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军在长征时期途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区,与多个少数民族之间展开了深刻的交往交流交融。长征遗址资源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共担民族复兴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长征遗址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263
在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不论是沟壑纵横的云南边疆还是民族风俗浓郁的多彩贵州亦或者是四川的雪山草地都留下了大量的红军足迹,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留下了众多的长征遗址资源。我们要以民族复兴的视野来审视长征遗址资源的价值之维,共同筑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用心、用情、用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天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都可以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长征遗址资源对于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精神引领价值
红军在长征途中,多次转战老少边穷的民族地区,留下了众多的长征遗址资源。这些遗址资源是党和各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制定适宜民族政策,促进各族人民之间团结平等、和谐友爱,取得万里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汇聚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磅礴力量。红军在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途经云南藏区时便制定和实施了“兴盛番族”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禁止民族间的压迫和歧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这些民族政策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值得我们代代相传。此外,对于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1]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我们可以从长征时期党和少数民族互帮互助的事迹和史实中得到启示和帮助,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长征遗址资源对于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巨大精神引领价值。
长征遗址资源对于推动国家繁荣昌盛具有政治导向价值
长征遗址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和革命人民在举步维艰的土地革命时期历经千难险阻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文化载体,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拓宽长征遗址资源的相关产业链,将长征遗址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地可持续增长, 体现长征遗址资源独有的经济价值。红军长征经过了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些地区留下了众多的长征遗址资源,这些遗址资源很多都是红军在长征途中与苗族、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建立深厚友谊时形成的,例如四川甘孜的彝海结盟纪念地等。我们对这些长征遗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长征文化的建设力度,让长征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大繁荣,增强各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相互依存的一体格局。长征遗址资源是红军长征时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团结互助的历史见证,它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加深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方针和民族工作政策的责任感与认同感,让他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发挥了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的政治導向价值。
长征遗址资源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融具有渠道拓宽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融,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途经少数民族地区留下的长征遗址资源是党与其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因此,要坚持以长征遗址资源为依托,深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探索契合时代感的和接受度的实践途径,将长征遗址资源演化为系统的民族交往交融的里程碑,落地实践同各个少数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构想,谱写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2]对此,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红军长征遗址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红色开发理念,开发独具长征特色的民族产品,尽可能多地引导民众参与其中,改善少数民族民生,拓宽民族交往交融的渠道,彰显其长远的政治导向、文化育人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价值,在长征遗址资源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庆才,马宏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8):55.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9-9-28(2).
作者简介:秦专松(1996-),男,重庆奉节人,专任教师,从事民族地区红军遗址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李坤梅(1997-),女,重庆奉节人,组织部干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俏(1996—),女,辽宁本溪人,专任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长征遗址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263
在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不论是沟壑纵横的云南边疆还是民族风俗浓郁的多彩贵州亦或者是四川的雪山草地都留下了大量的红军足迹,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留下了众多的长征遗址资源。我们要以民族复兴的视野来审视长征遗址资源的价值之维,共同筑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用心、用情、用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天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都可以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长征遗址资源对于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精神引领价值
红军在长征途中,多次转战老少边穷的民族地区,留下了众多的长征遗址资源。这些遗址资源是党和各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制定适宜民族政策,促进各族人民之间团结平等、和谐友爱,取得万里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汇聚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磅礴力量。红军在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途经云南藏区时便制定和实施了“兴盛番族”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禁止民族间的压迫和歧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这些民族政策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值得我们代代相传。此外,对于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1]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我们可以从长征时期党和少数民族互帮互助的事迹和史实中得到启示和帮助,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长征遗址资源对于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巨大精神引领价值。
长征遗址资源对于推动国家繁荣昌盛具有政治导向价值
长征遗址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和革命人民在举步维艰的土地革命时期历经千难险阻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文化载体,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拓宽长征遗址资源的相关产业链,将长征遗址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地可持续增长, 体现长征遗址资源独有的经济价值。红军长征经过了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些地区留下了众多的长征遗址资源,这些遗址资源很多都是红军在长征途中与苗族、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建立深厚友谊时形成的,例如四川甘孜的彝海结盟纪念地等。我们对这些长征遗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长征文化的建设力度,让长征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大繁荣,增强各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相互依存的一体格局。长征遗址资源是红军长征时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团结互助的历史见证,它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加深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方针和民族工作政策的责任感与认同感,让他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发挥了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的政治導向价值。
长征遗址资源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融具有渠道拓宽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融,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途经少数民族地区留下的长征遗址资源是党与其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因此,要坚持以长征遗址资源为依托,深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探索契合时代感的和接受度的实践途径,将长征遗址资源演化为系统的民族交往交融的里程碑,落地实践同各个少数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构想,谱写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2]对此,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红军长征遗址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红色开发理念,开发独具长征特色的民族产品,尽可能多地引导民众参与其中,改善少数民族民生,拓宽民族交往交融的渠道,彰显其长远的政治导向、文化育人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价值,在长征遗址资源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庆才,马宏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8):55.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9-9-28(2).
作者简介:秦专松(1996-),男,重庆奉节人,专任教师,从事民族地区红军遗址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李坤梅(1997-),女,重庆奉节人,组织部干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俏(1996—),女,辽宁本溪人,专任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