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走向未来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昌刚先生相识于贵阳书家戴朝模书法展开幕式上,迄今三载有余。此前,先生上姓高名,如雷贯耳,盖因人品并及书艺皆有君子风骨,首先是做人唯求仁义,于公不假借私利,于人但求真诚;再是其书法艺术根植传统,广涉名家,碑帖并进,既得方正出奇之碑派智慧,亦兼俊逸潇洒之魏晋风流,其创作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一日“透彻”,二日“超脱”。所谓格物致知者,正在于对书法之精义作透彻的深层次探究,就昌刚先生惯用的话说:“一笔一画,提按使转,必须到位,非想蒙混过关;同时,对于各家各派,各人各体独具个性之精神亦应有较为彻底的理解。”
  中国艺术主张宗源传统,强调源和流的关系,昌刚书法直追魏晋,望经典而上,无疑得其中国文化之精、气、神。但不拘传统既成法度,而赋以创作的新个性、新风尚和时代感,则往往是横在书家前面的一道昆仑与黄河,而经由创新彰显作品的价值又是书家的艺术使命和精神,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瓶颈”,对于昌刚先生也不例外。因此,在与之交往时,先生频频诉求“超脱”的言论,观夫诸多书家,对于超脱之说不在少数,然而,超脱是目的,归根结底是如何做到超脱,真正的大家,不仅仅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学术的疑难杂症。
  归纳言之,正是秉承“透彻”的法古理念,昌刚首先得以继承中国书法传统的精神,对于结体、用笔、指法和用墨等自然不在话下,并且均有独到识见,仅以二王刊例,书坛群雄争鸣,大多认为“王体”以圆笔使转为主,唯有昌刚先生洞见观瞻,大胆发以“方笔”言论,并小心求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对二王字体数倍放大,逐字剖析隐含在“圆笔”背后的“方笔”特征,向书界揭秘经典的背后故事并提供全新的研究方向,昌刚先生对传统透彻理解所获得的深刻性由此可见一斑。
  诚然,对于王氏隐秘的“方笔”推究终归属于技法层面的认知,但其直接影响的结果是昌刚从此有了为帖学注入碑风的启导和理论依据。这种开示和理论依据,无疑潜移默化地催生了后来昌刚艺术观念顿悟式的革命。尽管他的观念系统还包合其他丰富的结构和艺术语言,不过,对于“方笔”的发现无疑从一个侧面力证精微,反映出昌刚对二王的研究已至内核,并获得重大的突破!先前数年,昌刚对唐楷、魏碑、宋四家等诸多书体均有深度触及,后亦钟情王铎,通宵达旦、笔走龙蛇,长期侵淫于他视如生命的书法艺术之中。正是这样从纵向入手,透彻专攻,再旁涉诸家,以求兼收并蓄的点、线、面一体的治学理念,不仅赋予昌刚书法方面,而且在理论修养诸多方面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这为随后基于魏晋书学体系的参悟和超脱夯实了基础。
  昌刚与书学泰斗姜澄清先生素有往来,二者论及书法时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均有“学不忌杂,贵在归纯”的治学主张。在昌刚看来,纯者一日创见持守,二日自然天成。前者先加后减,自成面貌;后者物我两忘,随心所欲,使书法更贴近艺术的本质。因此,昌刚在经历从面的覆盖和博取后,转而回归魏晋,再次与经典往来,所不同的是,这种回归开始更注重神采气韵,而不拘形质。
  如此数年的苦心参悟,昌刚在二。一三年基本实现转型,并寻觅到可以突破他书法艺术发展的“瓶颈”,即守成与创新两难问题的路径。其一,保持二王自然洒脱的高逸品格,使士大夫的文人气质不彰自显,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二是以王字隐含的“方笔”为理论基础,注入碑的意味,以拓宽王派的美学结构和层次,最显见的表现是令隽秀婉转、从容逍遥与厚重开张,以拙待速的两种艺术调性浑然一体。将碑和帖,特别是把碑意融入二王并形成新的氣象,非有深厚的美学素养和创新胆识而不可为,甚至是一种冒险精神;其三,米家的锋笔和侧势亦被昌刚所用,从而增强作品恣意不拘、活泼生动的性格;其四,从昌刚近两年的作品看,一方面得益于他对美术的造诣,对于章法的经营和黑白空间的运用已经找到他自己的形式语言,虚实、疏密自然是基本的,但大开大合的空间理念才是他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在字的造型、字间关系、行距关系诸多方面均多有美学理性,换言之,其作品融入了书家对书法中所存在的空间关系的把握。因此,昌刚的创作事实上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的书法活动,而是具有发展意识和时代气息的“泛书法”艺术行为,其本人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具有独立的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而书法已然超逾实用传统逐步蜕变为纯粹的艺术门类。
  昌刚甚至认为“书不入晋,终为俗笔”是为学书正道。他进一步说道:“古往今来,各路名家包括米芾、怀素、赵孟頫、王铎等均对二王情有独钟,米得王之侧势,怀得其线条,赵得其端正,王铎则取其中的贯通之势。”通观杨氏最近几年的书法创作,很显然,经由对王体隐秘的“方笔”的洞见,再使之示形于外,借碑的浑厚有力以赋予杨行草书法的力量之美。但仅有这样的探索还不够,当两种不同的调性使王体的隽秀高逸与碑派的厚实凝重发生不可调和时,对于米芾侧势的运用恰恰发挥了重要价值,这也是昌刚今天的书法之所以给人入古不泥古,创新超脱、动静相宜、自开风面,令观众玩味无穷之缘故。
  可以预见,昌刚在不久之将来仍会爆发新的艺术观念与书风革命。在此前,他对书法,特别是魏晋的参悟无疑达到相当高度。但如何使之实现价值的转换,让他的研究发现、观念成果彻底升华为自己更高的思想体系以及艺术风格和形式语言,那就必须道法自然,并注入更多人文养分,包括如何继承传统书法的思想性、文学性、事件性等,文以载道,从而推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功在诗外,鲜为人知的是昌刚还喜山水花鸟和诗词,且自小受有书法之乡美誉的印江区域文化的熏陶。当年,陈家沟的一个石匠曾经反复向他提及严宣亮,严因题写颐和园三字声名显赫,广受世人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士子精神由此在少时的昌刚心里悄然扎根。
  书法之乡美誉的印江文化,至少对昌刚有如下影响,一是培植和滋生了中国正统的主流文化观念,昌刚由唐楷各家启蒙,并及二王、宋四家、王铎以及大量著名碑刻,无不说明他尊崇正统书法文脉的治学主张;二是荆楚文明借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与武陵山脉文化,尤其是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佛教文化汇流,形成丰富多元的文化系统,核心价值是包容。再者,仅印江就集聚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民族的多样性必然产生文化的多元性,这种板块文化势必对印江形成透底的滋养。印江人杰地灵,名人迭出,与之相对应的是正是这种文化交汇融合之地赋予了昌刚在艺术、文学、书法、管理乃至策划诸多方面的才情。观昌刚的画作,静闲淡泊、格调清新,天人合一,传统文人之高逸情志徜徉于山水田园之间。大凡真正了解昌刚其人者,无不感其本真热诚、豁达耿直的秉性,无不敬其竭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书法、复兴民族文化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感。   就我的观察而言,昌刚先生不仅仅是一个独开风面的书法家,同时也堪称是名副其实的书法教育家,是历届以来贵州书坛最为活跃的致力书法普及推广、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公益展览的少数者之一。这位无比推崇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贵州书法家协会当任副主席、秘书长,从印江走出来,勤奋耕作,由仕途要职而至经营管理“一把手”,每个阶段均有出色表现,亦有华丽转身。
  但是,几十年来,昌刚先生的精神信仰与人生价值究竟魂归何处?那就是他从小就矢志追求的书法藝术和传承发展中国文化。换言之,就是中国书法艺术,才是他心中的真正的“诗酒田园”,我曾经笑谈这对于今天的昌刚来说真是“来之不易”!同时,推动书法的发展,心甘情愿做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背后推手或者直接实践者、示范者才是昌刚所肩负的使命。笔者在文章之首开宗明义,认定昌刚无论书法与人格同有君子风骨,原因亦在于此。言必信,行必果,慎言慎行以及基于社会道义的责任担当、率先垂范精神即应是君子所为。强调仁义的君子品格虽发端于孔子时代,但因人性与人事之复杂和微妙颇具意味,尽管历以千年之承续涤荡,然所谓君子风骨亦更多成为社会崇尚之理想人格,深谙此理者少,践行者则更是不可多见。但昌刚先生坦坦荡荡,无戚戚之心,凡事无愧于心,可谓世人皆之。
  欧阳中石先生认为:“一个书法家意图专靠写字而流芳百世,载入史册是不可能的。”对此我的解读是:一是书法家应同时是一个文化学者,博古通今,有深厚的学术修养;二是师法自然,关注社会,贴近生活,体察民生,富有社会性的道义精神;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推动真文明的发展。非如此,而难以成就历史性价值。昌刚如此,任何书家亦然。但照此对应,在昌刚身上我看到希望,自他担任书协要职秘书长以来,短短两年不到,即在全省范围内身体力行,如火如荼地推行近百场书法专业培训,盛况空前,史无先例;同时,他私下亦激励后学,扶持新秀,不遗余力。更鲜为人知的是昌刚还一直潜心研习山水花鸟,其作品格调之高令我这个科班生惊讶!坚信他长此以往,不仅在书法,而且在诗画、教育、社会文明教化诸多领域将会有卓越贡献。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传统曾经是今天,今天亦将归成传统,然而,只有坚守正道,延续文脉,且又不守成法、继往开来,中国书法才能根植传统,通向未来。昌刚先生热爱书法,又不拘于书法,集文学、书画、诗词、策划、教育、及社会活动为一身,在价值混沌多元之今天,仍保持中国传统阅尽圣人书的士子精神和君子风骨,为复兴中国文化奔走相告,呐喊鼓吹,引物欲社会之文化风骚才是时代的脊梁,才应是时代之所呼唤!
  杨昌刚
  杨昌刚,字茂石,土家族,1962年生于贵州省印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发展工作部副秘书长,贵州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全国第六届楹联大展、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楷书大展、全国第二届临帖大展等数十次:荣获全国第三届兰亭奖佳作奖、全国首届篆书大赛三等奖,作品被多家专业美术机构收藏。
其他文献
才情华赡意沉酣,说部银屏两熟谙。  压卷词林金缕曲,取材活字梦溪谈。  墨缘妙契碑兼帖,印学通观北与南。  犹有拙书待匡削,骥程虽远不停骖。  此乃已故黔中耄宿陈恒安先生诗作,陈先生论诗书甚严,不轻许予,周甲之后与戴明贤先生交往甚密,谈诗论艺,有剪烛夜话之乐,一老一壮,有情投意合之交,故而赋诗赠与戴明贤先生,足以见他对先生的推重。  明贤先生出生于黔中重镇安顺,自小深受家学浸染,学书于髫龄之际,老
期刊
观看陈宗麟风神秀特的重彩写意画,品读图中高度简约却又栩栩分明的人物、花鸟、山水,阅读他那不拘成法的题款诗文,我不免为岁月的风烟浩叹。历史之不可抗力一至如此,人物之命运转捩一非初始。平生所爱,杳然如雪泥鸿爪,飘摇绝迹;少年壮志,率尔鹏抟鲲化,垂天图南。  陈宗麟,一位退休的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未能免俗,现在还兼着北方国画院常务院长。这位1 942年生于天府成都的蜀中骄子,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
期刊
我和家焕一起游历过粤东,在雾起烟升的大海边,在苔痕错落的古军堡垒前,在榕荫匝地的古村落里……他都显得兴奋,都感到艺术创作的欲望在奔突。他已年过花甲,可是他保持了艺术青春的灵气和冲动。生命不息,艺术创造不止,青春也能永葆。  家焕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他以擅长画牡丹而知名画坛,几十年的朝夕砥砺,他的牡丹已经出神入化,形神皆备,由国色的“形似”进而到“天香”的“神似”。书坛泰斗启功诗赠家焕日:“木芍药发
期刊
西关程家焕擅丹青,尤以画牡丹名世,其画宇内风行。而其书法,笔墨精妙,其态道丽、其意幽闲、其力劲骏,尤其隶书,整整斜斜曲尽其态,蚕头雁尾,笔势颖脱,韶媚可爱,峻挺雄秀。取幅观之,若孙武行兵,操演宫娥于丹墀也。严阵以待,旌旗井然;使人读之,荡气回肠,撼乎心,震乎胆,激乎情也。  家焕丹青之余勤与书,辄以悬肘纸笔,捭阖其间,乐乎笔墨纵横之趣也。而多读碑帖,自幼喜临摹欧阳询之《九成宫》,赵之谦北魏;汉之《
期刊
汉字是具有造型功能的表意符号,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这个意思移到汉字上去,将“形”成之“言”笔录于纸,就成为文章或诗词,是文字表意功能的体现。而“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强调的是与所“言”之“意”相辅相成的文字的形象与状态,那就属于造型的范畴了,我们会用“笔歌墨舞”一词来形容一件酣畅淋漓、气象万
期刊
孙鸿骏的山水画取向不惑,气韵生动。其布局大都为全景式,或斗方,端庄整饬;或竖幅峻拔雄伟,自前而窥后者,意蕴深遠,色调重晦;自下而仰山巅者,山势突兀,格调清明。其用笔遒劲豪放,施墨苍茫沉郁,山石草木,点线相宜,以点簇为主,画面呈现明快、洒脱、壮观、雄浑之美感。  画家十几年前创作的《惊蛰》和《寒山晓色》充分显示了前期的审美取向。《惊蛰》将浩瀚的北国风光画成虚无缥缈、波澜壮阔的人间仙境,明净而悠远。这
期刊
画家吴海舟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坛一位勤奋、务实、积极、活跃的参与者,他以一种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状态和求真求实的人生态度,坚持在山水画领域笔耕不辍,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山水画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整体来看,吴海舟的山水画创作,在研究及承袭传统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入当代的审美意趣与笔墨技法,加之其自身的艺术个性,试图开辟出一种创新型的山水画形态与审美范式。他尊重经
期刊
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是每位山水画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历经干百年的洗礼、演变,传承至今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佳作频出、高手如云,要想在其中有所突破取得一點成绩谈何容易。孙鸿骏作为一个渐入佳境的中年画家,凭着他多年对传统绘画的苦读和深入研究,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基本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常年坚持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使其作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  孙鸿骏性格
期刊
最早熟悉蒋焕余是创办中堂艺术馆的蒋焕余,以画会友,切磋交流,他淡泊、随和、宁静、谦逊、好学,无论是名家大腕还是民间艺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搭建艺术家互动平台,用高尚的艺术文化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借助这个平台,他把宜兴大地上一些艺术家们联结在一起,牵线搭桥并开拓了良好的文化市场态势。  打开江苏画家蒋焕余的绘画,精神不禁为之一振,天地万物,花鸟草木,风情万般,江海山河,尽在胸中所悟。蒋焕余钟情于自己的精
期刊
海舟在我的工作室进修多年之后,便开始了“游山玩水”的生活。登泰山,游黄山,去边关大漠,走辽阔草原。但他去的最多的还是长江三峡。近几年,他多次只身走进长江三峡,每次行程数百里,历时近月余,画了大量速写,收获颇丰。除此,他还醉心于故乡的山水田园。他的作品一两年一小变,三五年一大变。变得越来越有品位和个性了。  他的作品细细品来,很有些味道。他的作品善于表现山野乡情、烟雨人家、小桥流水的情调,回荡着远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