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不识李鸿章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6年,李鸿章作为大清国全权特使,参加沙皇加冕典礼,随即访欧。当时李已是75岁高龄,据说此次出访他带了棺材,准备如果客死他乡就把遗体送回。在德国,李鸿章见到了铁血首相俾斯麦,并且进行了有趣的对话。
  面对俾斯麦,李问:“在我们那里,政府、国家都在给我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我不知该怎么办?”
  俾斯麦答道:“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李继续说:“如果皇帝一直受他人影响,接受他人的意见,那我怎么办?每天都有一些麻烦,让做臣子的很难开展工作。”
  俾斯麦忽然用了一句法文回答道:“Tout comme chez nous(跟我们这里一样)”。接着又用德语说:“在我当首相的时候,也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来自女人方面……”
  如果可信度足够高的话,我想,这段话其实可以用来加深世人对李鸿章的理解。
  中国古代历来有“盖棺定论”的说法。大意是说,只有一个人死后,别人才可以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其实,客观评价一个人实在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即使在这个人死了很多年以后。
  明神宗时期,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俾斯麦似的人物,这个人叫做张居正。张居正以皇帝老师的强大威信以及手中的权力,曾经独掌大权十多年。其间,张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国家一度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他死后,被追封为上柱国、谥号“文忠”。这对于一个文人而言,可以说是至上的荣誉。但是,他死后没多久,就遭到了抄家的待遇,自己也几乎被开棺戮尸。张居正的改革,也因人亡而政息。
  在中国历史上,大清帝国北洋舰队的创立、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等等重大事项,李鸿章无一遗漏都曾亲身经历。尤其是在《马关条约》的签订过程中,李鸿章个人遇刺,个中滋味,绝非外人所能一言说尽的。曾几何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的强大无非“船坚炮利”。于是乎,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造船坞…一举国上下忙乎了数十年。在这数十年里,国人对于西方文明的学习始终不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框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呕心沥血创建了北洋舰队,却最终因为中日甲午海战而全军覆没。彼时彼刻,作为清廷重臣的李鸿章,面对国事的不堪收拾和舰队的覆灭,其心情的悲怆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彼时的李中堂,是否也曾经想到过老大帝国自身体制的顽固和掣肘?如果本文开头他与俾斯麦的对话数据属实的话,那么我想,作为最先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之一,李鸿章对于政治体制的问题未尝就没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即使精明能干如俾斯麦,也口里不忘提醒李鸿章“反朝廷是不行的”,李最后又能有多少作为呢?
  大清国最终的覆灭、甲午战争的失利以及《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本身不能证明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在政治腐败的前提下,丧权辱国不是哪个人的事情。谁来签订条约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探究事件本身内在的深刻原因。作为一个政治家,李鸿章其实是无为也没有办法有所作为的。他最终使自己成了朝廷内外的出气筒和国家衰亡的替罪羊。
  李鸿章的一生,其实是一个悲剧。
  有了这种认识,不妨就读一下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这本书,其实堪称是梁任公的代表作。梁启超治学的严谨,似乎从来很少有什么争议。在这本书中,作者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翻译成今天的话说就是:当今天下,只有平庸的人不会引起争议了。或者说,只有平庸的人才会既不被人骂、也不被人毁誉了。——这话,说得颇有见识。
  作为清末民初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梁启超对很多问题有独特的发言权。又由于梁启超个人本身既是文人又是政治家的缘故,深知政治这汪水的深浅,所以,梁启超的评点可能更为中肯。
  在这本书里,梁启超对作为一个臣子和政治家的李鸿章是同情的,同时也是敬重和惋惜的。
  梁启超说,“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日狂吠而已。”
  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一生,其实是个悲剧。“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故而,“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了清末外交家郭嵩焘的遭遇。郭嵩焘作为清帝国的外交官到欧洲去,亲身体验了欧洲的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他曾经专门著述,谈及自己在欧洲的经历。但是,他的言行引起了朝廷的恐慌,以至于回国后没有准许进京述职就回了故乡。晚年的郭嵩焘死在寂寞和失望之中,他死后三年,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
  郭嵩焘的遭遇和李鸿章的悲怆,是不是可以看作是清末一部分知识分子命运的一大脚注呢?
  
  (摘自《文汇报》)
其他文献
在埃及历史上,法鲁克王朝是一个腐败无能的王朝。除了喜欢女人和赛车外,法鲁克还有一些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嗜好:爱吃、爱偷,而且不顾身份……    死前的饕餮大餐    流亡的前几年,他定居在罗马郊外的一处别墅。当时,人们看到最多的就是他每天呆在房间里,对着墙壁吃东西,一声不吭。“化郁闷为食量”,使得本来就身材矮胖、膀大腰圆的法鲁克体重猛增,在流亡的第一年,体重就增至300磅。  1965年3月17日,
期刊
历史的细节远比今天的电视剧精彩。《中国式官场——回望千年潜在规则》一书,通过史料碎片缀织拼接的方式,复原了古代官场的些许风貌和具体细节,读来饶有趣味且意味深长。    鸡鸣即起    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现代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相适应。《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
期刊
中越勘界之所以成功,需要感谢在一线的勘界队员们,联合勘界第四组组长蔡碧凌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还有涉险的女队员们,刘建云、田丽华、袁自葵、廖维敏,她们都是最好的代表;更要感谢那些无名英雄们,年逾七旬的向导黄世邦就是其中一位,一个多月里他竟磨破了4双解放鞋。  勘界队员蔡碧凌:用脚步丈量国界线  中越陆地联合勘界第四组的工作在勘界整体工作中具有代表性。他们的工作段地形复杂、水急河深、山高坡陡,并且占
期刊
大家可能认为“城管”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城管这类工作岗位。  《旧唐书》载:“监市践于衙,理市治序。”这里说的“监市”,其特点和职业性质和今天的城管都非常相似,“践于衙”是指属于衙门管,但是比衙门官吏的社会地位要低一些,他们的任务就是“理市治商”,其中还有较为详细的城市街道管理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古代的“府”是指行政
期刊
清人丁柔克在他的笔记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人到金山寺游玩,寺僧见他穿得很朴素,瞟了瞟他,说:“坐。”对小和尚说:“茶”。过了一会,僧问此人是干什么的。回答说:“官。”僧人马上变得热情起来,说:“请坐”,并让小和尚“泡茶”。再过一会,僧又问此人是什么官。此人慢吞吞地说:“中堂”。僧人大惊,恭敬地说:“请上坐”,再吩咐“泡好茶”。僧请此人为寺院题词,此人拿过笔来,写下一幅对联,上联是:“坐,请坐,
期刊
在明清时,农民一年365天,吃肉的日子大概只有二十多天。这些日子多数集中在正月。一来是庆祝,二来是宰了牲口之后除了熏、腊,人们也没有太好的保存方式。  地主家给长工吃肉则是一种拉拢鼓励的表示,一个勤劳的长工对东家来说是个难得的资源。为此,留住好的工人,是明年扩大生产的重要因素。  据张履祥《补农书》记载,明中期供应雇工饮食的旧规是:夏、秋一日荤两日素;春、冬一日荤三日素。清前期雇工“非酒食不能劝,
期刊
唐朝时期,马球成为皇室贵族最喜爱的运动,全国上下球场林立,打球成风。唐朝的19位皇帝中有11位深爱这项运动,甚至有两位因打球而丧命。  在唐代的球迷皇帝中,唐玄宗李隆基算得上是个铁杆球迷,唐人封演所写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了李隆基在二十四岁时参加的一次与吐蕃的马球赛中大获全胜,为唐王朝第一次外交球赛赢得了胜利。  712年,31岁的李隆基即位,其马球瘾不减当年。天宝六年,唐玄宗登基35年后,又颁诏
期刊
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勤政著称。当然,朱元璋勤政是有原因的。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亲手废除了秦汉以来一直沿用的丞相制,独揽大权,独断朝纲,且事无巨细,皆“躬亲之”。但深究起来,他的勤政缘于他的“山寨式”治国。  朱元璋早年投身红巾军,后几经搏杀,成为绿林豪杰,对“山寨式”治理和管制可谓轻车熟路。但坐上龙庭的朱元璋,依然奉行山寨式治国,竟把堂堂的大明王朝当成一个硕大的“山寨”,他自然就是
期刊
走进神秘的丛林小国    我是一个性格活泼的郑州女孩,2008年,随国家青年志愿者派往非洲进行对外援助。  几年前我曾到尼日利亚去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男友,当地一望无际的沙漠及热得喘不过气来的酷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以为它的邻国喀麦隆自然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是一到这里我却惊呆了。我支教的地方叫克里比,这是喀麦隆西南沿海的一个美丽城市。进得城来只见一湾雪白的沙滩镶嵌在蔚蓝的大西洋边上,蜿蜒曲折的
期刊
跑官,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曾有人不仅积极进行实践,还对这种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很值得人们深思的观点。这个人就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  韩愈20岁左右就参加科举考试,但时运不济,连续三次都名落孙山。25岁时他参加了第四次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唐代的科举与明清等朝不同,中进士不能直接授予官职。还必须参加吏部的考试,这样他又考试了三次,然而都失败了。这使韩愈感到通过考试获取官职的路子行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