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轉眼間,來到澳門已經一年有餘。隨著時光流逝,對澳門的瞭解逐漸深入,發現她不祇是一座賭城,而且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深厚底蘊的美麗小城。令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本地人民的淳樸熱情之外,還有這裡的傳統美食。雖然這座小城總面積不足30平方公里,豐富多彩的美食卻一次次觸動我的味覺,給我帶來一次次震撼。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繁華熱鬧的大三巴牌坊轉入十月初五街。據說這條街道早期曾經熱鬧繁華,現在卻祇有零零散散的幾個路人。不經意間,一塊寫著“大良李禧記崩沙”的古舊牌匾映入眼簾,於是一次美麗的邂逅從此開始......
李先生祖籍廣東順德,他和太太都深得順德李氏家族的真傳。雖然李禧記在澳門還沒有很長的歷史,但在順德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並且遐邇聞名,久享盛譽。據李太太講,到他們這一輩李禧記已經傳到第七代。李禧記分店主要經營大良崩沙、雙皮奶、薑撞奶、香滑燉蛋等大良傳統甜品,以及一些傳統小食,如陳皮、牛乳、話梅等。除此之外,他們還開了一間叫“康華美食”的順德菜餐館。李禧記分店是很傳統的家庭式作坊,全部經營主要祇靠四個人:李先生、李太太以及他們的兒子、兒媳。有時李先生年僅10歲的小孫女也會幫一把手。這種三世同堂的經營模式已經讓人很感動,更令人感動的是那一道道美食裡散發出來的獨特口感——那轉眼間都有可能被現代都市遺棄的傳統美味。
“大良崩沙”是李禧記的拿手一絕,也是店裡的金字招牌。傳統的崩沙是由麵粉拌和豬油、南乳、白糖等配料製成,形似金黃色的蝴蝶,因順德俗稱蝴蝶為“崩沙”而得名。其風味甘香酥化,鹹甜適度,品種有蠔油、蝦蓉、欖仁、南乳等,現時製作的多為南乳崩沙。因此,我第一次就在這家店買了許多崩沙,拿回家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試食,果真是甘甜酥脆,齒舌留香,而且經過多次咀嚼後在口中會變得綿滑無比,吞咽下肚更有一種特別舒暢的滿足感。
“大良雙皮奶”是店裡的另一大特色。它的原料不是普通奶牛產的奶,而是產自順德的水牛奶。據李太太介紹,他們在順德老家有自己的農場,專門飼養水牛,所以每隔兩三日就會有新鮮的水牛奶送到澳門的店舖中。傳統的雙皮奶完全靠“燉”的方法使牛奶凝固,而他們改用明膠或者魚膠粉使牛奶快速凝固,這樣才能保持原汁原味,使人真正品嘗到牛奶的原始風味及感受到那濃郁的奶香和順滑細膩的密實口感。李太太又告訴我,經常吃雙皮奶還可以養顏、抗衰老、保護皮膚,確實好處多多。
“姜汁撞奶”通常由李太太在現場製作,就連薑汁都要現榨,用的牛奶依舊是自家產的水牛奶。因為需要現場加工,所以顧客往往得耐心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品嘗到薑汁撞奶的美味。目睹了李太太製作姜汁撞奶的整個過程後,我對她的那份敬業和耐心,以及實施傳統工藝的嫺熟技能肅然起敬。當我品嘗第一口薑汁撞奶的時候,薑的淡淡辣味以及奶的醇醇香味使我深深迷醉;入肚之後,立刻感到胃暖腸熱,心滿意足,真是愜意極了。
“香滑燉蛋”是澳門李禧記甜品的另外一絕。他們用的原料是走地雞的雞蛋,然後將蛋清和蛋黃攪勻,放在鍋裡慢慢地燉,燉熱後要等鍋自然涼下來,然後再燉熱、再放涼,如此反復直到雞蛋達到最佳口感。李太太說,這些特色食品都是比較費工夫的,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燉出最香滑的雞蛋。也確實如她所講,她燉出來的香滑雞蛋顏色鮮黃,口感嫩滑,香甜無比。這樣的燉蛋顛覆了我對雞蛋做法的原始觀念,令我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工藝可以使雞蛋成為一道如此美味的甜品!
李禧記也有杏仁餅。在購買李禧記店舖的杏仁餅之前,我已經先去別家買了一些,見到李太太時便請她嘗一嘗。她吃完之後直言不諱地說:“你這個杏仁餅是麵粉做的,並且加了香精;我們傳統的杏仁餅是綠豆粉做的,更不能加香精。”然後,她取出一枚他們自家做的杏仁餅讓我試食。我發現,李禧記的杏仁餅是獨立包裝的,拆開紙包之後聞不到以前在別處買的杏仁餅的濃郁香味,卻能嗅到淡淡的清香。咬上一口,綠豆粉的香甜便慢慢地在口舌中散開,而且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澳門李禧記這家店舖還有許多別的地道小食,如陳皮、話梅、冬薑等,也都是用很傳統的工藝製作出來的,而且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原料,所以老百姓喜歡買來食用,或者作手信贈送親友。
初次與李先生和李太太接觸的時候,李太太顯得很開朗、很熱情,也很健談,而李先生就比較沉默寡言一點。但是他倆的臉上傳達出一個共同的信息,那就是淳樸。接觸次數多了,我們聊的話題也就逐漸多了起來。一次問李太太:“這條街上行人這麼少,平時的生意怎麼做?”她爽朗地回答道:“節假日的時候生意會好點,因為很多香港的食客也會過來這裡;平常時候生意就馬馬虎虎啦,不過好多食客吃過覺得好吃,就會把自己的感受放到網上,很多人都能看到,然後就又會有新的食客找過來吃。好的東西總是會有人喜歡的,所以不怕。”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用到李禧記身上,該是“奶香不怕巷子深”了。
在澳門這個神奇的地方,我很慶倖同李禧記有過美麗的邂逅。李先生夫婦的職業生涯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堅守:用一生的勞動與一個古老的行當相伴相依,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平凡。其實,他們堅守的不祇是崩沙、雙皮奶和薑撞奶,他們正堅守著李禧記對傳統美食的信仰,也堅守著我們民族古老的文化傳統。
(作者是澳門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繁華熱鬧的大三巴牌坊轉入十月初五街。據說這條街道早期曾經熱鬧繁華,現在卻祇有零零散散的幾個路人。不經意間,一塊寫著“大良李禧記崩沙”的古舊牌匾映入眼簾,於是一次美麗的邂逅從此開始......
李先生祖籍廣東順德,他和太太都深得順德李氏家族的真傳。雖然李禧記在澳門還沒有很長的歷史,但在順德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並且遐邇聞名,久享盛譽。據李太太講,到他們這一輩李禧記已經傳到第七代。李禧記分店主要經營大良崩沙、雙皮奶、薑撞奶、香滑燉蛋等大良傳統甜品,以及一些傳統小食,如陳皮、牛乳、話梅等。除此之外,他們還開了一間叫“康華美食”的順德菜餐館。李禧記分店是很傳統的家庭式作坊,全部經營主要祇靠四個人:李先生、李太太以及他們的兒子、兒媳。有時李先生年僅10歲的小孫女也會幫一把手。這種三世同堂的經營模式已經讓人很感動,更令人感動的是那一道道美食裡散發出來的獨特口感——那轉眼間都有可能被現代都市遺棄的傳統美味。
“大良崩沙”是李禧記的拿手一絕,也是店裡的金字招牌。傳統的崩沙是由麵粉拌和豬油、南乳、白糖等配料製成,形似金黃色的蝴蝶,因順德俗稱蝴蝶為“崩沙”而得名。其風味甘香酥化,鹹甜適度,品種有蠔油、蝦蓉、欖仁、南乳等,現時製作的多為南乳崩沙。因此,我第一次就在這家店買了許多崩沙,拿回家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試食,果真是甘甜酥脆,齒舌留香,而且經過多次咀嚼後在口中會變得綿滑無比,吞咽下肚更有一種特別舒暢的滿足感。
“大良雙皮奶”是店裡的另一大特色。它的原料不是普通奶牛產的奶,而是產自順德的水牛奶。據李太太介紹,他們在順德老家有自己的農場,專門飼養水牛,所以每隔兩三日就會有新鮮的水牛奶送到澳門的店舖中。傳統的雙皮奶完全靠“燉”的方法使牛奶凝固,而他們改用明膠或者魚膠粉使牛奶快速凝固,這樣才能保持原汁原味,使人真正品嘗到牛奶的原始風味及感受到那濃郁的奶香和順滑細膩的密實口感。李太太又告訴我,經常吃雙皮奶還可以養顏、抗衰老、保護皮膚,確實好處多多。
“姜汁撞奶”通常由李太太在現場製作,就連薑汁都要現榨,用的牛奶依舊是自家產的水牛奶。因為需要現場加工,所以顧客往往得耐心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品嘗到薑汁撞奶的美味。目睹了李太太製作姜汁撞奶的整個過程後,我對她的那份敬業和耐心,以及實施傳統工藝的嫺熟技能肅然起敬。當我品嘗第一口薑汁撞奶的時候,薑的淡淡辣味以及奶的醇醇香味使我深深迷醉;入肚之後,立刻感到胃暖腸熱,心滿意足,真是愜意極了。
“香滑燉蛋”是澳門李禧記甜品的另外一絕。他們用的原料是走地雞的雞蛋,然後將蛋清和蛋黃攪勻,放在鍋裡慢慢地燉,燉熱後要等鍋自然涼下來,然後再燉熱、再放涼,如此反復直到雞蛋達到最佳口感。李太太說,這些特色食品都是比較費工夫的,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燉出最香滑的雞蛋。也確實如她所講,她燉出來的香滑雞蛋顏色鮮黃,口感嫩滑,香甜無比。這樣的燉蛋顛覆了我對雞蛋做法的原始觀念,令我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工藝可以使雞蛋成為一道如此美味的甜品!
李禧記也有杏仁餅。在購買李禧記店舖的杏仁餅之前,我已經先去別家買了一些,見到李太太時便請她嘗一嘗。她吃完之後直言不諱地說:“你這個杏仁餅是麵粉做的,並且加了香精;我們傳統的杏仁餅是綠豆粉做的,更不能加香精。”然後,她取出一枚他們自家做的杏仁餅讓我試食。我發現,李禧記的杏仁餅是獨立包裝的,拆開紙包之後聞不到以前在別處買的杏仁餅的濃郁香味,卻能嗅到淡淡的清香。咬上一口,綠豆粉的香甜便慢慢地在口舌中散開,而且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澳門李禧記這家店舖還有許多別的地道小食,如陳皮、話梅、冬薑等,也都是用很傳統的工藝製作出來的,而且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原料,所以老百姓喜歡買來食用,或者作手信贈送親友。
初次與李先生和李太太接觸的時候,李太太顯得很開朗、很熱情,也很健談,而李先生就比較沉默寡言一點。但是他倆的臉上傳達出一個共同的信息,那就是淳樸。接觸次數多了,我們聊的話題也就逐漸多了起來。一次問李太太:“這條街上行人這麼少,平時的生意怎麼做?”她爽朗地回答道:“節假日的時候生意會好點,因為很多香港的食客也會過來這裡;平常時候生意就馬馬虎虎啦,不過好多食客吃過覺得好吃,就會把自己的感受放到網上,很多人都能看到,然後就又會有新的食客找過來吃。好的東西總是會有人喜歡的,所以不怕。”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用到李禧記身上,該是“奶香不怕巷子深”了。
在澳門這個神奇的地方,我很慶倖同李禧記有過美麗的邂逅。李先生夫婦的職業生涯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堅守:用一生的勞動與一個古老的行當相伴相依,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平凡。其實,他們堅守的不祇是崩沙、雙皮奶和薑撞奶,他們正堅守著李禧記對傳統美食的信仰,也堅守著我們民族古老的文化傳統。
(作者是澳門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