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巴山深处落后地区的万源市,2010年中学生物新课改全面实施,让人欢喜让人忧:有欢呼雀跃的,认为它如春风让学校生机盎然;有不置可否的:认为它是新瓶装旧酒,“目标、教材是新的,课堂教学却涛声依旧”;“高考指挥棒不倒,你吼课改轰轰烈烈,我搞应试有声有色”……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势在必行吗?有何建议?
一、新课程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知识经济时代对“后备军”提出更新更高要求。“21世纪是生物科技领先发展的信息时代”,急切呼唤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破旧立新,新课程改革是触及教育灵魂的变革。应试本位的教育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得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被简化为“见分不见人”的片面认识活动,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将课本视为“金科玉律”,不会思考诘问,更不会评判创新。美其名曰“培养动手能力”的实验课只不过是“按菜谱做菜”……
新课改带来新气象,使基础教育“更上一层楼”,让素质教育有了依附的载体,是一次深层的变革。前进的路上总是充满坎坷,“摸着石子过河”总会遇到暗礁险滩……
二、新课程改革:想说爱你不容易
现有评价机制是课改实施的“拦路虎”。目前的评价标准基本还是“老一套”,新方案“千呼万唤难出来”,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高考指挥棒”一挥,课改就“缴械投降”。
片面追求成绩,重点关心名次,唯一牵挂的是升学率,中学生物被戏称为“豆芽科”,沦为课程的附庸,形同虚设。多数专业老师觉得“难有出头之日”,有“入错行”的感觉,怨声载道:“热闹是你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对课改缺乏积极性。
现实条件是课改激情的“灭火器”。边远山区的学校设备简陋,连基本的实习、实验条件都不具备;学生不但家庭条件差,无法实施考察,而且“学困生”多,基础差,阅力浅,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表达能力之低尤其让人瞠目结舌。任务无法完成,活动交流课上只能充当局外人,真正有能力参与的寥寥无几。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显得无动于衷。结果是事倍功半,效果差。改革激情被现实冲得一干二净,只好偃旗息鼓,一切回到从前。
谁为安全“买单”是课改深入的“紧箍咒”。安全问题一招致命,称为“警戒线”,是老师惧怕的“尚方宝剑”,怕学生“越轨”,视个性为“洪水猛兽”,以实验课为例:总是准备好仪器、试剂等,逐步演示。学生对过程如过眼烟云,对细节漫不经心,对结果似懂非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倒造成思维的局限性与心理惰性,更加依赖课本。为应付“考查”,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反反复复地练,让培养科学素养成为“纸上谈兵”。
三、新课程改革:路在脚下,柳暗花明
改变传统评价方法,走向“大众教育”,驱逐“拦路虎”。如何合理评价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应多种:行为观察、情景测验、成长记录等;考核方式多样:笔试、辩论、制作、报告等;评价目标明确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全面化、方法多样化、时机全程化,改变“一考定终生”的陈腐作法,建议用“等级 评语”和“档案袋”方法,进行适时、激励评价。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
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变“灭火器”为“助燃器”。生物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贫困山区应发挥地区优势,推动地方教育。大巴山具丰富的生态资源:植被情况、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等。同时学生虽学习底子薄,但耳濡目染积累大量生物学经验。老师作为资源载体,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大自然,从基础生物到前沿科技,让学习由一潭死水变成“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流。
彻底“洗脑”,砸碎“紧箍咒”,踢开“绊脚石”。老师不断反思,课改强调“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老师凭借“好方法”更好地演绎不同内容,学生整合多种方式,积极有效地参与,让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老师规范行为、引导深化。
安全警钟长鸣但不可过于保守,实验由演示到自己动手,由封闭到开放,由验证到探究,提出挑战性问题,把实验室建成发明创造的基地。让“教”与“学”相得益彰,取得“双赢”效果。
联系学科知识培养情意,走向“全人教育”。
1.培养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①展现生物学中蕴涵的美学价值进行美育。自然界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获得美的感受、体现美的情怀。
②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现象,顺利渡过“多事之秋”。生命神奇虽玄妙,人生未来也可知。启发学生从基因的、系统的视角看生命,开展“进化离我们远吗?”等活动。针对“男生难管,女生更难管,二流学校的女生尤其难管”的现状,引导自我解读青春密码,疏通心结。
③从日常点滴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世间万物有灵性,花草虫鱼不可轻,关注“动物生存权”,不以自身好恶判断生物好坏,引导学生生态平衡角度思考:人类应如何与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相处?
④认识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我市水质缺碘富含钙,易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结石病”,教学生防患于未然。
2.结合本地生态进行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老师抓住“巴蜀胜地、万宝之源”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围绕“环境与生存”、“生态农业与生活”等课题进行环保教育。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即保护人类,懂得“退耕还林”,理解生态为立市之本,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3.关注前沿成就,进行STS教育 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基因工程不当利用,物种越来越单调,“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面对新病毒袭击,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
4.开发利用科学史价值,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史是科学的高度概括结晶。“杂交水稻”增加民族自豪感;《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培养创新性,《孟德尔的生平》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及严谨求实的道德风范……
总之,新课程改革:更新观念是前提基础;精心组织是核心关键;提高素质是重要保证。吸理念之精髓,学他人之经验,最终达到科学、人文、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正是“课程改革春风劲、全人教育情意行”,现虽是“春风欲渡寒料峭”,必将会“百花向阳气象新”。
一、新课程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知识经济时代对“后备军”提出更新更高要求。“21世纪是生物科技领先发展的信息时代”,急切呼唤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破旧立新,新课程改革是触及教育灵魂的变革。应试本位的教育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得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被简化为“见分不见人”的片面认识活动,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将课本视为“金科玉律”,不会思考诘问,更不会评判创新。美其名曰“培养动手能力”的实验课只不过是“按菜谱做菜”……
新课改带来新气象,使基础教育“更上一层楼”,让素质教育有了依附的载体,是一次深层的变革。前进的路上总是充满坎坷,“摸着石子过河”总会遇到暗礁险滩……
二、新课程改革:想说爱你不容易
现有评价机制是课改实施的“拦路虎”。目前的评价标准基本还是“老一套”,新方案“千呼万唤难出来”,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高考指挥棒”一挥,课改就“缴械投降”。
片面追求成绩,重点关心名次,唯一牵挂的是升学率,中学生物被戏称为“豆芽科”,沦为课程的附庸,形同虚设。多数专业老师觉得“难有出头之日”,有“入错行”的感觉,怨声载道:“热闹是你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对课改缺乏积极性。
现实条件是课改激情的“灭火器”。边远山区的学校设备简陋,连基本的实习、实验条件都不具备;学生不但家庭条件差,无法实施考察,而且“学困生”多,基础差,阅力浅,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表达能力之低尤其让人瞠目结舌。任务无法完成,活动交流课上只能充当局外人,真正有能力参与的寥寥无几。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显得无动于衷。结果是事倍功半,效果差。改革激情被现实冲得一干二净,只好偃旗息鼓,一切回到从前。
谁为安全“买单”是课改深入的“紧箍咒”。安全问题一招致命,称为“警戒线”,是老师惧怕的“尚方宝剑”,怕学生“越轨”,视个性为“洪水猛兽”,以实验课为例:总是准备好仪器、试剂等,逐步演示。学生对过程如过眼烟云,对细节漫不经心,对结果似懂非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倒造成思维的局限性与心理惰性,更加依赖课本。为应付“考查”,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反反复复地练,让培养科学素养成为“纸上谈兵”。
三、新课程改革:路在脚下,柳暗花明
改变传统评价方法,走向“大众教育”,驱逐“拦路虎”。如何合理评价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应多种:行为观察、情景测验、成长记录等;考核方式多样:笔试、辩论、制作、报告等;评价目标明确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全面化、方法多样化、时机全程化,改变“一考定终生”的陈腐作法,建议用“等级 评语”和“档案袋”方法,进行适时、激励评价。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
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变“灭火器”为“助燃器”。生物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贫困山区应发挥地区优势,推动地方教育。大巴山具丰富的生态资源:植被情况、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等。同时学生虽学习底子薄,但耳濡目染积累大量生物学经验。老师作为资源载体,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大自然,从基础生物到前沿科技,让学习由一潭死水变成“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流。
彻底“洗脑”,砸碎“紧箍咒”,踢开“绊脚石”。老师不断反思,课改强调“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老师凭借“好方法”更好地演绎不同内容,学生整合多种方式,积极有效地参与,让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老师规范行为、引导深化。
安全警钟长鸣但不可过于保守,实验由演示到自己动手,由封闭到开放,由验证到探究,提出挑战性问题,把实验室建成发明创造的基地。让“教”与“学”相得益彰,取得“双赢”效果。
联系学科知识培养情意,走向“全人教育”。
1.培养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①展现生物学中蕴涵的美学价值进行美育。自然界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让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获得美的感受、体现美的情怀。
②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现象,顺利渡过“多事之秋”。生命神奇虽玄妙,人生未来也可知。启发学生从基因的、系统的视角看生命,开展“进化离我们远吗?”等活动。针对“男生难管,女生更难管,二流学校的女生尤其难管”的现状,引导自我解读青春密码,疏通心结。
③从日常点滴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世间万物有灵性,花草虫鱼不可轻,关注“动物生存权”,不以自身好恶判断生物好坏,引导学生生态平衡角度思考:人类应如何与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相处?
④认识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我市水质缺碘富含钙,易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结石病”,教学生防患于未然。
2.结合本地生态进行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老师抓住“巴蜀胜地、万宝之源”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围绕“环境与生存”、“生态农业与生活”等课题进行环保教育。学生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即保护人类,懂得“退耕还林”,理解生态为立市之本,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3.关注前沿成就,进行STS教育 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基因工程不当利用,物种越来越单调,“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面对新病毒袭击,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
4.开发利用科学史价值,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史是科学的高度概括结晶。“杂交水稻”增加民族自豪感;《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培养创新性,《孟德尔的生平》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及严谨求实的道德风范……
总之,新课程改革:更新观念是前提基础;精心组织是核心关键;提高素质是重要保证。吸理念之精髓,学他人之经验,最终达到科学、人文、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正是“课程改革春风劲、全人教育情意行”,现虽是“春风欲渡寒料峭”,必将会“百花向阳气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