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党校教育要结合党性要求规范性和学校教育统一性来开展。因此,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受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个方面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一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保障高校党校教育的总体有效性;二是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党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因需施教”、 “因时施教” 、“因地施教” 、“因人施教”,切实提高党校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党校 教育 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高校2010年党建立项研究课题“构建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10DJA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朱宇兵,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1-216-02
高校党校是培训党员干部队伍的学校,是宣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机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党校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加强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和构建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努力提高高校党校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党”、“教”合一:高校党校教育的本质特征
厘清高校党校教育的属性是保证高校党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高校党校教育是党性要求规范性和学校教育统一性两者的结合,所以党性要求规范性和学校教育统一性就是高校党校教育的本质特征。简而言之,高校党校既“姓党”,同时也“姓教”。
所谓高校党校“姓党”,意指党校的根本属性。高校党校与其他党校一样,具有一般党校的属性,就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员思想理论骨干,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平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学校一切工作都坚持党性原则,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党的工作任务来开展,在工作学习中要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教学、科学、学员管理中都要体同党的意求与要求。
所谓高校党校“姓教”,意指其具有“校中校”的特殊属性。高校党校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规律,如教育对象、主要任务、工作环境等都有高校的特性。高校党建工作是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作为一个教学机构,可以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提升教师和党员学员的党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因此,高校党校教育工作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个主要因素构成,这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属性是相同的。要增强高校党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主要有三方面工作:对教育者而言要加强教育教学措施的有效性;对受教育者而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与协调,促进教育工作的提升。
二、三方存在:影响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是影响高校党校教育的实效性的三大因素。
(一)教育者
1.党的理论知识不足。党校姓党,党校的教育者应该在政治上要成熟,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对当前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分析,但在现实教育中,部分高校党校授课教师或班主任对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授课方式习惯中照本宣科,未能很好的结合当今国际和国内发展形势设计问题或解释社会现象,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
2.自身素质仍需不断提高。作为授课教师,教师的自身思想素质对学员的影响是直接的,党校教师的日常言行直接影响学习的思想与行动。目前,从调研结果来看,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已,自身言论与党员要求存在偏差,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容易动摇学生对党的信心,降低了党校的教育成效。
(二)受教育者
1.入党动机不纯。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前,由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驱动,个别在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体现了功利性倾向。有的学生不清楚入党为什么,入党后干什么,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入党有着明确的功利性,希望能够入党为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增加筹码。
2.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认为参加党校培训只是入党的一个必经环节,只要拿到合格证书就可以了,培训过程只是一种走过场而已。因此他们参加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待党校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如上课不认真听、讨论课未能进行真实思想交流、讨论,敷衍了事,使党校培训流于形式主义,而不能达到当初设定的目的。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主要是指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教育内容及方式。
1.从教育内容来看,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单调无味。目前,各大校高校党校的教学内容都是本本主义,就是说:入党积极培训班都是按照党员培植训课本上来讲入学动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章内容,以教施教,未结合实际;预备党员培训班重点党性修养、党员素质要求等。这些教育教育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生活,只侧重理论教学,但理论又过于陈旧,造成学员的怨学情绪。
2.教育方式有待创新。高校党校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上花费了不少心思,要改变教言式、灌输式教学法,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主动性教学方法和观看电教片的观赏法等。但普遍来看,集中授课仍是目前党课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网上学习、情景式党课等主动性方式所占比例较小,还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不高,教育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三管齐下:提高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的举措
教育者的作用非常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引导者。要提高教育实效性,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高教育者素质是高校党校教育取得时效性的保障
首先,高校党校授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党校的教育质量。由于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群众中思想觉悟较高的先进分子,作为教育者,更应与时俱进,养成勤于学习、求真务实的学风,学好、学深、学精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素质,要及时了解世界局势前沿动态,正确观察社会生活、充分了解时代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影响学员。
其次,高校可着眼于“内部挖掘”与“外部借力”两个层面,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党校师资队伍。所谓“内部挖掘”,要采取有措施,充分挖掘高校党校自身长的各种资源,从财力、优惠政策、教育提升活动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措施,充分挖掘党校自身潜力,努力打造一批政治素质高,立场坚定,业务水平过硬,工作热情高的教师队伍,同时结合社会实际,招聘大量兼职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外部借力”则是指加强与学校所在地政府机关、先进企事业单位和省市党校的联系,聘请一些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培育和建立一种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的育人模式。
(二)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是提高高校党校教育质量的根本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对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党校学习的动力,首先,要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了解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什么要求,针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现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同时高校应当敞开校门,既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去”,又多方面多渠道地“引进来”,要在党校教育中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员们的党性修养,使学员们对课堂传授的知识有更深的学习体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自觉加强与教育者的教育互动。除此之外,高校在举办党校培训前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对新学员做一次集中性的学习动员,结合切身体会和感悟来谈党校培训的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样,他们才能以更高的热情、更积极的态度去参加党校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育措施的实效是提高高校党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提高教育措施的实效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因需施教”。要根据不同学员的思想、业务水平的知识需求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青年党员是高校党校教育的重心和焦点。笔者认为,对青年党员的教育,一要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党员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二要善于运用青年喜欢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三要注重引导青年党员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和实践体验,以此突出时代特色、群体特征和教育特点,增强党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因时施教”。 跟上时代发展,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是增强高校党校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前提。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时段,培训时段要因人而异。如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就可避开工作时段,选择在寒暑假进行实地调研与社会考察。
3.“因地施教”。要根据学员的需求,结合本地区的特色,设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专题,开展特色教学模式,即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又让学员充分了解本地实际情况。如根据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态势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可设置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党员如何应对现代传媒”、新时期社会管理等专题讲座。
4.“因人施教”。注重对不同类别的党员进行正确引导。首先注重把握不同党员群体分类引导的方法和内容,针对思想差异,紧扣关键点,突出针对性。其次紧密结合党员关注的具体利益,把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与帮助党员解决学习、就业、文化生活、权益维护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高校党校教育的实效。
高校党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即要求教育者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又要结合党性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的互动交流。因此,要努力做好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两者互动三方面工作,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并在此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从而建立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万茂.试论地方高校党校教育工作的创新.池州学院学报.2012(2).
[2]左近卫.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重要性.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6).
[3]薛立刚.高校党校教学有效模式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4]李秀梅.新时期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思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8).
[5]柳菊兴.试论高校党校在学校党建工作的作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3).
[6]刘静丽.新时期高校的学校教育工作应增强“五性” .中国农业教育.2002(5).
[7]刘守义.关于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天中学刊.1999(8).
[8]贾崇瑞,等.增强高校党校教育效果初探.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9]郝振华.推动新时期高校党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论加强网上党校建设.延边党校学报.2011(2).
[10]宋焕斌.新形势下高校党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界.2010(12).
关键词 高校党校 教育 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高校2010年党建立项研究课题“构建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10DJA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朱宇兵,广西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书记、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1-216-02
高校党校是培训党员干部队伍的学校,是宣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机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党校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加强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和构建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努力提高高校党校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党”、“教”合一:高校党校教育的本质特征
厘清高校党校教育的属性是保证高校党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高校党校教育是党性要求规范性和学校教育统一性两者的结合,所以党性要求规范性和学校教育统一性就是高校党校教育的本质特征。简而言之,高校党校既“姓党”,同时也“姓教”。
所谓高校党校“姓党”,意指党校的根本属性。高校党校与其他党校一样,具有一般党校的属性,就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员思想理论骨干,学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平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学校一切工作都坚持党性原则,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党的工作任务来开展,在工作学习中要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教学、科学、学员管理中都要体同党的意求与要求。
所谓高校党校“姓教”,意指其具有“校中校”的特殊属性。高校党校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规律,如教育对象、主要任务、工作环境等都有高校的特性。高校党建工作是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同时作为一个教学机构,可以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提升教师和党员学员的党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因此,高校党校教育工作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个主要因素构成,这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属性是相同的。要增强高校党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主要有三方面工作:对教育者而言要加强教育教学措施的有效性;对受教育者而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与协调,促进教育工作的提升。
二、三方存在:影响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是影响高校党校教育的实效性的三大因素。
(一)教育者
1.党的理论知识不足。党校姓党,党校的教育者应该在政治上要成熟,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对当前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分析,但在现实教育中,部分高校党校授课教师或班主任对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够深入,授课方式习惯中照本宣科,未能很好的结合当今国际和国内发展形势设计问题或解释社会现象,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
2.自身素质仍需不断提高。作为授课教师,教师的自身思想素质对学员的影响是直接的,党校教师的日常言行直接影响学习的思想与行动。目前,从调研结果来看,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已,自身言论与党员要求存在偏差,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容易动摇学生对党的信心,降低了党校的教育成效。
(二)受教育者
1.入党动机不纯。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前,由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驱动,个别在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体现了功利性倾向。有的学生不清楚入党为什么,入党后干什么,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入党有着明确的功利性,希望能够入党为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增加筹码。
2.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认为参加党校培训只是入党的一个必经环节,只要拿到合格证书就可以了,培训过程只是一种走过场而已。因此他们参加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待党校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如上课不认真听、讨论课未能进行真实思想交流、讨论,敷衍了事,使党校培训流于形式主义,而不能达到当初设定的目的。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主要是指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教育内容及方式。
1.从教育内容来看,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单调无味。目前,各大校高校党校的教学内容都是本本主义,就是说:入党积极培训班都是按照党员培植训课本上来讲入学动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章内容,以教施教,未结合实际;预备党员培训班重点党性修养、党员素质要求等。这些教育教育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生活,只侧重理论教学,但理论又过于陈旧,造成学员的怨学情绪。
2.教育方式有待创新。高校党校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上花费了不少心思,要改变教言式、灌输式教学法,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主动性教学方法和观看电教片的观赏法等。但普遍来看,集中授课仍是目前党课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网上学习、情景式党课等主动性方式所占比例较小,还不能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不高,教育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三管齐下:提高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的举措
教育者的作用非常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引导者。要提高教育实效性,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高教育者素质是高校党校教育取得时效性的保障
首先,高校党校授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党校的教育质量。由于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群众中思想觉悟较高的先进分子,作为教育者,更应与时俱进,养成勤于学习、求真务实的学风,学好、学深、学精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素质,要及时了解世界局势前沿动态,正确观察社会生活、充分了解时代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影响学员。
其次,高校可着眼于“内部挖掘”与“外部借力”两个层面,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党校师资队伍。所谓“内部挖掘”,要采取有措施,充分挖掘高校党校自身长的各种资源,从财力、优惠政策、教育提升活动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措施,充分挖掘党校自身潜力,努力打造一批政治素质高,立场坚定,业务水平过硬,工作热情高的教师队伍,同时结合社会实际,招聘大量兼职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外部借力”则是指加强与学校所在地政府机关、先进企事业单位和省市党校的联系,聘请一些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培育和建立一种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的育人模式。
(二)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是提高高校党校教育质量的根本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对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党校学习的动力,首先,要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了解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什么要求,针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现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同时高校应当敞开校门,既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去”,又多方面多渠道地“引进来”,要在党校教育中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员们的党性修养,使学员们对课堂传授的知识有更深的学习体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自觉加强与教育者的教育互动。除此之外,高校在举办党校培训前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对新学员做一次集中性的学习动员,结合切身体会和感悟来谈党校培训的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样,他们才能以更高的热情、更积极的态度去参加党校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育措施的实效是提高高校党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提高教育措施的实效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因需施教”。要根据不同学员的思想、业务水平的知识需求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青年党员是高校党校教育的重心和焦点。笔者认为,对青年党员的教育,一要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党员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二要善于运用青年喜欢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三要注重引导青年党员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和实践体验,以此突出时代特色、群体特征和教育特点,增强党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因时施教”。 跟上时代发展,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是增强高校党校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前提。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时段,培训时段要因人而异。如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就可避开工作时段,选择在寒暑假进行实地调研与社会考察。
3.“因地施教”。要根据学员的需求,结合本地区的特色,设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专题,开展特色教学模式,即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又让学员充分了解本地实际情况。如根据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态势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可设置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党员如何应对现代传媒”、新时期社会管理等专题讲座。
4.“因人施教”。注重对不同类别的党员进行正确引导。首先注重把握不同党员群体分类引导的方法和内容,针对思想差异,紧扣关键点,突出针对性。其次紧密结合党员关注的具体利益,把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与帮助党员解决学习、就业、文化生活、权益维护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高校党校教育的实效。
高校党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即要求教育者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又要结合党性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同时还要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的互动交流。因此,要努力做好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两者互动三方面工作,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并在此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从而建立高校党校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万茂.试论地方高校党校教育工作的创新.池州学院学报.2012(2).
[2]左近卫.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重要性.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6).
[3]薛立刚.高校党校教学有效模式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4]李秀梅.新时期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思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8).
[5]柳菊兴.试论高校党校在学校党建工作的作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3).
[6]刘静丽.新时期高校的学校教育工作应增强“五性” .中国农业教育.2002(5).
[7]刘守义.关于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天中学刊.1999(8).
[8]贾崇瑞,等.增强高校党校教育效果初探.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9]郝振华.推动新时期高校党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论加强网上党校建设.延边党校学报.2011(2).
[10]宋焕斌.新形势下高校党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理论界.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