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巴蒂娅施维莉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09年2月,本刊便聚焦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小提琴家,以“格鲁吉亚的雏菊”这样清新的名字“标题”她。当时的她在获得了无数荣誉后,选择了结婚生子。
  2015年4月,作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驻团音乐家,她在林肯中心举办了三场音乐会,演出了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最近又在DG发行了新的巴赫唱片。从2009年到2015年的六年时光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女性的成长,更是一位日益成熟的女艺术家坚定地站在舞台上,用音乐奏出自己的艺术见解。
  音乐舞台上的女斗士
  今年三十六岁的丽莎·巴蒂娅施维莉是是纽约爱乐乐团的常驻艺术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舞台表演以及录制的唱片都让乐评人和听众心醉。自然、不矫揉造作的优雅、如丝绸般顺滑的音乐和细腻动人的诠释都是她的演奏特色。可以说,她的演奏犹如激光一般穿透了厚厚的情感之墙,既不惊扰,也不夸张。
  说起话来的丽莎也透露着同样的特质,轻声细语却坚定有力。她既会跟你探讨巴赫的音乐,也会公开谈论艺术家的政治职责,甚至还指出小提琴界对于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狂热是不健康的。
  “艺术有很大的力量,”她说,“这关乎艺术传递给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014年9月,丽莎身先士卒。她受鹿特丹爱乐乐团的邀请与指挥杰吉耶夫同台献艺,只为宣扬她的政治立场。要知道杰吉耶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私交甚好,也支持克里米亚(黑海北部海岸的一个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并入俄罗斯,而且在2008年,当丽莎的祖国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发生冲突时,杰吉耶夫曾是普京坚定的支持者。格鲁吉亚位于南奥塞梯的边境,俄罗斯在那里驻兵。
  丽莎·巴蒂娅施维莉曾起誓不会在俄罗斯演出,但与杰吉耶夫同台似乎违背了她的誓言:“我不想成为那些并不同意他的政治立场却不吭声的音乐家中的一份子。”于是,她答应参加音乐会演出,却用自己独特而优雅的方式当场表示对杰吉耶夫政治立场的抗议。她委约格鲁吉亚作曲家伊戈尔·洛博达(Igor Loboda)创作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题为《乌克兰安魂曲》(Requiem for Ukraine),并在协奏曲结束后演奏了这首曲子——杰吉耶夫则站在舞台侧面。


  鹿特丹爱乐乐团的长笛首席朱丽叶·于雷尔(Juliette Hurel)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说:“她的演奏非常动人,整个音乐厅鸦雀无声……当她在演奏前发言的时候,我能听得出来她很激动。”朱丽叶说道:“她是我的朋友,我看到她深深吸了几口气。演出结束后,我对她说‘你真的很棒,做了非常勇敢的事’。”
  音乐会结束后,杰吉耶夫不动声色地邀请丽莎参加晚宴。她晚到了,发现他在一群朋友的包围中显得很放松。杰吉耶夫即刻邀请她与马林斯基剧院合作,而他正是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我没有当面拒绝她,”她说,“但两天后,我通过我的经纪人回绝了他的邀请。”
  “对有些音乐家而言,要回绝邀约是很难的,但这关系到你自己的职业选择,你是否会为了职业发展而牺牲自己的理想。丽莎一直很清楚自己的选择。”尼诺·格韦塔泽(Nino Gvetadze)是一位现居荷兰的格鲁吉亚作曲家,他说丽莎是一个典范。
  从格鲁吉亚到德国
  如果你了解丽莎的童年经历,就不会对她如此坚定的政治立场表示惊讶。丽莎·巴蒂娅施维莉出生在格鲁吉亚,双亲都是音乐家:父亲是格鲁吉亚四重奏中的小提琴家,常跟着乐团出国巡演,母亲则是一位钢琴家。
  丽莎四岁起便跟着父亲学琴,直到1991年全家移民到德国。1990年苏联解体之前,格鲁吉亚都在苏联的管辖范围内;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突然脱离了管辖,党派纷争激烈。就在他们离开格鲁吉亚后的一天,格鲁吉亚首都便爆发了战争。“所以,我们就这样侥幸逃过了战火,仅仅差一天而已。”丽莎说道。
  在朋友的帮助下,丽莎一家得以在德国扎根,丽莎进入汉堡音乐学院学习,当时她只有十一岁。十四岁时,她去了慕尼黑,之后的七年都在安娜·舒马申克(Ana Chumachenko)的指导下度过。“我认识不少来自俄罗斯、美国或是格鲁吉亚的小提琴家一开始都是自己的父母教的。我觉得在一开始这是一种优势,因为这很特别,但前提是学习可以奏效,有些父母在教自己的孩子时会特别激进。好在我的父亲十分温柔,他尽力让我了解小提琴演奏的基础知识。不过他很快意识到我需要其他老师的意见,这也是我们会搬到德国的一大原因。”
  移民德国对丽莎一家来说并非易事。“当时我的父亲已经快五十岁了,离开故土对他而言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在六十五岁时又回去了。如今,他经常往返于格鲁吉亚和德国之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祖国的热爱,他希望格鲁吉亚能够变得更好。”显然,丽莎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小提琴演奏的技艺,也继承了对祖国的热爱。
  如今,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丽莎努力平衡繁忙的演出生涯和家庭生活。


  当提起自己的母亲时,她说道:“母亲小时候喜欢音乐,却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因此在我小时候,她尽全力给我提供最好的教育,搬到德国的决定很大一部分也归功于她。”但丽莎并不强求自己的孩子成为音乐家:“我的孩子们出生在非常不同的时代,他们拥有太多的选择,让他们专注在练习音乐上很难。我会尝试用轻松的方式将音乐介绍给他们,但不会强求他们也走上音乐家的道路。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与对的人一起演奏好的音乐
  德国是丽莎的福地,那里有她喜欢的德国足球队,她需要的音乐教育,她也在那里遇到了她的丈夫——弗朗索瓦·勒勒(Francois Leleux),一位杰出的双簧管演奏家。   在最近发行的巴赫唱片中,丽莎和弗朗索瓦一起演奏了《双簧管和小提琴双协奏曲》以及咏叹调《神啊,求你怜悯》(Erbarme dich)。“我们总是很同步,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上也是如此,”弗朗索瓦说道,“你看,巴赫的和弦构成如此完美,演奏他的音乐时需要很小心,不能破坏了只有巴赫作品才拥有的惊人的平衡感。你需要对音乐有种特别的审美,对乐句与和声间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我不得不说在我认识丽莎的时候,她就已经具备这些特质了。她的演奏表达以及对作品的尊重都显示出惊人的平衡感。”
  但是丽莎说自己是过了很久,做了不少实验才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录制巴赫的作品了。她说,当她真的开始录制的时候,“一些很灵性的事情发生了——有些人有宗教信仰,有些没有,但巴赫绝对能让你相信有神灵的存在”。
  2014年8月,丽莎与弗朗索瓦一起在阿姆斯特丹演奏了《神啊,求你怜悯》。因为在演出前几周,将近两百名乘客在马来西亚航空的空难中丧生,因此丽莎特地将这首曲子献给在空难中去世的人们。演奏前,她说:“我发现这首曲子有着惊人的力量和能量。也正是从那时起,巴赫给了我活下去的意义,他的音乐给予我很多力量。”


  音乐家之间的默契度对丽莎而言很重要,不仅仅在与自己的先生演奏时是如此,与指挥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她曾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时说:“同与你想法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合作是困难的,因为在一起演奏的时候,大家要变成一体才行。”
  在众多合作过的指挥中,她特别喜欢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说他就像“一起赛车”的伙伴一样;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是“大师中的大师”;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艾伦·吉尔伯特(Alan Gilbert)则是一位“合作得很舒服”的“杰出指挥”。如果大家没有默契会怎样?她说:“会很难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你们没有坐在同一辆车上,你需要自己开着另一辆车。”
  作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驻团艺术家,丽莎觉得自己很幸运。2015年4月的音乐会是庆祝她与乐团合作的第五十场演出,当晚,她演奏了法国作曲家泰利·艾斯卡奇(Thierry Escaich)为她及弗朗索瓦创作的《小提琴和双簧管双协奏曲》。
  丽莎致力于推广新作品,也乐意演出标准曲目。“我不会在一场音乐会前突然决定做些不同的事情”,她说,“通常你自己会有感觉,如果指挥和乐团都很好,那就跟着感觉走。如果你能将自己从害怕中释放出来,那演奏出来的音乐总是真实的。”
  要达到这个境界,一把好琴也很重要。丽莎现在用的是一把从私人藏家处借来的1739年的瓜内利。她对自己之前使用的两把斯特拉迪瓦里都不满意,“这些伟大的小提琴都太有个性了”,她说道,“这就好像与一个独具个性的人合作一样,要么非常和谐,要么相互排斥。”
  对于急于尝试一流乐器的年轻音乐家,丽莎给出了针对音乐演奏,同样也受用于如何塑造一个成功的音乐生涯的建议:“这和你是否手里拿着斯特拉迪瓦里无关,这只和你是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有关。”
其他文献
每年的春季,百老汇的剧场就变得格外热闹,各家都敞开了大门,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以及托尼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2015年的托尼奖会花落谁家,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分量极重的托尼奖终生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已提前揭晓,七十六岁的汤米·图恩(Tommy Tune)获此殊荣。这是这位身材高挑、虽已高龄却依旧不失迷人风采的老人收获的第十座托尼奖杯,这也使得他成为至今获得托尼奖数量第
期刊
“阿根廷是一个超乎常理的国家,你可以变换总统、部长、大使,但是你不能变换的是探戈舞曲。我们的确改变了探戈舞曲,而且还好至今我们还活着,这很重要!我突破了探戈,我的探戈才是今天的探戈。我的音乐的确是室内乐,但那是从探戈演示出来的大众音乐。”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  探戈发源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区,在经历了连年战乱后,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此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
期刊
百老汇制作人凯文·麦克鲁姆(Kevin McCollum)制作的音乐剧《烂戏!》(Something Rotten!)首演一个多月来人气爆棚。该剧故事设定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的文艺复兴时期:受到莎士比亚热潮影响的卜托姆兄弟(Bottom Brothers)为了创作一部能惊世骇俗的剧作而伤透脑筋。在一位预言家的指点下,卜托姆兄弟意识到,未来将出现一种集合了声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全新艺术形式,叫“音乐剧
期刊
1743年,利奥波德·莫扎特(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沃尔夫冈·莫扎特之父,后简称为老莫扎特)离开约翰·巴蒂斯特,来到大主教Firmian的宫廷乐队担任第四小提琴。同时,也负责教堂唱诗班的小提琴教习,之后又一并教习键盘。1758年,他升为第二小提琴,五年后成为副乐长。1756年,《小提琴演奏基础教程》(Versuch einer gründlichen Violin
期刊
无论是在相片上还是音乐录像中,我们所见的阿尔多·奇科里尼(Aldo Ciccolini)的表情一直都是难以捉摸的——深锁的眉头和硬朗的五官下露出一丝隐约的笑意,那浅浅的微笑,不知是温文还是孤傲。或许是乐如其人,同样的,奇科里尼对于音乐的处理也让人捉摸不透。钢琴前的他是一位优雅的叙事者,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过分陶醉的表情,每个下键都是那么干净和直达目的,分明是在指尖下塑造了一个音群的宇宙。音色与音响的层
期刊
虽说东方广播电台《怀旧金曲》节目的创始人之一、老编辑查理林先生近年来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让身边的朋友们对他的离去多少有些准备,但真当噩耗传来,仍如当头一棒,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待到夜深人静,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个在录音设备旁或是唱片架前为听众忙碌的身影,那口悠悠的上海话也犹在耳畔回响。  二十三年前,那时已从邮电系统退休并成为电台编外编辑的王奕贤先生(大家亲切地称呼这位温和、谦逊的绅士为“老王伯伯
期刊
这是一场十足的“雅乐”音乐会,从曲目的选择上,人们就感觉到了一种浓烈的“哈恩气息”。上半场基本上都是小品,希尔维斯特罗夫的《两首小品》、莫拉维克的《忧郁的小提琴》、林品晶的《秋之孤寂》、佐藤聪明的《微风》均为清澈、冷静,甚至有些凄切的作品,很适合哈恩演奏。音乐会上,哈恩以特有的“干净”和“冷漠”,赋予了这些作品十足的“凉意”和“透”感。  上半场最后一首大作品是巴赫的《第三号无伴奏小提琴组曲》,这
期刊
经常有人抱怨说我的音乐会总是没有返场,其实不是我摆架子,而是在演奏完老肖的一部大型作品之后,实在不适合再来一首轻快或热情洋溢的小品做返场。在经过漫长的精神洗礼之后,我更希望观众能将这份纯粹带回家中,慢慢回味。——张国勇  春节过后,上海的天就一直是阴雨蒙蒙,偶尔雨停,阳光也很难透过厚厚的云层,抚开路人不自觉微皱的眉头。那是一个久违了的晴天,我陪同指挥家张国勇前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频道”录
期刊
2015年3月19日,吴彤在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举办了题为“笙音”(Song of the Sheng)的音乐会并在音乐会前举办了相关主题的讲座。讲座回顾了吴彤与笙的渊源,介绍了笙的传统文化。音乐会上,吴彤首演了受吴冠中绘画启发而创作的作品《远山》(Distant Mountain)以及其他一些传统的和新的作品。在此之前,吴彤也在中国的“一席”论坛上做了同一主题的演讲,从自己与
期刊
现代投影技术的成功运用  “你今天看到的《阿依达》将是全世界都没有看过的,肯定会成为全世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版本。”这是祖宾·梅塔在演出前排练时说的充满自信的话,也成为人们走进国家大剧院观赏此剧的最大看点。由年轻而富于革新精神的意大利导演弗朗切斯科·米凯利(Francesco Micheli)领衔的主创团队不乏当下业内的翘楚,其中包括荣获奥斯卡最佳舞美设计提名和最佳服装设计大奖,并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