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转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平等中的首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计算机操作娴熟,其他各种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应该尽量丰富。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师生关系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94-01
21 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推广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构成的综合素养。这一培养目标意味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信息技术课本来就是中学近几年新兴的课程,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提出又为信息技术课掀开了新的一页有青春活力但缺少经验,没有传统的模式可循,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师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成熟,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下面我就谈一下关于这方面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建优质规范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新理念的提出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硬件的跟上,软件的升级,网络环境的建设,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和使用,甚至是一些远程卫星教育平台的搭建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回顾以前,构建一个完整规范的计算机教室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期望甚至是奢望,而如今随着电脑软硬件设备的发展,价格不断降低,教育与市场的合理融合,政策的不断放宽,资金不再是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我想,只有在规范先进的教学环境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转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平等中的首席”。当然,教师淡化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并不是说放弃,相反要真正做到启智,给学生以指导。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不再是只能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客体,而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应明白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人物,知识并不是靠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的学习要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的网络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个人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魅力也是开发与实施信息技术课堂的必要条件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计算机操作娴熟,其他各种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应该尽量丰富。举个例子,很多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信息课上学生们叽叽喳喳、交头接耳,甚至有的学生偷偷玩游戏,上网聊天,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很强的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技巧,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给学生讲解一些计算机历史上的一些轶事或者说一些鲜有人知的计算机小技巧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另外我个人认为教师的语言魅力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例如,我们在课堂与学生的沟通中,可以由命令式的语言转变为商讨式的语言,如“谁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谁是计算机高手”,这样就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由评判式的语言转变成建议鼓励式的语言,如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时你可以说“别急,想到多少说多少,没想好,请坐下,再想想看”,这样就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由灌输式语言转变为引导式语言,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我们不要求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用同一个软件,我们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可以说“你喜欢用什么方法都行,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教师的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特别是语言魅力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大有帮助。
四、开展分层教学
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多更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被提出,作为其中之一的分层教学法,也逐渐被应用到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但是要想保证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地应用,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划分。可以按照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小组划分,而且要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能力强,学习热情高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领导者,也要有学习能力一般,能完成教师布置的绝大多数任务的学生,但是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教师也应该给予充分地重视,合理的将他们划分到各小组之内。
虽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划分的同时也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了小组,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忽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课堂任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逐渐得到提高。
虽然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已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自身的學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前的小组划分可能就不再适合了,所以进行小组重分就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在每次信息技术测试成绩出来的时候,结合小组内组员之间的评价,对学生的分组进行再划分,并且逐渐改变小组划分的方式,将信息技术素质高的划分为一组,基础薄弱的划分为一组。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样的分组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
五、合理正确地进行教学评价
課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对于实施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强调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期评价,我们都更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以前评价是教师单独做出的,甚至有时不评价。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这种评价中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发言和表达想法的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学生自己的作品,找出优缺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综上所述,软硬件环境的保障,新理念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合理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同时也更有效地保障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开发与实施。
参考文献:
[1]涂成赞. 探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4)
[2]罗钧介.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 亚太教育. 2016(3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师生关系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94-01
21 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推广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修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构成的综合素养。这一培养目标意味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信息技术课本来就是中学近几年新兴的课程,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提出又为信息技术课掀开了新的一页有青春活力但缺少经验,没有传统的模式可循,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师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成熟,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下面我就谈一下关于这方面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建优质规范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新理念的提出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硬件的跟上,软件的升级,网络环境的建设,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和使用,甚至是一些远程卫星教育平台的搭建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回顾以前,构建一个完整规范的计算机教室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期望甚至是奢望,而如今随着电脑软硬件设备的发展,价格不断降低,教育与市场的合理融合,政策的不断放宽,资金不再是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我想,只有在规范先进的教学环境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转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平等中的首席”。当然,教师淡化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并不是说放弃,相反要真正做到启智,给学生以指导。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不再是只能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客体,而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应明白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人物,知识并不是靠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的学习要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的网络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个人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魅力也是开发与实施信息技术课堂的必要条件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计算机操作娴熟,其他各种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应该尽量丰富。举个例子,很多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信息课上学生们叽叽喳喳、交头接耳,甚至有的学生偷偷玩游戏,上网聊天,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很强的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技巧,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给学生讲解一些计算机历史上的一些轶事或者说一些鲜有人知的计算机小技巧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另外我个人认为教师的语言魅力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例如,我们在课堂与学生的沟通中,可以由命令式的语言转变为商讨式的语言,如“谁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谁是计算机高手”,这样就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由评判式的语言转变成建议鼓励式的语言,如学生回答不出来问题时你可以说“别急,想到多少说多少,没想好,请坐下,再想想看”,这样就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由灌输式语言转变为引导式语言,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我们不要求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用同一个软件,我们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可以说“你喜欢用什么方法都行,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教师的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特别是语言魅力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大有帮助。
四、开展分层教学
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多更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被提出,作为其中之一的分层教学法,也逐渐被应用到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但是要想保证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地应用,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划分。可以按照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进行小组划分,而且要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能力强,学习热情高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领导者,也要有学习能力一般,能完成教师布置的绝大多数任务的学生,但是对于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教师也应该给予充分地重视,合理的将他们划分到各小组之内。
虽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划分的同时也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了小组,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忽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课堂任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逐渐得到提高。
虽然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已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自身的學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前的小组划分可能就不再适合了,所以进行小组重分就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在每次信息技术测试成绩出来的时候,结合小组内组员之间的评价,对学生的分组进行再划分,并且逐渐改变小组划分的方式,将信息技术素质高的划分为一组,基础薄弱的划分为一组。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样的分组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
五、合理正确地进行教学评价
課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对于实施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强调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期评价,我们都更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以前评价是教师单独做出的,甚至有时不评价。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这种评价中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发言和表达想法的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学生自己的作品,找出优缺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综上所述,软硬件环境的保障,新理念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合理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同时也更有效地保障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开发与实施。
参考文献:
[1]涂成赞. 探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4)
[2]罗钧介.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J]. 亚太教育. 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