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出发,通过节约、处理、再生等不同途径分别介绍了合理利用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关键词】 节水;污水处理;海水淡化
覆盖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在所有的资源中,水是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
但是,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开发,水资源被迅速的消耗和污染。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上至国家政府,下至我们每个普通百姓,都应该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注意节水
1、培养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
要树立节水为荣的观念,在平时生活中争取做到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
2、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使用节水器具是生活节水工作的重要环节,洁厕、洗浴、洗衣、厨用……这些都是节水潜力很大的领域。仅以便器水箱为例,目前相当一部分住宅、宾馆、饭店使用的是13升的水箱,以居民三口之家计算,每天假定使用15次,每天冲马桶用水195升,每个月就耗水5.85立方米。如果采用6升节水型便器分档冲洗,使用照常,每月耗水量仅为2.25立方米,节约用水率可达62%!
大力推广应用延时自闭节水型水龙头、冲洗水量小于6升的节水型便器,推广使用延时自闭型或配有限流装置的淋浴设施,以及推广延时自闭冲洗阀门等。其中,将淘汰的“耗水”型器具包括:建筑内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铸铁螺旋式截止阀、洗水量大于9升的便器及水箱等。
同时,大力发展市政环境节水,发展绿化节水技术。就绿化而言,将应用生物省水技术,种植耐旱性植物;绿化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使用非再生水的,应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术。就景观用水而言,应推广建设循环水系统,实行循环用水,并积极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
3、宣传节水理念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越来越多的人能逐渐加入到节水队伍中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当节水宣传员,宣传普及节水知识,带动身边的人,这样才能有更大的社会效果。
二、合理利用
1、通过增加绿化保持水量
城市绿地和花园是天然的蓄水池,因此,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土壤含水率,保存日常降水。城市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合理的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方式是发展节水型园林的关键所在。因此,尽量选择抗旱性强的草种才会大大节约水源。
2、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
地下水根据各地土壤的不同,往往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但过量开采地下水不仅会迅速消耗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和循环,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地面、建筑物塌陷等后果。所以,地下水开采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方的地下水含量、补充速度等具体因素制定科学的开采计划。
三、污水处理
1、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管网和泵站建设力度的加大,污水处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许多城市仍存在污水管网盘根错结,雨污不分的情况。有些小区虽然实行了雨污分流,但由于管网建设质量不过关导致污水收集困难。所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城市建设任务。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之路,是全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建设生态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2、推广污水处理后用途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特点,增加处理后的污水使用范围,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如城市绿地、近郊农田的灌溉,车辆清洗,冲厕用水等等。
四、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如发展良好的话可以保障沿海居民使用。
天津、上海等临海城市在海水淡化问题上具有其他内陆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地理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将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现在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科研机构在进行着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数百种不同结构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设施在工作。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厂,每天可以生产几千、几万甚至近百万吨淡水。
另外,各种盐类作为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副产物,也可以为其他工业提供宝贵的原材料。由于海水资源丰富,所以,将来,海水淡化必将成为人类获得淡水的重要途径。
五、增加政府投入
不管是增加污水处理厂,还是研究推广节水、海水淡化技术,都离不开资金。所以,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就肩负了包括募集资金在内的大部分重要工作。只有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技术和设备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达到保护水资源从而保护我们人类不断发展的目的。
总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本质就是通过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各种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越变越好!
【关键词】 节水;污水处理;海水淡化
覆盖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的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在所有的资源中,水是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
但是,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开发,水资源被迅速的消耗和污染。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上至国家政府,下至我们每个普通百姓,都应该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注意节水
1、培养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
要树立节水为荣的观念,在平时生活中争取做到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
2、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使用节水器具是生活节水工作的重要环节,洁厕、洗浴、洗衣、厨用……这些都是节水潜力很大的领域。仅以便器水箱为例,目前相当一部分住宅、宾馆、饭店使用的是13升的水箱,以居民三口之家计算,每天假定使用15次,每天冲马桶用水195升,每个月就耗水5.85立方米。如果采用6升节水型便器分档冲洗,使用照常,每月耗水量仅为2.25立方米,节约用水率可达62%!
大力推广应用延时自闭节水型水龙头、冲洗水量小于6升的节水型便器,推广使用延时自闭型或配有限流装置的淋浴设施,以及推广延时自闭冲洗阀门等。其中,将淘汰的“耗水”型器具包括:建筑内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铸铁螺旋式截止阀、洗水量大于9升的便器及水箱等。
同时,大力发展市政环境节水,发展绿化节水技术。就绿化而言,将应用生物省水技术,种植耐旱性植物;绿化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使用非再生水的,应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术。就景观用水而言,应推广建设循环水系统,实行循环用水,并积极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
3、宣传节水理念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越来越多的人能逐渐加入到节水队伍中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当节水宣传员,宣传普及节水知识,带动身边的人,这样才能有更大的社会效果。
二、合理利用
1、通过增加绿化保持水量
城市绿地和花园是天然的蓄水池,因此,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土壤含水率,保存日常降水。城市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础,合理的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方式是发展节水型园林的关键所在。因此,尽量选择抗旱性强的草种才会大大节约水源。
2、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
地下水根据各地土壤的不同,往往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但过量开采地下水不仅会迅速消耗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和循环,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地面、建筑物塌陷等后果。所以,地下水开采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方的地下水含量、补充速度等具体因素制定科学的开采计划。
三、污水处理
1、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污水管网和泵站建设力度的加大,污水处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许多城市仍存在污水管网盘根错结,雨污不分的情况。有些小区虽然实行了雨污分流,但由于管网建设质量不过关导致污水收集困难。所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城市建设任务。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之路,是全面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建设生态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2、推广污水处理后用途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特点,增加处理后的污水使用范围,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如城市绿地、近郊农田的灌溉,车辆清洗,冲厕用水等等。
四、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如发展良好的话可以保障沿海居民使用。
天津、上海等临海城市在海水淡化问题上具有其他内陆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地理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将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现在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科研机构在进行着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数百种不同结构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设施在工作。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厂,每天可以生产几千、几万甚至近百万吨淡水。
另外,各种盐类作为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副产物,也可以为其他工业提供宝贵的原材料。由于海水资源丰富,所以,将来,海水淡化必将成为人类获得淡水的重要途径。
五、增加政府投入
不管是增加污水处理厂,还是研究推广节水、海水淡化技术,都离不开资金。所以,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就肩负了包括募集资金在内的大部分重要工作。只有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技术和设备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达到保护水资源从而保护我们人类不断发展的目的。
总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本质就是通过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各种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