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地玉米蓄水节水综合增产技术
张多思
一、实行轮作倒茬,改进耕作制度
采取三年或四年轮作制度,三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四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棉花-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长期的连作会引起严重的病害及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导致减产。
二、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一)秋季浅耕,旱春精细整地保墒一年一茬玉米地块,秋季浅耕10cm,早春土壤解冻初斯要及早进行耙耪,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趟,根据试验调查;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3个百分点。
(二)沟施有机肥保墒麦田套种玉米,在土壤解冻后返浆初期,在准备套种玉米的空行上开沟施肥,开沟深度为20~250m,亩施有机肥2000~2500kg,并及时覆土踩、压,覆土厚度为10cm左右,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施肥后20天调查,0~2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1.88~2.57个百分点。
(三)玉米行间覆盖麦秸秆保墒覆盖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其重要的作用。多点试验分析表明:覆盖麦秸秆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18--45个百分点,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可达90%以上。铺施方法:6月底7月初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每亩300~500kg。
三、选择抗旱品种
选用抗旱节水型品种对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十分关键,是重要的生物措施,试验表明;旱地玉米品种要求抗病、耐瘠薄、抗早衰、适应性强的且适合本地的品种。
四、配套栽培技术
抗旱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稳定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旱地玉米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表明,播期、密度、施肥、化学除草是旱地玉米丰产的四个重要环节,具体措施:
(一)播种期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玉米播期应避开土壤失墒高峰期,使玉米需水高峰与自然降雨高峰期吻合,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关键措施。在保证玉米正常成熟的情况下适当晚播,避免卡脖早。试验表明:5月20日至6月25日雨后播种较为适宜。根据播期早晚选择生育期不同的品种,一般6月10甘前播种选择掖单13号等生育期较长的品种,6月10日后选择唐抗5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二)合理密植
密度是栽培水平的综合体现,受土质、自然降水、施肥水平、种植样式、光照等多种因素制约。一般亩留苗2500~3000株。紧凑型、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取上限,平展型玉米取下限;土壤肥力较高的取玉米取上限,平展型玉米取下限;土壤肥力较高的取上限,土壤肥力较低的取下限。
(三)化学除草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稗草、马齿苋。狗尾草、反枝苋等,约占总数的90%以上。即使多次中耕,草荒威胁仍很大。经一次施用化学除草剂,一般可保证不闹革荒,免去中耕作业,使机械伤苗减少,亩穗数可增加150~300穗。在除草剂的选用上,主要推行配方施药。据试验:以每亩用阿特拉津75g加50%乙草胺75g(或48%杜尔75g或48%拉索75g),混合后兑水30~50kg喷施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
(四)科学施肥
根据试验,旱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8~21kg,P205 3.5~5.5kg,K205~6kg。
施肥方法,磷钾肥一次底施,氮肥60%~70%底施,30%~40%追施。重施底肥是增产的重要措施。
农田灌溉中的“得”与“失”
刘行义
干旱缺水是当代和未来社会最突出的矛盾。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农业严重干旱缺水的严酷现实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一场革命,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使其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有必要用辨证的观点进行思考。
发展节水灌溉中“得”与“失”的反思
众所周知,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节水灌溉是当今农田灌溉用水中普遍推行的灌水方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减少灌溉用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无效损耗,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增收。近30年来,我国在节水灌溉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节水灌溉的实践使人们尝到了甜头。然而,任何事物总是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当人们在赞誉节水灌溉所获得的成就时。几乎很少考虑节水灌溉可能带来的负效应。据有关资料介绍,山东腾州市为解决水资源不足,80年代中期就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井灌区已实现了小畦灌溉。正是在推广节水灌溉之时,地下水却出现了大面积漏斗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分析认为,在有限水源的情况下,节流是有限度的。
又如,在井渠结合灌区或井灌区采取渠道衬砌和管道输水后,虽然减少了地面供水量或地下水开采量,但同时也减少了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量。在地下水资源计算中,从水资源的观点看,减少地面供水量不等于节水量。由此可知,提高农业供水中的利用率,应包括提高一次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两项内容。灌溉供水除用于作物蒸腾和田间蒸发外,灌溉回归水量,其地表部分可为下游灌区利用,渗入到地下的水又可利用机井抽出再次利用,土壤水也有部分可供作物吸收。
上述事例充分表明,推行节水灌溉,虽然减少了输水过程的渗漏损失和田间渗漏损失,也同时减少了地下水回归水量,打破了区域内原有的水体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形成的水资源分布体系。该体系原本对区域内的地下水产生周期性补给,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等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1世纪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供水危机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重,解决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仍不外是开源与节流。一提开源,人们自然想到建闸筑坝,拦蓄地表水,或远距离调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方地区连年持续干旱,许多内陆河断流干涸,黄河断流在时间和长度上均在加长,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已严重超采,这种状况已造成无天然的水源可开。要想继续开源,就得人工涵养水源。涵养的多寡,不仅决定于客观自然条件,还与可能伤害补给的节流本身有关。
鉴于此,在目前推行的节水灌溉中,我们既要认识到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不应忘记水是循环的,可以重复利用的。明白这一点,我们应进一步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尽管人们想方设法,采取各种节水措施,实施精心灌溉,但如果不注重水资源的涵养,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涵养,逢遭持续干旱,这种节水灌溉还能维持多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更应提醒我们在发展节水灌溉中应全面规划,统筹考虑,权衡节水的“得”与“失”。如果只注意节水灌溉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而完全忽视那些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负效应,则会对水资源的涵养产生伤害,甚至破坏自然平衡。
张多思
一、实行轮作倒茬,改进耕作制度
采取三年或四年轮作制度,三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四年轮作制度为: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花生-棉花-玉米(或小麦套种玉米)。长期的连作会引起严重的病害及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导致减产。
二、蓄水保墒综合措施
(一)秋季浅耕,旱春精细整地保墒一年一茬玉米地块,秋季浅耕10cm,早春土壤解冻初斯要及早进行耙耪,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雨后待地表稍干后及时整地耙趟,根据试验调查;土壤含水量可提高0.5~3个百分点。
(二)沟施有机肥保墒麦田套种玉米,在土壤解冻后返浆初期,在准备套种玉米的空行上开沟施肥,开沟深度为20~250m,亩施有机肥2000~2500kg,并及时覆土踩、压,覆土厚度为10cm左右,使土壤保持上虚下实。施肥后20天调查,0~2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1.88~2.57个百分点。
(三)玉米行间覆盖麦秸秆保墒覆盖麦秸秆对节水保墒、培肥地力有其重要的作用。多点试验分析表明:覆盖麦秸秆一般可使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18--45个百分点,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对抑制玉米田杂草也有明显的效果,可达90%以上。铺施方法:6月底7月初雨季到来之前,在玉米行间覆盖碎麦秸,每亩300~500kg。
三、选择抗旱品种
选用抗旱节水型品种对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十分关键,是重要的生物措施,试验表明;旱地玉米品种要求抗病、耐瘠薄、抗早衰、适应性强的且适合本地的品种。
四、配套栽培技术
抗旱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稳定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旱地玉米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表明,播期、密度、施肥、化学除草是旱地玉米丰产的四个重要环节,具体措施:
(一)播种期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玉米播期应避开土壤失墒高峰期,使玉米需水高峰与自然降雨高峰期吻合,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的关键措施。在保证玉米正常成熟的情况下适当晚播,避免卡脖早。试验表明:5月20日至6月25日雨后播种较为适宜。根据播期早晚选择生育期不同的品种,一般6月10甘前播种选择掖单13号等生育期较长的品种,6月10日后选择唐抗5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二)合理密植
密度是栽培水平的综合体现,受土质、自然降水、施肥水平、种植样式、光照等多种因素制约。一般亩留苗2500~3000株。紧凑型、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取上限,平展型玉米取下限;土壤肥力较高的取玉米取上限,平展型玉米取下限;土壤肥力较高的取上限,土壤肥力较低的取下限。
(三)化学除草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稗草、马齿苋。狗尾草、反枝苋等,约占总数的90%以上。即使多次中耕,草荒威胁仍很大。经一次施用化学除草剂,一般可保证不闹革荒,免去中耕作业,使机械伤苗减少,亩穗数可增加150~300穗。在除草剂的选用上,主要推行配方施药。据试验:以每亩用阿特拉津75g加50%乙草胺75g(或48%杜尔75g或48%拉索75g),混合后兑水30~50kg喷施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
(四)科学施肥
根据试验,旱地玉米适宜的施肥量为亩施纯氮18~21kg,P205 3.5~5.5kg,K205~6kg。
施肥方法,磷钾肥一次底施,氮肥60%~70%底施,30%~40%追施。重施底肥是增产的重要措施。
农田灌溉中的“得”与“失”
刘行义
干旱缺水是当代和未来社会最突出的矛盾。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农业严重干旱缺水的严酷现实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一场革命,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使其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有必要用辨证的观点进行思考。
发展节水灌溉中“得”与“失”的反思
众所周知,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节水灌溉是当今农田灌溉用水中普遍推行的灌水方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减少灌溉用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无效损耗,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增收。近30年来,我国在节水灌溉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节水灌溉的实践使人们尝到了甜头。然而,任何事物总是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当人们在赞誉节水灌溉所获得的成就时。几乎很少考虑节水灌溉可能带来的负效应。据有关资料介绍,山东腾州市为解决水资源不足,80年代中期就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井灌区已实现了小畦灌溉。正是在推广节水灌溉之时,地下水却出现了大面积漏斗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分析认为,在有限水源的情况下,节流是有限度的。
又如,在井渠结合灌区或井灌区采取渠道衬砌和管道输水后,虽然减少了地面供水量或地下水开采量,但同时也减少了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量。在地下水资源计算中,从水资源的观点看,减少地面供水量不等于节水量。由此可知,提高农业供水中的利用率,应包括提高一次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两项内容。灌溉供水除用于作物蒸腾和田间蒸发外,灌溉回归水量,其地表部分可为下游灌区利用,渗入到地下的水又可利用机井抽出再次利用,土壤水也有部分可供作物吸收。
上述事例充分表明,推行节水灌溉,虽然减少了输水过程的渗漏损失和田间渗漏损失,也同时减少了地下水回归水量,打破了区域内原有的水体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形成的水资源分布体系。该体系原本对区域内的地下水产生周期性补给,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等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1世纪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供水危机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重,解决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仍不外是开源与节流。一提开源,人们自然想到建闸筑坝,拦蓄地表水,或远距离调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方地区连年持续干旱,许多内陆河断流干涸,黄河断流在时间和长度上均在加长,华北、西北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已严重超采,这种状况已造成无天然的水源可开。要想继续开源,就得人工涵养水源。涵养的多寡,不仅决定于客观自然条件,还与可能伤害补给的节流本身有关。
鉴于此,在目前推行的节水灌溉中,我们既要认识到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不应忘记水是循环的,可以重复利用的。明白这一点,我们应进一步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尽管人们想方设法,采取各种节水措施,实施精心灌溉,但如果不注重水资源的涵养,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涵养,逢遭持续干旱,这种节水灌溉还能维持多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更应提醒我们在发展节水灌溉中应全面规划,统筹考虑,权衡节水的“得”与“失”。如果只注意节水灌溉所产生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而完全忽视那些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负效应,则会对水资源的涵养产生伤害,甚至破坏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