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本文参考发表期刊的权威性、论文下载量等因素,通过对知网论文的搜索,选定了自2004年以来的30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出本论题的学术前沿研究的相关论点及课题选择。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审美;音乐教育
一、有关审美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
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出现了两种范式: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① 。审美范式孕育并形成于五、六十年代,鼎盛于七十年代,于八十年代受到众多质疑。实践范式酝酿于八十年代,出现于九十年代。两种范式坚持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的本质与价值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音乐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从历史的视角看,这两种范式的出现与主张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分不开。审美范式为音乐教育专业的稳定与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实践范式则为人们理解音乐与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在当前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界受到了质疑,我国当前教育中的美育政策也是综合性的,而不是纯粹自律的审美教育,也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两者的优劣应该辨析清楚。
二、有关音乐哲学本体的研究
音乐教育哲学并非科学的领域,它是人文科学的领域或文化的领域,由于它的文化属性,因此,音乐教育哲学就有了音乐文化哲学的属性,或者说,有何种音乐文化哲学,便产生相应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与社会、民族、历史的文化哲学紧密相关。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② 。本文结合当今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全面研究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观,如"美育论音乐教育哲学"、"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功能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等,用综合的、辩证的思维分析各种音乐教育观的不同立场、不同的视角阐述其哲学主张的合理性、片面性与兼容性,主张用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层面会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从实践层面又会有助于教师的行动。另外,分析音乐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哲学基础,并结合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实际提出运用兼容性音乐教育哲学观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向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有关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教育发展与哲学思潮息息相关,面对愈加凸显的现代性危机,面对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所暴露的弊端,以及建立在认识论哲学基础上的音乐教育的现代困境③ ,本文认为,符合时代性的后哲学文化观理论是超越音乐教育认识论哲学的一个理论选择;而且从后哲学文化视角来研究音乐教育,也顺应了当今文化哲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后哲学文化观在解构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哲学思维的同时,实际上也对现代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基础,构成了一种直指根基的批评与解构。在后哲学文化的时代语境中,我们迫切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与思维理念,构建学校音乐教育的后哲学文化。
随着人类社会向后工业时代迈进以及社会文化思想的转型,西方现代认识论哲学也日益受到反思与批判。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有关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考与讨论已然崛起,而罗蒂的后哲学文化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成为二十世纪末最重要的一股哲学思潮。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站在元哲学的高度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以解构传统的认识论作为重心之重,其构建的新哲学和新文化旨在以教化哲学的反二元论与人文理念,消解传统“镜式”哲学之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中心主义的现代思维习性,强调哲学与诸文化部门之间相互的平等关系,从而放弃使哲学科学化的倾向以及想让哲学成为文化之王的虚妄企图,并以新实用主义的学术精神,提倡关注实践效用与日常生活,启发创造性对话,希冀以一种多元、乐观、宽容的后哲学文化观的姿态,迎接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
四、小结
结合当今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全面研究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观,如"美育论音乐教育哲学"、"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功能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等,用综合的、辩证的思维分析各种音乐教育观的不同立场、不同的视角阐述其哲学主张的合理性、片面性与兼容性,主张用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层面会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从实践层面又会有助于教师的行动。另外,分析音乐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哲学基础,并结合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实际提出运用兼容性音乐教育哲学观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向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薇.解读审美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J].黄河之声,2018, (04):77-78.
[2]王玲玲.生态社会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回归——评《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118.
[3]何相科,陈雪芹.走向融合的哲学立场——评《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J].中国教育学刊,2018, (04):125.
[4]赵志扬.扩宽视野,联系实际——21世纪以来,我国在音乐教育哲学领域的研究走向[J].中国音乐,2015,(01): 246-250.
[5]严永福.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探微——兼论音乐教育哲学的中国视角[J].人民音乐,2014,(11):74-77.
[6]尚建科.在众声喧哗中重构音乐教育哲学——韦恩·鲍曼著《音乐的哲学视野》述评[J].中国音乐,2013,(03): 125- 132.
[7]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3):139-144.
[8]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01):5-11.
[9]李飞飞,尹爱青.音乐教育哲学:转向与反思[J].人民音乐,2011,(06):59-61.
[10]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导师: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2011.
注释:
① 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
② 崔学荣.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學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J].中国音乐,2008
③ 覃江梅.“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
作者简介:
何越新(1993~),女,河北廊坊,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研究。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审美;音乐教育
一、有关审美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
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出现了两种范式: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① 。审美范式孕育并形成于五、六十年代,鼎盛于七十年代,于八十年代受到众多质疑。实践范式酝酿于八十年代,出现于九十年代。两种范式坚持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的本质与价值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音乐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从历史的视角看,这两种范式的出现与主张均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分不开。审美范式为音乐教育专业的稳定与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实践范式则为人们理解音乐与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在当前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界受到了质疑,我国当前教育中的美育政策也是综合性的,而不是纯粹自律的审美教育,也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两者的优劣应该辨析清楚。
二、有关音乐哲学本体的研究
音乐教育哲学并非科学的领域,它是人文科学的领域或文化的领域,由于它的文化属性,因此,音乐教育哲学就有了音乐文化哲学的属性,或者说,有何种音乐文化哲学,便产生相应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与社会、民族、历史的文化哲学紧密相关。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② 。本文结合当今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全面研究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观,如"美育论音乐教育哲学"、"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功能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等,用综合的、辩证的思维分析各种音乐教育观的不同立场、不同的视角阐述其哲学主张的合理性、片面性与兼容性,主张用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层面会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从实践层面又会有助于教师的行动。另外,分析音乐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哲学基础,并结合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实际提出运用兼容性音乐教育哲学观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向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有关音乐教育哲学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教育发展与哲学思潮息息相关,面对愈加凸显的现代性危机,面对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所暴露的弊端,以及建立在认识论哲学基础上的音乐教育的现代困境③ ,本文认为,符合时代性的后哲学文化观理论是超越音乐教育认识论哲学的一个理论选择;而且从后哲学文化视角来研究音乐教育,也顺应了当今文化哲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后哲学文化观在解构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哲学思维的同时,实际上也对现代音乐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基础,构成了一种直指根基的批评与解构。在后哲学文化的时代语境中,我们迫切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与思维理念,构建学校音乐教育的后哲学文化。
随着人类社会向后工业时代迈进以及社会文化思想的转型,西方现代认识论哲学也日益受到反思与批判。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有关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考与讨论已然崛起,而罗蒂的后哲学文化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成为二十世纪末最重要的一股哲学思潮。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站在元哲学的高度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以解构传统的认识论作为重心之重,其构建的新哲学和新文化旨在以教化哲学的反二元论与人文理念,消解传统“镜式”哲学之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中心主义的现代思维习性,强调哲学与诸文化部门之间相互的平等关系,从而放弃使哲学科学化的倾向以及想让哲学成为文化之王的虚妄企图,并以新实用主义的学术精神,提倡关注实践效用与日常生活,启发创造性对话,希冀以一种多元、乐观、宽容的后哲学文化观的姿态,迎接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
四、小结
结合当今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全面研究当今音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观,如"美育论音乐教育哲学"、"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功能的音乐教育哲学"、"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等,用综合的、辩证的思维分析各种音乐教育观的不同立场、不同的视角阐述其哲学主张的合理性、片面性与兼容性,主张用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层面会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从实践层面又会有助于教师的行动。另外,分析音乐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的哲学基础,并结合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实际提出运用兼容性音乐教育哲学观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实践向正确的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薇.解读审美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J].黄河之声,2018, (04):77-78.
[2]王玲玲.生态社会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回归——评《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118.
[3]何相科,陈雪芹.走向融合的哲学立场——评《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J].中国教育学刊,2018, (04):125.
[4]赵志扬.扩宽视野,联系实际——21世纪以来,我国在音乐教育哲学领域的研究走向[J].中国音乐,2015,(01): 246-250.
[5]严永福.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探微——兼论音乐教育哲学的中国视角[J].人民音乐,2014,(11):74-77.
[6]尚建科.在众声喧哗中重构音乐教育哲学——韦恩·鲍曼著《音乐的哲学视野》述评[J].中国音乐,2013,(03): 125- 132.
[7]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03):139-144.
[8]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01):5-11.
[9]李飞飞,尹爱青.音乐教育哲学:转向与反思[J].人民音乐,2011,(06):59-61.
[10]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导师: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2011.
注释:
① 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
② 崔学荣.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學观——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J].中国音乐,2008
③ 覃江梅.“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
作者简介:
何越新(1993~),女,河北廊坊,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