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效益发挥受到限制等情况,将工作分解结构(WBS)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阶段中。运用现代项目周期理论和方法、结合WBS和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阶段的特点, 构建工作结构体系,以期实现对选址工作的动态控制,使其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关键词 WBS 土地整理 选址 动态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必须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力度。
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的前提。目前,在土地整理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很多问题,其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出现了诸如项目选择具有行政偏好(如选在某领导的家乡);项目选择的区域存在难以改变的限制性因素(如缺少水源等);项目选址未充分考虑当地村民意见及农业生产情况等问题,导致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发挥受到限制,甚至局部地区民众对土地整理项目持抵制态度。
大量文献和工程实践表明,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主观性过强,仅仅注重选择的结果,忽视选择的过程。缺乏对土地整理项目选址过程的各阶段效率进行动态测度。而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阶段的工作分解结构。
二、选址阶段的工作结构分解
构建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阶段的工作结构体系,应建立权责明确的组织责任体系,通过逐级分解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将WBS方法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随意性和盲目性的问题。
(一)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概述。
WBS是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的英文缩写,其源自制造产业,后被引入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在欧美国家的许多工程建设项目中都要求采用该方法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而在我国,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在近几年才引入,国内工程项目应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比较少。
(二)建立工作结构的原则。
土地整理项目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一定规模和跨地域的土地整理必然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需要各个主体的参与配合。因而,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工作结构分解时,不能简单、统一地进行,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每一项具体内容进行区别对待,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可操作原则。
WBS划分的最后结果是一系列工作包,这些工作包中含有一系列的活动,遵循可操作原则,即按照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性质划分,以达到实现权责明确的目的,将工作分解到一个部门或一个集体组织能够操作执行的程度,从而避免各参与主体推卸界面上的工作任务,减少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争执。
2、百分之百原则。
即一个WBS分解元素的下一层(子层)的分解必须百分之百地表示上一层(父层)的元素,子元素中所有工作的总和必须等于父元素代表的工作百分之百,不在一个WBS范围内的工作就不是一个项目上的工作。通过该原则,可以有效的保证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完整性,确保整个工作流程都被涵盖。
3、充分/必要原则。
即凡是为生成土地整理项目选址产出物的工作一个也不能少,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分解必须达到“充分”原则,凡不是为生成土地整理项目选址产出物的工作一项也不能有,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分解必须达到“充分/必要”原则。
(三)土地整理选址建立工作结构的方法。
土地整理选址工作分解是一项非常严密的分析和推导工作,在分解时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识别,并逐步进行分解。制定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主要包括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模板法。土地整理项目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参与主体多、目标多元,因此,选取自上而下法对其工作结构进行分解。分解思路为:即根据土地整理选址的目标和产出物逐层向下细分,分解得到下一层的子项目或项目要素,然后逐步给出实现项目目标、生成项目产出物的全部项目工作。
在进行工作结构分解时也需要依据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理论。为了顺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工作,需要把其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阶段,以便进行更好地控制。每一项工作阶段都以一个或者几个可交付的成果作为其完成的标志,可交付成果就是某种有形的、可以核对的工作成果。
(四)土地整理分解工作结构的步骤。
在工作分解过程中,按照可操作性原则、百分百原则、充分/必要原则的要求,具体分解步骤如下图:
图 工作结构分解步骤
(五)选址阶段工作结构的分解。
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影响其效益的发挥。根据WBS的方法和步骤,将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区域拟定、各方主体实地踏勘与讨论、项目区域确定三个环节。
项目区域拟定,是选址阶段的第一步,参与主体包括县(区)政府、乡(镇)政府及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各部门。其主要工作是初步确定项目区域,进行可行性讨论,形成初步意见。
各方主体实地踏勘与讨论,是选址阶段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成败。参与主体包括县(区)政府、乡(镇)政府、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各部门以及项目区域各村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等。其主要工作分为两部分:实地踏勘,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状况及农民意愿;协商讨论,关于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是否可发挥最大效益等进行反复探讨,形成初步意见。
项目区域确定是选址工作成果的反映。该阶段参与主体包括县(区)政府、乡(镇)政府、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各部门以及项目区域各村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等。其主要工作成果就是各方主体形成选址意见书,政府及相关部门成立相关文件,并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作好铺垫。
三、 结论
本文通过将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引入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阶段,以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义务,并具体落实到各参与主体,使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阶段的工作明确、责任清晰,以避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其选址工作的合理性,有利于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投在综合效益明显、开发整理难度小的区域或项目上,使土地整理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
基金项目: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2010SC19)
(作者:陈梦华,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管理;陈洁,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方向:土地信息管理;王恒,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方向:土地规划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樊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46-250.
[2]王松,刘锦宏.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新农村建设,2007(8):54.
[3]徐雪林,许建斌.首批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实践的几点经验与启示.资源产业,2002(5):12-15.
[4]崔向科,许月明.确立土地整理项目的必要性条件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6):15-16.
[5]成虎.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薛自力,夏远玲,陈德汉.工作分解结构(WBS) 在施工项目管理计划阶段中的应用.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3):73- 76.
[7]徐森,段建中.WBS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建筑经济,2003,( 9): 40- 42.
[8]江萍,成虎.施工项目结构分解(WBS)方法及准则研究.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30( 4):105- 108.
关键词 WBS 土地整理 选址 动态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必须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力度。
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的前提。目前,在土地整理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很多问题,其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出现了诸如项目选择具有行政偏好(如选在某领导的家乡);项目选择的区域存在难以改变的限制性因素(如缺少水源等);项目选址未充分考虑当地村民意见及农业生产情况等问题,导致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发挥受到限制,甚至局部地区民众对土地整理项目持抵制态度。
大量文献和工程实践表明,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主观性过强,仅仅注重选择的结果,忽视选择的过程。缺乏对土地整理项目选址过程的各阶段效率进行动态测度。而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阶段的工作分解结构。
二、选址阶段的工作结构分解
构建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阶段的工作结构体系,应建立权责明确的组织责任体系,通过逐级分解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将WBS方法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随意性和盲目性的问题。
(一)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概述。
WBS是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的英文缩写,其源自制造产业,后被引入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在欧美国家的许多工程建设项目中都要求采用该方法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而在我国,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在近几年才引入,国内工程项目应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比较少。
(二)建立工作结构的原则。
土地整理项目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一定规模和跨地域的土地整理必然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因此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需要各个主体的参与配合。因而,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工作结构分解时,不能简单、统一地进行,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每一项具体内容进行区别对待,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可操作原则。
WBS划分的最后结果是一系列工作包,这些工作包中含有一系列的活动,遵循可操作原则,即按照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性质划分,以达到实现权责明确的目的,将工作分解到一个部门或一个集体组织能够操作执行的程度,从而避免各参与主体推卸界面上的工作任务,减少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争执。
2、百分之百原则。
即一个WBS分解元素的下一层(子层)的分解必须百分之百地表示上一层(父层)的元素,子元素中所有工作的总和必须等于父元素代表的工作百分之百,不在一个WBS范围内的工作就不是一个项目上的工作。通过该原则,可以有效的保证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完整性,确保整个工作流程都被涵盖。
3、充分/必要原则。
即凡是为生成土地整理项目选址产出物的工作一个也不能少,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分解必须达到“充分”原则,凡不是为生成土地整理项目选址产出物的工作一项也不能有,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分解必须达到“充分/必要”原则。
(三)土地整理选址建立工作结构的方法。
土地整理选址工作分解是一项非常严密的分析和推导工作,在分解时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识别,并逐步进行分解。制定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主要包括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模板法。土地整理项目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参与主体多、目标多元,因此,选取自上而下法对其工作结构进行分解。分解思路为:即根据土地整理选址的目标和产出物逐层向下细分,分解得到下一层的子项目或项目要素,然后逐步给出实现项目目标、生成项目产出物的全部项目工作。
在进行工作结构分解时也需要依据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理论。为了顺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工作,需要把其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阶段,以便进行更好地控制。每一项工作阶段都以一个或者几个可交付的成果作为其完成的标志,可交付成果就是某种有形的、可以核对的工作成果。
(四)土地整理分解工作结构的步骤。
在工作分解过程中,按照可操作性原则、百分百原则、充分/必要原则的要求,具体分解步骤如下图:
图 工作结构分解步骤
(五)选址阶段工作结构的分解。
土地整理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是决定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影响其效益的发挥。根据WBS的方法和步骤,将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区域拟定、各方主体实地踏勘与讨论、项目区域确定三个环节。
项目区域拟定,是选址阶段的第一步,参与主体包括县(区)政府、乡(镇)政府及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各部门。其主要工作是初步确定项目区域,进行可行性讨论,形成初步意见。
各方主体实地踏勘与讨论,是选址阶段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成败。参与主体包括县(区)政府、乡(镇)政府、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各部门以及项目区域各村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等。其主要工作分为两部分:实地踏勘,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状况及农民意愿;协商讨论,关于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是否可发挥最大效益等进行反复探讨,形成初步意见。
项目区域确定是选址工作成果的反映。该阶段参与主体包括县(区)政府、乡(镇)政府、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业局等各部门以及项目区域各村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等。其主要工作成果就是各方主体形成选址意见书,政府及相关部门成立相关文件,并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作好铺垫。
三、 结论
本文通过将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引入土地整理项目的选址阶段,以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义务,并具体落实到各参与主体,使土地整理项目选址阶段的工作明确、责任清晰,以避免土地整理项目选址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其选址工作的合理性,有利于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投在综合效益明显、开发整理难度小的区域或项目上,使土地整理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
基金项目: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2010SC19)
(作者:陈梦华,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管理;陈洁,博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方向:土地信息管理;王恒,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方向:土地规划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樊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46-250.
[2]王松,刘锦宏.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新农村建设,2007(8):54.
[3]徐雪林,许建斌.首批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实践的几点经验与启示.资源产业,2002(5):12-15.
[4]崔向科,许月明.确立土地整理项目的必要性条件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6):15-16.
[5]成虎.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薛自力,夏远玲,陈德汉.工作分解结构(WBS) 在施工项目管理计划阶段中的应用.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3):73- 76.
[7]徐森,段建中.WBS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建筑经济,2003,( 9): 40- 42.
[8]江萍,成虎.施工项目结构分解(WBS)方法及准则研究.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30( 4):105-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