秘书笨不笨?我又倒霉不倒霉?
事实上,我的秘书非常聪明,而且在讲话的时候爱画蛇添足的人常常很聪明。
再举个大家常碰到,或常犯的毛病。你是职员,老板问你今天客户一共叫了几箱货。平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别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报告老板,今天只叫了十箱耶!”
你现在想,一定觉得这样说没什么错。但我要很郑重地告诉你: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小主管,你错了!除非你是合伙人、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不要说“今天‘只’叫了十箱”。而应该讲“今天叫了十箱”。甚至我得叮嘱你,就算你是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也说:“叫了十箱。”
为什么?因为你不是老板,你应该先客观地把事实数字告诉他,下面他要跳起来,或大吼:“什么?才叫十箱?怎么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没有资格用你的主观去影响他。
没错!你不能影响他!在心理学上有个实验——给许多人看一段车祸的影片,然后一个一个分开问他们那车祸的情况。当问的人用“请您回忆一下那意外的情况”,或“请您回忆一下那车祸的情况”,又或者“请您回忆一下那惨剧的情况”,因为使用“意外”、“车祸”、“惨剧”的词的不同,会造成那些答话的人很不一样的形容。
连对小孩都一样!我们都认为小孩最诚实了吧?但是据实验,如果你让一个陌生人在幼儿园教室里走一圈就出去,然后问小朋友对刚才那个好可爱的叔叔,或刚才那个怪叔叔的印象的时候,可能得到很不一样的答案。为什么?因为你给了导引。
同样的道理,当老板问你情况,你要先冷静地、客观地答事情,不能先加入自己的好恶意见。或许你说你就是老板,对先入为主这样的职员,你不觉得不好,甚至觉得职员这么说,是跟公司一个鼻孔出气,是荣辱
与共。
对不起!你错了。要知道,当小职员说“某某讨厌的客户今天来过”,或“某某分店今天才卖了三样东西”的时候,他显然是帮你这个老板反应,甚至要指导你反应,好像说完就要看你露出厌恶的表情或火冒三丈。对一个有纪律的公司,对一个领导者,或对一个需要作出正确判断的领导阶层,做下属的都应该先提供客观的事实。
同样的道理,记者作新闻报道,也必须客观。发生了凶杀案,在那嫌犯没被判决有罪之前,你不能称他为杀人凶手,只能说他是嫌犯,否则就可能是新闻审判。
知道了这一些,如果你是职员、小主管,下次你老板问你情况,我建议你先冷静地告诉他实情,千万别添油加醋,甚至火还没起,你就先加油。相对的,如果你是老板,碰上这种爱添油加醋的职员,你也要纠正,说:“今天叫货叫的是多还是少,由我来判断,请你们以后不要加这些形容词。”
于少双摘自《沧州晚报》
编辑/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