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要想适应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符合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索,采用新颖的、灵活的和科学的教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他们独到的笔触去描述眼中的世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表现和发展,在乐思善写中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语文素养。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语文教学的归宿点。我们尝试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立足一下三点:
一、真实表达,化难为易
开放作文是将作文走入生活,多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自主作文,使作文成为用语言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的智力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提到:“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要写自己的事,反映自己的生活,反映生活中美好的人与事。”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不也正应该如此,我们倡导遵循“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生活实践”,“生活引发创造”的原则。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学生在生活的万花筒中,尽情地捕捉自己喜爱的镜头,将自己的感受跃然纸上,他们感到写作文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块说心里话的快乐园。这样的写作没有负担,没有约束地让学生走进生活,猎取丰富的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放飞自由的心灵,让作文走进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为指导者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有的生活材料仓库,进行综合整理,恰当表达,让学生感悟生活,乐于表达。这样以生活为本的真实自由地表达,有利于学生消除对习作畏难情绪。例如:我让学生观察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这是多么熟悉的场面呀!我们可以先回忆升旗的主要过程:出旗,敬礼,奏国歌,唱国歌,国旗下讲话。那么你对哪个部分特别感兴趣,就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哪个步骤你觉得最庄严?说说你的理由;那个环节让你想起了革命故事?想到这些故事你有怎样的看法;那个环节让你最有收获和体会……在这样的观察引导与自由的交流中,一个庄严的场面就更清晰更深刻地重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个原本平常的话题就更鲜活、更真实了,当学生动笔记下这熟悉的升旗仪式时,你看不到那程式化的文章;成人话的语句;口号式的决心,而是像这样真实的话语:“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向旗手哥哥那样,骄傲地向蓝天抛弃那鲜艳的国旗,让我们自豪的国旗呀!”“我们唱起了嘹亮的国歌,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歌声,你听,那是多么的动听呀!”“老师的国旗下讲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平时的表现,我觉得惭愧极了!我一定尽快改正错误,骄傲地参加下周的升旗仪式,绝不给鲜艳的五星红旗抹黑!”……这些都源于我们开放式的交流、真实的表达。
常言道:“文如其人”,从习作的开始就必须让学生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让学生融作文与做人于一体,轻松地跨出这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二、模仿表达,培养兴趣
学习写作也是从模仿到创造的必然过程。郭沫若曾说过:“多读名人著作,而且对于某些作品还必须熟读、烂读,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化。”那么如何更好的模仿,并将他人的表达方式化为自己的本领,达到善写的地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于无法之中求有法”的过程呢?
1.丰富选材,开放内容。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内容理应是多元的、多彩的。作为老师,如何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精彩呢?这不仅要让学生接触一些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进行训练,还应拓宽写作的路子,把各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之中。即所谓作文内容的开放,努力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取得不尽的写作源泉。
首先,可以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学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如:我在三年级上期“构建开放性作文新体系”教案第一单元的编写中就安排了“走进大自然”,通过阅读名家作品:《草》、《春》(朱自清)、《秋天的雨》;欣赏乐曲《小雨沙沙》、《小草》、《高山流水》、《动物狂欢节》等;画《我眼里的四季》;观察蜗牛、蚂蚁、培育绿豆……这些各学科的综合活动来了解我们可爱的大自然,将常见的现象、观察中的发现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记录下来:《我眼中的小草》、《寻找春的足迹》、《下雨了》、《天晴了》、《月亮哪去了》、《我的观察日记》……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写他们自己眼里所见、心中所想,让开放性的作文题具有生活性、思辨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看似平常的事物还值得我们去关注,这样的习作将是多么饱满,多么令人期待呀!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其教学效果特别好。例如,体育老师教学生做某一动作要领之后,总是先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做。这样学生很容易学会,也会激发兴趣。模仿就是这样以无声语言引领学生从“苦于写”向“乐于写”转变,最终到达“善于写”的彼岸。但模仿并非原文照抄,而是在细读范文的基础上,从中得到启示,模仿范文立意、组材、谋篇的方法与技巧,进而转变为自己的写作本领,久而,自己也将产生创作的能力。从三年级学习习作开始,不仅课本的选编,注意了文体的多样性,表现方法的丰富性,以及作家行文的独特性,而且每个单元的习作中都设置了与本单元密切相关的训练,使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为习作教学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优秀范文。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中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写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架子,摸清文章思路,养成良好的“文体感”。
例如,四年级上期单元四中学过《白鹅》一文,让学生体会到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的同时学习他那娴熟地运用拟人、对比、反语等方法来突出白鹅高傲的特点。还可引导学生在练习介绍动物的习作中借鉴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及从动物外貌、姿态、饮食等各方面喜好来模仿着具体描写。并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努力把人家的写作技巧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也就是郭老所说的。先是“于无法之中求有法”,紧接着要在“有法之后求其化”。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水平的文章来,这样方能使兴趣持久稳定,形成终身的爱好。 2.厚积薄发,创意表达。厚积而薄发,是习作学习的必经之路。阅读作为习作的一根不可或缺的拐杖,可以帮助学生充盈自己的羽翼,在表达时脱口而出,写作时如鱼得水。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名著阅读,并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交流,丰富语言、陶冶情操。课堂阅读教学多选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较有特色的篇幅较短的文章,课堂阅读分析,教师适当引导,作为写作模仿借鉴的蓝本。也可进行同内容、同体裁的模仿,例如为了让学生乐于表达、记录日记,我先鼓励学生阅读意大利作家亚米斯契的著作——《爱的教育》让孩子接触并了解日记这种文体,从主人公安利柯生活中的点滴去体会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明白爱是相互的,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与学生交流、分享生活中爱的真谛的同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寻找、去感悟我们的生活,也学着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记录周围的生活。
三、个性表达,丰富想象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而作文教学算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要知道,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则是习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个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如:在班级创设习作百花园,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加强交流,相互欣赏。让学生的个性在习作中自由驰骋,自由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思考与表达并存,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在习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呢?例如在学习习作的初期,让学生进行改编或续写童话的训练:《续写:小猫菲菲失踪记》、《小兔换尾巴》、《我家的玩具总动员》等等,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见所闻及对事情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也不一样。因此,在故事中可以了解孩子想法,发挥他们的个性,还可以挖掘孩子的不同层次的想象力,是学生喜欢的习作训练,
可以说,作文教学之路犹如一条无止尽的崎岖之路,一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开放式的理念,勇敢地迈开这第一步,就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解开一个又一个的困惑,赢得一份又一份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惊喜——那将是他们最纯真的心灵与最淳朴的文字所迸发的美丽之作!
一、真实表达,化难为易
开放作文是将作文走入生活,多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自主作文,使作文成为用语言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的智力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提到:“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要写自己的事,反映自己的生活,反映生活中美好的人与事。”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不也正应该如此,我们倡导遵循“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即是生活实践”,“生活引发创造”的原则。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学生在生活的万花筒中,尽情地捕捉自己喜爱的镜头,将自己的感受跃然纸上,他们感到写作文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块说心里话的快乐园。这样的写作没有负担,没有约束地让学生走进生活,猎取丰富的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放飞自由的心灵,让作文走进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为指导者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有的生活材料仓库,进行综合整理,恰当表达,让学生感悟生活,乐于表达。这样以生活为本的真实自由地表达,有利于学生消除对习作畏难情绪。例如:我让学生观察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这是多么熟悉的场面呀!我们可以先回忆升旗的主要过程:出旗,敬礼,奏国歌,唱国歌,国旗下讲话。那么你对哪个部分特别感兴趣,就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哪个步骤你觉得最庄严?说说你的理由;那个环节让你想起了革命故事?想到这些故事你有怎样的看法;那个环节让你最有收获和体会……在这样的观察引导与自由的交流中,一个庄严的场面就更清晰更深刻地重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个原本平常的话题就更鲜活、更真实了,当学生动笔记下这熟悉的升旗仪式时,你看不到那程式化的文章;成人话的语句;口号式的决心,而是像这样真实的话语:“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向旗手哥哥那样,骄傲地向蓝天抛弃那鲜艳的国旗,让我们自豪的国旗呀!”“我们唱起了嘹亮的国歌,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歌声,你听,那是多么的动听呀!”“老师的国旗下讲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平时的表现,我觉得惭愧极了!我一定尽快改正错误,骄傲地参加下周的升旗仪式,绝不给鲜艳的五星红旗抹黑!”……这些都源于我们开放式的交流、真实的表达。
常言道:“文如其人”,从习作的开始就必须让学生求真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让学生融作文与做人于一体,轻松地跨出这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二、模仿表达,培养兴趣
学习写作也是从模仿到创造的必然过程。郭沫若曾说过:“多读名人著作,而且对于某些作品还必须熟读、烂读,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化。”那么如何更好的模仿,并将他人的表达方式化为自己的本领,达到善写的地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于无法之中求有法”的过程呢?
1.丰富选材,开放内容。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内容理应是多元的、多彩的。作为老师,如何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精彩呢?这不仅要让学生接触一些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进行训练,还应拓宽写作的路子,把各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之中。即所谓作文内容的开放,努力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取得不尽的写作源泉。
首先,可以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学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如:我在三年级上期“构建开放性作文新体系”教案第一单元的编写中就安排了“走进大自然”,通过阅读名家作品:《草》、《春》(朱自清)、《秋天的雨》;欣赏乐曲《小雨沙沙》、《小草》、《高山流水》、《动物狂欢节》等;画《我眼里的四季》;观察蜗牛、蚂蚁、培育绿豆……这些各学科的综合活动来了解我们可爱的大自然,将常见的现象、观察中的发现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记录下来:《我眼中的小草》、《寻找春的足迹》、《下雨了》、《天晴了》、《月亮哪去了》、《我的观察日记》……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写他们自己眼里所见、心中所想,让开放性的作文题具有生活性、思辨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看似平常的事物还值得我们去关注,这样的习作将是多么饱满,多么令人期待呀!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其教学效果特别好。例如,体育老师教学生做某一动作要领之后,总是先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做。这样学生很容易学会,也会激发兴趣。模仿就是这样以无声语言引领学生从“苦于写”向“乐于写”转变,最终到达“善于写”的彼岸。但模仿并非原文照抄,而是在细读范文的基础上,从中得到启示,模仿范文立意、组材、谋篇的方法与技巧,进而转变为自己的写作本领,久而,自己也将产生创作的能力。从三年级学习习作开始,不仅课本的选编,注意了文体的多样性,表现方法的丰富性,以及作家行文的独特性,而且每个单元的习作中都设置了与本单元密切相关的训练,使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为习作教学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优秀范文。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中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写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架子,摸清文章思路,养成良好的“文体感”。
例如,四年级上期单元四中学过《白鹅》一文,让学生体会到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的同时学习他那娴熟地运用拟人、对比、反语等方法来突出白鹅高傲的特点。还可引导学生在练习介绍动物的习作中借鉴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及从动物外貌、姿态、饮食等各方面喜好来模仿着具体描写。并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努力把人家的写作技巧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也就是郭老所说的。先是“于无法之中求有法”,紧接着要在“有法之后求其化”。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水平的文章来,这样方能使兴趣持久稳定,形成终身的爱好。 2.厚积薄发,创意表达。厚积而薄发,是习作学习的必经之路。阅读作为习作的一根不可或缺的拐杖,可以帮助学生充盈自己的羽翼,在表达时脱口而出,写作时如鱼得水。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名著阅读,并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交流,丰富语言、陶冶情操。课堂阅读教学多选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较有特色的篇幅较短的文章,课堂阅读分析,教师适当引导,作为写作模仿借鉴的蓝本。也可进行同内容、同体裁的模仿,例如为了让学生乐于表达、记录日记,我先鼓励学生阅读意大利作家亚米斯契的著作——《爱的教育》让孩子接触并了解日记这种文体,从主人公安利柯生活中的点滴去体会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明白爱是相互的,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与学生交流、分享生活中爱的真谛的同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寻找、去感悟我们的生活,也学着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记录周围的生活。
三、个性表达,丰富想象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而作文教学算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要知道,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则是习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个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如:在班级创设习作百花园,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加强交流,相互欣赏。让学生的个性在习作中自由驰骋,自由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思考与表达并存,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在习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呢?例如在学习习作的初期,让学生进行改编或续写童话的训练:《续写:小猫菲菲失踪记》、《小兔换尾巴》、《我家的玩具总动员》等等,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见所闻及对事情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也不一样。因此,在故事中可以了解孩子想法,发挥他们的个性,还可以挖掘孩子的不同层次的想象力,是学生喜欢的习作训练,
可以说,作文教学之路犹如一条无止尽的崎岖之路,一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开放式的理念,勇敢地迈开这第一步,就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解开一个又一个的困惑,赢得一份又一份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惊喜——那将是他们最纯真的心灵与最淳朴的文字所迸发的美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