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官正:用5张毕业证回忆成长历程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liveto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张毕业证书,40年前我很珍视对它们的保管,藏在木箱底层,上面放了些书和当“礼服”穿的的确凉衬衣,以及一条半新不旧的茄色裤子。
  1986年到江西当省长时,不知是由于淡忘还是衣服多了几件,也不知是谁有意无意的“帮助”,证书找不到了,政务缠身,无暇以顾,也未放在心上。
  约两年前,要搬家,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家人在破烂堆里扒拉,可能是找找还有没有可用的东西。据说在一个旧塑料包里发现了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的毕业证书,通电话告诉我时,我说:“莫烧掉了,请放到我楼上书桌抽屉里。”去年回南昌时,看到了它们,翻了翻,又放回去,也没多想。
  退休后,闲来无事,不知怎的,又想起它们,拿出来看看。
  小学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剃了个瓦片头,似乎向人炫耀说,土改时,人民政府分给我家瓦房,不再住茅草屋了,头顶上的这片瓦可以作证。脸部是皮包骨、棱角清晰的孩子相。之前没照过相,第一次摆姿式,显得很不自然,龇牙咧嘴,好像饿狼吃食,没个看相。
  1953年,我对小学毕业证上的照片就很不满意,也不相信自己是这般模样。一天,我到王老师房间里去,向她借镜子照了照,尽管摆过几个姿式,都差不多。当时想,算了吧,不是照片的问题,就是这个又黑又瘦的样子,再说又不是我的错。
  这张照片,勾起了我一段难忘的记忆。解放后,想读书,家里穷无钱上学。一天,我下定决心,把父亲的土布裤子的一条裤脚扎死,“偷”了米,到学校报了名。后来父母知道了,也没责怪我,只是无奈地说:“实在没钱,家里人多劳力少,还去读什么书?你不听,我们也没法。”
  余干初中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头发有些乱,比3年前“一团茅草”盖在头上好了一些,脸还是那样瘦、那样黑,嘴巴还是张开的,但牙齿外露已不太显眼。对这张照片,我虽不满意,但还勉强能接受。
  这张毕业证书得来可真不容易啊!1954年发大水,家里田地几乎淹光,住的破牛栏砖瓦房被水浸了两米高,拆了家里一些旧船板做挡风壁的板子,在高的地方露天过夜,蚊子很多,我得了疟疾,死里逃生。没有钱上学怎么办?母亲把自己的耳环,姐姐和妹妹头上、手上的首饰都狠心地摘了下来,几经周折才到县银行换了10元4角钱,用10元报了到。由于政府的关心,学校的照顾,我得了乙等助学金,才得以延续学业。这张毕业证后面,隐含着多少生活的艰辛、人情的淡薄、师长的关怀!
  鄱阳高中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发型是与时俱进了,但因长时间生病,样子更难看,像个捡垃圾的,面无表情,病态木讷,毫无精神,看了心酸。
  怎么能不心酸呢?得了副伤寒,差点儿死了,还有一连串的苦难,至今不堪回首。填报大学志愿时,班主任薛番琛老师的建议,影响了我大半辈子的命运。学校给了我20元到北京的路费,实在是喜从天降,要是这时照毕业照,脸上兴许会有点儿笑容啊!
  清华大学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发型在大城市都不算落后,脸上长了点儿肉,表情还比较自然,也有点儿自信的样子。在首都上大学,党和政府关怀照顾,一直领的是最高等级的助学金。后来,伙食费每月增加了4元,生活改善了,再不长肉,效益太差了吧?恐怕也对不起助学金。大学6年,辛辛苦苦,顺利完成学业,心里好像放下了一块石头。想到今后当个工程师不会有问题时,眼前好像一片光明。
  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是参加工作后补发的。一些造反派说我们这样的人是走白专道路的,是修正主义苗子,不给我们发毕业证,也不按研究生发工资。当时家庭负担很重,读了9年大学同读4年大学的发一样的工资,心里很有想法,对发不发毕业证书倒无所谓。清华大学通知补发研究生毕业证书时,要我拿照片去,我选了一张自己认为对得起观众的照片。头发有些长,向左边倒,是个货真价实的“左派”。脸上还是很瘦削,额头上多了几条浅浅的皱纹,五官尚端正,嘴巴的样子自然从容,头微昂,两眼有神,看上去像个年老学生。这时,我已是葛店化工厂党委委员、车间主任,还做出了点儿成绩,同工人和技术人员在一起,心情很好。
  这5张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印记了我艰难的漫漫求学路,印记了党和政府对我的恩情,印记了求学路上恩师与同窗的关爱。
  看到这些照片,我心里难安的是,没有为母亲的哺育做半点儿回报,她就过早离开了人间;没能对卖首饰为我筹学费的姐姐有所关照,她也离我而去;没有为对我人生命运起关键作用的张泗安、薛番琛二位班主任做什么事情,两位恩师也过早离世。这些有恩于我的亲人,没得到我半点儿好处,也没看到他们的心血和期望没有被辜负,想来又何以心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党和政府重视教育,资助学子。只要个人努力,考取了中学、大学、研究生的都能完成学业,怎么能不为今天的青年、为祖国的明天而欣慰!
  5张毕业证书和上面的照片,尘封起来,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被扔掉、被烧掉,或许被保存下来,这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见证了我个人艰难曲折的成长,也从细微处见证了共和国历史的变迁!
  (摘自《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康熙年间,万州城内有一个卖核桃为生的老者,每天担着两筐核桃到集市上叫卖。  这天刚过晌午,老者的两筐核桃已经卖出一筐,他一边大声招揽生意,一边高兴地用青砖砸开几个核桃分给在摊前玩耍的小孩们吃。  突然,从街那边走过来一个虬髯大汉,停在老者摊前,指着筐里的核桃问道:“老头,你这核桃货色如何?”  老者瞄了一眼大汉,慢吞吞地说:“我的核桃货色上乘,整个集市都知道我的核桃好,不信,我给你砸开两个尝尝,觉
期刊
编辑动机  十年自主招生,改变了许多考生的命运、影响了许多家庭的选择。随着自主招生模式的不断改进,也对高中教学和教育培训市场产生了连带影响。我们沿着十年自主招生的轨迹,去体察自主招生给参与者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化。  考生从“状元”到“写手”人才在变化  回忆起七年前参加的自主招生考试,天津女生刘伦依旧记忆犹新。在2006年的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夺得本市理科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招生办)建筑系录取
期刊
第二部  序 言  敬爱的杉谷义人先生:  您能花费那么多宝贵的时间,耐着性子读完我那封断断续续写了二个月,为了省钱作为包裹寄出的长信,并且给了我那么多的鼓励和肯定,使我感动而歉疚。  让我感慨万端的是,我在信中提到的那位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平度城驻守的日军指挥官杉谷,竟是您的父亲。为此您代表已经过世的父亲向我的姑姑、我的家族以及我故乡人民谢罪,您正视历史的态度、敢于承担的精神,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们
期刊
李鸿章家族——外交大臣  晚清时期,这个家族对中国政坛的影响,与近现代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各界的联系,故家旧族中鲜有能与之比拟者。因为李鸿章,这个家族从大红而大黑,大起又大落,然而在不同时代,李家人有着不同的生存法则,可谓一代有一代的活法。  李文安:进士及第 跻身京城官列  在安徽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有一片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这就是晚清军政重
期刊
波兰历史学家亚当·米奇尼克说:“如果要在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选择一个,我宁愿选择黛德丽。”正是这么一个文不对题的回答,让我开始对一代佳人黛德丽着迷。  黛德丽19岁时,还只是一个在柏林夜总会里讨人喜欢的歌女,21岁时她嫁给电影制片人鲁迪·萨博,然后走上了银幕。  1930年,她乘船从德国前往美国,好莱坞名导斯坦伯格向她抛出橄榄枝。她不断超越自我,在好莱坞的声望逐渐与葛丽泰·嘉宝平分秋色。  黛德丽离
期刊
卷曲的头发,清瘦的面容,忧郁的眼睛——这就是埃德加·爱伦·坡,一个身世凄凉、命运多舛的“颓废诗人”,一个著述丰盛、颇多创见的天才作家。  生前,爱伦·坡没能得到同代人的理解和赏识;死后,竟然还常常遭到歪曲和攻讦。1848年秋,他在点评平克尼的一首诗时曾讲过:“不幸的是,平克尼先生出生在遥远的南方,不然他早就……成了美国的头号抒情诗人。”于是后人有此一论:如果说平克尼真是生错了地方的话,那么爱伦·坡
期刊
很长时间没回家了,星期四多威的奖品寄来了:父亲的一双鞋。便决定给父亲送鞋,回家一次。  因女儿一直嚷着想到野外玩,便在收拾大包小包的同时,把挖荠菜用的小铲子也顺手装进包里。因回家的最后一段路是走有麦田的土路,便想带着女儿去麦田里挖荠菜,好好地痛快地玩一玩,尽情享受一下周末的快乐。  终于等到了放学,坐上车。暖风在车窗外呼打打而过,暖暖的。麻雀也是飞起一群一群的,叽叽喳喳。我和女儿看着,一路上更是眉
期刊
十年前,一夜成名还只是可望不可及的罕见机遇;十年后,它变得如此稀松平常,以至于少有人愿意以此为切入口,了解发生在“一夜成名之人”身上的种种遽变。理由很简单:对某些人来说,他们早已为成名做好了准备。  但吉克隽逸不是。直至今日,她也只能懵懵懂懂地用“我有了一个舞台,60%的时间都在唱歌,唱打动大家的歌”来概括自己成名后的境遇。她断然不像同期出道的吴莫愁那样,以强势的态度宣告一切来得刚刚好,而是沿袭了
期刊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自觉肩负起“为往圣继绝学”的历史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捍卫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堪称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坚定的守护者和传承人。1967年10月,钱穆夫妇正式迁居台湾。起初住在台北金山街,次年7月搬进位于台北双溪东吴大学校园西南角的一处幽静的小楼里。钱穆为这座小楼取名“素书楼”,从此开始了他在此长达二十多年的著述、讲学生涯。  住进“素书楼”后,钱穆深居
期刊
“文革”时期,他是赫赫有名的“白卷英雄”,并成为“政坛新星”;80年代,他在监狱度过十余年的光阴;90年代,他消失人海,开始创业之路;20年过去了,他已悄然积累上亿身家。从“白卷英雄”到“财富英雄”,他上演了现实版的“王者归来”,也有人调侃他说“4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39年前以“交白卷”闻名遐迩的张铁生,近日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在禾丰牧业招股说明书中,张铁生是第六大股东,若上市成功,他将拥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