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嵌入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分析森林康养的意义、起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生态文化嵌入森林康养的可行性,以及二者融合发展中存在宣传不到位、文化挖掘不足、人才稀缺等问题,进而提出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一是拓宽宣传路径,塑造产业品牌;二是加大挖掘力度,开展创新活动;三是制定产业标准,培养骨干人才;四是颁布相关政策,营造发展氛围。
  关键词:森林康养;生态文化;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1-0026-03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自然对于人类的吸引力日趋强烈。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提出后,人们更加向往健康、天然的生活方式。对于森林康养产业而言,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一、森林康养的意义、起源及发展现状
  森林康养是在森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旨在促进大众健康[1]。
  (一)森林康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人们的需求层面变得更加复杂与多样。一方面,人们已由单纯的追求愉乐化、刺激化的娱乐项目转变为追求娱乐化、休闲化与养生化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精神层面需求比重日趋上升,森林康养产业可满足国民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属于高品质服务产业。
  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亿,到2035年將达到4亿,占总人口近30%。面对我国老龄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慢性疾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对于养生、保健、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众所周知,森林有着治疗慢性病和治愈亚健康的功效,而森林康养作为以森林为主体的新型旅游样式,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需求,对于丰富老年生活、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讨论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提出了“生态供给”这一理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和政府确定相关战略的基准是对于整个社会主要矛盾本质的理解与体会。如何在不牺牲生态环境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建设和推进生态友好型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是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主导力量。由此可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促进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二)森林康养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据相关记载,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人为了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首次打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森林康养产业”这一概念。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于1982年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标志着我国森林旅游的开端[2]。我国于2012年首次将森林康养这一概念引入北京。201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以森林康养为核心的研究机构[3]。在我国,森林康养这一新型产业还是处于初级阶段,2019年我国印发的《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要在我国建成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到2050年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4]。
  目前,四川、浙江、湖南和福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相对完善。四川目前已有峨眉山、七里坪、鸡冠山等诸多森林康养基地;福建2019年启动基地面积约307百米的平方的睡眠小镇项目;浙江安吉目前正在将森林康养产业与乡村旅游业结合,在推动当地生态建设同时给居民增收;湖南雪峰山是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景区特有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去体验[5]。
  二、生态文化嵌入森林康养产业的可行性
  2020年两会国家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将生态文化融合进森林康养产业,可实现产业间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更完备的产业链,产生规模经济效应[5]。
  (一)森林景色和生态体现绿色康养文化
  森林是一个自然生态循环系统,可产生巨大的康养价值。森林中的风、空气甚至鸟鸣声都给人舒服、放松的感受。绿色是生命力与活力的象征,无论是森林中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还是随风摇曳的芊芊细草都能从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绿色文化的美妙体验,让人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生态福利[6]。
  森林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首先,森林能将人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供人类使用。其次,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促进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调节空气湿度、温度最终形成适宜居住的小气候,对我们血压、心率、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对于人的生理甚至心理状况都有重要的改善作用[7]。
  (二)生态文化提升森林康养品质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所在。旅游途中对于大自然的观赏其实就是旅游者对于文化的体验过程。森林生态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激励作用能够反过来增加人们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文化认知。
  经济快节奏运转的当下,人们神经无时无刻不处于紧绷状态。身处康养景区,游客可感受森林中花草树木散发的天然清香及古风优雅的诗词歌赋,放下烦扰,卸下压力,涤荡灵魂。森林康养式旅游不应仅为走马观花,同时也是优秀生态文化的深入体验。古人用花草树木制作香囊,一方面是取植物气味以驱虫避害,另一方面则是象征着的高雅品性,荷花香囊象征高洁、梅花香囊象征坚忍不拔、竹子香囊象征正直清高,佩戴者可通过这种方式来借物明志[8]。
  三、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一)对产业宣传不足,产业辨识度低
  目前,大众包括部分经营业主对森林康养产业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吃、喝、玩、乐”的基础性旅游层面,不了解森林康养产业的文化以及独特的服务功能,因此很多人不能够将森林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区分开。有的人甚至不知道有森林康养这一产业的存在,造成了相关产业投资力度低下的局面,产业间的融合进程比较缓慢[9]。
  (二)对文化挖掘力度不够,产品结构单调
  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过程中,由于产品结构较单调,融合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对一些著名的文化如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以及闽人文化等生态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融合产品缺乏众多优秀文化的植入,同时产品创新度较低因此产品整体偏大众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无法形成有效的消费者客流量[9]。其次,基于整个产业链的视角,在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的融合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态设施建设,整体设计较单调,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效果、容易使消费者丧失继续探索的兴趣。
  (三)对产业的监管不足,专业人士匮乏
  森林康养产业和生态文化产业需要招收来自设计学、林学、医学、营养学等相关专业的高质量人才,但是由于它们是一个比较新的产业,在人才的招收和培养方面不够规范,所以高质量的人才比较匮乏。怎样加快专业性人才向产业注入的步伐,是摆在产业融合面前的一个难题[10]。
  (四)相关政策不够,产业发展缓慢
  国家的政策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产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一方面,相关政策可以引起大众的关注,进而了解该行业。另一方面,相关政策一般给予一定的优惠,降低产业风险,提高业内人士的行动力。森林康养产业是一个新型产业,相关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没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导致相关的支持政策不多,尤其缺乏对“资金、用地”等方面的规定,森林康养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发展比较缓慢[11]。
  四、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一)拓宽宣传路径,塑造产业品牌
  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将森林康养产业、生态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打造“互联网+康养”“互联网+生态文化”等营销体系。另外,文学与艺术作品往往是文化映射的重要载体,将生态文化通过文学或者艺术作品传达給人们是一种比较容易被接纳的方式,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被影响[12]。以“森林之族”著称的日本人,认为人和自然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这样的背景下,著名的文学作家大江健三郎以森林文化为方向撰写了多篇优秀文学作品,在大江健三郎的影响下,日本森林文化一度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著名的漫画家宫崎骏的作品经常带有森林文化的色彩,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为了增强国民相关意识,我们可以从青年开始抓起,将森林生态文化引入中小学教育中,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进一步促进全民参与到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设中,加快产业间的融合[13]。
  (二)加大挖掘力度,开展创新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国民对森林康养文化的传承,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以外,还应进行生态文化的挖掘。同时,我们又需要进行文化的创新,开发创新产品,我们在进行文化开发和创新时要尊重当地特殊的文化特色,以防触犯到当地的禁忌。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对这些稀缺的特殊文化加以保护。在进行产业创新时我们可以结合不同民族的生态文化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使得他们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幸福感。
  (三)制定产业标准,培养骨干人才
  为了实现森林康养产业与生态文化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专业化的人才储备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制定产业标准,在此标准和产业的发展规划为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产业经营者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不断注入成绩优异的专业性人才、定期开展活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高价聘请业内精英和学者作为产业顾问等途径来解决人才不足这个难题[14]。同时,鼓励农、林、医学类高校开设森林康养相关专业,并结合当地特色,培养综合多种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不断为森林康养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产业整体发展质量。
  (四)颁布相关政策,营造发展氛围
  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可以申请专项资金;另一方面,金融行业要放松森林康养产业的贷款条件并增加贷款额度,呼吁大型工商业主对森林康养产业进行投资。接着,政府要在土地的使用方面优先考虑森林康养产业,在土地指标分配上给予较多的分配比例。最后,林业的负责人应该积极主动与财政、民政、卫生、中医药、旅游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构建集医疗、养老、运动等为一体的高效化产业链[15]。
  结语
  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有着“绿色、健康、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森林康养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产业融合成为一种时尚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生态文化产业与森林康养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能够增加国民对于森林康养产业以及生态文化产业的认同度,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市场充满活力,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  宋维明.关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必然性与路径的思考[J].林业经济,2020,(1):3-8.
  [2]  张亚东.辽宁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思考[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5):63-64+76.
  [3]  李可萱.“玉”意象在《诗经》中的文化研究[J].汉字文化,2020,(18):52-53..
  [4]  周雨婷,王文烂.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台湾农业探索,2020,(5):76-80.
  [5]  石蓝江.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新时代读《毛泽东传》看毛泽东的学习观[J].汉字文化,2020,(19):175-176.
  [6]  李笑笑,李田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态势及路径创新[J].汉字文化,2019,(20):33+42.
  [7]  丁景.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淘宝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12):104-106.
  [8]  孙雪.成长之伤,自我的丧失——观《狗十三》有感[J].汉字文化,2019,(20):99-100.
  [9]  王永雄.梅列区森林康养产业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20,(4):62-64.
  [10]  王齐.镜像形成阶段下的程蝶衣的自我身份构建[J].艺术科技,2020,(6):72-76.
  [11]  李可萱.浅析《诗经·秦风》中的周礼文化[J].艺术科技,2020,(2):91-92.
  [12]  傅福机.惠安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20,(18):67-68+85.
  [13]  王齐.它这么美,不忍心让它成为工具——红木文化鉴赏[J].艺术科技,2019,(23):155-156.
  [14]  王未.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解析[J].汉字文化,2020,(20):167-168.
  [15]  钱正青,沈潇玲.生态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5):64-66.
其他文献
摘 要: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基础、政府效率、金融发展、社会环境等四个模块综合反映金融生态的内外部环境,构建含1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上海市2001—2018年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以反映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变化表明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长
摘 要: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教学能力虽然只是教师能力的一部分,但对教师来讲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制定既能全面反映德、勤、绩、能,又便于操作的教学能力评价办法,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能力评价机制是激励教师积极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为内容,探索评价机制和办法,以推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然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的新思路。为有效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向思政课程建设拓展,教师人才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中面临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工作格局尚未形成等方面的现状,整合人才资源,充分发挥马院非马专业人才作用,构建顺畅的“三位一体”沟通工作格局、教学互通格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的着力点。因此,探索高校课程思政人才建设
摘 要:高校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联系高校党政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重要桥梁纽带,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工作优势。围绕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发挥,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工会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应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探索方法路径、丰富育人内容、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工会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工会;育人作用;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网络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构建和提升网络育人新格局,从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及资源整合等角度出发,探索创新制定相关提升及实施路径,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2020年我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超过5 226万人,建筑业的经济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且支柱作用逐年增强。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稳定就业,需要农民工的薪酬管理与时俱进。针对建筑业农民工薪酬管理存在的满意度低、体系设计不合理、支付流程欠优和管理政策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扩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全面薪酬体系、健全农民工薪酬支付的统筹机制和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摘 要:财经纪律是财经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地方高校重点服务于地方区域,着力于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地方高校财经纪律建设,对促进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树立严守财经纪律的政治意识、加强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力、营造学习财经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创造遵守财经纪律的有利条件、建立财经纪律监督的长效机制,助推地方高校财经纪律建
摘 要:面對新冠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适合国情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回暖,但同时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以及税收监管不完善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及问题,为更好地发挥税收支持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经济冲击;税收政策;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1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村环境的不断优化,进而实现人才的引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需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通过不断深化环境治理,可达到对农民生活环境优化的目的,实现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将区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效协调起来,增
摘 要: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使得人工智能(AI)已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基于此,介绍了人工智能在高校财务咨询、收缴学费、财务报账、财务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并认为高校财务管理应紧随技术与时代发展趋势引入智能服务,应从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构建信息共享化平台等角度助推高校财务管理智能化。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