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考试 命题 趋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17-01
命题工作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是要在充分考虑数学大纲要求、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数学考试特有的规律等因素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要和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和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回归教材是小学数学命题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小学数学命题回归教材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首选。所谓命题回归教材就是指在契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开发创新型教材,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而作为数学教学课本教材,教材本身不仅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到的最广泛的教学媒介,更是学生的第一手学习资料,是学生最亲密的学习材料之一。只要留心,用心思考,就会发现教材中到处都是命题的好素材。
1.改变数据,再现“原题”
对教材中的原题仅仅改变个别数据,而不改变题目本来情境、内容结构和文字表达方式。这种方法方便、快捷,既能考察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计算能力。例如:王大伯今年收获了2.4吨苹果,其中一半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为2.4元,二级苹果每千克为1.6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为1.8元。请你算一算,怎样出售比较合算?(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25页。)这道题目直接将题中的2.4改为3.6即可。
2.改变情境,编出具有生活趣味的试题
在教材原题的基础上,变换题目情境,是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例如: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72页。)在此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改变情境这样出题:老师买了一些香蕉,准备分给全班同学。老师拿出香蕉的一半还多2个分给同学,自己还剩30根。求总共有多少根香蕉?这样出题,富有生活气息。但是要注意,在改变试题情境时要注意改变的“度”,实际上考试本身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形式。
二、走出教材,紧扣生活,体现应用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谓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就是要以生活为学习来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紧扣生活,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同样,数学题目的命题也离不开生活。在试题设计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的基础上,巧妙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已知苹果2元/斤,梨子4元/斤,猕猴桃3元/斤,现在你有10块钱,要求正好用完,你会买哪些水果?此题将一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设计符合自己的购买方案,并且解决的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学生采用何种解题思路去完成购买任务,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能有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对一些事物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获得一些必要的经验。
与生活相关的题目还可以从水费、电费、购物的发票、说明书、银行卡和电视节目时间表等多种不同的生活元素入手。这样的题目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还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考试作为一种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形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后能结合自己的不足,改进数学学习方法,最终完全掌握数学知识。而命题是考试的中心环节,数学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考试的效果。在命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以教材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提高数学命题的层次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改变机械模仿的命题方式,使数学考试命题与时俱进。
(责编 罗玲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17-01
命题工作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是要在充分考虑数学大纲要求、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数学考试特有的规律等因素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要和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和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发展趋势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回归教材是小学数学命题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小学数学命题回归教材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首选。所谓命题回归教材就是指在契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开发创新型教材,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而作为数学教学课本教材,教材本身不仅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到的最广泛的教学媒介,更是学生的第一手学习资料,是学生最亲密的学习材料之一。只要留心,用心思考,就会发现教材中到处都是命题的好素材。
1.改变数据,再现“原题”
对教材中的原题仅仅改变个别数据,而不改变题目本来情境、内容结构和文字表达方式。这种方法方便、快捷,既能考察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计算能力。例如:王大伯今年收获了2.4吨苹果,其中一半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为2.4元,二级苹果每千克为1.6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为1.8元。请你算一算,怎样出售比较合算?(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25页。)这道题目直接将题中的2.4改为3.6即可。
2.改变情境,编出具有生活趣味的试题
在教材原题的基础上,变换题目情境,是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例如: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72页。)在此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改变情境这样出题:老师买了一些香蕉,准备分给全班同学。老师拿出香蕉的一半还多2个分给同学,自己还剩30根。求总共有多少根香蕉?这样出题,富有生活气息。但是要注意,在改变试题情境时要注意改变的“度”,实际上考试本身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形式。
二、走出教材,紧扣生活,体现应用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谓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就是要以生活为学习来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紧扣生活,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同样,数学题目的命题也离不开生活。在试题设计上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的基础上,巧妙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已知苹果2元/斤,梨子4元/斤,猕猴桃3元/斤,现在你有10块钱,要求正好用完,你会买哪些水果?此题将一个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设计符合自己的购买方案,并且解决的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学生采用何种解题思路去完成购买任务,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能有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对一些事物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获得一些必要的经验。
与生活相关的题目还可以从水费、电费、购物的发票、说明书、银行卡和电视节目时间表等多种不同的生活元素入手。这样的题目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还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考试作为一种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形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后能结合自己的不足,改进数学学习方法,最终完全掌握数学知识。而命题是考试的中心环节,数学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考试的效果。在命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以教材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提高数学命题的层次性、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改变机械模仿的命题方式,使数学考试命题与时俱进。
(责编 罗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