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党中央国务院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解决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以来,新农合已在全国全面推广开来。通过此次对寿光市西范村的调研可以看到,新农村医疗改革提高了农民看病就医的报销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另一方面,也发现新农合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度瓶颈和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农合积极作用的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实施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农合;报销比例;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32-01
1 引言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政府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施以人为本战略,增强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的重大决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其目的是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通过保障和改善农民的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 背景介绍
2009年寿光市衛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运行平稳、规范,现在全市共有821075名农民参加,参合率达到了96.2%。调整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新农合的保障力度更大,使全市农民群众受益面达90%以上。加强了卫生服务基础建设.在城区,重点抓好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改造、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在农村,投入资金313.7万元,共建成标准化卫生所98处。这些举措都为大大改善了寿光市农村的医疗状况。
寿光市西范村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参与率约为60%,2006年提高到77%,2007年又增加到95%。现在新农合已经基本覆盖全体村民。
3 新农合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前期实地调查得知目前寿光市西范村的村民已经基本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医疗补贴逐年增加,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同时部分农民反映目前的新农合存在医疗点偏少,医疗点药价虚高,报销流程繁琐及报销面狭窄等问题。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四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参合村民的需要,医疗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制定与控制不够规范;医疗报销比例偏低,报销面狭窄,农民得到的实惠少;多数农民对医疗费报销审批程序繁琐不满意。
针对以上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一步实施推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完善药品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药品价格
将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完善药品购销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受惠于民。同时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品价格审核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总之要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让参与新农合的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管理监督权,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
3.2 完善报销制度,简化报销手续
针对目前农民反映较多的小额门诊报销手续繁琐,大额报销周期长等问题,应当针对不同情况改进核销机制。可建立农村医疗报销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对报销制度进行修订,做到严格清晰、简洁全面、操作性强,易于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方便农民就诊和报销。
[BT(4+1*2][STFZ][WTFZ]3.3 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改善镇医疗卫生条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这些市场无法完全充分有效提供的产品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以财政支付、贴息,银行贷款等形式,加大对镇卫生院的支持力度。同时卫生部门要加强农村医护 人员的培训,强化医疗人员的知识、服务水平,以提高其业务能力,也可采取上级医疗单位派员帮教,或到大医院跟班学习等方式,促进镇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
3.4 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完善补充保障机制
大病救助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的有益补充措施。各地可通过财政补贴、社会募捐等形式广泛筹集资金,设立特困病人和家庭大病救助基金,用于特困病人和家庭在封顶线外的救助。各地可效仿浙江开化市 的做法,专门设立大病救助基金,用于超过当地合作医疗报销外的救助。其报销标准可根据大病救助基金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报销超出部分的30%-40%,对于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和器官移植等特殊疾病可再增加一定数额。
4 结论和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
要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发展就必须缩小城乡差别,就必须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进一步加快新农合制度建设,不仅是个公共卫生事业问题,而且是个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问题,也是个保持社会稳定、确保城乡居民公平待遇的政治问题。逐步建立一种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人口等因素相适应,且能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M].北京: ,2007年.
[2] 谭克俭,丁润萍,颛慧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
【关键词】新农合;报销比例;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032-01
1 引言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政府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施以人为本战略,增强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的重大决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其目的是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通过保障和改善农民的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 背景介绍
2009年寿光市衛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运行平稳、规范,现在全市共有821075名农民参加,参合率达到了96.2%。调整了新农合补偿方案,新农合的保障力度更大,使全市农民群众受益面达90%以上。加强了卫生服务基础建设.在城区,重点抓好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改造、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在农村,投入资金313.7万元,共建成标准化卫生所98处。这些举措都为大大改善了寿光市农村的医疗状况。
寿光市西范村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参与率约为60%,2006年提高到77%,2007年又增加到95%。现在新农合已经基本覆盖全体村民。
3 新农合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前期实地调查得知目前寿光市西范村的村民已经基本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医疗补贴逐年增加,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同时部分农民反映目前的新农合存在医疗点偏少,医疗点药价虚高,报销流程繁琐及报销面狭窄等问题。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四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参合村民的需要,医疗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制定与控制不够规范;医疗报销比例偏低,报销面狭窄,农民得到的实惠少;多数农民对医疗费报销审批程序繁琐不满意。
针对以上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一步实施推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完善药品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药品价格
将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完善药品购销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受惠于民。同时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完善药品价格审核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总之要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格局,让参与新农合的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管理监督权,切实维护参合农民利益。
3.2 完善报销制度,简化报销手续
针对目前农民反映较多的小额门诊报销手续繁琐,大额报销周期长等问题,应当针对不同情况改进核销机制。可建立农村医疗报销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对报销制度进行修订,做到严格清晰、简洁全面、操作性强,易于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方便农民就诊和报销。
[BT(4+1*2][STFZ][WTFZ]3.3 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改善镇医疗卫生条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这些市场无法完全充分有效提供的产品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以财政支付、贴息,银行贷款等形式,加大对镇卫生院的支持力度。同时卫生部门要加强农村医护 人员的培训,强化医疗人员的知识、服务水平,以提高其业务能力,也可采取上级医疗单位派员帮教,或到大医院跟班学习等方式,促进镇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
3.4 建立大病救助制度,完善补充保障机制
大病救助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的有益补充措施。各地可通过财政补贴、社会募捐等形式广泛筹集资金,设立特困病人和家庭大病救助基金,用于特困病人和家庭在封顶线外的救助。各地可效仿浙江开化市 的做法,专门设立大病救助基金,用于超过当地合作医疗报销外的救助。其报销标准可根据大病救助基金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报销超出部分的30%-40%,对于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和器官移植等特殊疾病可再增加一定数额。
4 结论和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
要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发展就必须缩小城乡差别,就必须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进一步加快新农合制度建设,不仅是个公共卫生事业问题,而且是个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问题,也是个保持社会稳定、确保城乡居民公平待遇的政治问题。逐步建立一种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人口等因素相适应,且能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M].北京: ,2007年.
[2] 谭克俭,丁润萍,颛慧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