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量长短离不开尺,测量轻重离不开秤,尺和秤上都标有均匀、精细的刻度,看了一目了然。那测量时间呢?现代人会说,有日历和钟表啊,从年、月、日,到时、分、秒,都能丝毫不差。没错,前人划定的时间刻度,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在时间的刻度还没形成,人们开始尝试为时间标出刻度时,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时间去了哪儿?
这天是无何有国的1月1日,本应是举国欢庆新年的日子,朝堂之上却一片争论之声。
要说挑起争论的,不是别人,正是国君阿甲。早上才起来,阿甲就觉得天气闷热,让人找出扇子为自己打扇。虽然凉快了不少,阿甲心里却越想越气闷,下令群臣立刻上朝议事。
大臣们赶来时,一个个满头大汗。
“历正何在?”见历正走上前,阿甲一声冷哼,“你说,今年是什么年?”
历正不明所以,内心忐忑:“今年是阿甲十八年,是大王您即位的第十八个年头。”
“我还记得,即位那年的1月,天降大雪,异常寒冷。可现在,同样是1月,天已如此炎热。你说,这是什么原因?”
“这——”历正语塞。
“的确,从阿甲元年开始,似乎每年1月都比前一年1月温暖些……”太师若有所思地说。
历正灵机一动:“大王,那一定是气候不断变暖所致。”
阿甲大怒:“胡说!气候暖、热、凉、寒更替有序,循环往复。分明是你所定的历法有问题,与气候变迁背离。”
这时,司徒大人也忍不住了:“我依照历书所写,每年三月准时督促生民耕作,这几年却连连歉收,原来是这历法不对,耽误了农时!”
历正汗如雨下,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历书:“这历法,是按照月相变化而制定。月亮从圆到缺、再由缺到圆为一个月。经过观测,我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是29天半,便定大月为30天,小月29天,一年有12个月共354天……这,哪里有错呢?”说到这里,历正多了些底气。
可是大家并没有被历正说服,再次陷入毫无头绪的争论……
如果你参与了无何有国的这场讨论,一定能够自信地纠正历正:“一年有365天!”再准确点:“每4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但其实,不能全怪这位历正大人……
阴历阳历有“时差”
故事里,历正所采用的历法为阴历,依照月亮的盈亏周期而制定,一年有354天或355天。一年365天或366天的,则是按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制定的历法,为阳历。假如阴历1年比阳历短11天,17年过去,差距就会增大到180多天,相当于差了两个季节,可不就闹出在1月过夏天的乌龙了嘛!
我国最初采用的也是阴历历法,无何有国君臣的困惑,想必当时的人们也曾面临过。
虽然月亮变化明显,易于观察,但季节的更替,万物的生长,都与太阳息息相关。所以历法的制定,还得以太阳为准。可是,在人们连地球围绕太阳公转都没认识到的古代,真的能测出这个周期的长度吗?
日影长短有奥秘
图中所展示的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计时工具——圭表。其中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为“圭”,上面标有刻度;垂直竖立的为“表”。人们观测后发现,冬至这天“表”的影子最长,夏至这天影子最短。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长,就是1个回归年。
通过常年测算,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就测出1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天。到了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用高六丈的圭表测量,又把这个数值精确到了365.24219天,与现代科学给出的数值已十分接近!我国在历法上取得的这些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鉴于阴历本身的缺陷,古人结合回归年长度,大胆地对其进行了“改造”,创制出了沿用至今的农历历法:每隔几个有12个月的年份,就安排一个有13个月的年份——当然不是随心所欲地安排,而是经过严密而复杂的推算——不仅令年平均长度与阳历相当,也让月份的推移与季节的变迁保持着同步。
时间的刻度,今人用起来习以为常,最初标定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改进,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
我国的农历历法,曾流传到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他们学习和借鉴。如今,虽然我国官方通用的是来源于西方的公历,但农历因为与农事、民俗结合更为紧密,在民间仍被广泛使用。
时间去了哪儿?
这天是无何有国的1月1日,本应是举国欢庆新年的日子,朝堂之上却一片争论之声。
要说挑起争论的,不是别人,正是国君阿甲。早上才起来,阿甲就觉得天气闷热,让人找出扇子为自己打扇。虽然凉快了不少,阿甲心里却越想越气闷,下令群臣立刻上朝议事。
大臣们赶来时,一个个满头大汗。
“历正何在?”见历正走上前,阿甲一声冷哼,“你说,今年是什么年?”
历正不明所以,内心忐忑:“今年是阿甲十八年,是大王您即位的第十八个年头。”
“我还记得,即位那年的1月,天降大雪,异常寒冷。可现在,同样是1月,天已如此炎热。你说,这是什么原因?”
“这——”历正语塞。
“的确,从阿甲元年开始,似乎每年1月都比前一年1月温暖些……”太师若有所思地说。
历正灵机一动:“大王,那一定是气候不断变暖所致。”
阿甲大怒:“胡说!气候暖、热、凉、寒更替有序,循环往复。分明是你所定的历法有问题,与气候变迁背离。”
这时,司徒大人也忍不住了:“我依照历书所写,每年三月准时督促生民耕作,这几年却连连歉收,原来是这历法不对,耽误了农时!”
历正汗如雨下,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历书:“这历法,是按照月相变化而制定。月亮从圆到缺、再由缺到圆为一个月。经过观测,我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是29天半,便定大月为30天,小月29天,一年有12个月共354天……这,哪里有错呢?”说到这里,历正多了些底气。
可是大家并没有被历正说服,再次陷入毫无头绪的争论……
如果你参与了无何有国的这场讨论,一定能够自信地纠正历正:“一年有365天!”再准确点:“每4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但其实,不能全怪这位历正大人……
阴历阳历有“时差”
故事里,历正所采用的历法为阴历,依照月亮的盈亏周期而制定,一年有354天或355天。一年365天或366天的,则是按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制定的历法,为阳历。假如阴历1年比阳历短11天,17年过去,差距就会增大到180多天,相当于差了两个季节,可不就闹出在1月过夏天的乌龙了嘛!
我国最初采用的也是阴历历法,无何有国君臣的困惑,想必当时的人们也曾面临过。
虽然月亮变化明显,易于观察,但季节的更替,万物的生长,都与太阳息息相关。所以历法的制定,还得以太阳为准。可是,在人们连地球围绕太阳公转都没认识到的古代,真的能测出这个周期的长度吗?
日影长短有奥秘
图中所展示的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计时工具——圭表。其中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为“圭”,上面标有刻度;垂直竖立的为“表”。人们观测后发现,冬至这天“表”的影子最长,夏至这天影子最短。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长,就是1个回归年。
通过常年测算,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就测出1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天。到了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用高六丈的圭表测量,又把这个数值精确到了365.24219天,与现代科学给出的数值已十分接近!我国在历法上取得的这些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鉴于阴历本身的缺陷,古人结合回归年长度,大胆地对其进行了“改造”,创制出了沿用至今的农历历法:每隔几个有12个月的年份,就安排一个有13个月的年份——当然不是随心所欲地安排,而是经过严密而复杂的推算——不仅令年平均长度与阳历相当,也让月份的推移与季节的变迁保持着同步。
时间的刻度,今人用起来习以为常,最初标定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改进,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
我国的农历历法,曾流传到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他们学习和借鉴。如今,虽然我国官方通用的是来源于西方的公历,但农历因为与农事、民俗结合更为紧密,在民间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