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华山上的来客私语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听闻登上彤华山巅就可欣赏到龙南古八景之一“岿美晴岚”,一直心向往之,于是驱车前往。
  岿美晴岚,顾名思义,岿美山晴朗天气里云缭雾绕,山峦时隐时现,云海莽莽苍苍,神秘莫测。若是太阳出来,水汽、雾气如飞珠泻玉般美妙,如仙女戴着面纱影影绰绰。要想瞧见它那迷人的倩影,就要从它对面的彤華山脚下开始攀登。
  彤华山,又名五指山,形似向上伸展的右手掌。山脚下,一片生态绿植园映入眼帘。此刻,杨梅已脱掉了裹着的花絮旧装,青绿而玲珑的小脸儿探了出来,好奇地向外张望着,像是在尽情地呼吸,希望快快长大。
  上山要蹚过一个浅浅的水湖,车子从水湖中行驶过去,算是过了消毒关。一条盘旋的红土坡路袅娜地伸向大山深处。一条清亮的山溪缓缓流过,溪边有几匹饮水吃草的马,悠闲地甩着尾巴,牧马人却不知去了何处。路口立着一个仿古茶亭,据说这是利用清代茶亭遗址重修的茶亭。一扇拱门向外敞开,左右各写“四面青山迎过客,一溪流水送行人”,算是欢迎远道而来的人们。
  停下越野车,踏着古人的足迹而上。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红杜鹃时不时地探出头来,分外娇羞,忽而又隐没了去,生怕别人看见它的美丽。雪莲似的山茶花还是不愿褪去那件洁白的纱裙,纯净得能洗涤人的心灵。还有紫色的蔷薇、金黄的槐花,一路欢歌,把我们牵引。
  走了近一个小时路程,忽然凉风习习,一个山谷出现在眼前。青草葱葱茏茏,绿得发亮,如一片湿地草原。竹林苍翠欲滴,茂密清幽。一棵形似迎客松似的老槐树,张开它有力的臂膀,像是在欢迎久违的客人。关于这棵老槐树与彤华山庵的故事,画面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那年那月,关西廪生徐洪懃就是在这棵老槐树下静心苦读,与庵做伴,庵前那口水井常年不枯竭,赋予其特有的灵性。
  彤华山庵建于明朝中期,这块平地形似蝙蝠,既没有蚊子叮咬,也没有蛇虫出没,非常惬意,是个修身养性的绝佳妙地。老槐树下更是读书休闲的好去处,既可静心研读,还可观赏风景。彤华山旖旎的风光常令徐才子灵感不断,文思喷涌,于是作《彤华山》诗赞:“庐阜飞来万壑攒,何年阜锡住云端?松杉隐逼星河近,钟磬声过水时寒。挂壁古藤支古屋,参天乔木护烟峦。辨来下界诸峰小,罗列真同九点看。”一幅求知若渴的读书图,令来客虔诚跪拜在这棵老槐树的脚下。
  在那个年代,世上唯有读书高,多少莘莘学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克服了一个个寂寞难捱的日子。有信仰就有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清顺治十四年,徐洪懃通过乡试,考取举人,为国效力。
  如果彤华山庵还在,我一定会来小住几日,穿越时光,与阳明大师进行时空对话,读其心学,悟其世道。
  老槐树后面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小路蜿蜒盘旋直至峰顶。漫山遍野的红杜鹃把山岭装点得五彩缤纷,活像西游记里的花果山,又好似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炬,大山手执,站立成永恒!这就是中指峰,彤华山的最巅峰。
  站在彤华山顶,豁然开朗,俯瞰脚下群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常年奔忙的我们有时会抱怨,会压抑,甚至会怀疑人生,我想,当你哭过、痛过、笑过,当你用心、努力地付出汗水与泪水后,那个更美好的自己,一定会与你相遇。
  “岿美晴岚”就在远方,在与彤华山遥相呼应。这时没有太阳,群山更加扑朔迷离,云里雾里,山峰若隐若现,好似仙女蒙着面纱迟迟不愿揭开。若是太阳出来该多好啊,就可看见它的飞珠泻玉,看见它的面若云霞。
  不知为什么,在我的眼里、心里,彤华山与岿美山早已幻化成了神仙眷侣,他们相对耸立,隔空守望,脉脉含情,互诉衷肠。也许,人类永远理解不了他们的永恒坚守,然而,当我倚在彤华山巅的古树旁,任山风尽情地吹拂我的脸颊的时候,我分明聆听到了彤华山与岿美山合奏的和弦—那是一首不老的恋歌!
其他文献
延绵的雨,把落尘的秋景冲去了风尘。花草树木在风雨的洗礼下,更加鲜亮、斑斓。落叶,随秋季最后一场雨,悠悠地飘落地面,好一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浓浓秋色。  吸吮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不禁让我打开了因工作重压而有些抑郁的心扉。瞬间想停下飞翔的羽翼,歇下匆忙的身影,来到眼前这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驻足。  雨水沖洗过的路面像一片明镜,把仙境般的景物和连云港作协一行人,倒映成一幅唯美的画卷。我们撑着伞,信步走进了
期刊
春寒料峭,月黑风高,父亲还没回家。母亲在房间里不停踱步,我知道她在担心父亲。我悄悄地溜进房间,将手里的一袋南瓜子从母亲背后递过去,母亲转过身,满脸惊讶地看着我,问:“怎么是你?”  “呀,我不受欢迎啊,那我走了。”我放下南瓜子转身,故作生气状,母亲一把拉住我,嗔怪道:“你这丫头还生气了?你爸每晚这个点到家,今天没回来,天都黑了。”风呼呼地吹着,刮翻了院外草垛上压着的木棍,哐当一声响,母亲忙说:“你
期刊
无论农活多忙多累,每天在傍晚或者早起的时候,我总喜欢到菜园里走走,捉虫子、拔草或者浇浇水。久而久之,菜园就变成了我的挚友,有什么心事,我都喜歡蹲下来,在侍弄它的时候,和它唠叨唠叨。  寒冬远去,春暖花开,平整的菜园里,泛着新翻泥土的气息。越冬的韭菜从枯叶里,生出鹅黄色的嫩芽,园角边的几株蒲公英、车前草、荠菜纷纷长出嫩叶,在暖柔的风里抖动,那神情,好像同我述说蓄积了一个冬天的思念和希望。  清明至谷
期刊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龙潭河波涛汹涌的激流从30多米高的山岩上飞泻而下,宛如一条巨龙从天而降,潜入幽谷山涧;又似铁马奔腾,翻江倒海、气势磅礴。“碧汉倒悬下山川,雾挂松竹上蓝天”,便是龙潭河瀑布群最壮观的景致了。  龙潭河旅游风景区,方圆64平方公里,位于鄂陕两省交界处的湖北郧西县羊尾镇。境内有银河飞泻、龙女出浴、天鹅戏水、金娃望杏、龙门双狮、天光一线、奇石神洞、火纸作坊、贡爷古居、龙子撞钟等60多个
期刊
一生中,总要去一次西藏,去聆听灵魂深处的梵音。  —题记     这是我们自驾去西藏的第三天。  今天一直在翻山越岭,相继翻越了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和4412米的高尔寺山,直接向高原挺进。  从泸定出来就能明显地感受到高原的气息了,空气中时常飘散着牛粪的气味儿。我们的车便在崇山峻岭中颠簸着缓慢前行。翻过一座山,另一座又在等着你了,真正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啊。盘山公路沿“之”字形蜿蜒而上,往上看时犹如
期刊
神龙下凡,横卧成山,名曰:天龙山。天龙山位于重庆市酉阳县甘溪镇与车田镇交界处,海拔1182米,是酉东最高峰。游天龙山,最好是在雨后初晴、薄雾生香的日子。像今天,就刚刚好。  我们沿着甘溪上车田的公路,蜿蜒盘旋而上时,天空开始变得狭窄起来,公路两旁绿茵满蓊郁,修竹摇苍翠。一阵阵清风不时从车窗灌进来,夹杂着丝丝缕缕涧泉洗新泥、草木弄野花的特有馨香,感觉像在林海前行,又像在众山的缝隙里穿梭。时而会担心前
期刊
“金鳌塔影”是莞城八景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休闲好去处。这地方就在东江和汾溪河的交汇处,由于地图形状像一只大鳌,故称金鳌洲。  金鳌洲原来叫金沙洲,传说古时金鳌被女娲斩断四足后,便与女娲所造之人为敌。观音见状,便用法力降服了金鳌,并带它云游四海。一天来到万江,金鳌见江河交织,万川入海,因此对此地依依不舍。观音看出它的心事后,于是放出一道金光,点化金鳌为大洲,故称金鳌洲。今天那只卧于江边的巨大金鳌,似
期刊
老朋友离开一年多了,每每想起,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认识老何是在一次供应商的答谢晚宴上。作为上市公司的太阳茂森集团,每年一到新年都要举行春茗及供应商联欢晚会。老何作为供应商老总也经常出席晚宴。席间敬酒,也只是寒暄几句。宴会的保留节目必是移步歌舞厅,高歌一曲,同时加强供需双方的沟通及情感联络。这时突然听到一位点歌小姐说:“何总,该你了!”随着深情且悠扬的音乐响起,老何唱道:“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
期刊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身体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问候。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沿袭以往拜年方式外,近些年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微信拜年、网络视频拜年等。  拜年一般在初一至初五,腊八以后到年关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正月初五至十五这段时间走亲戚为拜晚年。  大年初一凌晨三点至五点拜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