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深化史学育人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作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是“具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健康全面的人。” [1]新课改背景下,深化史学育人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深远意义。“德不仅指道德、品行,还包含见解、器识之意”。 [2]古有刘知几论“史才、史学、史识”,亦可作为当今时代深化历史学科育人的三点原则。“史才”是“器识”,即问题意识,是对历史的大局性把握和认识;“史学”是“见解”,即思辨能力,是对历史的审辩思考与价值判断;“史识”是“道德”,即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是对国家民族乃至全球命运的关怀。
  五四青年作为“新的文化主体与政治主体”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3], 百年来青年的身份代代相传。因此,我以两代“青年”为对象,以“感悟五四精神”为德育目标,以“新文化运动塑造新青年的深远影响”为立意,落实核心素养、深化史学育人功能。
  一、史学育“器识”:营造历史情境,培养批判性思维
  “人的见识和器局,表现在对历史和现实‘透彻而超越’的认识上”[4],教师借由情景再现,使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5], 既能落实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也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欲。
  课堂伊始以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导入,青春活泼的当代青年与百年前青年颓废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史料一: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燕园情》
  史料二:(北京大学)校园像是一个衙门。学校里的“青年学生”被称作“老爷”。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只想着毕业后大家钻营做官,谁的官大,其他人就“有福同享”。
  ——《蔡元培传》
  师: “两则史料呈现的青年形象有何异同?为什么?哪一历史事件对此影响最大?”
  生:“同为北大学生却形象迥异,当代青年勤奋好学,以前的学生不思进取。这可能是时代变迁所致。”
  时代变迁中,新文化运动又是如何影响着青年呢?“从动态的历史进程看具体事件的演进趋向”时,历史事件被赋予了现实和未来的意义。 [6]从革命军剪辫、袁世凯祭天两幅照片中我们能看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缩影。晚清的有志之士睁眼看世界、救中国,青年学生如胡适、鲁迅等都曾前往海外学习,归国后他们都想以己之学报效祖国。然而他们看到却是新旧并存的景象,袁世凯为代表的军阀势力破坏革命成果,妄想复辟帝制。
  由此,我引导学生反思已有结论:“针对这种局面,‘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了吗?”对此,多数学生持反对意见。那么,新文化运动对这样的局面有什么帮助?
  随即,我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查找地图,找出新文化运动诞生的标志、主要人物和核心阵地,并对史料三和史料四进行剖析。
  史料三:改造青年之思想为本志之天职。
  ——《青年杂志》
  史料四:一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是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是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青年杂志》
  从上述史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将青年改造成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新形象。这场运动如何改造青年,它对“未来的意义”又如何体现?这些问題将在学生心中埋下伏笔,对于历史的关切融入具体情境,其批判性思维也将逐步深入。
  设置恰当的历史情境可以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提问、批判思考的习惯,也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情绪,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关切感,使他们形成大局意识。
  二、史学育“见解”:剖析历史解释,提升思辨能力
  “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7],于多元史料细节处突破难点是落实历史解释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也是历史学提升思辨能力的重要目标。面对史料二中青年身上缺乏平等、科学精神的问题,解读 “民主”、“科学”的内涵是必要的。
  史料五: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史料六: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师:“ ‘德先生’和‘赛先生’何时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到新文化运动时,其内涵有没有变化?”
  生:“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已经进入中国。这一时期,民主和科学的概念比之前更广泛,包含思想层面的进步。”
  民主、科学这两面旗帜能否改变青年的思想?多数学生表示怀疑,如果不能从思想上剔除旧道德,就无法更好地吸收新思想,对此我们以“打倒孔家店”为案例进行探究所谓的“旧道德”。
  史料七: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史料八: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史料九:孔子所提倡之道德,封建之道德也。……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师:“时人对待儒家传统的态度有何异同?”
  生:“李大钊认为孔子的理论是封建君主专制的根据,陈独秀强调传统道德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师:“那么所谓的新道德是什么?”
  学生对这个抽象问题的理解产生了困难,为更直观地体现“新道德”的内涵,解读小人物的故事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行教育,可以通过展现具体历史人物的言行来实现。” [8]   邓春兰是一位接受了包办婚姻的女学生,于1919年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写了一封信。在此我设置了一个历史故事写作的小活动,并给了提示:“请大家猜一猜信里写了什么?蔡元培又会如何回信?”学生的故事五花八门,但大家都写到了邓春兰想要上北大的情节。
  民国初期中国大学不对女性开放,时人称之为“女禁”。蔡元培秉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积极鼓励女性求学,给邓春兰回信指明了方向。1920年起,邓春兰等多位女学生成功进入北京大学求学,她成为了冲破大学女禁第一人。
  普通人物的生活经历更加贴近生活,邓春兰的例子既能很好地展现新青年的转变,也能呈现新文化运动三个主要内容的有机逻辑。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和胡适的“白话文运动”是提倡新文学、改造语言文化的主要手段。为深入探究“白话文运动的意义”,我以电影《建党伟业》中“胡适与辜鸿铭在北大图书馆辩论”的片段,设置小组交流环节,使学生形成对于“重建语言文学体系才能重塑思想”的深刻见解。
  三、史學育“道德”:理论联系实际,升华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德育渗透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形成感受和认识。” [9]真实的历史情感体验比强行灌输更具德育效果,学生借助五四青年的成长体验,自发生成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群体的觉悟的认识,更能升华家国情怀。而北大亲历者的声音更能体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史料十:《新青年》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师:“青年心中对什么产生了叛逆?会有怎样的影响?”
  生:“是对旧道德、旧文学、旧思想的叛逆,解放了思想。”
  “‘新青年’要废除一切束缚,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10] 我们该如何评价这样的行为?引导学生剖析史料十一,我们需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感受新青年的情绪异常并反思其原因。
  史料十一:新文化运动不止带来了解放,同时也给青年带来了烦闷感或失落感。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史料十二: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生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青年的误会》
  结合史料十二可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过激行为会导致青年的无所适从和烦闷,保持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的理性态度有助于形成多元评价。
  当代青年传承了新文化精神,肩负着中国梦。课堂的结尾处我问同学们:“如果能与百年前的北大青年对话,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无痕’的教育在历史学科德育渗透中具有重要作用。” [11]开放性结尾意在达成“感悟五四新青年敢于斗争、求新精神”的德育目标。本课通过追寻五四新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史为鉴,将青年的爱国精神落实在当代,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求是创新。历史对话和情感共鸣构建起浓厚的家国情怀,落实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技术的创新是浅层次的,学科育人是更本质的教育改革。创新的教学内容、高远的教学立意能使学生批判地思考历史,深刻地理解现实。因此,培养史学思维的过程与深化史学育人功能相辅相成,核心素养既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育的目标,也终将成为学科德育实践的产物。
  【注释】
  [1]车言勇、王金德:《学科德育让教学回归育人本位》,《中学教育学刊》2019年07期,第104页。
  [2]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3页。
  [3]李培艳:《五四新文化运动塑造新青年的基本战略考察》,《烟台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第42页。
  [4]尤学工:《20世纪中国历史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65页。
  [5][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页。
  [6]金丽君:《宏观体系,微观叙事——以
其他文献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沙皇。她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贵族家庭,1744年成为俄皇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次年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与彼得三世正式结婚。1762年,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就任俄国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政治上主张开明君主制,选拔和重用人才,实施自上而下的改革;在经济上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贸易限制,大力推
2017年以来,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热议的话题。“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作为人物的情感取向被关注,作为教学的价值追求被尝试。新形势下,“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紧密结合,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素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以贯之近百年,从未丢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上率下过紧日子,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奢靡之风、推行公车改革、压减政府支出、限建楼堂馆所,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尚节俭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政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年各地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为此中央提出: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
2017年底,在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举办的广东省历史教师基本功大赛,大赛期间各个地区的优秀选手都拿出了非常精彩的作品,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比自己在多年的一线教育积累的经验还要丰富。尤其是初中组的题目《洋务运动》,选手们从19世纪的60年代到9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国际情况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但冷静思考之后,在这种大变局之中,以李鸿章为例的士大夫阶层到底起了哪些作用?当时历史现场究竟如何?是很多选手忽略的
《美术的辉煌》是历史与美术相交融的一课,是历史课中的艺术史教学。如何在艺术史教学中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尋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如何在美学欣赏的同时,在历史认识中深化其理解?针对国务院文件指出“要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的要求,笔者尝试以画带史,以历史眼光来鉴赏经典绘画作品,以史入画,以历史思维来理解经典绘画作品,将“艺术的历史”与“历史的艺术”有效
近年常发现国民对国内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到此一游”无感状态的相关新闻报道,究其原因是国民缺乏将零碎的历史事实证据,通过论证和想象,组成宏伟历史画卷的能力。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知识的扩大,主要就是通过寻求如何使用迄今被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是无用的这种或那种可知觉的事实作为证据而实现的。”[1]培育学生历史证据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习得现代公民的历史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升,践行新课程
解读教材内容并达成合理的教学叙事往往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解读是教师自身思想、经验与历史的对话,然而,在标准化考试下,个性化理解是否会脱轨与失序而影响学生成绩又阻碍了教师突破“陈规陋习”的勇气。结果是,解读陷入了从史料到史料、概念到概念、理论到理论的窠臼中而影响了理解,历史教学的意义危机也由此而生。事实上,历史教学的意义建构要比知识陈述来得重要,而只有在思维碰撞的对话中,才能真正构建知识、协商价值
马秀花“大咖知识学堂”创始人  在“大咖知识学堂”,人人都知道创始人“璐瑶妈妈”。  “璐瑶妈妈”的真名是马秀花。“坚持将给自己孩子的教育惠及更多家庭与孩子的初心。”这位昔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霸在创业路上可谓无心插柳,因为她一开始只是为了解决自己一对双胞胎女儿璐璐和瑶瑶的学习问题。  2017年9月,马秀花开始创业,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大咖知识学堂”,先从英语开始,然后是语文、数学等学科,3年下来,如
汤因比 ( Arnold Joseph Toynbee) 曾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历史。人性是构成文明的基础,这既表现在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进步,也表现在由人性所决定的精神文明进步。”[1]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学探讨的也是人的历史演变,历史教育更应围绕着对人的教育展开。  课程标准有关明清君主专制的要求是,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
2020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5题以民族交融为背景,以阎立本所作《步辇图》作为史料,旨在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步辇图》作为图像史料,其史料价值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它表现了古代中国民族交融史上唐与吐蕃交融的“共有历史”意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交融的“共有历史”意识。作为民族交融史试题的一种命题视角,“共有历史”意识依托于历史叙述,又蕴含着史学方法,还彰显了家国情怀,这三者构成了“共有历史”意识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