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师范生的语文课堂上做到情智共生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yu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师范生的语文课堂上进行情智教育,对促进师范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师范生的的情智呢?
  
  一、通过电影课,增强师范生的“情智”素质
  
  当今,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广播电视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让孩子们系统地观看最好的、最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经典影片,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对于社会的责任。可以通过语文电影课,拓宽学科知识覆盖面,增加学生知识信息的摄入量,为情智教育提供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二、教师要满怀情感、以情动情
  
  教师要通过课文教学,采用多种手段,品味语言、体会真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让学生拥有美的情趣、美的思想、美的志向、美的人生。首先,要导之入境。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中,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要动之以情。情感是作品的生命,“情者文之经”,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使其在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三、师生要披文入情
  
  语文教学必须要通过朗读和吟诵加以贯彻和落实,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可以借助朗读、表演、范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文中的内在感情,体会文中的“道”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在课堂上,要力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学习作者的语言。课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将整体读和重点读相结合,让学生一读再读,以读促讲,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同时也要培养语感。
  
  四、营造与文本相适应的情境感染学生
  
  情境教学由于具有较强的生活现实仿真性,能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机会,容易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所以在现代教育理论中颇受推崇。情境创设大致有两种方式:首先,引述相关的材料。材料引述的目的在于疏通障碍,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那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其次,引用生动的故事。故事因其生动、形象、趣味性强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故事本身就包含丰富的语言情境,在课堂上引用适当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体悟文本内容,同时还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语文教学要展现情智魅力,这种魅力表现在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把握上,表现在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而展现的教学中,它所展现的是师生心与心相互接纳、情与情相互沟通、思与思相互碰撞、智与智相互启迪的和谐温馨的课堂,展现的是师生亲密无间、相互熏陶、教学相长的课堂。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学生的智慧更灵动、更丰厚。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有灵性的生命,随时闪耀着灵动的课堂火花;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变化的课堂,随时会有难料的情况发生。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具有捕捉课堂生成因子的智慧,善于利用现场资源,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辨别、发现、领悟、纠正、整合、重构自我,领悟规律,自我突破难点,把学生的学习状况巧妙地转化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细节,促进教学的现场生成,让教学在更开放的空间中闪耀情智之美。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掌握足够的汉字,不仅可以为他们的听、说、读、写提供工具,还可以为他们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提高识字教学
【摘要】本文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福建省职称制度的现状,分析探讨科学分类评价、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的利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职称改革  卫生专业技术职称是体现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对人才成长,促进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竞争力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出台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于目前实行的职称制度存在主要问题提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申请资助学生的档案材料管理工作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简化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员群体。此外,档案管理正从最初的档案提供转向复合型的档案服务
为了搞好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我探索并尝试了“激趣”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  一、 激发阅读情感  如果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第二册《要下雨了》时,我有意选择一个要下雨的日子学习。课上,我叫所有学生走出教室仰望天空并对他们说“孩子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天空,把你们看到的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我要看看谁观察得最细心。”这
本文研究了四川栽培的十个茶树品种的功能性化学成分含量.这十个茶树品种中,茶多酚含量英红1号最高,达40.57%,福鼎大白茶最低,为 15.82%;氨基酸含量蒙山23号最高,达4.63%,黔
研究表明,在耐力运动过程中,机体通过消耗ATP提供能量供人体运动。在运动初始阶段,能量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来提供,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人体的运动同时通过对肌糖原的消耗避
21世纪的中国教育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以此为基础的教育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和谐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中学美术教育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一培养目标,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美工或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高素质的21世纪的人才。要使美术课堂成为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前沿和学生展示艺术个性的舞台。那么,如何使这一培养目标变为现实,笔者认为可以将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目的:研究从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的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蛋白质组学特征。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从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的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
数学实践活动,是指教师结合学生有关数学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由于数学实践活动大多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因此许多教师喜欢在数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其组织形式也较为灵活: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课内活动、课外活动等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有了自由活动的机会,因此思维经常处于积极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