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它是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结果。然而,实事求是地说,大范围的农村地区语文教学的形式却不容乐观,语文学科的城乡差别依然很大。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农村语文教学现状有些粗浅认识:
  一、社会漠视
  1.农村语文教学的滞后在于乡村孩童缺少一种语言环境和必要的传统文化气息。汉语言环境造就汉语水平。在我们当代汉语言教育环境中,思想的丧失,个性的缺位,书卷气的消失,语言的贫乏,是有目共睹的。
  2.学生的学习缺少一种大语文学习的氛围。以前的教育是学以致用,学生可以通过写信、写对联,写文章等方式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这些古老的语言应用方式被电话、机器印刷等取代了,剩下的只是单纯的认字、写作文。
  3.多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政府企业的“大力强调”外语的重要性,我们整个母语已处于一种尴尬、危险的境地了。
  二、家庭轻视
  1.由于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里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
  2.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语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方方面面都会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和重视。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是不受关注的。如果看一些课外书还会被斥责为“不务正业”。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连父母都认为语文不重要,那我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在上面了!这样,无形中父母的态度又成为影响学生语文兴趣养成的致命一击。又因为大部分家长把读书作为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所以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好成绩。可是,语文是一科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的科目,是不可能像其他科目那样“立杆见影”的。
  3.学生角度
  第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城市学生语文成绩好于农村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读书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见多读书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农村中学无书可读是一个更为冷峻的现实。能有几个初级中学有像样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并且向学生开放呢?常读书的人都能体会得到:越是书读的多越想读。反之,越是没书可读越是对读书没有兴趣。所以,农村语文教学质量要提高,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课外阅读的“物质条件”。
  第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同等的升学的压力之下,语文作业也竞争不过其他学科。这是因为部分语文作业属于“软作业”,如朗读品味课文,查找生字词,多作课外阅读等等。然而,在书山题海之下喘息的学生,只有也只能在“软作业”上偷点懒,才能夺回一点睡眠时间。
  第三、“缘木求鱼”。作为基础工具,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的形成又离不开多样的、反复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如今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本应拥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变成了“三点一线”;使学生埋头于题海之中,充足的睡眠尚且无法保障,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景观、复杂的人情世故进行接触、体察、思考,欲“语”无物,“感”从何来?一切为了中考服务,一切为了主科开绿灯。于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如同戏剧中的“走过场”。美育素质的低下,常识知识的贫乏,又怎能不影响语文呢?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感觉的钝化,知识面的狭窄,如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岂非缘木求鱼?
  最后,从考试成绩来分析。应该说,考试成绩是课改之花所结之果。但是比如课外现代文阅读,主观性太强,虽说“言之有理即可”,但怎样的是“言之有理”?最终还是评卷者的意识决定的,可评卷者的意识就符合了新课改的精神了么?语文教师又该怎么把握?结论难下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愿望是好的,但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因此,语文教改的深化和突破必须建立在对语文教学现状清晰的认识上。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重新审视新课改指导的课堂教学,重新思考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重新认识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合力最大的事实,否则纵有教改的上佳方案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教学中,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动力。《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学好语文的愿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如何激活课堂,让语文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主学习?下面以本人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习热
在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思想观念、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坚持"三个面向",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应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改进教学评估与督导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
主要运用微分方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具有这种数学模型dp/dt=ap-bp^2的生物发生传染病时的总数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生物发生传染病时的总数是随时间而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从语义分化的角度入手,并参考韩国学习者的偏误类型,对“V上”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是把“上”按词性分为2大类:上1(实词)和上2(虚词)。然后按语义又把“上1”分为3小类:基本义、表示接
作文作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运用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结合,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高屋建瓴地感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获得高屋建瓴的感悟。初中生年龄尚小,对很多事物理解得还不够全面,对大部分问题的理解都是带有片面性的,其对事物的直觉理解能力更
阅读课教学要创造条件,变学生接受性学习为发展性学习,即教师通过方法指导主导作用,让学生更多地支配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完成对学习材料的认知和自身阅读过程的认知。
地方师范院校应在坚持现有实力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扶重保强与学科布局需要相结合、师范优势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对学科进行调整,同时注意解决好学术带头人选拔
近几年来,部分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困惑,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分析中小学教师产生心理困惑的原因,寻找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