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基层国税干部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各基层国税机关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机构规范,合理调配了人员,理顺了税务岗责体系,初步实现了绩效考核、能力评估、考勤管理的干部管理新机制。但综观干部队伍现状,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税务系统在上个世纪进人的方式主要是各单位自行吸收和安排,干部中没有很多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以某县局为例,正式在岗人员134人,按学历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24人,占总人数的18%,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9人,占总人数的51%,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41人,占总人数的31%,而具有职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只有9人,占总人数的7%;按专业分,税收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42%,计算机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4.2%,文秘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0.9%,法律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0.9%,其他职前无专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通过上述分析,表现出高学历人数不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比例低、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特点。
(二)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是干部管理工作分析不够,缺乏有效的干部管理工作分析机制;二是干部管理落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干部管理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过去的一些老办法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措施不多,凭经验认定和办事的现象普遍。三是级别分层不规范,任职资格体系没有科学建立。
(三)科学运作平台缺乏。干部管理没有建立起人员分配、培训、业绩评估、报酬管理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机制,还是停留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样多”的分配体制上,不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干部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影响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考核方法陈旧,往往以民意测验代替考核;考核中没有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税务人员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注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影响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五)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干部配置缺乏以能职匹配和双向选择为主的运行机制。有的岗位未根据工作责任、难易程度、工作量和重要性区分不同岗位对能力倾向的不同要求。有的岗位未以岗位能力需求和现有人员能级状况为基本前提,实现岗能优化配置。三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未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上岗条件进行双向选择。
二、构建国税税务干部管理体系的思考
(一)建立税务干部规划体系。一是开展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分析工作的性质、任务、标准、职责和权限,进而确定担任工作所需的资格条件、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过程。二是进行职位分类分层管理。(1)职位分类。可分为税收业务类和行政事务类。税收业务类可分为税务征收类、税务管理类、税务稽查类,行政事务类可分为税务信息类、行政管理类。(2)人才分层。可分为稀缺人才、核心人才、通用人才、辅助人才。(3)确定人才结构。税务征收类职位侧重于操作性,辅助人才结构应占其最主要的地位。税务管理和税务稽查类职位侧重于专业性,通用人才应占绝大多数。税务信息类职位侧重于知识性和技术性,稀缺人才应占最主要地位。(4)实行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不同的管理,对稀缺性人才可以采取聘任的方式进行管理,对辅助性人才则可以采取合同制进行管理,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三是建立任职资格系统。任职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素质的总和。任职资格系统是以工作分析和职位分层分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以职位说明书为载体,由职位基本资料、职位工作描述、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四部分组成。五是构建编制核定模型。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最终要落实到编制核定上,可以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定编定员方法,建立税务机关编制核定模型。
(二)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素质评价体系。一是构建税务干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品德素质结构、身心素质结构、能力素质结构三部分内容组成。二是构建素质模型。包括素质要素、素质级别和评价方法等内容。三是实行能级管理。能级管理是素质模型中的一部分,是素质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个运用制度,它根据税务人员素质评价的结果进行评定分级,以此决定税务人员的使用和待遇,实现税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配置体系。一是建立干部配置制度体系。当前应建立的制度主要有持证上岗制、招聘录用制、缺位竞争上岗制、全员竞争上岗制、干部任期制、干部试用期制、轮岗交流制、专家人才聘用制、合同雇佣制等。二是建立干部配置模型。一要对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是否合理,从而确定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并进而选择配置方法、制定计划和方案。二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借助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等工具对待选对象进行筛选,以获取需要的人才。三要采取录用、提拔、岗位轮换、兼职、借调、调任、降职等方式用人。四要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更有效的改进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
(四)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一是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税收业务类岗位,可选取量化指标。对非税收业务类岗位,可以确立岗位目标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对所有岗位设立辅助指标,如考勤指标,考核工作态度。二是建立量化考核制度。(1)建立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指标。(2)确定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型。(3)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考核软件,并从征管系统中读取考核信息,实现计算机自动考核。
(五)建立新的薪酬管理体系。一是税务公务员薪酬管理:实行职级工资制和能级奖金、绩效奖金管理。职级工资制是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国家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能级奖金制是根据税务人员素质评价将能力划分为若干等级,以确定其应享有的奖金标准的奖金分配制度。业绩奖金制是根据税务人员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其应享有的奖金标准的奖金分配制度。二是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管理:实行市场化、年薪制,遵循市场配置、市场定价、节约成本、提高效能的原则,实行灵活的薪酬管理,可采用年薪制管理。三是合同工薪酬管理:实行合同工资制,采取基本工资+能级工资+绩效奖金薪酬结构。
(六)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培训与开发体系。一是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为税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使每一位税务人员在其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二是建立培训开发模型。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规划、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评估等内容。三是建立后备人才制度,并进行动态管理。四是实行标杆管理。将税务机关优秀工作者作为标杆人物向全系统进行宣传,并号召全体税务人员向他们学习的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方式。
近年来,各基层国税机关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机构规范,合理调配了人员,理顺了税务岗责体系,初步实现了绩效考核、能力评估、考勤管理的干部管理新机制。但综观干部队伍现状,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税务系统在上个世纪进人的方式主要是各单位自行吸收和安排,干部中没有很多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以某县局为例,正式在岗人员134人,按学历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24人,占总人数的18%,大专以上学历人员69人,占总人数的51%,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41人,占总人数的31%,而具有职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只有9人,占总人数的7%;按专业分,税收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42%,计算机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4.2%,文秘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0.9%,法律专业人数占总人数的0.9%,其他职前无专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2%。通过上述分析,表现出高学历人数不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比例低、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特点。
(二)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是干部管理工作分析不够,缺乏有效的干部管理工作分析机制;二是干部管理落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多干部管理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过去的一些老办法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措施不多,凭经验认定和办事的现象普遍。三是级别分层不规范,任职资格体系没有科学建立。
(三)科学运作平台缺乏。干部管理没有建立起人员分配、培训、业绩评估、报酬管理与工作紧密结合的机制,还是停留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样多”的分配体制上,不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干部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影响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考核方法陈旧,往往以民意测验代替考核;考核中没有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税务人员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注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影响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五)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干部配置缺乏以能职匹配和双向选择为主的运行机制。有的岗位未根据工作责任、难易程度、工作量和重要性区分不同岗位对能力倾向的不同要求。有的岗位未以岗位能力需求和现有人员能级状况为基本前提,实现岗能优化配置。三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未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上岗条件进行双向选择。
二、构建国税税务干部管理体系的思考
(一)建立税务干部规划体系。一是开展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分析工作的性质、任务、标准、职责和权限,进而确定担任工作所需的资格条件、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过程。二是进行职位分类分层管理。(1)职位分类。可分为税收业务类和行政事务类。税收业务类可分为税务征收类、税务管理类、税务稽查类,行政事务类可分为税务信息类、行政管理类。(2)人才分层。可分为稀缺人才、核心人才、通用人才、辅助人才。(3)确定人才结构。税务征收类职位侧重于操作性,辅助人才结构应占其最主要的地位。税务管理和税务稽查类职位侧重于专业性,通用人才应占绝大多数。税务信息类职位侧重于知识性和技术性,稀缺人才应占最主要地位。(4)实行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不同的管理,对稀缺性人才可以采取聘任的方式进行管理,对辅助性人才则可以采取合同制进行管理,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三是建立任职资格系统。任职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素质的总和。任职资格系统是以工作分析和职位分层分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以职位说明书为载体,由职位基本资料、职位工作描述、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四部分组成。五是构建编制核定模型。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最终要落实到编制核定上,可以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定编定员方法,建立税务机关编制核定模型。
(二)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素质评价体系。一是构建税务干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主要由品德素质结构、身心素质结构、能力素质结构三部分内容组成。二是构建素质模型。包括素质要素、素质级别和评价方法等内容。三是实行能级管理。能级管理是素质模型中的一部分,是素质模型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个运用制度,它根据税务人员素质评价的结果进行评定分级,以此决定税务人员的使用和待遇,实现税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配置体系。一是建立干部配置制度体系。当前应建立的制度主要有持证上岗制、招聘录用制、缺位竞争上岗制、全员竞争上岗制、干部任期制、干部试用期制、轮岗交流制、专家人才聘用制、合同雇佣制等。二是建立干部配置模型。一要对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是否合理,从而确定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并进而选择配置方法、制定计划和方案。二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借助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等工具对待选对象进行筛选,以获取需要的人才。三要采取录用、提拔、岗位轮换、兼职、借调、调任、降职等方式用人。四要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更有效的改进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
(四)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一是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税收业务类岗位,可选取量化指标。对非税收业务类岗位,可以确立岗位目标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对所有岗位设立辅助指标,如考勤指标,考核工作态度。二是建立量化考核制度。(1)建立可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指标。(2)确定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型。(3)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考核软件,并从征管系统中读取考核信息,实现计算机自动考核。
(五)建立新的薪酬管理体系。一是税务公务员薪酬管理:实行职级工资制和能级奖金、绩效奖金管理。职级工资制是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国家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能级奖金制是根据税务人员素质评价将能力划分为若干等级,以确定其应享有的奖金标准的奖金分配制度。业绩奖金制是根据税务人员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其应享有的奖金标准的奖金分配制度。二是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管理:实行市场化、年薪制,遵循市场配置、市场定价、节约成本、提高效能的原则,实行灵活的薪酬管理,可采用年薪制管理。三是合同工薪酬管理:实行合同工资制,采取基本工资+能级工资+绩效奖金薪酬结构。
(六)建立现代化税务干部培训与开发体系。一是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为税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使每一位税务人员在其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二是建立培训开发模型。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规划、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评估等内容。三是建立后备人才制度,并进行动态管理。四是实行标杆管理。将税务机关优秀工作者作为标杆人物向全系统进行宣传,并号召全体税务人员向他们学习的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