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钱梦龙老师于1981年在杭州執教《愚公移山》,至今已35年,影响深远,具有课程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指导意义。从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课例中可以看到很显著的三点:第一,立足学生实际;第二,立足文体,一个环节兼及文言文和寓言学习,课堂高效;第三,立足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训练贯穿课堂。
关键词:钱梦龙;《愚公移山》;学生实际;文体;思维能力
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课例在当今语文和教育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被称为是文艺复兴时期被发现的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品。从中可以看到钱梦龙老师立足学生实际需要,立足文体,立足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的有效性显著。
一、立足学生实际
钱梦龙老师提出“三主”“四式”导读法,“三主”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课例中,钱老师通过“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以学生的疑问开启课堂”、“适时指导学习方法”、“从学生的‘感觉’入手”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阅读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头等戏,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必须保证的。当前语文学习的一个现状就是,学生很少预习课文,或者把预习当做“将课文看一遍”。钱梦龙老师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首先就体现在正式上课前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自读时间和上课第一时间让学生集体朗读上。他结合自己的自学经历对自身产生的重要影响,他看重自学对于一个人学习的重要作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感悟、生疑等是教师替代不了的。并且,在保证阅读时间的前提下,对阅读效率和质量提出了要求,让阅读效果落到实处,而非泛泛地读,自读要求学生提出自读问题,朗读则是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2.以学生的疑问开启课堂
不同于设计精美导入的课堂,也不同于教师发问进入的课堂,钱梦龙老师的课往往是以学生的疑问开启课堂。在这堂课中,具体体现在学生自读和朗读后,钱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及时对学生阅读疑问进行了疏导。将学生的提问环节放在课堂首位,足见钱梦龙老师对学生自读体验的重视。
3.从学生的“感觉”入手
钱老师能自觉遵循和科学运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教学规律。钱老师以学生的感觉和知识积累为起点,力求学生跳一跳能升华对文本的理解。如“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从“感觉”相同开始,分析出不同;“愚公究竟笨不笨?”——从“感觉”入手,将感觉和文章事实进行核对,匡正感觉的不合理处。立足于学生感觉,又通过学生的感觉将学生引向文本深处,带领学生走向理性的殿堂。
二、立足文体,一个环节兼及文言文和寓言学习,课堂高效
教学需要文体意识,《愚公移山》是一篇文言文,从体裁上说,又是一篇寓言故事。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同时按照文言文和寓言的教学规律来教。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寓言是中华劳动人民思想的结晶,是一种优秀的文学形式,要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愚公移山》的时候,钱老师首先以寓言事件的概况为线索,从“这篇寓言一共写了多少人”,“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写了一件什么事”,简单的引导,既帮学生理清寓言故事的梗概,又向学生暗示了人少、任务重,能为后面体会分析人物不同的精神面貌做铺垫。在这个线索之下,穿插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教学。而且不光落实字词句的意思,还引导学生体会字词在文句中的情感色彩,帮助更好体会人物的心理。工具性和人文性互为彰显又一箭双雕。
三、立足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训练贯穿课堂
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思考的深度和清晰度。否则,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就无从谈起。这堂课中明显可以发现钱老师思维的独特之处,学生也因此醍醐灌顶。
1.“曲问”
“曲问”是钱老师“发明”的,按照钱老师自己的解释,“曲问”“不仅角度较新,而且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比较的‘有想头’。经常这样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直线式’的思维方式有好处”这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文言文对于初一学生还是稍有难度。如果教师直接对学生提问,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钱老师在这两堂课中采用“曲问”的方法,“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实际意思就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孀妻”、“遗男”的意思。经过一阵安静,学生就七嘴八舌起来了。说明学生思维得到调动。
2.“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很容易获得满足感,会产生“读懂了,不用学了”的错觉。但事实上,对于一篇优秀、经典的文章,更是需要精读,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体察文中的细微之处的本质差别,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锐度,从而增强语感。钱老师就在第一教时中花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学生分析愚公妻和智叟的语言的相似之处和实际态度的差别。在这个环节当中又将他们之间的态度差别落实到具体的文言字词的差别当中,分块分类,条理清晰,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做了一个示范。
3.“愚公究竟笨不笨?”
钱老师的这一环节的教学说明是“‘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首先这一辩题就具有极强的讨论空间。如果说愚公移山精神必然会引发学生的质疑,那么钱老师在第二教时引导学生感受愚公移山精神的过程就是钱老师致力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愚公精神是我国传统精神的一部分,学生应该接受这种优秀精神的熏陶感染,而不是带着极端个人主义的心态来看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正道。
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课例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无论何种,综观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该课例遵循了教学规律,因而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8.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121-122.
作者简介:
聂晓霞(1993—),女,汉族,江西吉安人,云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
关键词:钱梦龙;《愚公移山》;学生实际;文体;思维能力
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课例在当今语文和教育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被称为是文艺复兴时期被发现的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品。从中可以看到钱梦龙老师立足学生实际需要,立足文体,立足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的有效性显著。
一、立足学生实际
钱梦龙老师提出“三主”“四式”导读法,“三主”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课例中,钱老师通过“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以学生的疑问开启课堂”、“适时指导学习方法”、“从学生的‘感觉’入手”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阅读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头等戏,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必须保证的。当前语文学习的一个现状就是,学生很少预习课文,或者把预习当做“将课文看一遍”。钱梦龙老师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首先就体现在正式上课前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自读时间和上课第一时间让学生集体朗读上。他结合自己的自学经历对自身产生的重要影响,他看重自学对于一个人学习的重要作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感悟、生疑等是教师替代不了的。并且,在保证阅读时间的前提下,对阅读效率和质量提出了要求,让阅读效果落到实处,而非泛泛地读,自读要求学生提出自读问题,朗读则是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2.以学生的疑问开启课堂
不同于设计精美导入的课堂,也不同于教师发问进入的课堂,钱梦龙老师的课往往是以学生的疑问开启课堂。在这堂课中,具体体现在学生自读和朗读后,钱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提提看,在自读中有什么问题”,及时对学生阅读疑问进行了疏导。将学生的提问环节放在课堂首位,足见钱梦龙老师对学生自读体验的重视。
3.从学生的“感觉”入手
钱老师能自觉遵循和科学运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教学规律。钱老师以学生的感觉和知识积累为起点,力求学生跳一跳能升华对文本的理解。如“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从“感觉”相同开始,分析出不同;“愚公究竟笨不笨?”——从“感觉”入手,将感觉和文章事实进行核对,匡正感觉的不合理处。立足于学生感觉,又通过学生的感觉将学生引向文本深处,带领学生走向理性的殿堂。
二、立足文体,一个环节兼及文言文和寓言学习,课堂高效
教学需要文体意识,《愚公移山》是一篇文言文,从体裁上说,又是一篇寓言故事。在教学的时候就要同时按照文言文和寓言的教学规律来教。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寓言是中华劳动人民思想的结晶,是一种优秀的文学形式,要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愚公移山》的时候,钱老师首先以寓言事件的概况为线索,从“这篇寓言一共写了多少人”,“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写了一件什么事”,简单的引导,既帮学生理清寓言故事的梗概,又向学生暗示了人少、任务重,能为后面体会分析人物不同的精神面貌做铺垫。在这个线索之下,穿插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教学。而且不光落实字词句的意思,还引导学生体会字词在文句中的情感色彩,帮助更好体会人物的心理。工具性和人文性互为彰显又一箭双雕。
三、立足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训练贯穿课堂
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思考的深度和清晰度。否则,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就无从谈起。这堂课中明显可以发现钱老师思维的独特之处,学生也因此醍醐灌顶。
1.“曲问”
“曲问”是钱老师“发明”的,按照钱老师自己的解释,“曲问”“不仅角度较新,而且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比较的‘有想头’。经常这样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直线式’的思维方式有好处”这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文言文对于初一学生还是稍有难度。如果教师直接对学生提问,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钱老师在这两堂课中采用“曲问”的方法,“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实际意思就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孀妻”、“遗男”的意思。经过一阵安静,学生就七嘴八舌起来了。说明学生思维得到调动。
2.“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很容易获得满足感,会产生“读懂了,不用学了”的错觉。但事实上,对于一篇优秀、经典的文章,更是需要精读,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体察文中的细微之处的本质差别,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锐度,从而增强语感。钱老师就在第一教时中花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和学生分析愚公妻和智叟的语言的相似之处和实际态度的差别。在这个环节当中又将他们之间的态度差别落实到具体的文言字词的差别当中,分块分类,条理清晰,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做了一个示范。
3.“愚公究竟笨不笨?”
钱老师的这一环节的教学说明是“‘愚公笨不笨’,有极强的思辨性,教学对象又是初一学生,能否讨论出结果来,全在教师如何引导。”首先这一辩题就具有极强的讨论空间。如果说愚公移山精神必然会引发学生的质疑,那么钱老师在第二教时引导学生感受愚公移山精神的过程就是钱老师致力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愚公精神是我国传统精神的一部分,学生应该接受这种优秀精神的熏陶感染,而不是带着极端个人主义的心态来看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正道。
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课例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无论何种,综观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该课例遵循了教学规律,因而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8.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121-122.
作者简介:
聂晓霞(1993—),女,汉族,江西吉安人,云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