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悄然无声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在其中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这个实验其实也就是“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我们把这个效应看作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找到了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暗示效应应用于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在于它以无批评的形式接受批评,对学生不产生心理压力,不强求学生接受,但能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心理暗示,振奋学生精神
  心理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整个人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促使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则使学生烦闷消沉。因此,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晨会课宣誓。学校每天早上有十分钟是班主任负责的晨会课,有学生刚到校就显得无精打采。怎么来振奋他们的精神呢?一些企业、商场每天一早实行员工宣誓的情景给了我启发,于是每天晨会课开始我带领学生们宣誓,宣誓时,要求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前的国旗,右手握拳举至头部,声音整齐、洪亮。宣誓的内容是: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实践证明,早上的宣誓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树立信心,振作精神,震撼心灵。其实宣誓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暗示的过程,让学生在每一天的开始就对自己充满信心、精神饱满。
  二、行为暗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圣人千言万语,就是教人做人。"身教重于言教就在于此。班主任在校园生活中对学生的影响可谓之大。班主任的言行,往往是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心灵与肺腑。班主任的劳动不是制造产品而是用自己的言行通过示范的形式去影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力量來自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直接影响"。班主任自身的学业专长、才能、品德、情感因素等对学生产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力,是基于尊敬、信服而转变成的内驱力,它是使被影响者心悦诚服地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接受影响的过程,在这种影响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为自觉自愿,积极主动。
  在我刚接班时,班里的卫生状况不尽人意,孩子们一提做卫生就挠头,而且大扫除后仍有一些地方清理不到位。我想了很多办法,如:更换值日组长,甚至进行过物质奖励等都收效甚微。我困苦不堪,但随之而来的一件事扭转了班里的卫生情况。
  一次,班内刚打扫完卫生,又有几位同学乱扔纸屑。我发现后,没有板着脸孔让学生捡起来,而是自己走过去弯腰把纸屑捡起。这无声的语言教育了全班同学,他们都立即动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这样反复几次,全班同学无形中就养成了一个讲究卫生,爱护班级荣誉的良好习惯。
  三、语言暗示,引导学生学习
  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细节的关心,不仅要体现在自己所教学科上,也要关注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帮助学生综合发展,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帮助学生提高成绩,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班有记周记的习惯,因为最近期中考试刚结束,所以这一次的周记大多数写的都是期中总结。我读到了一个学生这样一段话:
  “众多的考试,惨痛的分数,心寒的排名,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但总有值得欣慰的事情,也许这“欣慰”不是很確切,但我真的很高兴。记得期中考完数学后,由于我的粗心错了一些分值较大的计算题,而后的语文考试我都失去了信心,一度不怎么想考下去了,但是在快开考时,在我犹豫时,老师是您来监考,一进教室就冲我很温暖地笑了笑,说:“同学们,水要慌,认真考。”我不知道您为什么笑,为什么说。也许只是您遇到熟人时的习惯性微笑,也许只是一种正常的程序,您才这样说。但不知道我为什么,我觉得特别温暖。转瞬间,我发现自己不是缩在墙角的可怜孩子,我也是被老师注视着,关心着。我鼓起了勇气,托您的福,当天的语文考试我超常发挥。考得很不错!
  今天我非常兴奋,老师您知道为什么吗?那天我被您叫出去谈话,在您每次找同学谈话时我也希望能被老师那样叫出去谈话,虽然平时我只会紧张地低头看地,但至少让我明白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是您注意到了不起眼的我的存在。我突然觉得原来老师是看得到我的,学习还是有乐趣的,我还是受到重视的。
  读完后我的心像倒翻了五味瓶,是歉疚,是自责,是还能被信任的侥幸,是难以言说的心疼。这是个成绩排在班级中等的女孩,是从初一起就带在班级里的,也许是成绩不是很突出的缘故,也许是长得不能算很出众的缘故,在同学们之间她总是显得很安静很用功,除了上课回答问题,她很少主动来和我说话,包括问练习都很少。最重要的是尽管她成绩一般,但是她一直很用功,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做好作业,努力地考试。所以这其实是一个不太需要我操心的学生。也许正是因为她太安静了,太听话了,成绩太稳定了,所以她就成了班级里为数不多的比较少关注的孩子,可我没想到的是,就是那个不经意间的眼神和一次谈话给了孩子对学习、甚至是对生活的信心。
  “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些细节:我们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有时会把粉笔写断了,写断的半截粉笔如果掉到地上,我们是不是都能立刻把它捡起来放到粉笔盒里?我们看到地上有废纸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都能弯下腰把它拣起来放到垃圾桶……
  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态度,我们的高度也决定了学生的高度。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也许是难以估量的,有时只是一个随意的微笑,有时只是一句无心的话,就能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场考试成绩,甚至是一生的选择。
  希望能如同那场知时节的好雨,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润物细无声!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把最好的记忆留给学生,争取做到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教师。无愧于自己的神圣使命——班主任!
其他文献
上次在苏大学习时,贾冠杰教授推荐了两本书,分别是《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与《英语教学基础理论》。认真读后,收获很多。  人常说,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老师。这便说明“学”与“教”是两种很不同的能力。《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所阐述的核心概念“学科教学知识(PCK)”就为说明这个问题。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明白了“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本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知识与学科知识和技能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在翻转课堂下培养学生个性意识,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笔者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阅读教学;先学后教  “因材施教”,道出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本质。通过翻转课堂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突破,很多教师心存疑虑。在翻转课堂中采用课前学生自学文本、课上教师深入辅导与交流、课后个性化评价与情感升华的“先学后教”模式
期刊
做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虽然工作热情高,但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贫乏,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学生的管理问题。乘着在老教师的殷切帮助下,我对学生管理问题颇有些体会。  一、威而不怒-----在学生前面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威信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会对
期刊
摘 要:谈到日本美术,不得不提17到19世纪风靡一時的浮世绘艺术。本文将浅谈从日本的江户时代中期到后期,以浮世绘最大的流派歌川派——歌川国安、歌川国贞、铃木春信、歌川丰国等人对浮世绘的传承,以及所呈现出的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的精彩文化。  关键词:浮世绘;版画;印象派  最初近距离接触日本浮世绘是在06年,当时“和歌——浮世绘艺术巡展”在昆明斗南艺术馆展出,那次展览使我对日本浮世绘有了很深的了解,也
期刊
摘 要:电影艺术是通过时间、空间、视觉、聽觉来表现的,它可以记录着过去和未来,也不受某个地点的限制,在不同的空间里交叉进行叙事。我们将从《阿甘正传》来论述影片对我们生命及我们世界观的影响,在他的生命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力量、一种文化、一种寻求,这样的想法一直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思考。  关键词: 力量; 执着; 生命  《阿甘正传》是一部喜剧,讲述的是一个智商只有75,他在50-80
期刊
摘 要:现如今,可想而知的是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所周知教师尊重学生是建立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石,不管在什么课程中学生都会迫切的想要得到教师的青睐与赞许,这也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机会。而德育教育再也不是仅仅只局限于道德教育,它在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不仅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更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一大重要保障。 德育教育的实际内容主要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此外对初中生进行
期刊
摘 要:“傲慢自大”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关键词。傲慢自大在古希腊被认为是最大的罪过,无不招致诸神的惩罚。此外,“傲慢自大”还是科幻小说的重要母题。在许多科幻小说中,人们大多看到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狂妄自大如何受到严厉的复仇女神的惩罚。本文将引述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和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对古往今来人与神的一大通病——傲慢自大进行阐述分析,进而强调“认识自己”(know yourself)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有些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认为儒家伦理仅仅是动机伦理和德性伦理,认为儒家伦理在道德评价中以人的内在动机决定其行为善恶,与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无关。实际上儒家伦理是兼含德性与德行的道德伦理学,在道德评价中是“仁”与“礼”的统一。儒家的代表者孔子在对个体的道德评价中兼顾德性和德行两个方面,不仅注重个体内在道德品性的培养也重视在内在品质基础上的具体道德实践。孔子在道德评价中兼顾德性与德行对当代社会公民的
期刊
摘 要:張洪亮教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名出色的画家。当我们欣赏张洪亮教授的水彩画时,总被他的作品深深的吸引,作品中饱含热切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渴望,传达出他对自我的艺术理想和精神自由的追求,他的艺术作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所追求的精神自由更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本文以浅析张洪亮教授塞北风景写生新作的艺术表现语言,由此指出水彩画写生应当通过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中美的因素,不仅要有艺术性也需蕴
期刊
摘 要: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一首灵魂的净化文。雨之冷是思之痛,从少年到老年,漂泊的游子听雨伤怀。本文用文本解读的“还原法”去剖析文章,探寻余光中由中国古代传文化——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入手,继而谈到清明,把思乡伤怀之痛蕴于“雨”这个意象之中的深意在何处。同时,他用感官中的听觉去感受“雨”,去叩问自己的灵魂,其文字的表现力在情感上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冷雨;二十四节气;听  通常说到春雨,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