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美育渗透,不是把语文课上成美育课,而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一种熏陶,不是训诫,是一种宁静的内心感悟,是体会语文中所渗透出来的人格、情趣、襟怀、心境之美。初中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的功能,初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自然,热爱生活;让学生鉴赏社会美,净化心灵;让学生品味艺术美,提高才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熏陶
初中《课程标准》①提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的功能,初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美的传播者。我们应该积极探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以美的方式、美的内容、合乎美的规律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不能局限于学生领悟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应是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文章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的过程中,价值引导,让形式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多维情感的体验,丰富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呢?
1 感受自然美,热爱生活
初中语文美育渗透,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一种熏陶,而不是训诫,是一种宁静的内心感悟。②初中语文美育渗透,首先应该做到一点的是:教师眼里的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吞食工具,而应该是一个有情感、追求、精神、发展着、变化着的活生声生的人,因为人一生下地,只要他是正常的,就会有一种独立的要求,人一生的发展过程就是争取独立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争取独立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损害他们的独立性,否则他们会“不领情”,甚至会与教师唱“对台戏”,所以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多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十分广泛,它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的认识过程,还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关怀他人的现实生活、追求自由、解放思想观念的教育,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验,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郭沫若的《石榴》能让学生领悟到真善美、丰子恺的《白鹅》能让学生认识到人与动物要和睦相处的道理、江口涣的《鹤群》能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团队精神、陈佰吹的《骆驼寻宝记》能让形式体验到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战胜困难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等等,这样对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品味语文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盎句的生机,希望的原野,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
2 鉴赏社会美,净化心灵
开辟第二课堂,挖掘人文因素,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美育渗透的另一条重要的途径。课外教学是一个广大的学习课堂,人文因素比比皆是:美丽奇特的自然风光、引人注目的名胜古迹、高亢悠扬的山歌小调、动人的民间传说、通俗易懂的谚语俗话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些人为因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科学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地方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徘徊在奇峰怪石之间,徜徉在苍翠的青山绿水里,感叹大自然和谐的美:游览名胜古迹,感叹古今的能工巧匠的高超技术,了解其间所蕴涵的文化底蕴,一再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聆听天籁般的山歌小调,能体味人间流露的真情,关怀人们的现实生活,从而净化心灵;收集谚语俗话,能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感受里边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受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教育。
值得指出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的具体内容出发,陶冶学生的情感。我们可以让学生积极合作,联合收集资料,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3 品味艺术美,提高才情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③因此,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还是在讲课时,都要进入角色,倾注感情。教师必须先“入情”、“动情”,学生才会深切感受到语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形象,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技法。例如我们在讲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意境:秋雨过后的夜晚,宁静空灵的青山,皎洁柔和的月光,清澈的泉水,翠绿的竹林,晚归的浣纱的少女,渔歌唱晚的小船,画面中还有那侧耳的倾听、凝神注视、陶醉其中的诗人,真是诗情画意,情趣盎然。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注意,教师不能为了体现美育渗透而刻意追求效果,更不能急于要求学生给文章中的美的因素做出定论。因为,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凝固,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范围就会非常狭窄,就难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也更容易忽略语文的工具性。况且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需要有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不是填鸭式的灌注,而是滴灌式的“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导引。
总之,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的前提下,遵循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根据其内涵,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的分析,体验作者情感,品味作品中的语言魅力,去感悟自然、社會、人生,才能更好地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语文审美教育研究的需要。
注释:
① 《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美文审美谈》.郭之瑗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
③ 《艺术语言再探索》.骆小所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熏陶
初中《课程标准》①提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的功能,初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美的传播者。我们应该积极探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以美的方式、美的内容、合乎美的规律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不能局限于学生领悟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应是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文章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的过程中,价值引导,让形式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多维情感的体验,丰富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呢?
1 感受自然美,热爱生活
初中语文美育渗透,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一种熏陶,而不是训诫,是一种宁静的内心感悟。②初中语文美育渗透,首先应该做到一点的是:教师眼里的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吞食工具,而应该是一个有情感、追求、精神、发展着、变化着的活生声生的人,因为人一生下地,只要他是正常的,就会有一种独立的要求,人一生的发展过程就是争取独立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争取独立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损害他们的独立性,否则他们会“不领情”,甚至会与教师唱“对台戏”,所以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多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十分广泛,它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的认识过程,还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关怀他人的现实生活、追求自由、解放思想观念的教育,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体验,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郭沫若的《石榴》能让学生领悟到真善美、丰子恺的《白鹅》能让学生认识到人与动物要和睦相处的道理、江口涣的《鹤群》能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团队精神、陈佰吹的《骆驼寻宝记》能让形式体验到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战胜困难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等等,这样对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品味语文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盎句的生机,希望的原野,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
2 鉴赏社会美,净化心灵
开辟第二课堂,挖掘人文因素,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美育渗透的另一条重要的途径。课外教学是一个广大的学习课堂,人文因素比比皆是:美丽奇特的自然风光、引人注目的名胜古迹、高亢悠扬的山歌小调、动人的民间传说、通俗易懂的谚语俗话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些人为因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科学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地方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徘徊在奇峰怪石之间,徜徉在苍翠的青山绿水里,感叹大自然和谐的美:游览名胜古迹,感叹古今的能工巧匠的高超技术,了解其间所蕴涵的文化底蕴,一再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聆听天籁般的山歌小调,能体味人间流露的真情,关怀人们的现实生活,从而净化心灵;收集谚语俗话,能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感受里边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受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教育。
值得指出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的具体内容出发,陶冶学生的情感。我们可以让学生积极合作,联合收集资料,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3 品味艺术美,提高才情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③因此,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还是在讲课时,都要进入角色,倾注感情。教师必须先“入情”、“动情”,学生才会深切感受到语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形象,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技法。例如我们在讲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意境:秋雨过后的夜晚,宁静空灵的青山,皎洁柔和的月光,清澈的泉水,翠绿的竹林,晚归的浣纱的少女,渔歌唱晚的小船,画面中还有那侧耳的倾听、凝神注视、陶醉其中的诗人,真是诗情画意,情趣盎然。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注意,教师不能为了体现美育渗透而刻意追求效果,更不能急于要求学生给文章中的美的因素做出定论。因为,这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凝固,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范围就会非常狭窄,就难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也更容易忽略语文的工具性。况且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需要有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不是填鸭式的灌注,而是滴灌式的“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导引。
总之,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的前提下,遵循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根据其内涵,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的分析,体验作者情感,品味作品中的语言魅力,去感悟自然、社會、人生,才能更好地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语文审美教育研究的需要。
注释:
① 《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 《美文审美谈》.郭之瑗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
③ 《艺术语言再探索》.骆小所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