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不断普及。校园影像与各个学科的创新型结合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如何将信息技术学科与校园影像有效整合,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都正在面临的问题。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从“造校园影像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突破影像传播局限,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巧用影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这三方面入手,就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校园影像的创新性探究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校园影像;创新性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校园影像开展创新性教学模式,既是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信息综合素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举措。以下,笔者将围绕信息技术与校园影像的创新教学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为广大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新思路。
一、营造校园影像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就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及单调的实践练习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我们应积极探寻新路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信息技术课堂之中。
这其中,将信息技术教学和校园影像传播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们在学校之中经常去的地点有教学楼、楼道、食堂、图书馆等,校园最先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这些地点的基础设施,尽可能地使影像传播实现全方位、多空间的覆盖。在教学楼或图书馆等地点,可以通过大型LED显示屏来滚动播出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达到实时传播的效果;还可以设置电子交互平台,方便师生查询信息。在楼道、食堂等地点可以通过橱窗视频来传播学校的优秀事迹、校园新闻等,从而使校园影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校园影像的内容可以包括多种类型,首先,教师们在上课期间使用的PPT课件、动画、微课视频、短视频等都可以借助校园影像进行二次传播,进而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举办各种活动,如迎新晚会、运动会、毕业典礼、趣味赛、艺术节等,在举办这些活动的时候,学校通常会通过广告栏、宣传板等形式进行宣传,将其与校园影像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的多角度传播,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对活动进行预告。如此一来,既可以打造专属于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突破影像传播局限,提高学生信息意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如今的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图像、影像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之中,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的革新使得人们的观念和意识都发生了转变,影像传播的局限性也不断被打破。基于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抓住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文化知识融入到图文影像之中,从而满足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
如今的影像传播具有多种优势,它不仅涵盖了文字、静态图片、动图、视频、触屏等多种形式,还具有形象生动、立体直观、实时性、趣味性、共享性等特点。例如,在校园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种平台,利用手机、电脑、电视可客户端进行非常广泛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手机。除本校之外,还可以和社会产生链接,从而形成校内、校外的合作传播,不仅突破了校内传播的限制,还拓展了传播的范围和空间。通过影像传播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观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像资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其收集、加工和改造影像资料,从而学生成为文化信息的传播者。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与校园影像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们的信息意识。
三、巧用影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校园之外的社会现实了解有限。由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巧妙利用影像开展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识别、拆分和整合能力。尽最大努力规避影像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和理解:影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情况,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鲜活的现实,有些内容来自于传播者的主观构建。其次,教师利用影像资源开展教学时,要注意影像的完整性,碎片化的、不连续的内容很容易使学生断章取义,消解了影像原本想要传达的意思。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摩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既能使学生的人格受到熏陶,又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校园影像开展创新性教学深受学生们的青睐。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充分发挥校园影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的优势,最终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紅兵;付延明.校园影视与学科整合育人模式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4-05-05.
[2] 刘维维.论校园文化影像传播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J].出版广角,2019-01-16.11:49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校园影像;创新性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校园影像开展创新性教学模式,既是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信息综合素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举措。以下,笔者将围绕信息技术与校园影像的创新教学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为广大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新思路。
一、营造校园影像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就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开展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及单调的实践练习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我们应积极探寻新路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信息技术课堂之中。
这其中,将信息技术教学和校园影像传播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们在学校之中经常去的地点有教学楼、楼道、食堂、图书馆等,校园最先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这些地点的基础设施,尽可能地使影像传播实现全方位、多空间的覆盖。在教学楼或图书馆等地点,可以通过大型LED显示屏来滚动播出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达到实时传播的效果;还可以设置电子交互平台,方便师生查询信息。在楼道、食堂等地点可以通过橱窗视频来传播学校的优秀事迹、校园新闻等,从而使校园影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进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校园影像的内容可以包括多种类型,首先,教师们在上课期间使用的PPT课件、动画、微课视频、短视频等都可以借助校园影像进行二次传播,进而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举办各种活动,如迎新晚会、运动会、毕业典礼、趣味赛、艺术节等,在举办这些活动的时候,学校通常会通过广告栏、宣传板等形式进行宣传,将其与校园影像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的多角度传播,还可以直观形象地对活动进行预告。如此一来,既可以打造专属于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突破影像传播局限,提高学生信息意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如今的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图像、影像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之中,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的革新使得人们的观念和意识都发生了转变,影像传播的局限性也不断被打破。基于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抓住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文化知识融入到图文影像之中,从而满足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
如今的影像传播具有多种优势,它不仅涵盖了文字、静态图片、动图、视频、触屏等多种形式,还具有形象生动、立体直观、实时性、趣味性、共享性等特点。例如,在校园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种平台,利用手机、电脑、电视可客户端进行非常广泛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手机。除本校之外,还可以和社会产生链接,从而形成校内、校外的合作传播,不仅突破了校内传播的限制,还拓展了传播的范围和空间。通过影像传播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观看到各种各样的影像资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其收集、加工和改造影像资料,从而学生成为文化信息的传播者。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与校园影像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地提高学生们的信息意识。
三、巧用影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校园之外的社会现实了解有限。由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巧妙利用影像开展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识别、拆分和整合能力。尽最大努力规避影像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和理解:影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情况,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鲜活的现实,有些内容来自于传播者的主观构建。其次,教师利用影像资源开展教学时,要注意影像的完整性,碎片化的、不连续的内容很容易使学生断章取义,消解了影像原本想要传达的意思。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摩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既能使学生的人格受到熏陶,又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运用校园影像开展创新性教学深受学生们的青睐。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充分发挥校园影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的优势,最终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紅兵;付延明.校园影视与学科整合育人模式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4-05-05.
[2] 刘维维.论校园文化影像传播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J].出版广角,2019-01-16.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