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形成及特点
  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一书,提出许多教学原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以说给教学论这一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那以后,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他努力把教育学确立成为一门科学,在他的《普通教育学》里的一段话很清楚地表达出他的这种心志:“我向教育家要求科学与思考能力。我认为科学并不是一架眼镜,科学对我来说,它是我的眼睛。”从此,教育学科开始从自然的经验描述向理论化和科学化过渡。赫尔巴特努力从心理学方面为教学理论寻找依据,并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儿童生来就有“盲目冲动的种子”,“不可驯服的烈性”,因而他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对教师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他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的作用,甚至认为没有教学也就没有教育,逐渐形成了以解决如何教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体系,特别是由赫尔巴特提出并由他的学生发展了的“五段教学法”,即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应用,曾经统治欧美教育界达半个世纪之久,甚至影响到东方的中国和日本。其思想观点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中心”,即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
  20世纪30-4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基本继承了西方传统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强调教师的作用,该书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以课堂教育学为主,课堂教学又以传授知识为主。他认为“教师逐步提出来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具有法律的性质。”我国对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接受的比较快,尤其是其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成为各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
  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作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代表,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教育”的理想,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人们把他视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杜威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提出这样的教育概念,是针对“传统教育”的,他认为“传统教育”远离生活。他指出,传统教育传授过时的死知识,这种知识以固定的教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他提出的“进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以从经验中学习反对从教科书和教师学习,以获得为达到直接需要和目的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反对以训练的方法获得那种鼓励的技能和技巧;以尽量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反对为或多或少遥远的未来做准备;以熟悉变动中的世界,反对固定不变的目标和教材。”他把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转变成了“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即以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主动活动代替教师的主导。杜威同中国教育界的关系非同一般,1919年,杜威来到中国,1921年离开中国,在此期间,他到过很多大城市宣传他的教育思想,蔡元培、胡适、蒋梦麟、张伯苓、陶行知、陈鹤琴等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都先后介绍过杜威的思想。
  20世紀3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再加上苏联的“卫星事件”,使得很多教育家对“进步教育”进行了批判,认为,过分地强调“儿童中心”,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经验为主的教学和“从做中学”降低了教育质量,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50年代以后,进步教育思想开始走向衰落,“传统教育”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融合
  两种教育思想的价值观不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使用上也有所体现,传统教学方法重视它在传授知识中的作用,因此,讲授法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帮助学生接受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较为有效。可以使比较多的学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类对大脑、心理与潜能研究的进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应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参与到教学方法改革中,诸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法”、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法”等。恩格斯说过:“辩证法……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或为中介。”在现代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两种教学方法可以并且应该相互融合。
  三、在融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例如,讲授法、谈话法,如果在注入式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则只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相反,如果在启发式的思想指导下,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其次,在讲授中,基本的理论知识必须讲清楚。布鲁纳主张教给学生以科学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所构成的模型或体系。
  最后,学生的“主体”地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教师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支配一切,学生的学习完全依赖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却像一个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积极地作用,而学生这方面……必须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接受、吸收来自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主要是来自教师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是“学生中心”,教师完全听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学习,而是在教与学的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学生能在教师的设计中独立地进行学习。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难提高教学质量。“进步主义”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也就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因此,也不能稳定和持久。
其他文献
小学低段音乐学习对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早期音乐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是听力、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重视孩子早期的音乐教育。小学低段音乐教育很重要,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我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我的观点。  一、小学低段音乐教育能开发右脑,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我们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右脑负责音乐、想象等,因此被称为 “音乐脑”。 “音乐脑”能使人
期刊
音乐是人类情感宣泄的方式之一。生活的感触,生命的感动常常触动作曲者的心弦,弹奏出美妙的华彩乐章。其中有着《梁祝》般的爱情的凄迷、悱恻之美,有着贝多芬《月光曲》的恬淡、安闲之美,也有着《黄河大合唱》的慷慨、澎湃之美,当然也有着儿歌的活泼、朝气之美。  幼儿也需要音乐,在内容多样的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亲身体验、感知、聆听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识,才
期刊
“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学生在音乐课中,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对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我们音乐教师能更好的上好一节音乐课,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课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  (一)约法三章  俗话说:先说断,后不乱。对于一群缺乏自我
期刊
流行歌曲以它的通俗易唱而为多数人所传唱,各种媒体的传播也将流行歌曲带入了校园。那么,我们如何对待流行歌曲进课堂呢?我想,事情总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一首歌,既然为人们所传唱,必然有它的魅力所在,那么,为什么要禁止呢?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传唱一些适应他们的呢?为了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我对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9%以上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列举出一大串流行歌手的名
期刊
一、打击乐活动的意义  (一) 打击乐演奏活动  打击乐活动是用多种民族打击乐器根据一定的节奏,由集体合作进行的一种音乐表演活动。活动中所使用的一般都是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例如,大鼓、小鼓、铃鼓、叉、钵、木鱼、串铃等。通过乐器的使用,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动觉及思维能力,使幼儿在多个领域同步得到发展。  (二) 幼儿园开展打击乐活动的意义  1.打击乐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尽管学生的学习是离不开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实践证明,在课堂中,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创设问题,使学生投身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将会学得更加牢固、扎实。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是一直困扰我的教学难题,怎样把作文课讲得直观、生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因为每次布置写作文的时候,经常都会遇到学生问作文“要写什么”和“要怎样写”等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正反映出学生畏惧作文的主要原因。“要写什么”就是缺乏写作的材料,而“要怎样写”就是不知从何下笔,有关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问题。  九年义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学、建筑、节日……无不体现着中国古圣先贤的经验、智慧。让学生跟随传统文化的脚步行走,感悟那些浸润在生命里的文化,把思想和感情倾注在文字里,文字便有了生命。  一、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建构语言系统的根系  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正逐渐丢失了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
期刊
一、现当代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下的两极分化  与古代相比,现当代我国的艺术教育日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功利化、技艺化的倾向。  08年我毕业来到北大附中,艺术课仅局限于美术和音乐学科,属于大家公认的边缘学科。其次,音乐美术课基本是整班授课,内容以鉴赏为主,学生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在欣赏和感受的层面上。除了常规艺术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每年固定招收管乐、舞蹈特长生。为了迎接艺术节比赛,每年聘请专家、教练为艺术团进行
期刊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氣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