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宁市,一座以绿闻名的城市。这里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绿意盎然,花果飘香;这里有着“中国绿城”的美誉,被各地游客称赞为“一座可以呼吸到绿色的城市”,“一座适宜人居的城市”。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博士对南宁的印象是:“南宁是一座微笑的城市和绿色城市”。
在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南宁市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以创建“中国绿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有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和谐城市。
早在2005年,南宁市就完成了《南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这份规划明确提出,南宁将通过“一水”、“二山”、“二环”、“二网”、“六保护区”、“十森林公园”、“二十生态主题园”等项目的建设,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城市森林体系。
在鲜花和绿树的簇拥下,记者来到中共南宁市委,采访了南宁市委副书记刘长林。
创建森林城市是发展的需要
在南宁市,不但街道干净,而且处处绿意盎然,“中国绿城”正成为一张名片吸引着外地游客。几年前记者曾来南宁采访,几年后的今天则明显感觉到绿化区增加了许多,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
“我们要尽快将市区建成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植树成景’的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基础。”刘长林说。
刘长林告诉记者,南宁市经济已连续8年保持两位數高速增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前南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6%、绿地率35.10%、人均公园绿地12.95平方米。南宁市先后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荣誉。
“十一五”以来,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绿城”目标,着力打造城乡园林绿化系统,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方面积极做“树”文章。加快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2010年,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约5.2万公顷。武鸣县濑琶村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马山县形成了以生态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弄拉模式”。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2006年~201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绿城”建设,南宁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宜学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凸显。
南宁市正在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建设水平,加快打造“中国水城”,构建“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现代亲水城市。南宁市还大力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生物多样性森林工程,争取年内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据悉,自2005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南宁市出台了25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文件,从政策上、措施上保障这一工作顺利推进。南宁市加快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坚持每年种植百万株以上大树,仅2010年就种植乔木260.37万株。
目前,南宁市已在民族大道、快速环道、机场大道、五象大道、白沙大道等主干道建成森林街道230公里,全市公路绿化率已达84.2%,铁路绿化率达98.48%。南宁凤岭儿童公园、安吉花卉公园和体育休闲公园等9个森林公园新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南湖公园、金花茶公园等10个森林公园续建项目也在顺利实施。所辖六县县域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
南宁森林建设的主要布局是“一核一轴、两环两网、六城多点、三大组团”,以一批森林城市工程为载体,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形成以邕江主河道沿江森林风光为生态主轴,以青秀山和五象岭森林公园为中心,以环城森林带、环城森林公园和生态主题园为重点,以自然保护区和公益林区为骨架,建设城乡一体的森林城市体系。
刘长林说:“南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向东盟各国宣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成果。同时,广西是壮民族地区,南宁是广西首府,南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能充分体现国家落实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提振壮民族精神,增加壮民族感情。”
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增绿
多年来,南宁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城乡园林绿化系统,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坐落在市区的南宁市青秀山森林公园和五象岭森林公园,林木青翠,每天都会有很多市民前来游玩。在南宁辖区内共有类似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10个,面积达6.24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形成了南宁的“后花园”。
刘长林告诉记者,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自1951年南宁市首次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都能坚持每年组织开展。2002年2月南宁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将每年3月定为南宁市“植树月”的议案。为了把“植树月”规范化、制度化,首府绿化委员会分别制定并实施了《南宁市义务植树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南宁市农村义务植树制度》、《南宁市全民义务植树绿化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自治区、南宁市党政军领导和广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赴京出席“两会”前参加义务植树,成了全市全民义务植树月的启动仪式,对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南宁市每年义务植树尽责率都在90%以上,义务植树登记建卡率也在90%以上;2002年以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3047.19万人次,植树面积65371公顷,植树17808.68万株;建立自治区、市、县(区)党政领导义务植树示范点84个,植树基地342个。
在市中心区公园、森林公园、科普、生态教育基地开辟“青年林”、“三八林”、“劳模林”、“结婚林”等纪念林基地(点),常年供市民和爱好人士种树,挂牌认养、认管。为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个性化、多样化提供条件。通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强化了全民绿化意识,提高了各单位和全市人民参与国土绿化植树造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南湖广场名树博览园建设中,经首府绿化委员会倡议,社会各界152个单位、687名个人捐款784万元用于大树采购和种植。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市社会各界180多个单位和970多名个人向市区公园捐款认建、认养、认管绿地金额达820多万元。营建各种纪念林、纪念树和植树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参与植树人员不断扩大,植绿爱绿护绿意识不断提高。
刘长林强调,为了保护全市的森林、林木、绿地、湿地生态安全,发展城市森林和绿地,南宁市在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林业法律法规的同时,先后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南宁市公益林条例》对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维护公益林林权权利人利益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益林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管护、经济补偿的原则。《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将公园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公园用地不得侵占和擅自改变用途。公园绿化用地不得少于陆地面积的65%。《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促进了南宁市公园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2011年4月10日南宁市启动了“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将绿化工作重点转移到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城镇绿化和村屯绿化上来。通道绿化:在高速公路和国道建设共12段101.3公里,绿化面积4904亩的示范样板带;在西江黄金水道邕江段绿化30公里,面积4419亩的示范样板带。城市绿化:重点绿化4条街道,种植绿化苗木27080株;公共绿地种植200000株大树。公园绿化:在10个公园种植绿化苗木116800株。乡村绿化:在32个乡镇建成区共种植树木64000株。城乡风貌改造村屯绿化:重点绿化50个自然屯,种植树木500亩或15000株胸径5厘米以上树木。全市新建成20个生态园林单位(小区),启动大王滩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
近年来通过“春雷行动”、“绿剑行动”、“木材经营加工清理整顿”、“打击滥宰,乱卖野生动物”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滥宰,乱卖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2006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林业刑事案件364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7834起,打击各类违法人员6850人,收缴木材8551立方米,野生动物3818公斤。10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和毁绿案件。
由于多年以来的持续工作,尤其是2005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林业生态建设一直常抓不懈、高位推进,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建成区(包括辖区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4%、绿地率35.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5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刘长林说,南宁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五大森林工程建设及“绿满南宁”工作,实现了引导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目标。
抓住机遇面向未来
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南宁作为连接東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城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
面对取得的成绩,刘长林非常清醒。他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建设,南宁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发展环境更优了,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更强了。自2004年开始,至今南宁已成功举办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十二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即将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将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以利进一步推动南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已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有利于各国林业部门加强高层往来,增进对话互信,并就资源、信息、人才、技术、产品等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从中国作为“亚太森林网络”主持日常工作的责任和东盟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发展现状看,中国发展林业的经验特别是发展城市森林的经验很值得宣传推广,在提升我国在东盟区域内林业生态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要认真学习东盟国家发展林业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在采访的最后,刘长林对记者说,环境的嬗变带来的是南宁的名声远扬,城市品牌极大提升。2011年站在新的城市高度,南宁建成中国“水城”第一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南宁不但要给世人展示出“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景,还要把18条内河打造成为“舞动的城市飘带”,实现南宁生态环境和谐家园目标,使南宁清得更透彻、绿得更深远。
在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南宁市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以创建“中国绿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有凝聚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和谐城市。
早在2005年,南宁市就完成了《南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这份规划明确提出,南宁将通过“一水”、“二山”、“二环”、“二网”、“六保护区”、“十森林公园”、“二十生态主题园”等项目的建设,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城市森林体系。
在鲜花和绿树的簇拥下,记者来到中共南宁市委,采访了南宁市委副书记刘长林。
创建森林城市是发展的需要
在南宁市,不但街道干净,而且处处绿意盎然,“中国绿城”正成为一张名片吸引着外地游客。几年前记者曾来南宁采访,几年后的今天则明显感觉到绿化区增加了许多,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好。
“我们要尽快将市区建成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植树成景’的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基础。”刘长林说。
刘长林告诉记者,南宁市经济已连续8年保持两位數高速增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前南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6%、绿地率35.10%、人均公园绿地12.95平方米。南宁市先后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荣誉。
“十一五”以来,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绿城”目标,着力打造城乡园林绿化系统,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方面积极做“树”文章。加快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2010年,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约5.2万公顷。武鸣县濑琶村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马山县形成了以生态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弄拉模式”。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2006年~2010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绿城”建设,南宁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宜学的城市形象进一步凸显。
南宁市正在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建设水平,加快打造“中国水城”,构建“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现代亲水城市。南宁市还大力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生物多样性森林工程,争取年内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据悉,自2005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南宁市出台了25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文件,从政策上、措施上保障这一工作顺利推进。南宁市加快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坚持每年种植百万株以上大树,仅2010年就种植乔木260.37万株。
目前,南宁市已在民族大道、快速环道、机场大道、五象大道、白沙大道等主干道建成森林街道230公里,全市公路绿化率已达84.2%,铁路绿化率达98.48%。南宁凤岭儿童公园、安吉花卉公园和体育休闲公园等9个森林公园新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南湖公园、金花茶公园等10个森林公园续建项目也在顺利实施。所辖六县县域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
南宁森林建设的主要布局是“一核一轴、两环两网、六城多点、三大组团”,以一批森林城市工程为载体,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形成以邕江主河道沿江森林风光为生态主轴,以青秀山和五象岭森林公园为中心,以环城森林带、环城森林公园和生态主题园为重点,以自然保护区和公益林区为骨架,建设城乡一体的森林城市体系。
刘长林说:“南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向东盟各国宣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成果。同时,广西是壮民族地区,南宁是广西首府,南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能充分体现国家落实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提振壮民族精神,增加壮民族感情。”
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增绿
多年来,南宁市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城乡园林绿化系统,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坐落在市区的南宁市青秀山森林公园和五象岭森林公园,林木青翠,每天都会有很多市民前来游玩。在南宁辖区内共有类似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10个,面积达6.24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形成了南宁的“后花园”。
刘长林告诉记者,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自1951年南宁市首次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都能坚持每年组织开展。2002年2月南宁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将每年3月定为南宁市“植树月”的议案。为了把“植树月”规范化、制度化,首府绿化委员会分别制定并实施了《南宁市义务植树登记管理工作制度》、《南宁市农村义务植树制度》、《南宁市全民义务植树绿化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自治区、南宁市党政军领导和广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赴京出席“两会”前参加义务植树,成了全市全民义务植树月的启动仪式,对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南宁市每年义务植树尽责率都在90%以上,义务植树登记建卡率也在90%以上;2002年以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3047.19万人次,植树面积65371公顷,植树17808.68万株;建立自治区、市、县(区)党政领导义务植树示范点84个,植树基地342个。
在市中心区公园、森林公园、科普、生态教育基地开辟“青年林”、“三八林”、“劳模林”、“结婚林”等纪念林基地(点),常年供市民和爱好人士种树,挂牌认养、认管。为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个性化、多样化提供条件。通过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强化了全民绿化意识,提高了各单位和全市人民参与国土绿化植树造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南湖广场名树博览园建设中,经首府绿化委员会倡议,社会各界152个单位、687名个人捐款784万元用于大树采购和种植。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市社会各界180多个单位和970多名个人向市区公园捐款认建、认养、认管绿地金额达820多万元。营建各种纪念林、纪念树和植树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参与植树人员不断扩大,植绿爱绿护绿意识不断提高。
刘长林强调,为了保护全市的森林、林木、绿地、湿地生态安全,发展城市森林和绿地,南宁市在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林业法律法规的同时,先后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南宁市公益林条例》对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维护公益林林权权利人利益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益林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类管护、经济补偿的原则。《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将公园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公园用地不得侵占和擅自改变用途。公园绿化用地不得少于陆地面积的65%。《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促进了南宁市公园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2011年4月10日南宁市启动了“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将绿化工作重点转移到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城镇绿化和村屯绿化上来。通道绿化:在高速公路和国道建设共12段101.3公里,绿化面积4904亩的示范样板带;在西江黄金水道邕江段绿化30公里,面积4419亩的示范样板带。城市绿化:重点绿化4条街道,种植绿化苗木27080株;公共绿地种植200000株大树。公园绿化:在10个公园种植绿化苗木116800株。乡村绿化:在32个乡镇建成区共种植树木64000株。城乡风貌改造村屯绿化:重点绿化50个自然屯,种植树木500亩或15000株胸径5厘米以上树木。全市新建成20个生态园林单位(小区),启动大王滩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
近年来通过“春雷行动”、“绿剑行动”、“木材经营加工清理整顿”、“打击滥宰,乱卖野生动物”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滥宰,乱卖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2006年以来,全市共破获林业刑事案件364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7834起,打击各类违法人员6850人,收缴木材8551立方米,野生动物3818公斤。10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和毁绿案件。
由于多年以来的持续工作,尤其是2005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林业生态建设一直常抓不懈、高位推进,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建成区(包括辖区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4%、绿地率35.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5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刘长林说,南宁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五大森林工程建设及“绿满南宁”工作,实现了引导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目标。
抓住机遇面向未来
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南宁作为连接東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城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
面对取得的成绩,刘长林非常清醒。他告诉记者,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建设,南宁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发展环境更优了,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更强了。自2004年开始,至今南宁已成功举办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十二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即将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将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以利进一步推动南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已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有利于各国林业部门加强高层往来,增进对话互信,并就资源、信息、人才、技术、产品等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和合作。从中国作为“亚太森林网络”主持日常工作的责任和东盟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发展现状看,中国发展林业的经验特别是发展城市森林的经验很值得宣传推广,在提升我国在东盟区域内林业生态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要认真学习东盟国家发展林业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在采访的最后,刘长林对记者说,环境的嬗变带来的是南宁的名声远扬,城市品牌极大提升。2011年站在新的城市高度,南宁建成中国“水城”第一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南宁不但要给世人展示出“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景,还要把18条内河打造成为“舞动的城市飘带”,实现南宁生态环境和谐家园目标,使南宁清得更透彻、绿得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