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变形记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F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早晨,Jay Chou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明星。这位出生在台湾的年轻人,有着众多的头衔:“亚洲流行天王”、华语乐坛皇帝、词曲创作家、编曲及制作人、MV及电影导演、编剧……他的大名叫周杰伦,而他的粉丝们更愿意称呼他的那个奇怪的别名——周董,听上去仿佛他跟他们处于同一职场上,是他们的领导者。
  最早听到周杰伦的歌大约在1999年前后。我的学生在MSN上传来一个音频文件,叫做《威廉古堡》,我听不清歌词,学生就一段一段打字传给我。听起来曲子不错,歌词也很特别,像一首前卫派诗歌。其歌词的内容、句式、曲调、风格,都很欧化。后来就经常能接触到这位老兄的身影和歌声,持续至今。
  在流行歌曲的听众中,周杰伦的歌迷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大多为高中生和大学生。这些人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重要推动者。正因为周杰伦影响到这么一人群,他对当下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有着较长的持续期。这一点,与前些年一夜火爆的雪村、刀郎之流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难以逃脱流行文化宿命——二至三年的生存周期。
  作为流行偶像的周杰伦,其形象设计恰如其分。他有活力,长相也还算过得去,但又不是一般娱乐明星的那种超常的英俊。过分的英俊俏丽,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仅供少年人“偶像崇拜”用。而周杰伦的外形只比常人超出那么一点点,对先天条件要求并不高,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对年轻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鸭舌帽、牛仔裤、篮球鞋,单眼皮、宽脸盘、头发覆额,一副略显羞涩的、闷骚型的反叛青年形象,一种我行我素、满不在乎的“酷”风格。从一个自发的有个性的歌手长成为一个超级偶像,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子迅速变成了天王巨星,这一成功的神话,给了年轻歌迷一种令人想入非非的承诺。
  周杰伦虽然外表平淡无奇,穿着也随意,但他却有着一副对一切都漫不经心,不为所动的样子。有几分忧郁,但又不是哀怨;有几分冷漠,但又不流于无情;有几分洒脱,但又不会狂傲;我行我素而又不失侠义心肠;听别具一格的音乐、进行别具一格的消费……总而言之,“不走寻常路”——这一切,正是当下青少年的重要的精神特质。年轻人对“做我喜欢的”这一理念的崇尚,通过歌曲和商业广告,鼓吹“不走寻常路”和“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价值,周杰伦也因此而成为这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代言人。
  然而,正如其演唱时吐词的含混模糊一样,周杰伦的文化语义依然是含糊不清的。他最初的歌曲混合了篮球、电玩、动漫、功夫等当下青少年的生活内容元素,并将这些时尚内容跟诸多国际流行音乐元素:嘻哈、节奏蓝调、Rap,以及所谓“中国风”,拼贴在一起,形成了他特有的风格,其影响力覆盖了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年龄层的人群。《威廉古堡》《龙拳》乃至《东风破》之类的歌曲,刻意制造意义的含混,在流行的蛋糕上涂抹上一层似是而非的文化奶油。这一意义的含混,乃是年轻人摆脱现实烦恼的轻度麻醉剂。这种文化心理走向极端的终极状态,就是时下流行的“屌丝”。
  但从新近的几张专辑来看,周杰伦正在从一个单纯和有些怪癖的男孩,向成年人矫情、虚伪的阶段过渡。“周杰伦”产品制造者们考虑到他的追捧者渐渐长大成人,于是开始准备为他们打造成年版的“周杰伦”。从外形上看,“成年版周杰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从《七里香》《十一月的萧邦》到《青花瓷》等新专辑,周杰伦开始把玩文化,预备成为未来“绅士”的代言人,为中产阶级文化趣味培养社会基础。他甚至开始留起了胡子,把青涩的“酷”改造成深沉的缄默,把满不在乎和吊儿郎当改造成老成持重和宽宏大量。从这个意义上看,周杰伦已成为流行的娱乐文化工业的高级“人质”,这个庞大的工业集团,正在按照他们的趣味和理念塑造文化样板,而周的拥趸们则是“人质的人质”。周杰伦的“变形记”,也正是华语文化圈的社会阶层的“变形记”。
  这一切仿佛1960年代至1970年代西方文化中的青年“亚文化”历史的重演:“嬉皮士”(Hippies)蜕变为“雅皮士”(Yuppies)。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环境的改变,“嬉皮士”的锋芒和锐气日渐衰减,接下来的平庸和无聊也将是不可避免的。周杰伦的这一形象蜕变,符合当下华语文化圈的“亚文化”格局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中国大陆的社会阶层中,所谓“雅皮士”却是面目模糊和极度不稳定的群体。这一群体曾经是年轻的“白领”阶层的梦想,但今天,这一群体迅速分化,一部分上升为以“高富帅”人群为标志的富人阶层,另一部分“白领”的生活开始变得捉襟见肘,正面临堕落为“屌丝”的窘境。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上海地铁2号线上出现了一列与众不同的列车,列车车厢内张贴着系列连环画《老上海360行》,乘客们兴致盎然地欣赏着这些老上海市民生活百态图,其中91岁高龄的著名连环画大师贺友直也乘坐在这列“文化列车”上,作为这些连环画的创作者,他欣喜地关注着乘客们脸上的表情。  贺友直,1922年1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宁波北仑新碶西街,从事连环画创作50多年,共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作品,他的《山乡巨变》问世,
该文针对流程型生产企业生产连续不间断的特点,重点集中于对生产系统控制与管理的研究.通过对石油、石化生产企业和IT企业的现场实际调查研究,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
该论文由前言、五个部分的分析研究以及结论组成.第一部分分为绪论,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流程.第二部分以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与产业结构理论,分析国内光学薄膜产业的
一九五五年五月,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席卷全国,其势头之凶猛超越雷霆万钧。  五月下旬的一天早晨,浓雾笼罩着黄浦江畔。我到报社上班刚刚坐定,人事干部就把我召唤到总编辑室。总编辑神情严峻:“你要彻底交代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问题。”话音刚落,两条早就守候在旁的陌生汉子迅速冲上来,分别扭住我的左右胳臂,厉声喝道:“走!”我被押出报社关进囚车。这时我才发现两个便衣警察的右胯各插着一支手枪。囚车七拐八弯抵
右页这张照片摄于1989年10月,照片中拄着拐杖、唯妙唯俏、一板一眼表演着“祥林嫂”的正是当年的花甲老人袁雪芬。这位越剧旦角创始人虽然从舞台一线退了下来,但那颗跳动的心,乃属于越剧。当时,剧院每有新戏排演,她总要到场指导,剧院一些大事,也总向她请教。她说:“我终身不退休,为越剧工作一辈子。”  照片中,双手握在身前,全神贯注望着袁雪芬的是有着“越剧皇后”之美称的台湾名伶周弥弥。他在台湾看到袁雪芬表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激励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管理问题,是决定企业是否有竞争力、是否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及适应和促进企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对我国广大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而又十分重大的课题。 本文首先从凯业水泥公司的激励现状出发,通过对该公司员工的需要状况问卷调查,找出了员工未被
目的:研究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难治性心衰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则在常规疗
虽然我后来多次去过上海,但印象最为强烈的到底还得说是第一次。那是1966年初冬时节,我和一位极好的朋友借着文革大串联的机会,从大连乘船,在海上航行了两天两夜之后,当我对于过去的一切恍惚中已生隔世之感的时候,于晨光熹微之中,渐渐地靠近了上海外滩码头。  那时,那幅早已在电影中在画报上看到过的上海标志性画面——上海外滩——便在水气和晨雾的缭绕中若真若幻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啊,这就是上海呀!果然是
如今这世界什么东西速度最快?有人调侃说日本首相更换的速度最快。从明治维新以来,140多年,日本共产生了95任首相,平均下来18个月一轮,也就是一年半更换一次首相。政客们想做首脑机会多多。  有人说比日本首相速度更快的是《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叫华少,他说话一分钟能达到400个字,并且一口气,并且不打搁愣,并且“一条过”。  其实,这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是淘汰:新的淘汰旧的,小的淘汰老的,漂亮的淘汰难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