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应用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可持续性 学习和发展
学生具备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掌握信息控制权是国家、军队等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必要的信息素养,才能生存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医学院校基础文化课,主要涉及常用信息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该课程的学时有限,再加上信息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較短,所以,教师必须依托现有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条件,将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对该课程相关知识学习的不间断性,进一步夯实他们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便于其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延续性学习和发展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储备,以满足现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用人单位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而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使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更新。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将现代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主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习,主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得学习具有内驱的动力。 为此,在教学中,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任务中,如对于难于理解的计算机工作原理溶于Flash动画中,将枯燥的键盘操作技能溶于有趣的游戏中,将零散而乏味的Excel中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溶于与学生生活、专业和任职岗位工作的实际的案例中,以突出学习的目的性,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形成根据需要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依托网络平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它为学生能动学习提供了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根据需要获取信息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更新,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实时学习。为此,在教学中,依托学校现有的网络环境,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如苏亚星系统的安装、等级考试模拟环境的建立、网络课程的设置等。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留一定的作业和思考题,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当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管,通过网络交流等了解学习的情况,然后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使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部提高打下基础。
二、信息综合素养培养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使用的道德规范。在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是人类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任,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结合到《计算机应用》课程,主要依据教学内容,采用以案例-任务驱动教法为主线,同时结合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展开。在教学的具体实施时,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学的特定需要进行分组,将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在相同的组,以便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用。由于课程知识点多而零散,且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根本不在教学内容范围内,主要集中于图像软件的处理、Flash动画制作、游戏和QQ聊天等,为此,在教学中,将学生认为零散而枯燥的知识点融于到具体的案例任务中,并尽量靠近学生的兴趣点,以此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掌握了信息知识和技术,同时还体会到学习信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逐渐形成利用信息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意识,当遇到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等的相关问题时,能够较为准确地锁定所需要的信息源,并且依托信息平台,采用切当的方法快速快获取信息,然后经过对其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和加工后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将信息使用和开发应遵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渗透到教学中,尤其在网络知识和Internet应用模块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网络的基本信息知识,学会如何使用强大的数据共享资源获取信息、发布信息、传输和存储信息,而且还要懂得信息的利用和开发受法律保护和道德的约束,在进行信息的使用和开发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并且注意信息安全,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持续性学习和发展,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21-126.
[2]张联锋.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01):149-157.
作者简介:冯帆, 1971,女,讲师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可持续性 学习和发展
学生具备可持续性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掌握信息控制权是国家、军队等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必要的信息素养,才能生存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医学院校基础文化课,主要涉及常用信息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该课程的学时有限,再加上信息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較短,所以,教师必须依托现有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条件,将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对该课程相关知识学习的不间断性,进一步夯实他们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便于其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为学生延续性学习和发展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储备,以满足现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用人单位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而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使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更新。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将现代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主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习,主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主动学习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得学习具有内驱的动力。 为此,在教学中,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任务中,如对于难于理解的计算机工作原理溶于Flash动画中,将枯燥的键盘操作技能溶于有趣的游戏中,将零散而乏味的Excel中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溶于与学生生活、专业和任职岗位工作的实际的案例中,以突出学习的目的性,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形成根据需要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依托网络平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它为学生能动学习提供了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根据需要获取信息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更新,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实时学习。为此,在教学中,依托学校现有的网络环境,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如苏亚星系统的安装、等级考试模拟环境的建立、网络课程的设置等。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留一定的作业和思考题,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当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管,通过网络交流等了解学习的情况,然后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并给予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使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部提高打下基础。
二、信息综合素养培养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使用的道德规范。在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是人类必须具备的能力,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任,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结合到《计算机应用》课程,主要依据教学内容,采用以案例-任务驱动教法为主线,同时结合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展开。在教学的具体实施时,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学的特定需要进行分组,将能力相当的学生分在相同的组,以便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用。由于课程知识点多而零散,且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根本不在教学内容范围内,主要集中于图像软件的处理、Flash动画制作、游戏和QQ聊天等,为此,在教学中,将学生认为零散而枯燥的知识点融于到具体的案例任务中,并尽量靠近学生的兴趣点,以此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掌握了信息知识和技术,同时还体会到学习信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逐渐形成利用信息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意识,当遇到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等的相关问题时,能够较为准确地锁定所需要的信息源,并且依托信息平台,采用切当的方法快速快获取信息,然后经过对其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和加工后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将信息使用和开发应遵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渗透到教学中,尤其在网络知识和Internet应用模块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网络的基本信息知识,学会如何使用强大的数据共享资源获取信息、发布信息、传输和存储信息,而且还要懂得信息的利用和开发受法律保护和道德的约束,在进行信息的使用和开发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并且注意信息安全,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持续性学习和发展,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21-126.
[2]张联锋.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01):149-157.
作者简介:冯帆, 1971,女,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