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崛起,人们使用电梯的频次也是不断增加,电梯安全质量问题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就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对数据正确计算的方法和错误设置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讲解,为电梯维护保养和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预防及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顶部空间、极限开关、制导行程
中图分类号:TU9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3-0295-02
1 引言
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电梯作为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合理设置,既能保证电梯检修人员的安全,又能在发生冲顶事故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乘客的伤害。但在检验现场经常可以发现很多维保人员对该值的理解和计算存在较大的偏差。本文通过对相关标准要求的解读,结合实际谈谈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准确的最大允许值计算方法。
2 国标、检规相关要求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3.16项第(5)条: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1]该最大允许值的计算又涉及井道顶部空间和极限开关。
关于井道顶部空间,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下称国标)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意平面朝下放置即可。”[2]
关于极限开关,国标第10.5.1条有如下描述:“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2]
3 最大允许值的正确计算方法
3.1 基于井道顶部空间的最大允许值计算
首先测量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的相应数据,如图1所示H1、H2、H3、H4、h1、h2(H1-轿厢平层在上端站时导轨顶至上导靴的距离;H2-轿厢平层在上端站时轿顶可站人部位与井道顶部的垂直距离;H3-井道最低部件与轿顶相应端的垂直距离或轿顶最高部件(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与相应端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H4-轿顶最高部件与相应端井道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h1-实测的缓冲器顶面和对重撞板地面间的垂直距离;h2-对重缓冲器允许的最大压缩行程)且满足公式:
D1=H1-(h1+h2)-0.1-0.035v?
D2=H2-(h1+h2)-1-0.035v?
D3=H3-(h1+h2)-0.3-0.035v?
D4=H4-(h1+h2)-0.1-0.035v?
取Dmin=min{D1,D2,D3,D4},此最小值需满足容纳0.50m×0.60m×0.80m的长方体的要求,则最大允许值Hmax1=h1+Dmin
3.2基于极限开关的计算
在对最大允许值进行确认的时候必须考虑上极限开关和撞弓之间的配合关系。图2所示为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极限开关所处的位置,图中L为撞弓所能提供给极限开关动作的有效行程。为了满足国标10.5.1的要求,则最大允许值Hmax2=L-(h1+h2)。实际检验中,L值的准确量取难度较大,对于撞弓的长度明显大于Hmax1的情况,本段的计算可直接跳过;在难以分辨时,可在进行空载曳引力试验时进行确认。
3.3厂标允许的对重最大缓冲距离
检验中可以发现,很多厂家对于自身制造的电梯,在其出具的技术文件中会对对重缓冲距离和轿厢缓冲距离进行限定。电梯型号参数的不同,限定的范围也会变化。如表3就是在检验现场看到的一个越程表,表中上限值即为厂标的最大允许值。根据表中仅以不同速度对越程的上下值进行限定的情况可作出判断,其最大允许值是依据电梯运行速度进行的计算。故而,此最大允许值与上述两条形成互补,此处以Hmax3表示厂标的最大允许值。
综上所述,对重缓冲距离的最大允许值应为:
Hmax=min{Hmax1,Hmax2,Hmax3}
4 最大允许值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造成最大允许值选取错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对顶层空间进行计算时,采用了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的方式。倘若电梯使用的是耗能型缓冲器,此法适用,但在使用蓄能型缓冲器时就会出现偏差。国标第10.4.1.2.2:“在5.7.1.1、5.7.1.2、5.7.2.2、5.7.2.3、5.7.3.3中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0%的高度。”在检修运行的工况下,单靠对重的自重使蓄能型缓冲器压缩掉90%的行程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所计算得出的最大允许值必然偏离。
2)未对极限开关与撞弓的配合问题进行验证。
3)相关规范引用的迟滞。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下称规范)中4.5.1条规定:“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间隔,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因新版国标的实施,此描述在2011版的《规范》中已被取消,卻在很多电梯作业人员脑中根深蒂固,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是导致最大允许值不符合要求的一大主因。
4)未对电梯的技术文件和相关安装留存的标识进行了解。虽然电梯厂家在技术文件中或者在对重附近对最大允许值进行了说明,但在电梯作业中过于依赖经验,依据个人意志行事。
5 结语
电梯对重缓冲距离的控制是日常维护保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标注在对重附近的最大允许值标识是其最重要的参考,准确的计算出该值对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S].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关键词]顶部空间、极限开关、制导行程
中图分类号:TU9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3-0295-02
1 引言
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电梯作为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合理设置,既能保证电梯检修人员的安全,又能在发生冲顶事故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乘客的伤害。但在检验现场经常可以发现很多维保人员对该值的理解和计算存在较大的偏差。本文通过对相关标准要求的解读,结合实际谈谈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准确的最大允许值计算方法。
2 国标、检规相关要求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3.16项第(5)条: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1]该最大允许值的计算又涉及井道顶部空间和极限开关。
关于井道顶部空间,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下称国标)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意平面朝下放置即可。”[2]
关于极限开关,国标第10.5.1条有如下描述:“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2]
3 最大允许值的正确计算方法
3.1 基于井道顶部空间的最大允许值计算
首先测量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的相应数据,如图1所示H1、H2、H3、H4、h1、h2(H1-轿厢平层在上端站时导轨顶至上导靴的距离;H2-轿厢平层在上端站时轿顶可站人部位与井道顶部的垂直距离;H3-井道最低部件与轿顶相应端的垂直距离或轿顶最高部件(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与相应端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H4-轿顶最高部件与相应端井道最低部件的垂直距离;h1-实测的缓冲器顶面和对重撞板地面间的垂直距离;h2-对重缓冲器允许的最大压缩行程)且满足公式:
D1=H1-(h1+h2)-0.1-0.035v?
D2=H2-(h1+h2)-1-0.035v?
D3=H3-(h1+h2)-0.3-0.035v?
D4=H4-(h1+h2)-0.1-0.035v?
取Dmin=min{D1,D2,D3,D4},此最小值需满足容纳0.50m×0.60m×0.80m的长方体的要求,则最大允许值Hmax1=h1+Dmin
3.2基于极限开关的计算
在对最大允许值进行确认的时候必须考虑上极限开关和撞弓之间的配合关系。图2所示为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极限开关所处的位置,图中L为撞弓所能提供给极限开关动作的有效行程。为了满足国标10.5.1的要求,则最大允许值Hmax2=L-(h1+h2)。实际检验中,L值的准确量取难度较大,对于撞弓的长度明显大于Hmax1的情况,本段的计算可直接跳过;在难以分辨时,可在进行空载曳引力试验时进行确认。
3.3厂标允许的对重最大缓冲距离
检验中可以发现,很多厂家对于自身制造的电梯,在其出具的技术文件中会对对重缓冲距离和轿厢缓冲距离进行限定。电梯型号参数的不同,限定的范围也会变化。如表3就是在检验现场看到的一个越程表,表中上限值即为厂标的最大允许值。根据表中仅以不同速度对越程的上下值进行限定的情况可作出判断,其最大允许值是依据电梯运行速度进行的计算。故而,此最大允许值与上述两条形成互补,此处以Hmax3表示厂标的最大允许值。
综上所述,对重缓冲距离的最大允许值应为:
Hmax=min{Hmax1,Hmax2,Hmax3}
4 最大允许值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造成最大允许值选取错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对顶层空间进行计算时,采用了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的方式。倘若电梯使用的是耗能型缓冲器,此法适用,但在使用蓄能型缓冲器时就会出现偏差。国标第10.4.1.2.2:“在5.7.1.1、5.7.1.2、5.7.2.2、5.7.2.3、5.7.3.3中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0%的高度。”在检修运行的工况下,单靠对重的自重使蓄能型缓冲器压缩掉90%的行程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所计算得出的最大允许值必然偏离。
2)未对极限开关与撞弓的配合问题进行验证。
3)相关规范引用的迟滞。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下称规范)中4.5.1条规定:“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间隔,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因新版国标的实施,此描述在2011版的《规范》中已被取消,卻在很多电梯作业人员脑中根深蒂固,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是导致最大允许值不符合要求的一大主因。
4)未对电梯的技术文件和相关安装留存的标识进行了解。虽然电梯厂家在技术文件中或者在对重附近对最大允许值进行了说明,但在电梯作业中过于依赖经验,依据个人意志行事。
5 结语
电梯对重缓冲距离的控制是日常维护保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标注在对重附近的最大允许值标识是其最重要的参考,准确的计算出该值对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S].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