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智慧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仍历久弥新。再读《论语》,发现当前具有人本主义价值趋向的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些理念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试图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追寻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继承性。
关键词:论语;孔子;新课改;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刁彩霞(1984-),女,海南海口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孙冬梅(1965-),女,河南延津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甘肃 兰州 730000)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都抛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实践。孔子是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是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推行的具有西方人本主义特色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追本溯源、凸显本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论语》饱含了孔子丰富的教学智慧,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为可靠、最基本的资料。
一、教育对象:面向全体
“学在官府”是奴隶社会教育的最大特征,教育主要是官办,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资格和权利。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1]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广收门徒,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局面,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1]在孔子的弟子中,既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子贡,又有“蓬户不全、褐衣蔬食”的原宪;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鲁愚”的曾参;既有“堂堂乎”的子张,又有“不盈五尺”的高柴。总之,“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只要是诚心求教,做到基本的进见礼仪,孔子没有不进行教诲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及”、“绝大多数”、“基本要求”无一不体现了新课改面向全体的性质。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有孤立和拒绝倾向、有重大缺点和障碍的弱势学生群体,努力帮助他们改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
二、教育目标:成人、全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孔子施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德育为先、做人为本,把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重心。“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首先是一种“成人”教育,着重培养人在社会处身立命应持有的信念和德行,增强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成人”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君子不器”,[1]认为君子应当博学,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发展各方面的才能,而不能像器具一样,只限于特定目的的使用。为促成这一目标,孔子以“文、行、忠、信”,[1]四项内容广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文”即文献古籍,强调对传统文化智慧的学习和传承;“行”即生活实践,强调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忠”即待人忠诚,做事认真负责;“信”即诚实守信,坦诚待人,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全人”教育观。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教育发展和一次次课程改革最终达成的共识。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成人”,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完人”,全面自由地展现各方面的才能。这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教育理念。“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2]全人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国际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已从单纯知识竞争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品德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竞争转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是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素质,也是现时代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
三、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如前所述,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培养学生。其中,“文”教还确立“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课程教材。但孔子施教并不“唯教材”、“以本为本”,而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进行情境性极强的即时教育。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纵观《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且贴近生活,既包括社会层面的为政、战争、耕稼、祭祀等,也包括个人道德生活方面的事父母、交友、饮食起居等。同时,传授新知和道德教化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背景为生长点。如子贡举一反三,孔子始与其讨论诗经:“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以星相来强调以德治国的意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事父母借犬马之养来揭示孝道内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此外,孔子所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因此主张躬行践履,学以致用,而批判避世、脱离生活经验的学习。“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
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一直是教育家们关注的焦点。“生活即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教育理念,“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3]然而,由于对科学的误解和盲目崇尚,生活长期被隔离在学校教育之外,教学与生活实际渐行渐远,“高分低能”、“知行分离”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新课改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四、教学原则:主动发展
众所周知,孔子是“启发教学”的首倡者和先行者。无论学习知识还是道德教化,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因此,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求索精神,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其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将这一主张发挥到极致。即教育学生不能采取注入式的方式,而应该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时,再加以启发,从而达到“开其意”、“达其辞”,促使学生自我领会。为使启发教学得以充分发挥,孔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如循序渐进法“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叩其两端法“过犹不及”;[1]正面诱导法“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旁引侧证法“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F.E.E.Spranger,1928)说:“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5]因而,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而是“唤醒”,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的内在生成性。新课程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注入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必须向激发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教学相长
孔子是教学相长的践行者,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颜回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孔子称赞其“闻一知十”、[1]“穷居陋巷不改其乐”,[1]但孔子仍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颜回对孔子所授的道理很少有疑问和异议,因而对于先生学说的发展少有助益,所以孔子说“颜回不是能帮助他的人”。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1]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不能因尊师观念而放弃己见,师生之间应平等对话,畅所欲言。纵观《论语》,记载的多是他们师生之间赤诚以待、互相讨论的情况,或谈志向抱负,或述个人情怀。在《论语·先进篇》中就有这么一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师生一起,无所拘束地畅谈个人志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孔子平和亲切的一番话,消融了师生之间的隔膜,营造了进行心灵对话的和谐气氛。耿直轻率的子路首先表述了意向,接着谦逊温恭的冉有、公西华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最后谨小慎微的曾皙也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对于每一次回答,孔子都耐心倾听。面对子路的自信自负,孔子包容一笑;面对曾皙的顾虑迟疑,孔子适时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
真正的教育应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新课程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彼此之间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谐一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应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2]
六、教学评价:多途径、自我反思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孔子评价学生不以己度人、不专断,仅凭学生的课堂表现就急于定论,而是经过多方考察后,如其所述“听其言而观其行”,[1]关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努力和发挥,才形成终结性评价。此外,孔子经常自省自检,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觉的自我反思,以求改进。“吾日三省吾身”; [1]“见其过而内自讼”;[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
评价作为教育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旨在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评促进。以评促学,就是要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因势利导。世界是多元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多元的,因而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和发现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评促教,核心在于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实践证明,教学的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为切实可靠的途径,必须将评价变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孔丘,孟轲.论语·孟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
[4]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62.
[6]李更生.全体·基础·生活——新课程视野中孔子、陶行知教育理念之重拾[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
[7]耿红卫,冯青来.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新课改中的辩证思维[J].教学与管理,2006,(9).
(责任编辑:郝魁府)
关键词:论语;孔子;新课改;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刁彩霞(1984-),女,海南海口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孙冬梅(1965-),女,河南延津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甘肃 兰州 730000)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都抛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实践。孔子是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是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推行的具有西方人本主义特色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追本溯源、凸显本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论语》饱含了孔子丰富的教学智慧,是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最为可靠、最基本的资料。
一、教育对象:面向全体
“学在官府”是奴隶社会教育的最大特征,教育主要是官办,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资格和权利。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1]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广收门徒,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局面,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1]在孔子的弟子中,既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子贡,又有“蓬户不全、褐衣蔬食”的原宪;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鲁愚”的曾参;既有“堂堂乎”的子张,又有“不盈五尺”的高柴。总之,“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只要是诚心求教,做到基本的进见礼仪,孔子没有不进行教诲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普及”、“绝大多数”、“基本要求”无一不体现了新课改面向全体的性质。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有孤立和拒绝倾向、有重大缺点和障碍的弱势学生群体,努力帮助他们改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
二、教育目标:成人、全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孔子施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德育为先、做人为本,把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根本方法、基本原则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重心。“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首先是一种“成人”教育,着重培养人在社会处身立命应持有的信念和德行,增强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成人”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君子不器”,[1]认为君子应当博学,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发展各方面的才能,而不能像器具一样,只限于特定目的的使用。为促成这一目标,孔子以“文、行、忠、信”,[1]四项内容广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文”即文献古籍,强调对传统文化智慧的学习和传承;“行”即生活实践,强调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忠”即待人忠诚,做事认真负责;“信”即诚实守信,坦诚待人,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全人”教育观。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教育发展和一次次课程改革最终达成的共识。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成人”,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完人”,全面自由地展现各方面的才能。这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教育理念。“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2]全人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国际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已从单纯知识竞争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品德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竞争转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是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素质,也是现时代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
三、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如前所述,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培养学生。其中,“文”教还确立“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课程教材。但孔子施教并不“唯教材”、“以本为本”,而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进行情境性极强的即时教育。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纵观《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且贴近生活,既包括社会层面的为政、战争、耕稼、祭祀等,也包括个人道德生活方面的事父母、交友、饮食起居等。同时,传授新知和道德教化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背景为生长点。如子贡举一反三,孔子始与其讨论诗经:“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以星相来强调以德治国的意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事父母借犬马之养来揭示孝道内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此外,孔子所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因此主张躬行践履,学以致用,而批判避世、脱离生活经验的学习。“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
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一直是教育家们关注的焦点。“生活即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教育理念,“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3]然而,由于对科学的误解和盲目崇尚,生活长期被隔离在学校教育之外,教学与生活实际渐行渐远,“高分低能”、“知行分离”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新课改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四、教学原则:主动发展
众所周知,孔子是“启发教学”的首倡者和先行者。无论学习知识还是道德教化,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因此,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求索精神,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其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将这一主张发挥到极致。即教育学生不能采取注入式的方式,而应该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时,再加以启发,从而达到“开其意”、“达其辞”,促使学生自我领会。为使启发教学得以充分发挥,孔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如循序渐进法“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叩其两端法“过犹不及”;[1]正面诱导法“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旁引侧证法“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F.E.E.Spranger,1928)说:“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5]因而,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而是“唤醒”,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的内在生成性。新课程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注入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必须向激发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教学相长
孔子是教学相长的践行者,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1]颜回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孔子称赞其“闻一知十”、[1]“穷居陋巷不改其乐”,[1]但孔子仍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颜回对孔子所授的道理很少有疑问和异议,因而对于先生学说的发展少有助益,所以孔子说“颜回不是能帮助他的人”。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1]学生要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不能因尊师观念而放弃己见,师生之间应平等对话,畅所欲言。纵观《论语》,记载的多是他们师生之间赤诚以待、互相讨论的情况,或谈志向抱负,或述个人情怀。在《论语·先进篇》中就有这么一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师生一起,无所拘束地畅谈个人志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孔子平和亲切的一番话,消融了师生之间的隔膜,营造了进行心灵对话的和谐气氛。耿直轻率的子路首先表述了意向,接着谦逊温恭的冉有、公西华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最后谨小慎微的曾皙也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对于每一次回答,孔子都耐心倾听。面对子路的自信自负,孔子包容一笑;面对曾皙的顾虑迟疑,孔子适时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
真正的教育应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新课程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彼此之间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谐一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应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2]
六、教学评价:多途径、自我反思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孔子评价学生不以己度人、不专断,仅凭学生的课堂表现就急于定论,而是经过多方考察后,如其所述“听其言而观其行”,[1]关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努力和发挥,才形成终结性评价。此外,孔子经常自省自检,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自觉的自我反思,以求改进。“吾日三省吾身”; [1]“见其过而内自讼”;[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
评价作为教育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旨在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评促进。以评促学,就是要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因势利导。世界是多元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多元的,因而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和发现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评促教,核心在于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实践证明,教学的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为切实可靠的途径,必须将评价变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孔丘,孟轲.论语·孟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
[4]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62.
[6]李更生.全体·基础·生活——新课程视野中孔子、陶行知教育理念之重拾[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4).
[7]耿红卫,冯青来.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新课改中的辩证思维[J].教学与管理,2006,(9).
(责任编辑:郝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