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帝国主义与单面人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的繁荣与萧条
  
  经济学成为显学似乎很久了。但真的算起来,在中国恐怕也不过30来年的时间。这和改革开放的时间基本一致。这不是巧合。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中国才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人们才可以公开地关心所谓利益的问题,甚至是一己的私利。由此,从上到下,中国对于经济学(家)的关注开始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然而,经济学的时兴也并不是没有曲折,就像很多当红的明星也会遭遇负面消息困扰一样,经济学在其红火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挑战。如果说经济有繁荣和萧条,那么经济学也一样,此一时彼时。有一个时期,经济学被指缺少人文关怀,关于经济学(家)是否讲道德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尽管至今也还没有定论,但通过争论大家基本明白了,光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这样的总量概念,而不去关注到底是哪些人分享到了增长的好处,或者这样的分配到底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将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于人文关怀的漠视,甚至道德沦丧,都归咎到经济学(家)了。这是第一波挑战。这一波挑战意味着,经济学的胸怀还应该更宽广一些,除了对于利益与财富的斤斤计较,还要有人文关怀,特别是对于底层百姓民生的关怀。
  如果说经济学的第一波挑战基本上属于“修正主义”的阶段,那么第二波挑战就是革命性的了。次贷危机以至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让人们对于经济学的科学性甚至“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这样一种对于危机无法预知、并且对于危机还负有责任的经济学,怎么能够再体面地存在下去呢?连英国女王访问伦敦经济学院的时候都在质问: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们(危机)?这个时候,即便是一些领军的主流经济学家也都开始反思:经济学尽管“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是问题多多,需要有根本性的变革了。
  当然,发展了几百年的经济学不可能在这次危机中轰然倒下。经济学曾经历过很多的繁荣与萧条,经济周期往往伴随着经济学的周期。历次大的经济危机总是会带来经济学本身的危机,同时也带来经济学的变革。从这个角度,认为危机会推动经济学的发展也不为过。
  然而,即便主流经济学在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能够脱胎换骨,痛下决心革自己的命,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吗?我们真正的困惑在于:将经济学奉作解读世界的圣经,仅仅以经济学来剖析这个世界,能行得通吗?
  
  唯经济学的合理性
  
  经济学的时兴或唯经济学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原因在于我们现在还摆脱不了经济性的目标,特别是追求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的目标。然而,纵观历史,增长并不是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的,而只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按凯恩斯的说法,从有史记载的最早时代——例如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公元18世纪,生活在地球上文明中心的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改变。研究现代增长理论的学者们也公认增长只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那么,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又在追求什么?是不是增长目标之外的更多的精神价值呢?
  大凡看到物欲横流,人们总会想到过去。看到今天的全球化、市场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GDP竞争,人们也一定会想起过去可能有的美好时代。无论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还是维吉尔的田园诗,都成为某种标志性的回忆。人们猜想那个时候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很丰裕,但精神生活很富足;越是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越可能丰富多彩。不过,这种物质生活与精神价值的分离,实际上只是一种想象。因为,追求精神价值的仍然是那些富足的贵族或奴隶主,而普通百姓还是为柴米油盐忙活,哪里顾得上什么精神?
  可见物质基础很重要,经济增长很重要。并且,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化的时代,你想不关注增长都不行。比如:在一个远离市场化的群落,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们的价值取向可能完全是精神的(有人认为以前的西藏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但是市场的边界在扩大,市场在侵蚀这片土地,于是,有一部分人开始了市场化,人们有了比较,原有价值标准开始分裂。市场化之下,哪里有净土?这里决不是说市场化不好(这完全取决于大家的价值标准),更不是说市场化导致了价值追求的堕落,只是强调,经济市场化也好,经济全球化也好,正在将多元价值标准转变成一元价值标准:那就是经济增长或发展胜过一切。一个群落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文明也是如此。存在着全球竞争的压力的情况下,唯有增长,唯有强大,才可能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经济力量在统一全球的价值观。无情的经济逻辑在驱动着世界发展的进程。
  “唯经济增长”确实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能超越增长,因为增长是民生幸福的必要条件,并且增长还能带来很多积极的道德后果。哈佛大学教授本·弗里德曼在其大作《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中文版由人大出版社于2008年推出)中指出,我们所期望的自由、民主、宽容等高尚的道德,正是经由增长带来的。我们应该继续为经济和财富的增长而奋斗。因为追求在财富上超越我们的父辈,这一过程在道德方面的好处如同物质方面一样多。比如,这会对社会上层产生一种财富效应。凯恩斯说,某人对其银行账户采取“暴政”,远比他对邻居这么干要好。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指出,伦敦的财富增长当年是怎样地吸引了英国贵族,使他们放弃了其领地上的军队和彼此间的战争,而一心在伦敦社交界和宫廷占有一席之地。一个正在迅速富裕起来的社会,其上层会将精力集中于获取财富,即对物、对自然的权力,而不是对人的权力。弗里德曼总结道,如果你想要得到各种非经济方面的好处,比如机会的开放、宽容、社会稳定、公平、民主等等,经济的快速增长能让你远为轻易地达到目标。
  不过,即便我们认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还得反思一下用于衡量增长的GDP指标的不足。因为GDP并不能真正地反映百姓的福利水平。比如,由于公共交通太糟糕,美国人不得不买车,车辆的价值被计入美国的GDP;但欧洲的公交系统很发达且不是以它们对乘客的价值来计算,而是被算作了政府的成本。此外,美国将两百万人关在监狱里:建造监狱的成本和狱警的薪酬也被计入GDP;而这些投入到家庭及企业安全方面的资本与劳动,在欧洲就没有那么必要。还有,美国相对于欧洲更极端的气候——更寒冷的冬天(除了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和更炎热的夏天(除了华盛顿,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必然使取暖和制冷的支出增加,这也会增加GDP。如果仅仅从GDP角度,那么美国要比西欧强很多。但如果从福利角度看,结果会很不同。西欧人的工作量比美国人少25%,可他们的社会福利水平却只比美国人低约15%,并且他们的收入分配更平等、贫困率也更低。
  
  当经济学不再时髦
  
  回到前面的分析,唯增长也好,唯GDP也好,唯经济学也好,其实都是非常片面的。这个世界是个多面体,经济这一面尽管很耀眼,但也只是一面。当大家(包括个人、团体以至国家)都在追求增长、报酬、物质利益的时候,当这些完全以金钱衡量的事物成为人们行为目标的时候,经济学的分析当然就最为管用了。而一旦经济目标成为这个世界的核心目标,其他的一切,便都是这个目标的派生物了。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帝国主义可以盛行。因为,无论你有多少超越经济、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目标,经济学总是可以将这些转化成经济目标,甚至荣誉、利他、爱恨情仇都可以货币化。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异化。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叫《单向度的人》。今天的世界,不正在由个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单向度的、纯经济的世界吗?
  当然,世界的异化并不能算是经济学的错,它不过是在解释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然而,世界潮流是会变的。古希腊时代,哲学统治一切;在中国的唐朝,写诗作文的水平最为人看重;而至少在工业革命之前,整个世界还显得那么“纯真”,并不懂得经济至上的意义。从今天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再往后会怎样?我很欣赏凯恩斯在他的《劝说集》中的话,“当财富积累不是具有很高的社会重要性时,道德准则将有巨大改革。我们将能够摒弃许多假道德准则,它们已经压迫了我们200年。”
  如果说经济学的兴起与繁荣和财富积累的社会重要性密切相关,那么在财富积累、经济增长变得不那么重要的时候,经济学恐怕也就不再是显学了。我很愿意相信,当经济学不再时髦的时候,也将是人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时候。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文化纵横》杂志第一期试刊号出版。9月15日,在上海社科联的协助下,文化纵横杂志社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文化纵横》创刊暨时代变迁与价值重建”座谈会。在沪各院校多个学科领域的近20位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对《文化纵横》的创刊给予了高度关注。虽然此次讨论话题针对的对象为《文化纵横》,但也涉及到当前文化讨论中的一些重要议题,为此,本刊编辑部将此次会议纪要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问题
期刊
一般社会中总有精英,但精英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社会学、政治学有复杂的讨论,本文则采取其最简单的定义:精英就是各个地方、各个领域掌握一定资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先者。经过30年的变迁,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精英群体。但是,并不是每个时代、每个领域、每个地方都有“绅士”。所谓绅士,就是精英中具有公共情怀,并且具有从事公共事务之能力的人。社会正是依靠绅士的领导与组织而形成共同体,享有安宁与繁荣
期刊
自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来,全球环境合作已经走过了37年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环境问题从过去的技术问题转变为政治问题,又从最初的低政治议题转向高政治议题。随着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哥本哈根)会议的临近,绿色政治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人类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从过去的工业文明走向了生态文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
期刊
编者按    1970年代未~1980年代,“文史哲话语”是当时公共讨论的主力。对文革的批判,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否定,对未来世界的憧憬,集中运用了文学、哲学和政治学的话语,当时的学界名流多是美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文学家等,极少有经济学家在内。而从1980年代末到整个1990年代,经济学话语在否定计划经济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捍卫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斗争中壮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下,在整个社
期刊
这样的场面,恐怕谁见了都不会忘记。  天上惊雷滚滚,暴雨如注,地上升腾的烟雾与天边的雨云相接,雨点伴着鼓点,锣声杂着雷声,一支蜿蜒数公里的游神队伍冒雨在街上行进。人行道上站满了手捧神香银纸的百姓,他们口中念念有词,焦急地等着游神队伍的到来。当望见两顶神轿自远而近时,他们不顾脚下的积水,一齐屈膝跪下,对着神像磕头不止,其投入与虔诚的神情,令人震撼。  这是种什么样的活动?这种活动为什么有如此的法力使
期刊
政治本来是一个很容易僵化的领域。从古至今,纵有无尽的技巧或艺术,到最后,在希腊、罗马的经典中,在中外帝王将相的眼里,在今天中国的政治家、哲学家们看来,都不过是统治的方术,或者诸如敌我之分之类的简单原则,都只不过是为了实行权力分配而利用人类的一切资源而已。这种政治观念太缺乏想象力,对其他的政治文明观察也很难逃脱类似窠臼。比如对美国政治的了解止于三权分立,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大量的人类才智;对欧洲政治
期刊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无论是世界高层领导人的峰会,还是大众的会议;无论是经济、金融会议,还是学术、技术会议,几乎逢会必谈气候变化,可见这一问题影响之深远和广泛。作者结合自己参与气候变化科学依据、管理、多边谈判等20多年的实践和经验,对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未来发展及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一浅析,与读者分享看法。    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气候变化问题源于气候,但又与自然气候
期刊
中美关系目前可以说是过去20年来最为密切平稳的,处于一种基本良性同时充满变数的动态稳定中。经过多年的往来博弈,太平洋两岸都已经出现了日益增长的重大共识和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形成了维护和稳定双边关系的强大力量。北京和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们看来都已经明白并学会了尊重对方的基本底线和主要利益。“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北京力求维护其一党执政下国内政治稳定的头号目标虽然继续不以为然,但已经日益理解和接受。与
期刊
19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逐渐复兴。到今天,大大小小的庙会活动,遍布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即使是专业的研究者,恐怕也很难统计清楚那些在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出现的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一场场热闹的庙会到底有多少。  如今,有一些著名的庙会活动,也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一成为“遗产”,似乎就该和诸多传统一样,进入博物馆保护起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其实,这样对庙会传统的理解真是
期刊
从20世纪60,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产生以来,人类对于工业化引起的环境危机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警觉。这一科学问题被迅速政治化。1980年代中后期,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进入1990年代,环境保护问题渐渐聚焦在气候变化上,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内政、乃至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环境保护,从最初民间的,有着左翼色彩的社会运动,成为一个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政治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