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亟待被重新认识,乡土文化振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文化生发、传承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状态,影响着乡村社会的道德价值和秩序体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關键词:乡村振兴;乡土文化;农村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村地区最为突出。在当前我国大力振兴乡村的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亟待被重新认识,乡土文化振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文化生发、传承的载体,也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状态,影响着乡村社会的道德价值和秩序体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持续性向城镇迁移,基层农村文化呈现“空心化”与“格式化”的特征,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呈现结构性塌陷。
一、当前建湖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2018年建湖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55元、增长8.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增长8.8%),全县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3.64万亩、稻(藕)田综合种养5万亩;新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新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年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4241户、8822人实现脱贫,累计脱贫率达74.2%。但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越来越不能掩盖精神荒漠的蔓延,而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影响日益加深,文化建设的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公共文化空间被逐步弱化。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空心化。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出于生计、个人发展、子女教育等原因,选择前往城市工作或定居。城市化和市场化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精英离开乡村,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主力人才流失,从而削弱了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而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的农村社会,文化消费动力不足,公共文化参与率偏低,导致公共文化空间出现结构性塌陷。
二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衡。十八大以来,政府逐步推进一批高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促进了一系列面向城乡、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扎实落地,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截止2016年末,江苏省99.6%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44.1%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49.8%的乡镇有体育场馆,89.6%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79.3%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建湖当地也开展了一系列配套的文化供给活动。例如,2018年组织开展“周末欢乐广场”“杂技周末剧场”“淮剧周末舞台”等惠民文化演出600多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①但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和配套的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管理模式相对固化、设施配套设置落后、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与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不能有效衔接,造成一定的资源闲置和机构空转。
三是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危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和农村地区欠发达等因素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的乡村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经济的落后、政策对城市的倾斜,必然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滞后,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追求更现代化、更主流的城市生活。以建湖地区农村为例,建湖是淮剧之乡,淮剧有着广泛地群众基础,曾是农村地区的主流文化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淮剧也逐渐转向城市地区发展,在农村地区也仅在婚丧嫁娶时偶尔为之。而传统的地方戏曲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在农村地区也不能接续传承。
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以及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和自主化,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与居民文化消费的自主性选择之间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公共文化空间利用率较低。当前在建湖农村地区,农民常见的文娱方式便是观看电视节目。随着社会发展,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民也在逐渐增加,但文艺活动也仅限于观看小视频、听地方戏曲等,且内容偏于低俗搞笑,缺乏正面向上的引导。
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是激发农民的自主性,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意愿息息相关,只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才能在农村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要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该尊重农村文化生成法则,将原生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持范围,将农村文化能人和自发文化组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重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和文艺队伍,选配一批热爱文体事业的专、兼职人员,挖掘并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艺骨干,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文艺队建设,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
二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转变单一的政府包揽方式。探索委托经营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动员营利性文化公司、公益性文化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满足农村的多元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农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针对农村的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文化产品,把更多的市场流行带入农村。不仅为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打造日常休闲娱乐的空间,也为从城市返乡的人员提供更多文化消费选择。
三是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真正接上农村的“地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宣传教育,弘扬真善美,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借用日常语言和民间文化,努力使其通俗、易懂、易学、易会。此外,可以结合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需要,融合更多贴近生活的、实用的知识技能,让文娱活动的主题远离低俗搞笑,更加地富有内涵。通过积极向上的引导,逐步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农村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赵语慧.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5年第9期.
[2]何兰萍,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与农村文化建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姚海萍,中共建湖县委党校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助理讲师
關键词:乡村振兴;乡土文化;农村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村地区最为突出。在当前我国大力振兴乡村的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亟待被重新认识,乡土文化振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文化生发、传承的载体,也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状态,影响着乡村社会的道德价值和秩序体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持续性向城镇迁移,基层农村文化呈现“空心化”与“格式化”的特征,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呈现结构性塌陷。
一、当前建湖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2018年建湖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55元、增长8.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增长8.8%),全县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3.64万亩、稻(藕)田综合种养5万亩;新创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新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年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4241户、8822人实现脱贫,累计脱贫率达74.2%。但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越来越不能掩盖精神荒漠的蔓延,而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影响日益加深,文化建设的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公共文化空间被逐步弱化。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空心化。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出于生计、个人发展、子女教育等原因,选择前往城市工作或定居。城市化和市场化吸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精英离开乡村,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主力人才流失,从而削弱了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而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的农村社会,文化消费动力不足,公共文化参与率偏低,导致公共文化空间出现结构性塌陷。
二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衡。十八大以来,政府逐步推进一批高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促进了一系列面向城乡、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扎实落地,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截止2016年末,江苏省99.6%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44.1%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49.8%的乡镇有体育场馆,89.6%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79.3%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建湖当地也开展了一系列配套的文化供给活动。例如,2018年组织开展“周末欢乐广场”“杂技周末剧场”“淮剧周末舞台”等惠民文化演出600多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①但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和配套的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管理模式相对固化、设施配套设置落后、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与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不能有效衔接,造成一定的资源闲置和机构空转。
三是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危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和农村地区欠发达等因素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的乡村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经济的落后、政策对城市的倾斜,必然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滞后,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追求更现代化、更主流的城市生活。以建湖地区农村为例,建湖是淮剧之乡,淮剧有着广泛地群众基础,曾是农村地区的主流文化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淮剧也逐渐转向城市地区发展,在农村地区也仅在婚丧嫁娶时偶尔为之。而传统的地方戏曲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在农村地区也不能接续传承。
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以及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和自主化,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与居民文化消费的自主性选择之间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公共文化空间利用率较低。当前在建湖农村地区,农民常见的文娱方式便是观看电视节目。随着社会发展,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民也在逐渐增加,但文艺活动也仅限于观看小视频、听地方戏曲等,且内容偏于低俗搞笑,缺乏正面向上的引导。
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重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是激发农民的自主性,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意愿息息相关,只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才能在农村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要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该尊重农村文化生成法则,将原生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持范围,将农村文化能人和自发文化组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重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和文艺队伍,选配一批热爱文体事业的专、兼职人员,挖掘并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能人、文艺骨干,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文艺队建设,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
二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转变单一的政府包揽方式。探索委托经营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动员营利性文化公司、公益性文化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满足农村的多元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农村的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针对农村的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文化产品,把更多的市场流行带入农村。不仅为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打造日常休闲娱乐的空间,也为从城市返乡的人员提供更多文化消费选择。
三是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真正接上农村的“地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宣传教育,弘扬真善美,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借用日常语言和民间文化,努力使其通俗、易懂、易学、易会。此外,可以结合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需要,融合更多贴近生活的、实用的知识技能,让文娱活动的主题远离低俗搞笑,更加地富有内涵。通过积极向上的引导,逐步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农村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赵语慧.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困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5年第9期.
[2]何兰萍,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与农村文化建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姚海萍,中共建湖县委党校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