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档案
上海理工大学坐落于上海市东北部,中环线和黄浦江之间,校内共有20栋市级优秀大学建筑和15栋市级优秀别墅建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绝好的学习空间。学校有多个研究院与研究中心,科研课题包括 “863”计划、“973”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及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近20年间,与国外44所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招办电话:021-55270799
王牌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德语、土木工程、光电信息工程、金融学
又到一年七月时,今天刚好是毕业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平常却又特殊的日子,我忽然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大学生活。这种怀念,既有想再来一遍的意犹未尽,又有时光不可倒流的无奈。
我入校那年刚好赶上上海理工百年校庆,百年前这座学校叫做“沪江大学”,由于这是一所由德国人创办的大学,所以它拥有着目前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从教工宿舍到音乐厅,从小礼堂到实验室,后罗马时代和巴洛特建筑风格随处可见。另外,上理还拥有上海高校中最长的林阴路,每每华灯初上,路边树上悬挂的点点星灯都会亮起,加之这里也算是徐志摩的母校,因此每当我走在这条路上,都会感觉到不逊于法兰西的浪漫和小资。
其实,我的大学生活完全可以用平淡来形容,如果要把这平淡的四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会选取以下几个切片:图书馆、专业、选修课。
图书馆
每个人在高中时代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到了大学,我们可以充分享受支配自己兴趣和意愿的自由,而我的这种自由,在上理的图书馆得到了最大的释放。
我属于兴趣比较广的类型,因此第一次望着面前这座十多层的建筑时,内心激动犹如刚游进大海的鱼一样。于我而言,图书馆不单单是借书还书这样单纯的储藏馆,而是一个用于自我沉醉的乐园。比如某段时期我热衷探究历史的真相的时候,我会去看不同人写的历史传记,然后得出一个自己觉得比较靠谱的结论,每当一个结论浮现在脑海时,都是一个令人陶醉而又激动的时刻。
我想无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专业,都应该找到一个自己内心深处最具热情的方向,而无论这个方向是怎样的,你都可以在大学的图书馆得到最大的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上理的图书馆电子系统做得非常棒,每个上理人都能用自己的学号随时随地登陆国内外专业的数据库,这种资源对于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即便已经离开了校园,我依然可以用自己當年的学号享用到这项资源。
专业
虽然大学里有着比高中时代更多的自由,但学好专业依然是最重要的前提。我所在的会计专业相对比较传统,学起来稍稍有点枯燥,但是我个人觉得,不管什么专业,只要拿出高中时代一半的努力,沉下心来,都能把专业学好。接下来你就会发现,枯燥之中其实也有乐趣,比如大二的时候学校开设了经济学,一开始我对经济学的认知是专业性太强,各种公式和模型,学起来会很头疼,但等到真正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你会发现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当年教我经济学的是管理学院的王小芳老师,王老师毕业于复旦,是一位才华、美貌、气质并存的女老师,她经常会在课堂上讲一些非常形象具体的例子来引导我们。比如在讲GDP的概念时,她说,一位单身男士工作繁忙,为自己请了一个保姆,每个月付给保姆固定的工资,一年之后,这位男士和保姆相爱并结婚,结婚后原来的保姆也就是这位先生的太太照样要做打扫房间洗衣做饭的事情,但是先生不需要再付给自己太太工资,这件事情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这位保姆第二年开始不再为国家贡献GDP。其实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很多经济学上的概念被她用源自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之后,就变得深入人心,更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经济学的原理其实无处不在。一旦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就会对经济二字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改变了我看待事物规律的眼光和逻辑,使得我更加理性。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所学的专业,毕竟也会是自己将来谋生的重要凭据。毕业后一旦从事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你会发现当年的理论知识是多么宝贵,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所以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扎实。
选修课
每所大学都有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在面临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一定不要抱着太功利的念头,尽量从兴趣出发。每个人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固定的,甚至有决定一个人一辈子从事行业的可能,一旦走进社会,再想去了解工作以外兴趣之内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既然如此,就应该好好利用大学里选修课的特点,尽量听从自己的兴趣。
大一时候我斗志昂扬地选了一些自认为可以增强就业优势的选修课,比如商务英语、证券投资之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到了大二下学期,我便褪去功利主义,纯粹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西方经典哲学、古典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电影赏析等课程。因为是自己内心渴望去了解的领域,因此充分保证了出勤率,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最后我得到一个结论,往往非功利的东西都有提升一个人内心修养的价值。这一点我至今深信不疑。
苹果之父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过:“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各种琐碎的点点滴滴。这些片段,在你展望未来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的价值,但是你必须相信,这些点滴,将会在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串联起来成为你宝贵的财富。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
乔布斯的话精准地形容了我大学四年的岁月,看上去平平凡凡,并没有什么特别闪耀的地方,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不正是如此吗?如今的我,已经有着属于自己的工作,面对着比大学生活更加复杂的生计问题,我并没有慌张。大学里平淡而不平庸的生活,已经让我学会了如何安静地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挑战,如何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如何充分释放自己沉淀着的潜能。可以说,我用四年的平淡生活,渐渐照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上海理工大学坐落于上海市东北部,中环线和黄浦江之间,校内共有20栋市级优秀大学建筑和15栋市级优秀别墅建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绝好的学习空间。学校有多个研究院与研究中心,科研课题包括 “863”计划、“973”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及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近20年间,与国外44所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招办电话:021-55270799
王牌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德语、土木工程、光电信息工程、金融学
又到一年七月时,今天刚好是毕业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平常却又特殊的日子,我忽然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大学生活。这种怀念,既有想再来一遍的意犹未尽,又有时光不可倒流的无奈。
我入校那年刚好赶上上海理工百年校庆,百年前这座学校叫做“沪江大学”,由于这是一所由德国人创办的大学,所以它拥有着目前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从教工宿舍到音乐厅,从小礼堂到实验室,后罗马时代和巴洛特建筑风格随处可见。另外,上理还拥有上海高校中最长的林阴路,每每华灯初上,路边树上悬挂的点点星灯都会亮起,加之这里也算是徐志摩的母校,因此每当我走在这条路上,都会感觉到不逊于法兰西的浪漫和小资。
其实,我的大学生活完全可以用平淡来形容,如果要把这平淡的四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会选取以下几个切片:图书馆、专业、选修课。
图书馆
每个人在高中时代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到了大学,我们可以充分享受支配自己兴趣和意愿的自由,而我的这种自由,在上理的图书馆得到了最大的释放。
我属于兴趣比较广的类型,因此第一次望着面前这座十多层的建筑时,内心激动犹如刚游进大海的鱼一样。于我而言,图书馆不单单是借书还书这样单纯的储藏馆,而是一个用于自我沉醉的乐园。比如某段时期我热衷探究历史的真相的时候,我会去看不同人写的历史传记,然后得出一个自己觉得比较靠谱的结论,每当一个结论浮现在脑海时,都是一个令人陶醉而又激动的时刻。
我想无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专业,都应该找到一个自己内心深处最具热情的方向,而无论这个方向是怎样的,你都可以在大学的图书馆得到最大的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上理的图书馆电子系统做得非常棒,每个上理人都能用自己的学号随时随地登陆国内外专业的数据库,这种资源对于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即便已经离开了校园,我依然可以用自己當年的学号享用到这项资源。
专业
虽然大学里有着比高中时代更多的自由,但学好专业依然是最重要的前提。我所在的会计专业相对比较传统,学起来稍稍有点枯燥,但是我个人觉得,不管什么专业,只要拿出高中时代一半的努力,沉下心来,都能把专业学好。接下来你就会发现,枯燥之中其实也有乐趣,比如大二的时候学校开设了经济学,一开始我对经济学的认知是专业性太强,各种公式和模型,学起来会很头疼,但等到真正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你会发现经济学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当年教我经济学的是管理学院的王小芳老师,王老师毕业于复旦,是一位才华、美貌、气质并存的女老师,她经常会在课堂上讲一些非常形象具体的例子来引导我们。比如在讲GDP的概念时,她说,一位单身男士工作繁忙,为自己请了一个保姆,每个月付给保姆固定的工资,一年之后,这位男士和保姆相爱并结婚,结婚后原来的保姆也就是这位先生的太太照样要做打扫房间洗衣做饭的事情,但是先生不需要再付给自己太太工资,这件事情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这位保姆第二年开始不再为国家贡献GDP。其实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很多经济学上的概念被她用源自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之后,就变得深入人心,更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经济学的原理其实无处不在。一旦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就会对经济二字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改变了我看待事物规律的眼光和逻辑,使得我更加理性。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所学的专业,毕竟也会是自己将来谋生的重要凭据。毕业后一旦从事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你会发现当年的理论知识是多么宝贵,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所以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扎实。
选修课
每所大学都有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在面临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一定不要抱着太功利的念头,尽量从兴趣出发。每个人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固定的,甚至有决定一个人一辈子从事行业的可能,一旦走进社会,再想去了解工作以外兴趣之内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既然如此,就应该好好利用大学里选修课的特点,尽量听从自己的兴趣。
大一时候我斗志昂扬地选了一些自认为可以增强就业优势的选修课,比如商务英语、证券投资之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到了大二下学期,我便褪去功利主义,纯粹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西方经典哲学、古典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电影赏析等课程。因为是自己内心渴望去了解的领域,因此充分保证了出勤率,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最后我得到一个结论,往往非功利的东西都有提升一个人内心修养的价值。这一点我至今深信不疑。
苹果之父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过:“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各种琐碎的点点滴滴。这些片段,在你展望未来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的价值,但是你必须相信,这些点滴,将会在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串联起来成为你宝贵的财富。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
乔布斯的话精准地形容了我大学四年的岁月,看上去平平凡凡,并没有什么特别闪耀的地方,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不正是如此吗?如今的我,已经有着属于自己的工作,面对着比大学生活更加复杂的生计问题,我并没有慌张。大学里平淡而不平庸的生活,已经让我学会了如何安静地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挑战,如何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如何充分释放自己沉淀着的潜能。可以说,我用四年的平淡生活,渐渐照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