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线·伦理结·伦理意识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小说以主人公莉迪亚之死为叙事主线,采用反复迂回的叙事方式,书写了关于异类的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视角,通过解析小说的伦理线、伦理结、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研究作者的伦理诉求。
  关键词:伦理线 伦理结 伦理意识 《无声告白》
  一、引言
  《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2014)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小镇上一个华裔跨族婚姻家庭的故事。华裔父亲詹姆斯·李,白人知识分子母亲玛丽琳,三个混血孩子莉迪亚、内斯、汉娜组合成的这个家庭,看似美满,实则悲剧连连。当前,国内学界主要从“模范少数族裔”、文化身份、存在主义等视角对小说进行研究,探讨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危机、他们所面临的种族歧视和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实现多种族和谐共存的可能性。然而,这些研究过分聚焦于族裔问题,割裂了伍绮诗的伦理诉求。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通过解析倫理线、伦理结、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希图剖析作者的伦理诉求。
  二、伦理线和家庭悲剧
  “伦理线即文学文本的线性结构。”《无声告白》共有12章,在对莉迪亚死亡真相的探究中衍生出向前和向后两条叙事时间主线,呈现出非线性叙事的特色。第1、3、5、8、10和12章的框架叙事按顺序进行,讲述了莉迪亚失踪到去世后几个月内家庭成员的种种经历。第2、4、6、7、9、11章以倒叙展开,讲述了莉迪亚父母的恋情、莉迪亚一家重要的生活事件和莉迪亚去世前5个月的重要生活片段。两条叙事主线在过去、现在中穿梭,引导读者感受莉迪亚的痛苦,追寻她死亡的原因。小说倒叙呈现出向后的时间指向,第二章开始倒叙:“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这条伦理线指引读者探索死亡悲剧的原因。无独有偶,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客观的伦理环境或历史环境是理解、阐释和评价文学的基础”。《无声告白》的故事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的俄亥俄州,若要追寻莉迪亚死亡以及这个跨族裔家庭悲剧的原因,就不得不深入研究小说复杂的伦理环境。
  莉迪亚的家庭乍看起来似乎很美满,父亲詹姆斯是华裔后代,任职大学教授,母亲玛丽琳是白人知识分子女性,家里有三个孩子,属于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然而詹姆斯和玛丽琳的跨种族婚姻在当时是一个异样的存在。早在1661年,美国就有了《反异族通婚法》(Antimiscegenation Laws),这款法律条文规定:“禁止自由人与奴隶或白人与黑人通婚,违者处以重罪。”一直到1967年,这条法规才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被废除。在这中间的三百多年里,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这条禁律有所修正,但直到詹姆斯和玛丽琳结婚的1958年,跨种族婚姻在美国一些州还是违法的。弗吉尼亚州两居民米尔德里德·杰特(Mildred Jeter,女,黑人)和里查德·洛文(Richard Loving,男,白人)在华盛顿结婚,婚后返回弗州,被指控违反州禁止异族通婚法令,处一年监禁或25年内不准在弗州居住。跨族裔家庭始终承受着异化的外部伦理环境,小说指出,“在弗吉尼亚的一些乡村地区,他们的婚礼是违反法律的”。受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的影响,社会舆论和态度,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跨族裔家庭的后代也深受种族歧视,莉迪亚观察到自己始终“不一样”,和别人“格格不入”。詹姆斯一家成为“被注视的景观”,而注视所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压力让詹姆斯一家几乎脱离了社会,跟邻居也几乎成了陌生人,“既不出门交际,也不在家请客,没办过晚餐派对,没有桥牌牌友、猎友或者午餐会上认识的哥们”。
  这个跨族裔家庭不仅遭受着异化的外部社会伦理环境,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家庭伦理环境。玛丽琳和詹姆斯结婚后,因怀孕退学,她想做女医生的梦想破灭;詹姆斯也发现自己始终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于是他们把期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莉迪亚作为家中三个孩子中唯一一个蓝眼睛的孩子,自然被寄予了厚望。玛丽琳希望她能够“与众不同”,实现自己当女医生的梦想。她送给女儿的节日礼物都是《人体解剖学彩色图集》《医学简史》《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与DNA》《著名的科学女性》之类的书籍。詹姆斯却希望莉迪亚能够“与众相同”。他送给莉迪亚的圣诞礼物是《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他给莉迪亚买模特身上展示的衣服,因为“这意味着大家都爱穿它们”;他送给女儿银项链作为生日礼物,因为“今年大家都戴银的”;“你去跳舞,我很高兴,亲爱的——大家都去跳舞”。在父母相反期待的压力下,莉迪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不得不假装喜欢生物医学等科目,假装有很多朋友。而随着故事抽丝剥茧似的展开,真相一幕幕呈现出来:莉迪亚不像自己母亲所期待的,在物理、数学等科目上极其优秀;也不像父亲所期待的受人欢迎,她甚至在学校没有什么朋友,只是在家里假装打电话,假装和同学朋友沟通交流。
  三、伦理结和伦理身份
  “伦理结是文学作品结构中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死亡事件是最重要的伦理结,小说一开篇就说:“莉迪亚死了。”伦理结在小说的开头就呈现出来,产生首位影响。死亡事件业已发生,叙述者引导读者观察体验死亡事件产生的影响。莉迪亚死亡事件发生以后,家庭成员做出了不同的伦理选择,展现出他们不同的伦理身份。
  莉迪亚死后,詹姆斯在痛苦和烦恼中,投向了黑头发、温顺乖巧的华裔女孩路易莎的怀抱。而事实上,詹姆斯自童年起就非常抗拒自己的东方族裔身份,“班上搞家庭调查的时候,他会假装忘记这项作业,不愿画出自己的复杂家谱”;他拒绝带东方食物“叉烧包”去学校;他甚至拒绝跟父母说中文。詹姆斯对自己东方族裔身份的排斥,并没有帮他获得“美国人”的伦理身份,反而加深了他的伦理身份危机。他始终被认为是一个“东方人”,头发后面竖起的一撮,就“如同印第安酋长头上戴的羽毛”。詹姆斯试图通过认同美国文化来完成“美国人”的伦理身份认同。在上中学期间,他给自己起草了一份“美国文化学习计划”来了解学习美国的流行文化,诸如广播、漫画、电影、棋牌游戏等,然而,从来没有人找他谈论这些,他甚至都从来没有参加过舞会、动员大会等集体活动。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他选择研究“最典型的美国文化课题——牛仔”,完成博士课程后,尽管他的系主任认为他是最好的学生,他却因为“不是最合适的人选”,没能被哈佛的历史系录用,只能去寒酸的米德伍德学院。他教的历史课程也不受学生重视,他们蔑视的眼神仿佛在说:“这个小个子,身高至多不过五英尺九英寸(约1.75米——编者注),甚至连美国人都不是,竟然要给他们讲牛仔的历史?”詹姆斯深深认同美国文化,却被白人文化社会拒斥在门外。华裔后代和“美国人”伦理身份的冲突,让身为“美国人”的詹姆斯无法获得身份认同,只能成为一个“夹缝中的人”。   玛丽琳理想的伦理身份是一名女医生,但她现实的伦理身份却是一位家庭主妇。玛丽琳伦理身份的焦虑在于理想的伦理身份与现实的伦理身份之间巨大的差异。玛丽琳渴望进入男性主导的医学界做一名女医生,“止血止痛、修皮整骨、挽救生命”。而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大多以烹饪和家政为生活中心,玛丽琳的母亲多丽丝就是那个时代“完美女性”的代表,她希望玛丽琳学好烹饪和家政,找一个哈佛的好男人来了结此生。玛丽琳伦理身份建构的道路受到了母亲的阻碍,后来母女关系甚至决裂。玛丽琳为了和母亲对抗,选择了和“与众不同”的詹姆斯结婚,但是婚后,玛丽琳同样无法获得妻子和母亲的身份认同。詹姆斯期待的妻子恰好是玛丽琳母亲这一类的“家庭天使”,希望通过妻子来融入美国社会,但玛丽琳却不是,玛丽琳女医生伦理身份的建构最终以失败告终。她未毕业之际,就选择了和詹姆斯结婚,婚后她成为伺候丈夫、照顾孩子、管理房子的家庭主妇,与她母亲一样,这和她 “与众不同”的伦理诉求完全背道而驰。玛丽琳甚至为了自己的医生梦,丢下自己的孩子和丈夫离家出走,完全背弃了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伦理身份。
  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婚姻一开始似乎让他们彼此获得了伦理身份认同。当詹姆斯把白人女子玛丽琳揽入怀抱时,他恍惚觉得“是美利坚这个国家对他敞开了怀抱”,在詹姆斯眼中,玛丽琳“不过是个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而已,缺乏明显的特色,这正是他爱上她的最初原因,因为她能够完美地融入人群,因为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普通和自然”。在玛丽琳看来,这个教“美国文化中的牛仔”课程,后脑勺有一缕头发翘起的东方男人,才“明白什么叫作与众不同”。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对彼此伦理身份的理想化想象的基础之上的。他们把彼此想要获得的伦理身份投射到对方身上,他们对彼此伦理身份的认知也错得离谱,这也造就了他们婚姻的悲剧。
  四、伦理结和伦理意识
  莉迪亚死亡事件发生后,小说叙事在不断闪前、闪回的交错当中,将死亡的真相逐渐揭示出来。死亡带来的巨大震撼力,把人物拉回伦理反思的轨道。“按照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解,由于理性的成熟,人类的伦理意识开始产生,人才逐渐从兽变为人,进化成为独立的高级物种。把人同兽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就是人具有理性,而理性的核心是伦理意识。”莉迪亚的死亡打破了原有的伦理秩序,促使生者萌生了新的伦理意识,促发了新的伦理选择。
  莉迪亚的死亡是个意外,但也是她自我救赎之路的开始。临死前的那个晚上,莉迪亚开始反思:为什么一切事情都错得如此离谱?事情是从哪里开始不对劲的呢?她终于意识到,继承父母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莉迪亚告诉自己要“重新开始,从头开始”。她决定从当初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刻重新来过——多年前她不堪父母之爱的重负沉入湖中,她的哥哥内斯抓住了她。就是从这一刻起,一切都错了,她总是等待着被救赎,从来没有尝试过冲破静谧幽深的湖面,寻求生命的生机。所以现在,她试图做出改变,当她离开小船踏入湖中时,必然是抱着“向死而生”的坚定决心的。莉迪亚的意外死亡其实是她自我新生的开始。
  莉迪亚的死亡事件发生后,随着警察对整个事件的调查,詹姆斯一家终于开始直面事实的真相,家庭内部关系开始和解。他们最终不得不承认莉迪亚的处境:她没那么优秀,她很孤单,在学校没有朋友。玛丽琳在莉迪亚房间成堆的书本、图片和海报中最终看清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而恰恰是她嫉恶如仇的烹饪。她开始呼唤:“请让我重新开始。”泪光中她张开双臂拥抱了一直被忽视的小女儿汉娜,她们抱头痛哭了一个下午。詹姆斯回家以后,也和汉娜玩起了他以前和莉迪亚玩的消失——寻找的游戏,詹姆斯也终于意识到失而复得让某些东西变得更宝贵。至此,家庭伦理中亲子关系得到和解,莉迪亚的悲剧不会再发生。玛丽琳原谅了丈夫的出轨,他们第一次说出了彼此的心声:詹姆斯说出了自己作为华裔后代所遭受的歧视,玛丽琳道出了自己为了家庭所放弃的梦想。他们最终和解,紧张的夫妻关系得以缓和。“在这个夏天剩下的日子里,以及以后的很多年,詹姆斯和玛丽琳说话时会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措辞,无论是对内斯、对汉娜,还是互相之间。他们需要说的太多太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缓和,意味着家庭伦理重建的开始。
  莉迪亚的死亡不仅促发了家庭成员内部的伦理反思,也缓和了这个跨种族家庭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年轻生命的消逝所带来的冲击超越了族裔问题,种族关系中的二元对立得以逐步消解。莉迪亚死后,随着媒体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与报道,人们逐渐了解到这个东方女孩因其族裔身份而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社交压力,也目睹了詹姆斯一家正在经历的巨大悲痛。为了悼念莉迪亚,当天学校停课一天,莉迪亚的很多同学、内斯的同学、詹姆斯大学里的教授、许多邻居都参加了葬礼;詹姆斯和内斯的学校都分别取消了他们各自的课程,特意允许他们在家休假;商店售货员认出内斯是死去女孩儿的哥哥,免费赠送了两瓶威士忌给借酒消愁的内斯;菲斯克警官像父亲一样照顾醉酒的内斯,并帮他洗了车送回家。莉迪亚的死亡带给人们对生命的伦理反思,白人群体改变了之前“凝视”、歧视的姿态,做出了新的伦理选择,开始走向这个家庭。
  五、结语
  《无声告白》的作者伍绮诗是中国香港移民二代,父母均是科学家。她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出生,成长于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作为新生代作家,“出生在美国的亚裔以亚裔美国人的身份写作,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与千百年前所敲响的铜锣声不产生任何共鸣”。伍绮诗曾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她的书写对象不再是“中国人”,而是普遍意义上的人,她书写的是关于“家庭、爱情、失去”的故事。伍绮诗的文学书写“不再着力于族裔本质论的求索,开始将创作集中于华裔美国人个体的深层心理与诉求,并将华裔文学提升到对人性的意义层面,华裔的自我求索走向了反本质论的多元探索道路”。
  《无声告白》书写的是“异类”的故事,它講述了“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伍绮诗把华裔身份认同、女性主体性建构、现代社会普遍面临的沟通问题等诸多伦理事件杂糅在一部小说中,揭示了跨种族家庭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来说,作家通过描写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伦理事件,旨在“为人类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提供不同的生活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启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道德指引”。伍绮诗通过文学书写表达了现代人陷入伦理困境的原因:“我认为人类的大多数冲突都源于同理心的缺失。”伍绮诗以抽丝剥茧式的叙事方式试图和读者建立共情,促使读者思考并践行她的伦理诉求: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人要建立“自为”存在,尤其是女性,不管是玛丽琳还是莉迪亚,都应该建立独立完整的自我;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她倡导真诚的沟通交流;在人与社群的关系方面,她呼吁种族平等,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Chee,Alexander. The Leftovers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2014-08-17.
  [2] East,Elyssa.Illuminating American[J].Publisher Weekly,2018(40).
  [3] 伍绮诗.无声告白[M].孙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4] 姬虹.美国移民跨种族婚姻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从泰格·伍兹的种族说起[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3).
  [5] 王芳.注视与超越——《无声告白》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17(3).
  [6]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
  [7]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J].外国文学研究,2014(4).
  [8]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 高红梅.文化过滤与当代美国华裔文学[J].小说评论,2015(2).
  [10] 黄莹.《无声告白》族裔文化表征背后的沟通主题[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作 者: 缑园园,文学硕士,桂林医学院大学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缑悦,天水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莫言在戏曲文学剧本《锦衣》中将“公鸡变人”的民间传说和“革命加恋爱”的经典小说模式杂糅在一起,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锦衣》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虽然较少,但每一个形象都很生动,体现了莫言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关键词:《锦衣》 女性 莫言  戏曲文学剧本《锦衣》是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新作之一,其将“公鸡变人”的民间传说和“革命加恋爱”的经典小说模式杂糅在一起,为读者讲述了一
期刊
摘 要:《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小说的扛鼎之作,作者从“荒诞”的视角出发,描绘了一幅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飞行大队的生活图景,距离战争最近的死亡和疾病是小说重要的书写对象。在黑色幽默的笔触下,它们又有许多别的意味。  关键词:黑色幽默 死亡 疾病书写 《第二十二条军规》  疾病书写是小说常见的主题之一,很多小说中的疾病书写可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但这些疾病书写在一定
期刊
摘 要:《断章》的解读有太多可能,文本短小,让人读完有无尽的领悟可能,细品,短短四句诗,带来不同的人生哲思、情爱诗意和意蕴美感,也透露出诗篇断而不断的无限解读。  关键词:断而不断 人生哲思 情爱诗意 意蕴审美  《断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短诗,篇幅简短,意蕴丰富,诗词意象简洁明了,以常见景象表达朴实的人生哲学。《断章》以简洁优美的诗句承载了太多的解读,带来了无限多解的可能。  一花一世界,
期刊
摘 要:柳宗元的《三戒》享誉古今,然而仔细阅读便会发现其中观点、材料不一致者不止一处。然而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还有其可贵之处,故而该文可谓瑕瑜互见之典型。  关键词:《三戒 》 瑕玷 积极意义 高妙手法  柳宗元的《三戒》乃属千古名文,所以近几十年来也一直被选作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然而白璧有瑕,而且大瑕小瑕都有,而且大瑕,亦即“观点”与“材料”不一致者多达三处。然而该文内容上依然有其积
期刊
摘 要:《白鹿原》作为一部蕴意豐富的长篇小说,其宏大壮阔的历史背景、色彩多样的人物形象、精致巧妙的写作结构,都值得反复咀嚼。除此之外,《白鹿原》中运用的众多比喻更是潜移默化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为作品增添了别样的内涵。细细品味《白鹿原》中比喻修辞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这部史诗性的小说。  关键词:《白鹿原》 比喻修辞 艺术魅力  《白鹿原》是陈忠实历经半生,以多年的创作体会与感悟和
期刊
摘 要:“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应当是鲁迅先生在《社戏》中的一句核心语句,本文以两次看京戏和几十年前看社戏的三次观戏体验为对比,从而可以总结出戏台下,也是社会上的生存之道——天时、地利、人和。  关键词:《社戏》 鲁迅 生存之道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醒悟到在
期刊
摘 要:《鹿鼎记》既是一部讲述主人公机智言行的幽默喜剧,又是一部通过小人物发家史进行辛辣反讽的讽刺喜剧。在喜剧外表下的《鹿鼎记》实则蕴含着双重悲剧内核,不仅表现了小人物突然遭遇命运垂青之后陷入虚无与迷茫,也暗示了江湖走向衰落之后武侠时代的结束。  关键词:《鹿鼎记》 悲剧内核 喜剧外表  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了主人公韦小宝由小混混官至鹿鼎公的市井传奇,相关改编作品也多以喜剧
期刊
摘 要:《过故人庄》为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的得意之作,《游山西村》乃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名篇之一。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相差四百多年,却有着相似的创作思路。无论是创作题材、创作手法,还是心境的变化、感情的表达,都能从中寻出共通之处。然而,又由于时间上的跨度,作者经历的不同,也使得这两首诗在诗歌体式、创作视角、艺术风格及创作心境上有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孟浩然 陆游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异同比较
期刊
摘 要:东亚封建时期女性的美德主要为儒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朝鲜朝中后期两班贵族女性的金浩然斋造诣和同样出身于明末清初“将门之女”的刘淑,她们二人的“女德”除了作为内人的对家庭事务的打理,还有走进厅堂作为“外人”对国事政事的关心,本文通过体现两位诗人“妇德之娴”和“忧国之思”的寓志诗,对封建女子冲破束缚自我认同进行剖析。  关键词:女德 “妇德之娴” “忧国之思” 寓志诗 自我认同  一、
期刊
摘 要:蒋光慈的作品是革命文学传播的特殊标本。蒋光慈的成功有赖于上海现代图书市场,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众多大众化因素。其小说的通俗性因素无意中契合了图书市场需要,包括感伤哀怨的格调、才子佳人的现代演绎、传统的女性观念和物化的女性书写以及才子形象的自我塑造等。蒋光慈对通俗性因素理念上的拒斥和实践上的趋近形成了蒋光慈矛盾的作家认同。他的革命文学也是“五四”先锋的新文学下沉到市民阶层的特殊产物。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