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儿童的核心素养都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学校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可能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明确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始终紧跟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一直致力于探索“育什么人”和“怎样育人”两个基本的教育命题。为了更为清晰地回答新时期清华附小“育什么人”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审慎地研究清华附小学生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基于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百年文化和办学思想,拟定了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明确了清华附小“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而回答“怎样育人”就是要让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地。
一、“四园”构筑儿童成长新天地
新修订的《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指出,要把学校建成“一所生态田园、人文家园、书香校园、儿童乐园”。近年来,清华附小人为着这个理想的校园而不断智慧地创造。下面以生态田园为例谈谈素养导向的校园建设。
没有亲近过泥土的孩子,不会有真正的童年。清华附小打造生态田园就是要还儿童以泥土,还儿童以自然。生态田园给儿童以自然的滋养、探索的空间、发现的奇妙、想象的天地、创意的灵感。清华附小人不满足于原来校园里的植物品种,移植与插种了梧桐、白皮松、桃树等50多个品种。丰富的植物品种吸引了多样的动物品种,儿童、植物、动物融为一体。于是,从这里诞生了酷爱植物研究、钟情昆虫研究、痴迷花鸟写生等成志少年,他们从兴趣起步,找到乐趣,形成志向。一切素养都在与生态田园对话中悄然生长。
二、养成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身心健康、成志于学的重要保障,也是其重要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要求,我们在不同年级重点落实一项养成教育主题,通过行为规范和内在约束,逐步将外在要求内化为素养。我们拟定的六大养成教育主题是:言行得体、协商互让、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勇于担当和尊重感恩。围绕主题,我们会开展系列活动,将素养的培养自然融入。
如六年级尊重感恩,我们确立5个二级主题:阅读尊重、讲述尊重、体验尊重、书写尊重、表达尊重,通过阅读经典、讲述故事、在足球中外对抗赛中体验尊重对手,在创作中书写心中的尊重,在毕业典礼中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尊重之情。
为了让儿童能够将养成教育六大主题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我们集教师和学生智慧创作了《清华附小三字口诀》并谱曲,旋律优美,易唱好记。如勇于担当的三字口诀为:“讲正义,有正气,明事理,晓是非。讲平等,创和谐,凡遇事,正思维。讲参与,肯付出,尽己能,心无愧。讲公益,喜奉献,乐服务,主动为。讲智勇,敢承担,遇险恶,巧面对。讲责任,尽全力,做善事,心灵美。”
三、“1 X课程”的深化与创新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供给力。核心素养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源”动力。核心素养是整体的、综合的、交融的,无法分解到各个学科去一个一个实现,必须依赖课程整体立人。课程必须超越于学科的知识、能力,指向于核心素养,才能促进完整的人的发展。近年来,清华附小不断推进“1 X课程”的深化与创新。
(一)结构深度优化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1 X课程”首先撬动了课程结构的优化。“ ”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结构,促进“1”(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与“X”(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构成趋于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课程结构。既使学生学好国家规定的核心知识、形成核心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又能在这个基础上,使知识得到拓展或深化,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满足他们的个性需要。“1 X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儿童更好地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与世界的开放联系中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创生意义,从而更加有效地面对现实问题,成就具备核心素养的现代小公民。
(二)内容深层整合
清华附小在整体课程构建的过程中,立足清华“大、中、小一条龙”人才培养战略,重点推进三大核心课程。
健康体育课程。我们认为:身体是最好的教育学。我们充分运用身体这一教育资源,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能锻炼两小时左右,每天完成“三个一”(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和晨练微课堂,每天每个学生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帮助学生把体育当做生活或生命的一部分。健康体育课将意志品质、心理健康、自救自护能力等以主题融合。
主题阅读课程。阅读,是点亮儿童核心素养的“明灯”。清华附小的阅读,站在历史的时空与世界的原野上,通过传统文化著作与中外经典儿童作品两座灯塔,照耀儿童的心灵世界。各任课教师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为儿童推荐书目,坚持经典性、序列化和趣味性。我们通过指导阅读课、阅读分享课、阅读欣赏课等促进深层次阅读的不断推进。六年的全阅读课程,将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化、系统化,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科普、艺术等经典的兴趣,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和实践能力。
应用创新课程。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科学在于应用与创造,清华附小立足清华大学的科学沃土,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前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促进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三)整合全面融通
在实践深化中,我们探索出整合途径的三种方式:渗透式整合、融合式整合、消弭式整合。
学科内——渗透式整合。立足某一学科,体现学科的独特价值,依据主题,将学科内的相关知识、能力等组成一个有联系、有逻辑、有层次的系统,并形成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要的主题课程。整合中,引导学生找到不同技能间的共通之处,同时情境的创设,更贴近了学生生活,更符合儿童本身的认知规律,更符合儿童核心素养整合发展的需求。
跨学科——融合式整合。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独特优势,将不同学科的概念、内容和活动等整合在一起。为研究同一主题、解决同一问题提供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比如数科整合课,科学为数学提供研究的背景、现象和问题,数学为科学提供研究工具、视角和模型,在解释和应用中,数学获得了现实的价值意义,科学的研究得到了有力的量性刻画。跨学科整合让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法,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超学科——消弭式整合。围绕同一主题,超越学科边界,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主题来源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由师生共同参与开发,或者由学生自觉发现。超学科的消弭式整合把诸多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东西,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统整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敢于创新。比如,戏剧是我校超学科消弭式整合的重要形态。我们认为:戏剧是儿童的第二重生活。通过“参与、体验、整合、创造”的路径为儿童创设完整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整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剧本改创、角色选择、道具服装自制等一系列课程实施中,让其自主发展、文化修养、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素养得以发展。
每个儿童的核心素养都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学校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可能性,通过文化再造、主题教育、课程改革等多维度的立体化途径,促进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汤卫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课程研究院院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黄蜀红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明确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始终紧跟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一直致力于探索“育什么人”和“怎样育人”两个基本的教育命题。为了更为清晰地回答新时期清华附小“育什么人”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审慎地研究清华附小学生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基于学生的特点、学校的百年文化和办学思想,拟定了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明确了清华附小“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而回答“怎样育人”就是要让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地。
一、“四园”构筑儿童成长新天地
新修订的《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指出,要把学校建成“一所生态田园、人文家园、书香校园、儿童乐园”。近年来,清华附小人为着这个理想的校园而不断智慧地创造。下面以生态田园为例谈谈素养导向的校园建设。
没有亲近过泥土的孩子,不会有真正的童年。清华附小打造生态田园就是要还儿童以泥土,还儿童以自然。生态田园给儿童以自然的滋养、探索的空间、发现的奇妙、想象的天地、创意的灵感。清华附小人不满足于原来校园里的植物品种,移植与插种了梧桐、白皮松、桃树等50多个品种。丰富的植物品种吸引了多样的动物品种,儿童、植物、动物融为一体。于是,从这里诞生了酷爱植物研究、钟情昆虫研究、痴迷花鸟写生等成志少年,他们从兴趣起步,找到乐趣,形成志向。一切素养都在与生态田园对话中悄然生长。
二、养成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是身心健康、成志于学的重要保障,也是其重要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要求,我们在不同年级重点落实一项养成教育主题,通过行为规范和内在约束,逐步将外在要求内化为素养。我们拟定的六大养成教育主题是:言行得体、协商互让、诚实守信、自律自强、勇于担当和尊重感恩。围绕主题,我们会开展系列活动,将素养的培养自然融入。
如六年级尊重感恩,我们确立5个二级主题:阅读尊重、讲述尊重、体验尊重、书写尊重、表达尊重,通过阅读经典、讲述故事、在足球中外对抗赛中体验尊重对手,在创作中书写心中的尊重,在毕业典礼中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尊重之情。
为了让儿童能够将养成教育六大主题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我们集教师和学生智慧创作了《清华附小三字口诀》并谱曲,旋律优美,易唱好记。如勇于担当的三字口诀为:“讲正义,有正气,明事理,晓是非。讲平等,创和谐,凡遇事,正思维。讲参与,肯付出,尽己能,心无愧。讲公益,喜奉献,乐服务,主动为。讲智勇,敢承担,遇险恶,巧面对。讲责任,尽全力,做善事,心灵美。”
三、“1 X课程”的深化与创新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供给力。核心素养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源”动力。核心素养是整体的、综合的、交融的,无法分解到各个学科去一个一个实现,必须依赖课程整体立人。课程必须超越于学科的知识、能力,指向于核心素养,才能促进完整的人的发展。近年来,清华附小不断推进“1 X课程”的深化与创新。
(一)结构深度优化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1 X课程”首先撬动了课程结构的优化。“ ”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结构,促进“1”(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与“X”(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构成趋于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课程结构。既使学生学好国家规定的核心知识、形成核心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又能在这个基础上,使知识得到拓展或深化,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满足他们的个性需要。“1 X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儿童更好地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与世界的开放联系中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创生意义,从而更加有效地面对现实问题,成就具备核心素养的现代小公民。
(二)内容深层整合
清华附小在整体课程构建的过程中,立足清华“大、中、小一条龙”人才培养战略,重点推进三大核心课程。
健康体育课程。我们认为:身体是最好的教育学。我们充分运用身体这一教育资源,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能锻炼两小时左右,每天完成“三个一”(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和晨练微课堂,每天每个学生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帮助学生把体育当做生活或生命的一部分。健康体育课将意志品质、心理健康、自救自护能力等以主题融合。
主题阅读课程。阅读,是点亮儿童核心素养的“明灯”。清华附小的阅读,站在历史的时空与世界的原野上,通过传统文化著作与中外经典儿童作品两座灯塔,照耀儿童的心灵世界。各任课教师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为儿童推荐书目,坚持经典性、序列化和趣味性。我们通过指导阅读课、阅读分享课、阅读欣赏课等促进深层次阅读的不断推进。六年的全阅读课程,将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化、系统化,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科普、艺术等经典的兴趣,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和实践能力。
应用创新课程。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科学在于应用与创造,清华附小立足清华大学的科学沃土,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前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促进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三)整合全面融通
在实践深化中,我们探索出整合途径的三种方式:渗透式整合、融合式整合、消弭式整合。
学科内——渗透式整合。立足某一学科,体现学科的独特价值,依据主题,将学科内的相关知识、能力等组成一个有联系、有逻辑、有层次的系统,并形成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要的主题课程。整合中,引导学生找到不同技能间的共通之处,同时情境的创设,更贴近了学生生活,更符合儿童本身的认知规律,更符合儿童核心素养整合发展的需求。
跨学科——融合式整合。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独特优势,将不同学科的概念、内容和活动等整合在一起。为研究同一主题、解决同一问题提供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比如数科整合课,科学为数学提供研究的背景、现象和问题,数学为科学提供研究工具、视角和模型,在解释和应用中,数学获得了现实的价值意义,科学的研究得到了有力的量性刻画。跨学科整合让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法,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超学科——消弭式整合。围绕同一主题,超越学科边界,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主题来源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由师生共同参与开发,或者由学生自觉发现。超学科的消弭式整合把诸多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东西,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统整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展特长、敢于创新。比如,戏剧是我校超学科消弭式整合的重要形态。我们认为:戏剧是儿童的第二重生活。通过“参与、体验、整合、创造”的路径为儿童创设完整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整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剧本改创、角色选择、道具服装自制等一系列课程实施中,让其自主发展、文化修养、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素养得以发展。
每个儿童的核心素养都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学校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可能性,通过文化再造、主题教育、课程改革等多维度的立体化途径,促进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汤卫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课程研究院院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