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切文明坍塌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年前,一个神秘而又鲜为人知的民族主宰着秘鲁的北部沿岸。他们在沙漠中建造起宏伟的金字塔,其规模完全可以同古埃及的大金字塔媲美。这个民族被称为“莫切”。莫切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代文明之一。然而,同许多古文明一样,莫切文明最终还是消失了,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秘鲁北部的太平洋沿岸是夹在太平洋和安第斯山之间的一块偏远沙漠地带,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地质学家称为“超干沙漠”。这里的环境是如此险恶,所有的生物在这里都只能挣扎求生。可是有迹象表明,两千年前这里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
  
  失落的沙漠古城
  
  在这片沙漠中散落着一些形状怪异、历经岁月侵蚀的土堆,看上去像是一个个天然形成的小山坡,但是靠近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是由数不清的泥砖砌成的。这些土堆在当地印第安人的方言中读作“华查”,意为“圣所”,它们实际上是南美洲最古老和最宏伟的人造建筑。随着科学家对华查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世界上最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当地的建筑群十分复杂,包含许多不同种类,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华查。比如,一个被称为“太阳华查”的建筑,无疑是南美洲最大和最重要的丰碑性建筑。“太阳华查”的对面是规模稍小的“月亮华查”。从这些古代建筑遗迹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居民可能逾万。今天,考古学家把这些人称作“莫切人”。通过对这座莫切城市里的“华查”进行仔细调查,考古学家就能重现它当初的样子。
  调查发现,“太阳华查”实际上是一座由一层一层平台构筑的金字塔。它的最顶层平台虽然最小,可是上面照样建有一排排的房屋,可见当初它的规模是多么巨大。现在看来,“太阳华查”曾经是一座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型宫殿,可能是莫切统治者当年的王宫。这里有天井、走廊、仓库、厨房,当然少不了统治者及其家人居住的寝宫,还有众多仆人的居所,总之,该有的建筑都有。下面的平台可能是公共活动区,是举行大型仪式和活动的场所。一些金字塔装饰精美,可能用于举行仪式,其中一些还有第二种功能一陵墓。种种迹象表明,莫切社会富有而强大。
  随着对莫切金字塔内部的发掘,考古学家发现,莫切人不仅是卓越的建筑师,而且是杰出的工匠。从莫切人献祭给神明的圣所、物品和他们的建筑、制作技术等都可以看出,他们达到的文明程度完全能够同希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中东文明并驾齐驱。
  在莫切人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精美的金属器具、首饰及陶器。从这些文物可以看出,莫切人不仅技艺高超,可能还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金属器具制作工艺(比如镀金和焊接)的人群之一。在这些物品中,有一件可能是由莫切统治者佩戴的金耳饰尤其引人注目。它由多达100个组件构成,上面镶嵌着绿宝石,耳饰的中心有一个人像,此人一手拿着粗大的棍棒(莫切战士打仗时使用的一种武器),一手拿着盾牌。事实上,在迄今为止全世界所发现的古代物品中,莫切人制造的一些器具和饰物无论品质还是工艺都堪称一流。
  莫切人建造了宏大的城市,竖立起雄伟的建筑,制作出巧夺天工的器物,还拥有严格的统治制度,这一切都显示出莫切文明是一个杰出的古代文明。然而,考古学家发现,大约在公元650年,这座莫切城市被彻底抛弃,盛极一时的莫切文明也随之在大漠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莫切文明的兴亡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的奥秘:莫切人如何在沙漠中建立起非凡的文明?莫切社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这个社会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灾大难?
  
  血腥的沙漠文明
  
  对考古学家来说,有关莫切人的大多数情况一直都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因为莫切人没有留下任何有关自己民族的文字记录,而当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对遥远的过去所知甚少。
  不过,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不久前,考古学家在沙漠中发现了一个有关莫切人的新线索——复杂的灌溉水道网,这些用泥土构筑的水道能将水送至几十公里之外,其中一些水道如今仍然在被使用。这或许就是莫切社会能够在沙漠中欣欣向荣的秘密,因为有了这些水道,莫切城市居民就不愁生活用水,莫切农夫也就不愁没有水浇灌庄稼。
  莫切社会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考古学家在莫切器皿(如锅、罐)上所描绘的图画中找到了重要线索,在这些图画中,有许多看来都是描绘莫切人日常生活的。但是,也有一些图画看上去不同寻常,它们描绘的似乎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比如有一幅图画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战斗中,一名年轻战士把另一名年轻战士的头盔打掉,后者就变成了俘虏。接着,俘虏的喉咙被割开,颈静脉中被插入一根管子将鲜血引入一只高脚大酒杯,然后他的血被献祭给神灵。
  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活人献祭方式。描绘在器皿上的这种场面究竟是实实在在发生过,还是仅为当时人们的想像?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相信,这些场景是如此血腥,因此它们应该不是现实而只是神话。可是,到了1995年,考古学家在“月亮华查”进行新的发掘时取得了一项惊人的发现,在那里出土了一系列人类骨架。参加发掘的专家立即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个普通的墓地,因为在这个大约仅有10米宽、15米长的区域内竟然散布着许多人类遗骨,这跟此前发现的莫切基地完全不同。为了破解这一奇怪埋葬地的奥秘,考古学家特地请来了一位擅长骨骼分析的法医人类学家,由他确定这些莫切人的死因。
  法医专家注意到,所有这些死者的颈骨上都有明显的割痕,而要割到颈骨,就必须把整个喉咙都割穿,这也正是这些人的死因。此外,死者的椎骨、腕骨、趾骨和指骨等部位也有割痕。再仔细检查,死者从头到脚全身骨架上到处都有割痕,加起来起码有几百处,并且所有割痕都位于有肌肉相连的地方,换句话说,在所有关节位置都没有割痕,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死者的尸体未被肢解。由此看来,刽子手当时的目的只是用力地一刀一刀切下去,把肉从骨头上割下来。
  考古学家起初想到,如此割肉当然是为了吃人肉,但进一步检查发现,刽子手在切割人体时异常小心,目的是不让死者的骨架散架。有人因此提出,之所以只把肉割下来,目的是为了把完整的骨架用于某种特定的仪式。这一可怕而又惊人的重大发现,证明莫切人的器物上所描绘的那些恐怖场景并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是在今天看来异常残暴的活人献祭行为。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一些疑问:究竟出于什么理由,莫切人要把他们年轻力壮的年轻战士献祭给神灵呢?
  在一处看来是祭祀场所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他们先前没有注意到的现象:有一具骨架被完全埋在泥浆里,也就是说,此人是在大雨滂沱时分被献祭给神灵的。这是否只是一个
  巧合呢?随着发掘的深入,又出土了更早期 的骨架,这些骨架也都被埋在泥浆中,就是说,这些人全都是在下大雨时被献祭给神灵的。而另一方面,莫切城市位于极为干旱的沙漠中。把这两点结合起来考虑,考古学家恍然大悟:莫切人肯定是特意在大雨天举行这种献祭活动的,目的是祈求上天降下更多的雨水。
  事实上,绝大多数沙漠社会都会举行求雨仪式,莫切人自然也不例外。有规律和可预测的降雨对于沙漠社会的存在无疑极为重要,所以在莫切人看来,用一个年轻战士的生命来换取老天降下更多的雨水是非常“值得”的。
  至此,科学家对莫切社会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在严酷环境中磨炼出来的杰出社会,这个社会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仪式来确保自己的生存。
  
  冰芯讲述的故事
  
  然而,放射性碳测试结果显示,到了大约公元650年前后,莫切文明突然销声匿迹。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个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社会突然消失呢?最初的线索来自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角落——距离莫切人定居点好几百公里的海岸。
  20世纪80年代,一位气象学家来到安第斯山,他来这里的目的是调查该地区的古代气候史。安第斯山的冰川中隐藏着上万年的气候记录,从冰中提取冰芯就能读取古代的气候史。其原理是:每个冰芯都由一系列的环组成,其中每个环代表着一个不同的季节;代表干燥炎热夏季的环很狭窄,并因混有沙尘而呈暗色,而代表潮湿寒冷冬季的环很宽,颜色也很明亮;通过观察环的特征,就能知道过去每一年的气候情况。
  从取自安第斯山冰川的冰芯可以看出,其中一些连续的环全是狭窄的暗环,意味着连续许多年当地都是旱季,而其他一些环则是明亮的宽环,表明这些年份相对湿润。再仔细研究,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山上的天气和海岸的天气密切相关。在过去的100年中,每当山上干旱,海岸地区就很潮湿;反之,每当山上潮湿,海岸地区就干旱。这就是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科学家还估算出,沙漠地区每5年左右就得有一个充沛的雨季,才能维持社会的生存。冰芯显示,在公元560年以前,安第斯山的气候一直不算太糟,但是从公元560年开始,这里的气候却大大变坏,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具体而言,从公元560年到600年,冰芯全部由尘埃暗环组成,
  这表明该地区当时极度干旱。从冰芯中包含的信息,科学家估计山区的这一大旱时期持续了30年至40年之久。与此同时,海岸上的确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而且是“超级厄尔尼诺”现象。可以想像,当时海岸上一定发生了超级大洪水,海岸附近沙漠中的所有房屋瞬间就被冲毁,莫切社会自然被毁于一旦。然而,事情似乎并非这么简单,因为冰芯中还包含着第二个故事。进一步的冰芯分析显示,安第斯山地区在经历了多年的大旱之后,紧跟着又是连续多年的暴风雪。由此可以推测,与山区情况相反,海岸地区在连续多年遭遇“超级厄尔尼诺”打击之后,紧接着又连续多年大旱,具体而言,是连续30年滴雨未下。
  如果上述的冰芯分析结果无误,那么,从公元560年到650年,建立在海岸地区的莫切社会曾经连续遭遇恐怖洪水和极度干旱的双重致命打击。即使是现代社会恐怕也经受不起这样的雪上加霜,更何况古代的莫切社会。
  这两个“冰芯故事”可不可信呢?考古学家还必须寻找考古学方面的证据。
  考古学家发现,尽管沙漠的气候是如此干燥,莫切人的金字塔却显示出多年因雨水严重浸蚀的迹象,在一处莫切遗址也发现了曾遭水淹的迹象,还发现了在被水淹而坍塌的建筑之上所建的新的建筑,而后来发生的泥石流又将这些新建筑全部毁坏。这一毁坏是否正是发生在莫切社会坍塌之时呢?
  新建筑已被泥石流冲得四分五裂,不可能通过这些遗迹来确定灾难发生的时期,但是科学家可以利用从这些新建筑遗址出土的有机物来测定这一时期。结果表明,这些新建筑是在公元560年至600年之间停工的,这和“超级厄尔尼诺”理论推断的时间几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莫切社会正是因为遭遇了连续40年的超级大洪水而轰然倒塌的。可是,又该怎样证明冰芯讲述的第二个故事——连续数十年的大旱呢?
  在对莫切遗址进行的最新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证据——巨大的沙丘。这些沙丘中包含着许多莫切人曾经使用过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年代均能被测定。结果表明,沙尘是从公元600年左右(也就是“超级厄尔尼诺”刚刚结束之后)开始肆虐莫切人定居点的。这就是说,莫切人的确遭遇了双重打击,第二个冰芯故事也是真实的:空前猛烈的沙尘暴袭击了莫切人的城市,沙尘将这些城市彻底埋没,城市基础设施由此遭到毁灭性打击。
  至此,莫切社会的坍塌就有了一个具有相当可信度的解释环境剧变。具体而言,就是30年到40年的“超级厄尔尼诺”和接踵而至的30年的极度干旱,巨大而又持久的灾难造成了莫切社会的经济崩溃和政权倒塌。当然,面对完全失控的大自然,莫切人的信仰体系也轰然瓦解,年轻人再也不愿把自己作为牺牲品献祭给神明,同时开始怀疑以往的这种献祭会有什么意义。
  莫切人曾经以为自己能够控制自然,结果却发现实际上他们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因此,严重的自然灾难所造成的打击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信念上的,从此莫切社会再也无法站立起来。“气候剧变导致莫切社会坍塌”——这一结论似乎已成定论。
  
  没有讲完的故事
  
  到了20世纪90年代晚期,一些考古学家再次来到秘鲁,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那些拥有巨型金字塔的广为人知的莫切遗址,而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小型的莫切遗迹,它们位于一个名为“杰奎特比奎”的山谷中。这一次,专家们对这一地区的遗址进行了空前的全面发掘,期望能找到任何尚未被发现的莫切城镇、农场甚至墓地的遗迹。事实上,杰奎特比奎山谷是如此偏僻、遥远,其中许多地方此前都未被探索过。科学家首先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来为这一山谷绘图。图上显示出了在地面上根本探察不到的墙壁、地面及街道分布。
  按图进行发掘,科学家发现了数十个此前从未发现过的莫切人的定居点遗址和大量莫切时期的遗物。接着,专家开始确定这些遗址和物品所属的年代。从出土的食物、垃圾等有机物残骸中,可以确定这些遗址的年代在公元650年至700年之间。
  这看起来很不对劲,因为公认的结论是:严重自然灾害令莫切社会到公元650年时就已经彻底毁灭。而现在看来,莫切人直到公元650年还在新建房屋,直到公元700年之后莫切社会才最终消失。
  这显然是矛盾的。为此,考古学家重返这些新发现的莫切人定居点寻找答案。其中有一个叫做“赛罗·切潘”的小城,城中估计至少有上千居民,小城四周都有高大结实的城墙保护,整个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山中堡垒,这和以前见过的其他莫切城市截然不同。在位于山谷下方的一个叫“JE125”的遗 址,科学家又取得了另一项重大发现。这里有一把既像石斧、也像石锯、还像石刀的大型石质工具,科学家推测莫切人当初正是使用它来建筑城墙和平台。此外,靠近城墙顶端的高台上还有许多大鹅卵石,一堆一堆地靠在墙边,每一堆之间相隔两三米。科学家推测,当时每一堆石头旁一定都站着一个人,其任务就是使用大弹弓将那些石头弹射到下面的山谷中。换言之,这些石头其实就是一种“弹药”。
  在此之前,在人们眼中,莫切人一直都只和象征性(仪式性)的“战斗”有关,从来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曾经和什么人发生过实战。然而,现在发现的证据却无可辩驳地证明,在公元650年至700年前后,即气候大变迁已经结束之后很久,莫切人却卷入了战争。那么,他们的敌人是谁呢?他们是否与莫切社会最终的全盘坍塌有关呢?
  一种最为理所当然的假定是:实力已因自然灾难而大大降低的莫切社会,遭到了邻近社会的大举入侵。于是,考古学家再次来到这些莫切遗址,进行更仔细的发掘,希望能找到明显属于异域入侵者的物品,比如武器。可是,找来找去却始终找不到这样的东西,显然这些要塞、堡垒的建立与异域人根本无关。既然莫切社会并没有遭遇落井下石的异族入侵,他们又有什么理由要建造堡垒呢?他们要防御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综合手中掌握的所有线索之后,一些科学家重建了有关莫切社会坍塌之谜的“完整版本”。
  首先,一系列的气候剧变——暴雨、洪水和大旱,导致大型的仪式中心(华查)被遗弃,人们为了争夺最好的耕地、最好的渔区、山谷外最好的交易伙伴而发生内战,其结果就是一些人迁往乡间的要塞。那些修建在偏远山谷中的定居点实际上是莫切人最后的避难所。当然他们最终仍然难逃两败俱伤、共同覆灭的命运。 再大的洪水或者再严重的干旱也没能消灭莫切人,终结莫切社会的根本原因是他们自身的相互残杀。南美洲最强大的古代文明之一就这样彻底倾覆了。这就是有关莫切社会坍塌之谜的最新、最复杂的解释。
  然而,这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家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莫切人其实并没有全部消失。今天,在秘鲁沿岸到处可见莫切文明的痕迹。比如,当地工匠仍在沿用莫切人发明的工艺;只要你前往高山地区,你就会看见山民们仍在举行莫切社会的仪式,山民之间会进行仪式性战争表演,目的是除灾镇邪。
  或许,“莫切”这个词将永存于秘鲁北部海岸的记忆中。
其他文献
读了本刊2005年第2期文章《植物的智慧》的读者都知道:植物不仅能“看”、能“睡”、也能“吃”。那么,植物能“行”吗?回答是肯定的。植物不仅能行,有的植物甚至还是令许多动物也望尘莫及的旅行家。    植物缺少运动器官,更没有演化出神经系统,那么,如何能像人和其他动物那样到处旅行呢?确实,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经过数亿年的演化历程,早已失去了其低等祖先在海洋中生活时可以靠自身的鞭毛摆动或海水的流动而四海
期刊
交流,疗伤,杀死敌人,唾液具有神奇的功能;在生物进化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唾液的多样性甚至可能在拯救人类生命中发挥作用。    唾液作为一种自然物质,常被人们无视它的存在,在文明世界文雅的谈话中人们经常避免提及它。不过,对自然充满好奇的科学家们在谈论唾液时总是兴奋不已。  事实上,正常的唾液分泌远不仅是为了湿润嘴唇,唾液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生物液体,有着了不起的自然历史,它的作用更是明显而必要:滋润口腔,帮
期刊
磁星大爆发点亮银河系    2004年12月27日,一次极为猛烈的伽玛射线爆发淹没了银河系中所有其他恒星的光辉。这次大爆发历时仅1/10秒,但释放的能量却比太阳在10万-20万年里释放出的能量还多。这次爆发源于一颗直径只有20千米的磁星——“SGR1806-20”的爆炸。“SGR1806-20”是目前已知的大约10颗磁星之一,磁星是拥有超强磁场的中子星(中子星是全部由中子构成的星球)。“SGR18
期刊
克隆猛犸象    风靡全球的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里有这样一个场面:科学家从恐龙化石中提取出DNA,用它复制了恐龙。当然这只能是科学幻想,科学家认为,完整的DNA最多只能保存10万年,生活在几千万年前的恐龙几乎不可能通过克隆重生。那么,那些灭绝时间不算太长的动物呢?一些人把目光转向了猛犸象,这是一种10000年前灭绝的史前大象,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冰封着很多它们完整的遗体,也许人们可以利用它们克隆出
期刊
“洪水、干旱、疾病:如果专家们没有说错的话,圣经中所描述的大灾难都将在亚洲出现。首先是河流泛滥,它们将冲毁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的农田与房屋。几十年后,原来的那些河流逐渐缩小成涓涓细流,干旱接着降临。然后,大洪灾再次到来——排山倒海的洪水如海啸般涌来,冲破地球上薄薄的冰冻层,冲毁桥梁、水坝和喜马拉雅社区……更恐怖的是,任何补救措施可能都为时已晚。这一切都是亚洲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正在融化的喜马拉雅冰川
期刊
我们从轨道计算说起吧。在天文学中有一个叫作天体力学的分支学科,是专门研究天体运行轨道的。运用天体力学计算外行星轨道时发现,在20世纪70-80年代,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4颗外行星的几何位置有利于飞船观测。只要飞船在一个特别的轨道上飞行,接近每一颗行星后增加飞行速度,使轨道弯曲,让飞船航向指向第二颗行星,就能在一次飞行中观测4颗大行星。这个方法被称为“引力援助”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就可以用最
期刊
编译 靳月兰  早在19世纪,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在黑暗的深渊世界里生活着许多会发光的动物,但是受潜水工具的限制,那时人类对这些深海动物的了解只能停留在非常肤浅的水平上。而现在,小型深水潜艇已经能够潜入世界大部分的深海区域,人类与深海世界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已经不存在了。    深海动物为什么会发光?为了揭开这个秘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伊蒂丝·魏德准备到深海世界里去探个究竟。  2001
期刊
海洋馆里的“凶杀案”    莫名失踪  不久前,为了真实地还原鲨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增加鲨鱼馆的观赏性,“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把一些观赏鱼投入鲨鱼池,让它们和鲨鱼一起生活。这样做并非厚此薄彼,让观赏鱼“羊入虎口”。因为在挑选鱼种的时候,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一些颜色比较暗淡、游速比较快、个体比较大,而且鲨鱼一般不感兴趣的品种,何况鲨鱼馆里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供小鱼躲藏。  起初试
期刊
编译 刘远  地球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生物。千百年来,地球人一直在问自己:“宇宙中的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像地球上一样生机勃勃?或者,地球是不是宇宙惟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们究竟何多么特别?”    在好莱坞拍摄的有关外星人的电影里,外星人和你我一样,也有脸有嘴巴,有鼻子有眼睛。然而,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它们的长相却很可能和地球人大不一样。地球上的很多动物(决不仅仅是人类)之所以都有脸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是
期刊
编译 李念华  从深度上看,广阔的海洋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从海洋的表层——浅层,到中层、深层、深渊层,一直延伸到深海海底。而海洋生物也因生活在不同的区域而各有不同。    浅层    从海平面一直到海平面以下200米的区域。这个水域,由于水浅,阳光能够渗入,故又被称为光合作用层。借助常规的潜水工具就能在此畅游,因而这一层也是人类最为熟悉的海洋世界。  生活在浅层的海洋生物大多是人类所熟知的各种鱼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