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刻度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量长短离不开尺,测量轻重离不开秤,尺和秤上都标有均匀、精细的刻度,看了一目了然。那测量时间呢?现代人会说,有日历和钟表啊,从年、月、日,到时、分、秒,都能丝毫不差。没错,前人划定的时间刻度,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在时间的刻度还没形成,人们开始尝试为时间标出刻度时,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时间去了哪儿?
  这天是无何有国的1月1日,本应是举国欢庆新年的日子,朝堂之上却一片争论之声。
  要说挑起争论的,不是别人,正是国君阿甲。早上才起来,阿甲就觉得天气闷热,让人找出扇子为自己打扇。虽然凉快了不少,阿甲心里却越想越气闷,下令群臣立刻上朝议事。
  大臣们赶来时,一个个满头大汗。
  “历正何在?”见历正走上前,阿甲一声冷哼,“你说,今年是什么年?”
  历正不明所以,内心忐忑:“今年是阿甲十八年,是大王您即位的第十八个年头。”
  “我还记得,即位那年的1月,天降大雪,异常寒冷。可现在,同样是1月,天已如此炎热。你说,这是什么原因?”
  “这——”历正语塞。
  “的确,从阿甲元年开始,似乎每年1月都比前一年1月温暖些……”太师若有所思地说。
  历正灵机一动:“大王,那一定是气候不断变暖所致。”
  阿甲大怒:“胡说!气候暖、热、凉、寒更替有序,循环往复。分明是你所定的历法有问题,与气候变迁背离。”
  这时,司徒大人也忍不住了:“我依照历书所写,每年三月准时督促生民耕作,这几年却连连歉收,原来是这历法不对,耽误了农时!”
  历正汗如雨下,从怀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历书:“这历法,是按照月相变化而制定。月亮从圆到缺、再由缺到圆为一个月。经过观测,我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是29天半,便定大月为30天,小月29天,一年有12个月共354天……这,哪里有错呢?”说到这里,历正多了些底气。
  可是大家并没有被历正说服,再次陷入毫无头绪的争论……
  如果你参与了无何有国的这场讨论,一定能够自信地纠正历正:“一年有365天!”再准确点:“每4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但其实,不能全怪这位历正大人……
  阴历阳历有“时差”
  故事里,历正所采用的历法为阴历,依照月亮的盈亏周期而制定,一年有354天或355天。一年365天或366天的,则是按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制定的历法,为阳历。假如阴历1年比阳历短11天,17年过去,差距就会增大到180多天,相当于差了两个季节,可不就闹出在1月过夏天的乌龙了嘛!
  我国最初采用的也是阴历历法,无何有国君臣的困惑,想必当时的人们也曾面临过。
  虽然月亮变化明显,易于观察,但季节的更替,万物的生长,都与太阳息息相关。所以历法的制定,还得以太阳为准。可是,在人们连地球围绕太阳公转都没认识到的古代,真的能测出这个周期的长度吗?
  日影长短有奥秘
  图中所展示的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计时工具——圭表。其中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为“圭”,上面标有刻度;垂直竖立的为“表”。人们观测后发现,冬至这天“表”的影子最长,夏至这天影子最短。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长,就是1个回归年。
  通过常年测算,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就测出1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天。到了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用高六丈的圭表测量,又把这个数值精确到了365.24219天,与现代科学给出的数值已十分接近!我国在历法上取得的这些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鉴于阴历本身的缺陷,古人结合回归年长度,大胆地对其进行了“改造”,创制出了沿用至今的农历历法:每隔几个有12个月的年份,就安排一个有13个月的年份——当然不是随心所欲地安排,而是经过严密而复杂的推算——不仅令年平均长度与阳历相当,也让月份的推移与季节的变迁保持着同步。
  时间的刻度,今人用起来习以为常,最初标定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改进,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
  我国的农历历法,曾流传到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他们学习和借鉴。如今,虽然我国官方通用的是来源于西方的公历,但农历因为与农事、民俗结合更为紧密,在民间仍被广泛使用。
其他文献
無论是军事迷还是书迷,他们都是被自己喜欢的事情所吸引,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也是他们身上的迷人之处。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热爱这个世界,这是不是一种很不错的生活态度呢?  我喜欢早晨。一日之计在于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在房间里照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晨景时,谁不愿好好欣赏呢?我喜欢早晨的树木,树叶在蓝天这张画卷上,勾勒出一派蓬勃的景象。  我喜欢傍晚。流光溢彩的晚霞像是傍晚的“名片”,但这张“名片”
期刊
亲爱的小读者们,新年快到了,想必大家都会收到不少压岁钱吧!即将成为“土豪”的你们该怎么合理使用这笔“巨款”呢?今天,咱们就跟随本期特约小记者,走进奇妙的“财商”提升营,来一次速成修炼吧!  大家好,欢迎来到“财商”提升营——浙江省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很高兴由我作为本期的“导游”,带大家参观营地。  我们学校的“财商”教育活动,已经开展好几年了。每到“财商”教育日,学校会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教大家与
期刊
“爸爸、爸爸,快来啊!”正在看电视的小俊突然高声叫了起来。  这时,厨房里蹿出来一个人,他左手端着盘子,右手拿着铲子,火急火燎地跑到小俊坐的沙发旁边,着急地问:“出什么事啦?”  小俊激动地望着爸爸:“这部电视剧有历史知识错误,穿帮啦!”  “啊?哪里穿帮?”听了小俊的话,爸爸两眼直盯着电视。  “看,唐朝的太子跟一帮人在打马球。马球可是我们现代的体育项目,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唐朝,这不是穿帮是啥?”
期刊
新年伊始,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开始。新年意味着又长大一岁,可是年龄增长的同时,心灵是否也在成长?在这里,我要送给小读者们四份有特殊意义的新年礼物,愿新的一年它们能陪伴你们的心灵一起成长!  第一份礼物:化解仇恨的“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有了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小心思”,体验到传说中的“羡慕”“嫉妒”,连“恨”好像也不知不觉地走入我们的意识。 
期刊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期刊
伊阙之战  1.公元前293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与以魏国大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联军对峙。不过秦国方面的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  2.联军的队伍中,韩国军队以小国自居,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所以韩军主将暴鸢(yuān)希望魏国军队打先锋。  3.魏军主将公孙喜认为韩军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武器装备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  4.这时,秦军主将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
期刊
狐咪一觉醒来时,太阳已经透过斑驳的木窗,晒在她粉色的驼绒被褥上了。  她躺在被窝里环顾房间一周,确认了自己依然躺在床上后,才轻轻叹了口气,再次闭上眼睛。  “已经三天没做过梦了,怎么办呢?”狐咪侧过身,继续发愁。  不做梦这种事儿放在别人身上,就像吃蔬菜沙拉的时候少吃了一根洋葱条一样平常。但放在狐咪身上,简直比鸡肉卷里没有鸡肉还要严重。毕竟,她是狐狸庄里唯一一位故事家,如果不快些做出美梦,她就讲不
期刊
1972年,在长沙的马王堆惊现一座汉代古墓,里面有好多好多宝贝,其中有一件叫“素纱襌(dān)衣”的长罩衫,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只有49克,相当于两三块饼干的重量。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做的吗?  答案就是——蚕丝。  缘起嫘祖  传说四千多年前的一天,在山里的一片树林子里,密密麻麻地结满了白色的小果子。这些小果子颇为与众不同,它們油白发亮,带着珍珠般的光芒。漂亮的果子吸引了一群美丽的侍女,她们的夫人
期刊
先来玩一个“谁是卧底”的游戏吧!下列几种生物里,混进来一个奇怪的家伙,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答案就是——蜘蛛。瓢虫、蜻蜓、螳螂、蟋蟀都是昆虫,而蜘蛛不是。是不是没想到呢?  蜘蛛属于蛛形纲,蛛形纲和昆虫纲都属于节肢动物门。在形态上,蜘蛛与昆虫有着显著的区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蜘蛛的身体只有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部和胸部变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昆虫都有6条腿,和翅膀一样生长在胸部。蜘蛛除
期刊
你知道吗?现代的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在我  国古代就已经有雏形了,它们有的与军事有关,有的与民俗有关。从本期开始,咱们就一起去寻觅它们的“前世今生”,翻阅它们的“成长笔记”吧!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举重的记录。古人“举重”不是像现代举重那样,按照选手体重来划分级别,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举的“器具”各有千秋,有翘关、扛(gāng)鼎、举石、舞刀等。  翘关——单手撑起“千钧”门闩  翘关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