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的梦想
18岁的时候,我希望走一条不同寻常、不落俗套的路。偶然有一日,看到一个纪录片,说的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林巧稚,片子并不长,但是几句话几个画面,就勾勒出了一个灰砖绿瓦中的白衣天使。我承认我在一刹那被击中了某根神经,所以我报考了协和医学院。
很快,辉煌的理想与如愿的欣喜便被真实稀释了,一波接一波的考验不断动摇着我宣誓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硬着头皮解剖了半年的尸体,福尔马林的味道尚未散去就到了吃饭时间,睡眼朦胧地给全病区的病人扎针抽血,无暇顾及的选修课,还有每晚自习到深夜12点以后才能通过的必修课⋯⋯在无数个等实验数据的深夜,我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为什么选择了医生这样一个职业?医学本身是门并不完美的科学,所以从事医学的医生,就背负着人道主义的重担,承担着来自病人类似上帝的期待。而实际上,医生也脱不了一个凡人的身份,脱不了身边需要面对的琐碎现实。面对这种矛盾,我做好准备了吗?
我也迷茫过
等到我昏天黑地熬过了冗长的毕业考试时,却发现医生的形象从未像今天这样歧义横生。在报纸的社会新闻版上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病人性命攸关,医生怕担责任见死不救。不然就是医生势利眼,收了红包便给富人好好治病,平头百姓们只能听天由命祈祷自己碰上有医德的好医生。而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医生们,也常常遭遇谴责怒骂,甚至官司和暴力。身处我们这个年代,一个平凡的医生精神和物质只能分裂吗?一个有宿命感、同时又追求丰富性、多样化的年轻医生,怎么在以医学为职业的一生中得到内心的幸福和平静?我陷入了迷茫之中,而这些迷茫,我无法从我的导师那里得到答案。
事情在一次意外之后,彻底将我推向了天平的一端。一个车祸外伤大出血的病人被送到了急诊,作为轮值的急诊大夫,我力主马上抢救。可是,这个病人最终还是因为没钱而取不到药耽误了。家属一怒之下将医院告上法庭,作为主治大夫我也站在了被告席上。现代医院分工严格,医生只是大体系中的一个小分子。一个医生,只是代表医疗露脸和病患们面对面,一旦出了事故,患者却将不满和怨愤,统统集中到医生身上,实在是太冤枉了。
被误诊后的觉醒
有了这次教训,我也慢慢将从医的初衷掩藏起来,变成了千万个例行公事、用繁杂的专业术语和精密仪器将自己与患者隔离开来的医生。如果不是那一次“误诊”,我想我会就这样循规蹈矩地走完我的职业生涯。我被误诊为癌症,成为病人后,尽管也认识几个熟人,但也只能像所有病人一样,做一件事,等待,等待,再等待,也遭遇了等了一个小时但看病只花了5分钟的情形。处在“病人”角色的我终于意识到,医生的一点点理解和同情心对病人是多么意味深远。医患面对面的时候,避免嫌隙产生的方法,很多时候也无外乎一个笑容,几句温暖贴心的话。
“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我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我能做的,就是告诉你,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希望你我都能从中得到教训。”这是美国罗邦森医生的临终遗言。他行医50年,到晚年时得知自己得了喉癌。一下子从“站在病床边”的医生,变成了“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回忆起自己作为医生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再重新审视如今自己面对疾病的惶恐,他写下了如上的话语给医生们。
18年前,我因为林巧稚、琉璃瓦、救死扶伤选择了学医。18年中,我品尝过学医的幸福,也为挽救了一个患者而感受到成就。虽然这幸福和成就感,最终在渺小个人、庞大社会、迅变时代、科学进展的杂烩汤里被渐渐稀释,但依然存在。我不后悔做一个医生。
18岁的时候,我希望走一条不同寻常、不落俗套的路。偶然有一日,看到一个纪录片,说的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林巧稚,片子并不长,但是几句话几个画面,就勾勒出了一个灰砖绿瓦中的白衣天使。我承认我在一刹那被击中了某根神经,所以我报考了协和医学院。
很快,辉煌的理想与如愿的欣喜便被真实稀释了,一波接一波的考验不断动摇着我宣誓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硬着头皮解剖了半年的尸体,福尔马林的味道尚未散去就到了吃饭时间,睡眼朦胧地给全病区的病人扎针抽血,无暇顾及的选修课,还有每晚自习到深夜12点以后才能通过的必修课⋯⋯在无数个等实验数据的深夜,我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为什么选择了医生这样一个职业?医学本身是门并不完美的科学,所以从事医学的医生,就背负着人道主义的重担,承担着来自病人类似上帝的期待。而实际上,医生也脱不了一个凡人的身份,脱不了身边需要面对的琐碎现实。面对这种矛盾,我做好准备了吗?
我也迷茫过
等到我昏天黑地熬过了冗长的毕业考试时,却发现医生的形象从未像今天这样歧义横生。在报纸的社会新闻版上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病人性命攸关,医生怕担责任见死不救。不然就是医生势利眼,收了红包便给富人好好治病,平头百姓们只能听天由命祈祷自己碰上有医德的好医生。而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医生们,也常常遭遇谴责怒骂,甚至官司和暴力。身处我们这个年代,一个平凡的医生精神和物质只能分裂吗?一个有宿命感、同时又追求丰富性、多样化的年轻医生,怎么在以医学为职业的一生中得到内心的幸福和平静?我陷入了迷茫之中,而这些迷茫,我无法从我的导师那里得到答案。
事情在一次意外之后,彻底将我推向了天平的一端。一个车祸外伤大出血的病人被送到了急诊,作为轮值的急诊大夫,我力主马上抢救。可是,这个病人最终还是因为没钱而取不到药耽误了。家属一怒之下将医院告上法庭,作为主治大夫我也站在了被告席上。现代医院分工严格,医生只是大体系中的一个小分子。一个医生,只是代表医疗露脸和病患们面对面,一旦出了事故,患者却将不满和怨愤,统统集中到医生身上,实在是太冤枉了。
被误诊后的觉醒
有了这次教训,我也慢慢将从医的初衷掩藏起来,变成了千万个例行公事、用繁杂的专业术语和精密仪器将自己与患者隔离开来的医生。如果不是那一次“误诊”,我想我会就这样循规蹈矩地走完我的职业生涯。我被误诊为癌症,成为病人后,尽管也认识几个熟人,但也只能像所有病人一样,做一件事,等待,等待,再等待,也遭遇了等了一个小时但看病只花了5分钟的情形。处在“病人”角色的我终于意识到,医生的一点点理解和同情心对病人是多么意味深远。医患面对面的时候,避免嫌隙产生的方法,很多时候也无外乎一个笑容,几句温暖贴心的话。
“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我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我能做的,就是告诉你,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希望你我都能从中得到教训。”这是美国罗邦森医生的临终遗言。他行医50年,到晚年时得知自己得了喉癌。一下子从“站在病床边”的医生,变成了“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回忆起自己作为医生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再重新审视如今自己面对疾病的惶恐,他写下了如上的话语给医生们。
18年前,我因为林巧稚、琉璃瓦、救死扶伤选择了学医。18年中,我品尝过学医的幸福,也为挽救了一个患者而感受到成就。虽然这幸福和成就感,最终在渺小个人、庞大社会、迅变时代、科学进展的杂烩汤里被渐渐稀释,但依然存在。我不后悔做一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