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在这里如此认真而诚恳地研讨CCTV-10《人与社会》的这档《DV·民众影像》栏目,关注此话题,自然有它内在的“大势”。
从栏目的态度来看,一个国家大台,能够躬下身来与“DV民众影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正好契合并呼应了温总理在这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尊重观”。
从栏目的起点来看,《DV·民众影像》很好地还原了DV的本质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自我的表达”。1948年,法国电影人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提出了:“摄影机—自来水笔”的观点,在此他开始倡导摄影机这种自我表达的本质精神。实际上这种精神一直流传到今天,比如在大片《阿凡达》里,我们就能看见“视频日记”这样自我表达的方式。
从栏目的方向上看,它是专业电视人与非专业拍客们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非常有机、和谐的合力创作。这好比是一个精致的画框与充满粗放肌理画作的完美结合!
除了这个大势外,我认为《DV·民众影像》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在于它的猎奇、滥情,而在于它的独特的栏目定位、风格和样态上,也就是“去主题化”、“去类型化”、“去技术化”。
简单地说,“去主题化”指的是没有功利的说教,没有封闭的故事,有的只是生活趣味和情致。毕竟,“趣味”比“意义”高级。例如:在《地铁物语》里,乘客有的吃早点,有的化妆,有的打太极拳……月台上一老外“哭”求奥运门票……从众生相慢慢过渡到了“中关村男孩”的个人故事,节目从外向内,从一晃而过到注目凝视。于是,观众们可以各看各的景,各修各的道。在满足了信息量的同时,满足了好奇心。给人一种落实到实处的感觉。
在这里,主持人胜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吹拉弹唱、游刃有余地主持风格,把拍客们的DV影像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且和被拍摄者形成了一个共融的合力,让观者从众生相慢慢地走进人的心灵。
我在这儿看到了胜春的一种释放感、呼应感和纵深感,他亲切、阳光,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与才艺。这是当下所有的电视节目中从来没有见过的样态。
“去类型化”说的是《DV·民众影像》具有纪实品质,但它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民生新闻。我觉得它是一档具有实用宽容度的节目。
正是这种宽容度,才使拍客们略显粗糙、粗放的影像有了肌理的意义。这种影像不拘题材、不拘套路、不拘概念,随心而来,随性情而往,充满了智慧和生命力,充满了一种活泼泼的真性情。这也为这个栏目带来了一种生机。
“去技术化”讲的是栏目的制片人、编导、摄像等创作者,能够放下“专业”的身段,去发现、顺遂、弥补、还原拍客们的影像,形成一种合力创作。这需要一种大的气象才做得到。我经常听万卫主任说:“要让我们所有的创作者,都去向拍客们学习。”在此,我理解的这种学习,不是简单地去模仿拍客们的手持摄影、甩镜头或是跟踪拍摄,而是要从心理和心灵上去契合。
比如:在“犀利哥”这档节目中,拍客王青与编导朱玉杰的和谐创作。
最后想说一点提示。如今,收视率是各种电视节目头上悬着的一把刀,为了收视率,各种疑难杂症的猎奇、故意挑逗的煽情和滥情充斥我们的电视。我们承认,《DV·民众影像》不能没有情,不能没有趣,但是在追求收视率高点的同时,一定要克制、要小心。
我想起伊朗著名电影导演阿巴斯说的一句话:“当观者不再忍受这种感情勒索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能以更加自觉的眼光看事物。当我们不再屈从于温情主义,我们就能把握自己,把握我们周围的世界。”
从栏目的态度来看,一个国家大台,能够躬下身来与“DV民众影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正好契合并呼应了温总理在这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尊重观”。
从栏目的起点来看,《DV·民众影像》很好地还原了DV的本质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自我的表达”。1948年,法国电影人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提出了:“摄影机—自来水笔”的观点,在此他开始倡导摄影机这种自我表达的本质精神。实际上这种精神一直流传到今天,比如在大片《阿凡达》里,我们就能看见“视频日记”这样自我表达的方式。
从栏目的方向上看,它是专业电视人与非专业拍客们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非常有机、和谐的合力创作。这好比是一个精致的画框与充满粗放肌理画作的完美结合!
除了这个大势外,我认为《DV·民众影像》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在于它的猎奇、滥情,而在于它的独特的栏目定位、风格和样态上,也就是“去主题化”、“去类型化”、“去技术化”。
简单地说,“去主题化”指的是没有功利的说教,没有封闭的故事,有的只是生活趣味和情致。毕竟,“趣味”比“意义”高级。例如:在《地铁物语》里,乘客有的吃早点,有的化妆,有的打太极拳……月台上一老外“哭”求奥运门票……从众生相慢慢过渡到了“中关村男孩”的个人故事,节目从外向内,从一晃而过到注目凝视。于是,观众们可以各看各的景,各修各的道。在满足了信息量的同时,满足了好奇心。给人一种落实到实处的感觉。
在这里,主持人胜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吹拉弹唱、游刃有余地主持风格,把拍客们的DV影像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且和被拍摄者形成了一个共融的合力,让观者从众生相慢慢地走进人的心灵。
我在这儿看到了胜春的一种释放感、呼应感和纵深感,他亲切、阳光,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与才艺。这是当下所有的电视节目中从来没有见过的样态。
“去类型化”说的是《DV·民众影像》具有纪实品质,但它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民生新闻。我觉得它是一档具有实用宽容度的节目。
正是这种宽容度,才使拍客们略显粗糙、粗放的影像有了肌理的意义。这种影像不拘题材、不拘套路、不拘概念,随心而来,随性情而往,充满了智慧和生命力,充满了一种活泼泼的真性情。这也为这个栏目带来了一种生机。
“去技术化”讲的是栏目的制片人、编导、摄像等创作者,能够放下“专业”的身段,去发现、顺遂、弥补、还原拍客们的影像,形成一种合力创作。这需要一种大的气象才做得到。我经常听万卫主任说:“要让我们所有的创作者,都去向拍客们学习。”在此,我理解的这种学习,不是简单地去模仿拍客们的手持摄影、甩镜头或是跟踪拍摄,而是要从心理和心灵上去契合。
比如:在“犀利哥”这档节目中,拍客王青与编导朱玉杰的和谐创作。
最后想说一点提示。如今,收视率是各种电视节目头上悬着的一把刀,为了收视率,各种疑难杂症的猎奇、故意挑逗的煽情和滥情充斥我们的电视。我们承认,《DV·民众影像》不能没有情,不能没有趣,但是在追求收视率高点的同时,一定要克制、要小心。
我想起伊朗著名电影导演阿巴斯说的一句话:“当观者不再忍受这种感情勒索的时候,他们就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能以更加自觉的眼光看事物。当我们不再屈从于温情主义,我们就能把握自己,把握我们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