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把握诗词的抒情美,更好的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陶冶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关键词: 体会;抒情美;诗眼;再现情境
  “诗言志”,诗歌最擅长抒情,十九世纪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尽管有些诗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不复有与诗同时代的体验,但仍会为其诗所震撼,这就是诗美的力量,其内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感情的饱满真挚。诗总是具有抒情的美,或欢乐、或忧愁、或愤怒、或喜悦、或伤感、或浓郁、或轻淡、或激昂、或婉转……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它的灵魂——抒情美。
  一、深刻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深入体会诗词抒情美
  诗词鉴赏,自然不能离开诗词作品本身,但我们还要了解作者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性情、气质、阅历、修养等无不直接影响到诗的创作。“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这对于“诗言志”的诗歌艺术来说,更是如此。我们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世环境,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受什么影响、针对什么东西写那首诗的,也就是把作品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作者及诗词背景,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诗词的抒情之美,甚至引起情感的共鸣。如我在教学曹操写的《观沧海》时,我先介绍作者写此诗是在北征乌桓胜利归途中,登上石碣山,面对沧海,有感而发。当时,他已基本统一北方,正在准备南下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中国。然后,我要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你作为一个有雄伟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呢?那吞吐日月的沧海,不正是诗人广阔胸怀的体现吗?那生意盎然的树木百草,不正是诗人意气风发,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吗?此情此景,又怎能不激发他一统中国的豪情呢?”
  正因为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曹操其人及当时的写作背景,所以学生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诗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反之,如果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就有可能对作品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乃至造成谬误判断。
  二、抓住“诗眼”,准确体会诗词抒情美
  在通常情况下,诗的感情往往通过“诗眼”表现出来,所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警策的字词或句子。历来诗人无不十分讲究“诗眼”的提炼。陆机的《文赋》所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也可以说明“诗眼”的作用。有人把“诗眼”称为“一字见境界”,道理也就在这里。因此,“诗眼”往往是一篇精神之所在。教师在教学诗词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抓了“诗眼”,也就是抓住了诗词的意脉,就是抓住了统帅全篇的精髓。
  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第五首,就可以抓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这个“诗眼”,“见”是偶然见山,初不经意,表现诗人悠闲自然,无所用心的情意,又正与全篇精神相融洽。如果换成“悠悠望南山”,一字之差,意境就会全然不同,“望”是有意而望,不免显出造作之态,又与整个情调相悖。因此,理解这个“见”字,全诗主旨便初见端倪。如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可以抓住“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尤其是抓住“空”字这个“诗眼”来理解,“空”字传神地写出
  了行人远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理解了“空”字,也就理解了全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当然,“诗眼”不只限于一句中的一两个字,它还可以是一篇中的一两句,有的诗词甚至将那些关键的语句在诗中多次出现,反复吟唱,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这些句子一般都是“意脉句”,也就是诗眼,诗人通过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明确表现出“诗眼”,象《诗经》中这样的例子就很多。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引起充分的注意,绝不可轻易放过。
  三、创造性再现情境,深化体验诗词抒情美
  别林斯基说过“诗人用形象来思索,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在学生已读懂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绘画展示,情境活动,来创造性地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从而使诗词的抒情之美真正融为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
  如我在教学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时,因为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很像一幅笔墨潇洒的水墨画。所以,我先要学生根据小令内容将它简单地画出来,然后由学生对画面进行解说或教师引导解说:“秋天的黄昏,夕阳正在西沉,天色渐渐黯淡下去。郊原上一片寂静,只有几只刚刚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不时地哑哑叫几声。稍远一点,在小桥流水的近旁,有稀稀落落的几家村舍,已经升起了炊烟。村外,寂静无人。看到这种景象,诗中的主人公——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怎能不涌起满腔的乡愁呢,更何况此刻他是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的马,步履艰难地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呢!又是一年将尽,何日是归期!”这样,情境交融,学生在创造性地再现情境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更深化了作者所抒羁旅之愁的深切理解,真正体会到用这样的意象来表现这样的情感之妙。在《行路难》这首诗中,诗人的浪漫主义体现在夸张的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上,这首诗里,诗人运用了“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诗人用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盛宴,却笔锋一转,道出了自己“不能食”的苦闷,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更丰富了诗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使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词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尤其是那种浓烈的情感美,教者在教学时应用心引导。
  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美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感染、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情感体验中去认识人和生活的本质,要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感染、激励学生,陶冶性情,逐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使之不断完善自我人格。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出口洲中学415600 )
其他文献
最近,一张修理红绿灯的照片火了,照片上两个修理工乘坐升降梯去换高高挂起的红绿灯,身材魁梧的修理工竟然比红绿灯灯体矮了一截。可谁不知道红绿灯只有碗口大小,难道我们亲眼所见也会出错?  那么,红绿灯究竟有多大呢?1868年,英国机械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宫前的廣场上安装了第一座红绿灯,它由红、绿两色旋转式煤气灯组成,灯柱高达6.7米,比一般的两层楼还高。  1920年,美国警官威廉·波茨在密歇根州底
1  初中时,我住在离学校很近的家属区,上学和放学的路程只需要五分钟时间,所以我经常会在教室做一会儿作业,等到同学们都回去了,才静静地离开教学楼。有一次,刚下过大雨,蓊蓊郁郁的棕榈树被雨水冲刷得绿意盎然,还有残存的雨水顺着叶脉滴滴答答地落下,我怀里抱着还未写完的作业,急匆匆地跑过学校的林荫小道。猛然间,我抬头看见了背着蓝色书包、穿着校服的吴鸣。他慢慢地向远处走去,没有打伞,头顶的树冠时不时有雨水落
75岁的叶培健已经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整整奋斗了53年,为之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位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被授予了“人民科学家” 国家荣誉称号。  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计划迈开了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启之后第五个月球探测计划。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叶培健院士带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制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在没有任何经验、数据参考的一张探月白纸上,先后攻克
清朝诗人马苏臣有首诗:“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有的书上是这样翻译的:五月里棉花开花了,八月里棉花晒干要收藏了。棉花开了预示天下人温暖有保障,如果棉花萎落了,那人们可要挨冻了。  可我觉得不对。  花开的时候,正是五月麦熟时节,天气正暖,棉花的花开得也正好。黄的,红的,粉红的,比酒杯还大,张着大喇叭,花心里是毛茸茸的蕊,好看得上得了画,可是很少有人真的将它入画。实在是因为
终于,春天的气息来了。经历几个月上午九点日出、下午十五点日落的英国冬天,眼前总算跳跃起了鲜嫩的颜色。  气温一升到20℃,英国的年轻人便换上夏装,躺在草坪上,开始享受日光浴了。尽管这时候的我还依然裹着毛衣外套,随着时不时飘来的乌云瑟瑟发抖,但我爱它这冗长的春天,万物复苏的速度慢了一些,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看看那些正在努力挣脱冬日寒冷的地表,那些刚刚冒出花朵的枝条,以及还未伸展开嫩叶的小草。  每
有一次聊天,宁卉对她的朋友说:“我是一个不规范的国际新闻记者。”  比如手机里的突发新闻提醒功能,宁卉是常年关闭的。明明只要设置一下按键,她就能关注到天下大事,然后侃侃而谈一番,可她偏不,而是去关注一些不起眼的人和事。记者的形态有很多,可宁卉绝不是刨根究底,去寻找能够打开“真相魔盒”钥匙的那一种。  宁卉曾在刚果(金)港口城市马塔迪参加过一个家宴。家宴主人是中国人老韩,他开着一家杂货店,在刚果(金
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土木与系统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董恩盛和杜鸿儒,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这一切要从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说起。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身在美国学习疾病模型的董恩盛心里始终牵挂着中国的同胞。他迫不及待地想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是怎么爆发的、数据是如何增长的,并希望通过追踪数据,观察一场疫情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全球新冠肺炎
摘要: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正确运用语言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语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表达思想感情,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尽可能少出偏差,少走弯路,从整体上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34  英语语法(English Grammar)是对英语语言中存在的规则性和不规
入冬以后,我突然对“火”字有了别样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天太冷了,也可能是因为结束工作的夜晚太黑,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如果可以化作一团火,畅快地燃烧,噼里啪啦的,既可以照亮夜的路,又有可能温暖到某个衣裳单薄的人,挺好的。  古诗里有很多关于“火”的句子,比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比如“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再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等。这样的“火”,都会让人心头一暖。假
日本娜丽丝公司从2018年4月起实行了“养颜假”制度:无论性别、年龄,员工若是肌肤有恙,可在20天带薪休假范围内获得休假,回家“养颜”。  据娜丽丝公司负责人说,皮膚状况差会给员工带来压力,降低其自信心及工作热情,从而使其工作效率低下。娜丽丝历来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认为员工状态直接关系到公司业务的发展,与其勉强员工带着情绪和困扰工作,不如给出假期,让员工好好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