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诗是朝鲜三国的文人和士大夫们表达对宇宙、自然和人生之感悟的主要文学形式。随着朝鲜三国和唐朝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朝鲜三国的汉诗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崔致远是新罗时期代表性的汉诗诗人,其诗的内在意识世界丰富,由外部世界和实际存在的自我主体以及内在世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动态性和变化性。崔致远的小我、大我、超我、无我间相互作用,自我与外部世界精合感应,外物内入蕴含于心域,而且根据外部情况再次表露出来,这样的意向反映了内在主体的情、意、志、欲。
关键词:崔致远;汉诗;意识倾向;精合感应
一、崔致远诗中的频出诗语
古人有云,大孝是没有不足之处的,是一种广泛的东西。在唐时期,崔致远以继志为出发点,实现了宾贡及第的愿望,并把继志扩大到荣亲与养亲的意识上,从而实现立身扬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崔致远因为外向的主体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乖离而感到不快,这在他的频出诗语中得到体现。故乡、名利、苦辛和荣亲、要路、鹏飞等都是崔致远内心世界的表现。立身扬名中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所以苦辛是实现继志和荣亲目标的不快表象。当然不可否定的是,也有一些现实的局限性是不能自己克服的,因此崔致远回想着归乡,将情感体现到主体的内外层面。故乡虽然是一个让人联想到自我现实局限的空间,但同时又可以给予自己克服其限制的内在动机。
二、创作意识的意向性特征
(一)外物的意识化与意向
精合的结果是通过好、恶、喜、怒、哀、乐的感应来体现的。外物的好、喜、乐与内部表征相联系时能够感受到自我的欣喜,反面来看恶、怒、哀与内部表征相联系时能够感受到自我的不快。因此,感应可以说是“外物的情感化”过程,即物沿耳目与睹物兴情相融合的过程。同时在感应中反映欲,欲在道德层面是公志,在非道德层面是私意,即向着内在世界的某个目标前进时是积极的,能够为目标提供志向的动机,意向的志向就是由文学素材引出的事出神思行为。
因此,自我应该通过审查和压制私欲来追求公欲。追求私欲,会进则近尽或退则节求,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现实情况和内心之间必然会遇到矛盾和不快。即使是追求公欲,也无法避免与不合理的现实状况产生矛盾,追求私欲,也会有欲望挫折或良心不安的倾向。崔致远通过思虑与节制来实现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平和。崔致远曾在《沙汀》一诗中写道:“远看还似雪花飞,弱质由来不自持。聚散只凭潮浪簸,高低况被海风吹。”该诗表达了欲望被制约在不合理的现实世界当中,不断的挫折让内心感到不快。于是崔致远选择了与现实世界妥协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欲望,省察自己在过去生活中因某些原因而变得软弱弱小的自己。
(二)外向的意识层面
崔致远把父亲崔肩逸希望自己宾贡及第愿望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崔致远曾在《陈情上太尉》表达荣亲是继志欲望的扩大,两者的实现意愿与“孝”的道德表态联合并且合理化。“既不是求公利,也不是为自己”,这句话是基于内在世界的公志(孝)的叙述。然而,这不是一个反映完整道德性的说法。如果一个人忠于完完全全的道德感,那么其真实世界就会变得特别富裕。因此,自我虽然指向了自己的功劳,但却无法实现,内心的不快也会随之高涨,这种情况下,只能坚持原则性的方法。归根结底,不要用不义的方式做事,回避道德原则,根据现实情况去追求快活的欲望。
(三)内向的意识层面
内向是指追求内在世界的意识导向性。内向性与现实世界是否定关系,其作为主观因素,表现出其存在的态度倾向。但内向意识并不总是与现实世界对立,其也有追求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平等意识,所以外向的主体会贬低现实世界,或是对抗现实世界的存在。
崔致遠对待外界和内心世界是平等的,由于自身的原因,追求自己存在的状态,追求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平和。但是崔致远并不会忘记情感的绝对自由,因此其内心世界在各种关卡和矛盾的碰撞中逐渐变得凄凉。
三、在唐时期,崔致远诗的情感形成与发展
12岁便留学唐朝的崔致远曾先后在长安、洛阳、扬州、溧水等地生活过。赴唐留学生无论是谁都会对太学学业和进士考试有很大的负担,宾贡者都吐露了现实中的痛苦,但崔致远在诗中没有表现出那种不快的感情。崔致远与中国人才同列金榜并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了公欲(继志之孝),也摆脱了压抑的不快。崔致远宾贡及第以后自我的目标扩大为荣亲之孝(立身扬名),而且随着欲望的扩大对外部世界的现实意识进一步加强。但是,在欲望被外部制约(压迫)而受挫的过程中,外部意识逐渐作用于内部意识,崔致远将外部与内部相碰撞,从而产生具有时代色彩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崔致远的诗情中充满了孤寂的感情,虽然登上了都统巡官的位置,但没能克服作为外邦人的局限,最后没落于官场。在这种情形之下,崔致远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后来的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五言绝句《秋夜雨》中便流露出作者的思乡之情:“秋风唯苦吟,世路少之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秋天凄清的夜晚,崔致远身在异国他乡,听着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这首诗表达了崔致远身在异国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感情哀切动人。
四、崔致远归国前后的理想与挫折
崔致远回国前在巉山湾创作的作品,代表了他复杂的心情。因对唐的迷恋和对归国的不安,对过去的反省和对未来的希望等想法很多,崔致远将巉山湾一带的景物和内心的情感以充满活力的形态运用为诗性的素材。
崔致远面对着现实的不安与困顿,在决定回国之前经历了内心的矛盾斗争,在判断中要寻找必要的现实根据,并且要重新下定决心。虽然他对衣锦还乡感到自豪,但是在国籍的界限下,他感受到了对未来的不安和矛盾。所以,当选择自己的阶级时,选择自己的国家是有现实动机的。这和宪康王实行“亲政体制构筑”有很大的关联性,宪康王亲政体制的建立在崔致远回国的决定中起到了外部动机的作用。只是,崔致远接受现实世界的状况,设定新的目标,为了实现其目标需要内心的动机,反省过去的自我,建立新的自我意识,形成了内在的动机。在唐时期,崔致远为实现孝(继志养亲)而向立身扬名努力,可面临回国的选择时却截然不同,自我意识超越了孝(家),志向忠(国),将内心世界的构图从小我上升到了大我。 同时,这一时期崔致远对当时不合理的、充满矛盾的现实大加批判,现实主义在其归国后所创作的诗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崔致远归国之后将自身的欲望缩小,更注重社会的志向,更加关注备受贫穷和苦役折磨的百姓。
五、崔致远遁世前后诗的样相
公元885年(宪康王1年)3月,崔致远重新回到了新罗,当时新罗的政治稳定,崔致远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但是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宪康王崩御,王权政治急于收拾乱局,崔致远便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外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崔致远想实现人生的抱负是无能为力的,遁世是其认识到不可挽回国家现实的最后选择。因此,宪康王之后的政治、社会实况是理解他遁世意识的意愿及诗意变化的线索。
崔致远在担任泰山郡太守时,作为遣唐使被召唤,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据说,金富轼对他的出京做出如下评论:“因为生逢乱世,非常辛苦,甚至还受到了指责蹇连。”很多学者认为他的出京很有可能是宪康王压制真骨势力的政治报复。
崔致远晚年崇尚真如和中观,带着家人离开现实世界,畅游名山,遍寻古迹。他说:“我是不会回到现实世界的。”这是意志的实践,现在他的内心世界是内向主体的统治领域,在离开现实世界的时候实现自我。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之后,崔致远发现自己的内心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实现,他随之选择了逃避现实生活,回归内心世界的安宁。
六、结语
崔致遠的诗作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意识创作手段丰富,充分利用了精合感应的手法,富于真实性和生动性,对后世汉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仪婕.论崔致远的诗歌创作[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2):71-72.
[2]黄义华.崔致远交游考:以高骈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6):53.
[3]赵丹妮.崔致远汉诗中的生命意识[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1,34.
[4]乔清举.孤云诗意:崔致远诗之哲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23.
[5]金淑喜.崔致远诗歌创作浅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张喜东,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关键词:崔致远;汉诗;意识倾向;精合感应
一、崔致远诗中的频出诗语
古人有云,大孝是没有不足之处的,是一种广泛的东西。在唐时期,崔致远以继志为出发点,实现了宾贡及第的愿望,并把继志扩大到荣亲与养亲的意识上,从而实现立身扬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崔致远因为外向的主体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乖离而感到不快,这在他的频出诗语中得到体现。故乡、名利、苦辛和荣亲、要路、鹏飞等都是崔致远内心世界的表现。立身扬名中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所以苦辛是实现继志和荣亲目标的不快表象。当然不可否定的是,也有一些现实的局限性是不能自己克服的,因此崔致远回想着归乡,将情感体现到主体的内外层面。故乡虽然是一个让人联想到自我现实局限的空间,但同时又可以给予自己克服其限制的内在动机。
二、创作意识的意向性特征
(一)外物的意识化与意向
精合的结果是通过好、恶、喜、怒、哀、乐的感应来体现的。外物的好、喜、乐与内部表征相联系时能够感受到自我的欣喜,反面来看恶、怒、哀与内部表征相联系时能够感受到自我的不快。因此,感应可以说是“外物的情感化”过程,即物沿耳目与睹物兴情相融合的过程。同时在感应中反映欲,欲在道德层面是公志,在非道德层面是私意,即向着内在世界的某个目标前进时是积极的,能够为目标提供志向的动机,意向的志向就是由文学素材引出的事出神思行为。
因此,自我应该通过审查和压制私欲来追求公欲。追求私欲,会进则近尽或退则节求,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现实情况和内心之间必然会遇到矛盾和不快。即使是追求公欲,也无法避免与不合理的现实状况产生矛盾,追求私欲,也会有欲望挫折或良心不安的倾向。崔致远通过思虑与节制来实现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平和。崔致远曾在《沙汀》一诗中写道:“远看还似雪花飞,弱质由来不自持。聚散只凭潮浪簸,高低况被海风吹。”该诗表达了欲望被制约在不合理的现实世界当中,不断的挫折让内心感到不快。于是崔致远选择了与现实世界妥协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欲望,省察自己在过去生活中因某些原因而变得软弱弱小的自己。
(二)外向的意识层面
崔致远把父亲崔肩逸希望自己宾贡及第愿望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崔致远曾在《陈情上太尉》表达荣亲是继志欲望的扩大,两者的实现意愿与“孝”的道德表态联合并且合理化。“既不是求公利,也不是为自己”,这句话是基于内在世界的公志(孝)的叙述。然而,这不是一个反映完整道德性的说法。如果一个人忠于完完全全的道德感,那么其真实世界就会变得特别富裕。因此,自我虽然指向了自己的功劳,但却无法实现,内心的不快也会随之高涨,这种情况下,只能坚持原则性的方法。归根结底,不要用不义的方式做事,回避道德原则,根据现实情况去追求快活的欲望。
(三)内向的意识层面
内向是指追求内在世界的意识导向性。内向性与现实世界是否定关系,其作为主观因素,表现出其存在的态度倾向。但内向意识并不总是与现实世界对立,其也有追求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平等意识,所以外向的主体会贬低现实世界,或是对抗现实世界的存在。
崔致遠对待外界和内心世界是平等的,由于自身的原因,追求自己存在的状态,追求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平和。但是崔致远并不会忘记情感的绝对自由,因此其内心世界在各种关卡和矛盾的碰撞中逐渐变得凄凉。
三、在唐时期,崔致远诗的情感形成与发展
12岁便留学唐朝的崔致远曾先后在长安、洛阳、扬州、溧水等地生活过。赴唐留学生无论是谁都会对太学学业和进士考试有很大的负担,宾贡者都吐露了现实中的痛苦,但崔致远在诗中没有表现出那种不快的感情。崔致远与中国人才同列金榜并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了公欲(继志之孝),也摆脱了压抑的不快。崔致远宾贡及第以后自我的目标扩大为荣亲之孝(立身扬名),而且随着欲望的扩大对外部世界的现实意识进一步加强。但是,在欲望被外部制约(压迫)而受挫的过程中,外部意识逐渐作用于内部意识,崔致远将外部与内部相碰撞,从而产生具有时代色彩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崔致远的诗情中充满了孤寂的感情,虽然登上了都统巡官的位置,但没能克服作为外邦人的局限,最后没落于官场。在这种情形之下,崔致远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后来的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五言绝句《秋夜雨》中便流露出作者的思乡之情:“秋风唯苦吟,世路少之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秋天凄清的夜晚,崔致远身在异国他乡,听着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这首诗表达了崔致远身在异国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感情哀切动人。
四、崔致远归国前后的理想与挫折
崔致远回国前在巉山湾创作的作品,代表了他复杂的心情。因对唐的迷恋和对归国的不安,对过去的反省和对未来的希望等想法很多,崔致远将巉山湾一带的景物和内心的情感以充满活力的形态运用为诗性的素材。
崔致远面对着现实的不安与困顿,在决定回国之前经历了内心的矛盾斗争,在判断中要寻找必要的现实根据,并且要重新下定决心。虽然他对衣锦还乡感到自豪,但是在国籍的界限下,他感受到了对未来的不安和矛盾。所以,当选择自己的阶级时,选择自己的国家是有现实动机的。这和宪康王实行“亲政体制构筑”有很大的关联性,宪康王亲政体制的建立在崔致远回国的决定中起到了外部动机的作用。只是,崔致远接受现实世界的状况,设定新的目标,为了实现其目标需要内心的动机,反省过去的自我,建立新的自我意识,形成了内在的动机。在唐时期,崔致远为实现孝(继志养亲)而向立身扬名努力,可面临回国的选择时却截然不同,自我意识超越了孝(家),志向忠(国),将内心世界的构图从小我上升到了大我。 同时,这一时期崔致远对当时不合理的、充满矛盾的现实大加批判,现实主义在其归国后所创作的诗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崔致远归国之后将自身的欲望缩小,更注重社会的志向,更加关注备受贫穷和苦役折磨的百姓。
五、崔致远遁世前后诗的样相
公元885年(宪康王1年)3月,崔致远重新回到了新罗,当时新罗的政治稳定,崔致远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但是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宪康王崩御,王权政治急于收拾乱局,崔致远便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外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崔致远想实现人生的抱负是无能为力的,遁世是其认识到不可挽回国家现实的最后选择。因此,宪康王之后的政治、社会实况是理解他遁世意识的意愿及诗意变化的线索。
崔致远在担任泰山郡太守时,作为遣唐使被召唤,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据说,金富轼对他的出京做出如下评论:“因为生逢乱世,非常辛苦,甚至还受到了指责蹇连。”很多学者认为他的出京很有可能是宪康王压制真骨势力的政治报复。
崔致远晚年崇尚真如和中观,带着家人离开现实世界,畅游名山,遍寻古迹。他说:“我是不会回到现实世界的。”这是意志的实践,现在他的内心世界是内向主体的统治领域,在离开现实世界的时候实现自我。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之后,崔致远发现自己的内心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实现,他随之选择了逃避现实生活,回归内心世界的安宁。
六、结语
崔致遠的诗作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意识创作手段丰富,充分利用了精合感应的手法,富于真实性和生动性,对后世汉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仪婕.论崔致远的诗歌创作[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2):71-72.
[2]黄义华.崔致远交游考:以高骈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6):53.
[3]赵丹妮.崔致远汉诗中的生命意识[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1,34.
[4]乔清举.孤云诗意:崔致远诗之哲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23.
[5]金淑喜.崔致远诗歌创作浅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张喜东,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