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礼仪是一个人的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外在显现,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大学开设礼仪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影响和阻碍了礼仪教学内容的渗透,本文侧重从情景设计、模拟、对比等方面对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礼仪课程 教学方法 案例
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生活中与“礼”相关的词最常见的有三个,即礼仪、礼节、礼貌。“礼貌,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质。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它实际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与礼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有具体的礼节。礼仪,则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1]。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而如今“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以各种形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在社会交往中,一方面要尊重别人,将一定的礼仪原则和规范付诸行动,使自己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礼仪行为所表达出的善,以及对和谐的追求,其示范作用也是巨大的。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能缓解、排遣不良情绪的产生”[2]。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开设了这门课,但是很多教师都是以讲为主,不注重练习,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虽然承担了几年的礼仪课程教学,在教学中也处于困惑和迷茫中。幸好有机会聆听到了几位礼仪专家的授课,从各位老师的讲课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明白了真正的礼仪教学应该是什么,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应该学习的方向,同时对礼仪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一些思考。要把礼仪知识扎实地落到实处,让学生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情境教学法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还一如既往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兴趣则很难被调动起来,并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根据礼仪的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就要采用情景演示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强化课堂实践训练。
20世纪80年代发源于西方的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就特别推崇情景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与其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3]情景教学法主要用于礼节和仪式的教学,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一般人际交往的基本礼节和仪式,而且能将礼仪基本知识和基本礼仪动作融会贯通到相应的情节中。情景创设应遵循三项原则:一是接近原则。所选情景要同所学内容相“接近”。模拟环境的设置要尽量接近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一进入模拟场景就能身临其境,很快进入角色,并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二是简洁原则。要能在上课时间内完成,但又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就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失去了演示的意义,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疑难性,要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供多种意见;三是不完整性原则。情景的不完整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由于大学生自我表现欲望较强,教师可选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编礼仪情景小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性的模拟训练,比如“应聘会”“舞会”“乘电梯”、“见面”等礼仪情景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而且让学生在情景表演中灵活运用好“礼仪”知识。在训练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观看者,人人行动,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好。
二、对比教学法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它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在礼仪教学中通过不同事物的对比和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礼仪行为的认识,并激发其学习礼仪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仪态与训练之前先安排学生上台进行站姿、坐姿的练习,等教师讲解完各种态势的要领后,再让学生上台训练,并引导学生对两次练习进行对比评论,使学生既看到自己学习礼仪后的进步,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可利用DV把学生的练习过程拍摄下来,通过回放让学生很清晰地在镜头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这就为改变提供了前提,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有针对、有重点地进行练习,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礼仪素质。
三、多媒体教学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的应用,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如果仅采用传统的只利用粉笔、黑板的讲授法容易使学生精神懈怠,失去兴趣。再加上礼仪课程本就是一门一看就懂、一做却难养成的学科,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会使学生产生开设这门课程没有实在意义的想法。其实,礼仪课程中某些内容需要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无法都可以到现场亲身体验。而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所以,礼仪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为学生学习构造一个极好的情境和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有机地结合成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功能,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同时感受刺激;将教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再配以教师的引导,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5]比如在练习仪态礼仪时,边练习站姿,坐姿、步姿边听轻音乐,这样既锻炼了形体又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再如对于握手、递名片等规范性动作,都可通过图片、视频来展示,让学生有参照的对象。在讲授仪表礼仪时,利用播放色彩搭配和服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搭配的不同视觉效果。在讲授完礼仪知识后,播放《杜拉拉升职记》的电影,展示一个不起眼的、被人看不起的丑小鸭似的女孩如何经过在职场的打拼,意识到个人形象的重要性,由此不断提升自我,学会如何着装、如何待人接物,从而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懂得了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的材料,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检验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既活跃课堂气氛,又锻炼学生表达、动手等能力。著名教育家劳伦斯认为:“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境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同学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所以,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结合礼仪课的教学特点,教师选取的案例内容应该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统一。否则,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无法达到其应有目的。同时,选取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实用性。具有以上特点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与现实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并可提高学生的兴趣。[6]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探讨礼仪教学的最佳方法应考虑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根据该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学对象的个性特征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朱爱军.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学习与修养的思考[J].南昌: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4).
[3][4]徐柯健.“社交礼仪”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法研究[J].北京:石油教育,2009,(4).
[5]许海丽.高校《社交礼仪》课程教法初探[J].沈阳:辽宁师专学报,2008,(3).
[6]路荣,乔辉.浅议案例教学法在礼仪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4).
关键词: 高校礼仪课程 教学方法 案例
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生活中与“礼”相关的词最常见的有三个,即礼仪、礼节、礼貌。“礼貌,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质。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它实际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与礼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有具体的礼节。礼仪,则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1]。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而如今“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以各种形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在社会交往中,一方面要尊重别人,将一定的礼仪原则和规范付诸行动,使自己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礼仪行为所表达出的善,以及对和谐的追求,其示范作用也是巨大的。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能缓解、排遣不良情绪的产生”[2]。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开设了这门课,但是很多教师都是以讲为主,不注重练习,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虽然承担了几年的礼仪课程教学,在教学中也处于困惑和迷茫中。幸好有机会聆听到了几位礼仪专家的授课,从各位老师的讲课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明白了真正的礼仪教学应该是什么,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应该学习的方向,同时对礼仪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一些思考。要把礼仪知识扎实地落到实处,让学生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情境教学法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还一如既往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兴趣则很难被调动起来,并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根据礼仪的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就要采用情景演示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强化课堂实践训练。
20世纪80年代发源于西方的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就特别推崇情景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与其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3]情景教学法主要用于礼节和仪式的教学,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一般人际交往的基本礼节和仪式,而且能将礼仪基本知识和基本礼仪动作融会贯通到相应的情节中。情景创设应遵循三项原则:一是接近原则。所选情景要同所学内容相“接近”。模拟环境的设置要尽量接近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一进入模拟场景就能身临其境,很快进入角色,并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二是简洁原则。要能在上课时间内完成,但又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就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失去了演示的意义,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疑难性,要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供多种意见;三是不完整性原则。情景的不完整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由于大学生自我表现欲望较强,教师可选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编礼仪情景小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性的模拟训练,比如“应聘会”“舞会”“乘电梯”、“见面”等礼仪情景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而且让学生在情景表演中灵活运用好“礼仪”知识。在训练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观看者,人人行动,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好。
二、对比教学法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它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在礼仪教学中通过不同事物的对比和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礼仪行为的认识,并激发其学习礼仪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仪态与训练之前先安排学生上台进行站姿、坐姿的练习,等教师讲解完各种态势的要领后,再让学生上台训练,并引导学生对两次练习进行对比评论,使学生既看到自己学习礼仪后的进步,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可利用DV把学生的练习过程拍摄下来,通过回放让学生很清晰地在镜头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这就为改变提供了前提,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有针对、有重点地进行练习,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礼仪素质。
三、多媒体教学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的应用,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如果仅采用传统的只利用粉笔、黑板的讲授法容易使学生精神懈怠,失去兴趣。再加上礼仪课程本就是一门一看就懂、一做却难养成的学科,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会使学生产生开设这门课程没有实在意义的想法。其实,礼仪课程中某些内容需要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无法都可以到现场亲身体验。而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所以,礼仪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为学生学习构造一个极好的情境和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有机地结合成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功能,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同时感受刺激;将教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再配以教师的引导,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5]比如在练习仪态礼仪时,边练习站姿,坐姿、步姿边听轻音乐,这样既锻炼了形体又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再如对于握手、递名片等规范性动作,都可通过图片、视频来展示,让学生有参照的对象。在讲授仪表礼仪时,利用播放色彩搭配和服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搭配的不同视觉效果。在讲授完礼仪知识后,播放《杜拉拉升职记》的电影,展示一个不起眼的、被人看不起的丑小鸭似的女孩如何经过在职场的打拼,意识到个人形象的重要性,由此不断提升自我,学会如何着装、如何待人接物,从而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懂得了个人形象的重要性。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的材料,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检验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既活跃课堂气氛,又锻炼学生表达、动手等能力。著名教育家劳伦斯认为:“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境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同学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所以,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结合礼仪课的教学特点,教师选取的案例内容应该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统一。否则,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无法达到其应有目的。同时,选取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实用性。具有以上特点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与现实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并可提高学生的兴趣。[6]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探讨礼仪教学的最佳方法应考虑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根据该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学对象的个性特征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朱爱军.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学习与修养的思考[J].南昌: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4).
[3][4]徐柯健.“社交礼仪”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法研究[J].北京:石油教育,2009,(4).
[5]许海丽.高校《社交礼仪》课程教法初探[J].沈阳:辽宁师专学报,2008,(3).
[6]路荣,乔辉.浅议案例教学法在礼仪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