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但在旧的学科体系中将与之紧密联系的《公差配合与测量》、《计算机绘图》等课程分别进行开设,课程的设置造成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先天障碍。本文提出了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对以上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的课程改革思路,并从整合的必要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首先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旧的课程体系大都是借鉴相关专业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相应调整得到的。这种学科体系适应了当时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
第二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日常工作行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开发整合课程。课程的整合绝对不能是几门相关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线索,以完成专业技术工作的过程、行为为导向,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虑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学时、高职生源质量等因素。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实用型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空间立体概念、形象思维能力和构思创新能力。
2、掌握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方法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绘制一般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绘制),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
3、了解仪器绘图和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职业能力。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l、打破“满堂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采用讲练结合和讨论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路的引导和启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课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对于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多解问题、方案选择采用思路引导或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非重点、难点及描述性内容采用老师指点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降低机械制图课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授课的主要形式,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和绘图软件的灵活使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构造空间模型,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如在网上建立三维立体电子模型库、机械制图电子习题库可由学生自己阅览学习,也可将教学课件直接放在网上-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3、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一定的现场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标准件、常用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讲清楚,在现场讲解可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仅会画图还要知道它真正的零部件是什么。以学生为中心,创建多元、互动的考评模式,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忽视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就难以真正收到实效。传统的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期中、期末)为单一评价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此来调控教学,即注重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应用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也即轻视过程评价。这直接动摇了部分学生学习的信心,阻碍了学生识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制图教学的改革,如没有与之配套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最终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有实质性的收效。
4、针对制图课程的特点,应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构建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既要强调科学性,重视基础性,又要突出实用性,可以是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论题,也可是知识应用的能力题。考核形式要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笔试转化为多元、互动的考核模式。
如此,形成多元的动态的考评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了学生的最大限度的潜能。综E所述,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要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的新途径,不仅让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首先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旧的课程体系大都是借鉴相关专业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相应调整得到的。这种学科体系适应了当时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
第二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日常工作行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开发整合课程。课程的整合绝对不能是几门相关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线索,以完成专业技术工作的过程、行为为导向,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虑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学时、高职生源质量等因素。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实用型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空间立体概念、形象思维能力和构思创新能力。
2、掌握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方法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培养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绘制一般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绘制),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
3、了解仪器绘图和掌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职业能力。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l、打破“满堂灌”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采用讲练结合和讨论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路的引导和启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课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对于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多解问题、方案选择采用思路引导或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对于非重点、难点及描述性内容采用老师指点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降低机械制图课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授课的主要形式,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和绘图软件的灵活使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构造空间模型,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如在网上建立三维立体电子模型库、机械制图电子习题库可由学生自己阅览学习,也可将教学课件直接放在网上-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3、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一定的现场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标准件、常用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讲清楚,在现场讲解可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仅会画图还要知道它真正的零部件是什么。以学生为中心,创建多元、互动的考评模式,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忽视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就难以真正收到实效。传统的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期中、期末)为单一评价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此来调控教学,即注重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应用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也即轻视过程评价。这直接动摇了部分学生学习的信心,阻碍了学生识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制图教学的改革,如没有与之配套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最终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有实质性的收效。
4、针对制图课程的特点,应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构建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既要强调科学性,重视基础性,又要突出实用性,可以是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论题,也可是知识应用的能力题。考核形式要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笔试转化为多元、互动的考核模式。
如此,形成多元的动态的考评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了学生的最大限度的潜能。综E所述,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要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的新途径,不仅让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