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一)活动课程的产生与演进
活动课程的产生于19世纪末美国实的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杜威创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该校强调儿童对“直接经验”的获取,其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活动密切相连。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杜威的活动课程也暴露出了完全否定学科课程,对儿童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的弱点。然而当教育重新回到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的轨道上后,教育质量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表现。于是,七十年代,人们又开始对杜威及其活动课程进行重新评估,活动课程由此又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二)活动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活动课程”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学记》就有关于近似于课内、课外两种教育形式的记载。并且随着教育思想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原本作为课程以外的一些活动,对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着学科课程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于是,在经历了讨论和实践之后,活动课程进入了国家新的课程计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特点
(一)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的组织课程。 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其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人学习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的分歧与差异。
另外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还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不断发展;第三,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来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二)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功能
1.转变地理教学方式,中学地理活动课程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需要
转变地理教学方式,对于活动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课程活动,适度、适量,学生活动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是流于形式。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应是积极主动的,是高级思维层面的,而不是表面上的“热闹”或形式上的“活跃”。
2.中学地理活动课程体现出独特的教育功能
(1)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全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问题凸现出来,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的课题便是要把树立全球意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作为课程目标。
(2)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要体现德育功能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地理资源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
(3)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应体现美育功能
学生通过对地理的学习,应该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去欣赏地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领略其内在的和谐美,对地理事物多一些理性的认识,能从整体的视角去理解人地关系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4)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即重视了传统,又体现出了信息化
活动课程中既要重视使用地图、地球仪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也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教学带来的潜在影响,要重视教学手段的实效性。
三、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内容
(一)确定活动课程内容的依据与原则
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相当重视活动课程。他和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提出的“回归自然”、“适应自然”和“教育的自然适应性”等教育主张是选择和组织活动课程内容的直接依据。此外,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活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实践理论,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生理学等理论也是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依据。
选择活动课程内容的原则为: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新颖性和拓展性原则。
(二)活动课程内容的类型
地理活动课的内容大致可分为:自然地理类活动课与人文地理活动课。 而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 “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中的内容、形式和特点,联系实际,我们把地理活动课可分为:观察、观测性的活动内容;调查性的活动内容;研究性的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在地理课的开展中,由于各方面条件有限,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难于适应地理活动课要求;活动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四)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注重活动的过程、方法,展现自我;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重视学生的态度、情感,促进能力的发展。
总之,要让地理活动课能够顺利开展,地理教师要克服很多困难,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让活动课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活动课程的产生与演进
活动课程的产生于19世纪末美国实的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杜威创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该校强调儿童对“直接经验”的获取,其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活动密切相连。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杜威的活动课程也暴露出了完全否定学科课程,对儿童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的弱点。然而当教育重新回到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的轨道上后,教育质量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表现。于是,七十年代,人们又开始对杜威及其活动课程进行重新评估,活动课程由此又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二)活动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活动课程”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学记》就有关于近似于课内、课外两种教育形式的记载。并且随着教育思想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原本作为课程以外的一些活动,对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着学科课程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功能。于是,在经历了讨论和实践之后,活动课程进入了国家新的课程计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特点
(一)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的组织课程。 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其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儿童当下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人学习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的分歧与差异。
另外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还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不断发展;第三,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来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二)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功能
1.转变地理教学方式,中学地理活动课程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需要
转变地理教学方式,对于活动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课程活动,适度、适量,学生活动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是流于形式。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应是积极主动的,是高级思维层面的,而不是表面上的“热闹”或形式上的“活跃”。
2.中学地理活动课程体现出独特的教育功能
(1)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全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问题凸现出来,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的课题便是要把树立全球意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作为课程目标。
(2)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要体现德育功能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地理资源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
(3)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应体现美育功能
学生通过对地理的学习,应该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去欣赏地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领略其内在的和谐美,对地理事物多一些理性的认识,能从整体的视角去理解人地关系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4)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即重视了传统,又体现出了信息化
活动课程中既要重视使用地图、地球仪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也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要注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教学带来的潜在影响,要重视教学手段的实效性。
三、中学地理活动课程内容
(一)确定活动课程内容的依据与原则
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相当重视活动课程。他和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提出的“回归自然”、“适应自然”和“教育的自然适应性”等教育主张是选择和组织活动课程内容的直接依据。此外,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活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实践理论,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生理学等理论也是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依据。
选择活动课程内容的原则为: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新颖性和拓展性原则。
(二)活动课程内容的类型
地理活动课的内容大致可分为:自然地理类活动课与人文地理活动课。 而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 “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中的内容、形式和特点,联系实际,我们把地理活动课可分为:观察、观测性的活动内容;调查性的活动内容;研究性的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在地理课的开展中,由于各方面条件有限,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难于适应地理活动课要求;活动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四)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注重活动的过程、方法,展现自我;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重视学生的态度、情感,促进能力的发展。
总之,要让地理活动课能够顺利开展,地理教师要克服很多困难,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让活动课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