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和《想北平》是其散文的优秀作品,两篇文章虽写于不同时期,一写人一摹物,但二者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及情感表现上大有相同,两相对照,情系环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老舍 母亲 北平 散文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0-01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系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这两篇独立的文章个体,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或情感表现上均有很多相通互释之处,两相对照,异曲同工,展现了老舍在散文文体上独有的艺术魅力。
1 两个人物,一种载体
在老舍的生命中,有两个人物对其至关重要,血脉牵连,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故乡北平。“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先生的母亲出身农家,一生艰辛困苦,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擔,但母亲勤劳、宽厚、坚忍,活得硬朗,给予老舍的影响十分深刻。所以,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而老舍又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其生命的脐带,是他漂泊游离在外最温暖的精神归宿,所以,老舍对北平的深深依恋、款款相思,是一种从血脉里流出来的爱。对于心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老舍又是通过“散文”这一文体载体来展现的。
众所周知,小说、戏剧是老舍最擅长的文体,那么他为什么却用散文来表现呢?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当归因于“散文”这一文体独特的审美内涵。现代散文可谓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宁馨儿,其产生是伴随着“人的发现”而成立的,是对传统散文的一次扬弃、超越,最重要的是“人”(活生生的作者个人)走进了散文,激活了散文的“心”,使得散文这一文体大放光彩,作者能够本色流露、独抒性灵。老舍写母亲或北平,都是其最熟悉、最能展现真实情感的人物,所以,无需小说情节的虚构、环境的大肆铺染、人物的雕琢粉饰,只需要抒写内心中最真实的那一个,本真自我。同时,散文“散行成文”的形式,自由疏放的笔法,不拘泥于窠臼的特点,又使得作者有充裕的发挥空间和灵动的性情抒发。所以,老舍毅然选取了“散文”这一载体来对母亲和故乡北平喃喃诉语、情感流淌和心灵的倾诉,尽情尽兴,无所牵绊,写出最真实最可感的母亲与北平。总之,用散文承载母亲和北平,两者更丰满真切,又最熨帖作者的心灵。
2 类似笔法,两相映照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上有很多类似之处,而且共同传达出一种情感:作者对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至情至性的爱。
其一,小处着眼,平凡之中见真谛。母亲和北平,都算得上很大的字眼,但作者两篇均未从大处落墨,而是从平凡的事物、日常的琐事入手,如写母亲,只是撷取了母亲为子女所做的几件家常小事娓娓道来,事不大,语不绮,却把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人格魅力及作者对于母亲真切深沉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震撼人心。《想北平》中写北平,也未泼墨北京的雄壮大气,跃然作者笔端的是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溅着泥点的韭菜叶,这些点点滴滴、司空见惯的平民物件,却又最能反映出老舍爱的是真实的北平,这种爱已渗透到生命里,与爱母亲一般。
其二,语言朴质,平淡之中见绚丽。苏轼评陶潜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老舍的语言风格亦如是。《我的母亲》中,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极富韵致。“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不祥的消息”,此句中连用四个“怕”,表达出内心的恐惧,行文之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朴情浓。而《想北平》中也是信手拈来,“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平平淡淡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却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 安适。作者于两篇文章中均抛开了一切美好的词语,一切好听好看的字,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最无华晓畅的白话,表达出最淳厚深挚的爱,对母亲,对北平。
其三,抒情结尾,平白之中见真情。两篇文章都以抒情这一表达方式结尾,平白的话语却带有作者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因他爱母亲,爱北平,所以,这种赤子之爱使得作者心痛落泪。《我的母亲》结尾处,“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直抒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思念和失去慈母后内心深处无以言说的悲伤哀痛之情。《想北平》的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亦是字字含泪,宣泄了作者对北平的炙心思念之情。两篇文章的结尾都以简短的直接抒情戛然而止,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3 彼此交融,互为诠释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虽是老舍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但两篇文章互相埋笔,均可寻出对方的踪影。《想北平》创作于1936年,作者当时身在异乡,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机,“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老舍先生身为心系故乡的游子,忧心如焚,写下了这篇动情带泪的《想北平》。而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对北平的爱,作者是用以对母亲的爱作比喻的。“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在这里,作者写北平之爱是通过母亲之爱呈现的。
而在《我的母亲》中,通篇写母亲,其中也流露出对北平的牵念和爱,文中提及八国联军进北京,日本鬼子占据北平之事,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故乡的惦念和忧心。老舍把之于母亲之爱和北平之情已经融合在一起了,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联合体。
此外,《我的母亲》中写到母亲爱花,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母亲的浇灌与爱护,而母亲的性格传给了我,所以,在《想北平》里,老舍将这一性格在北平这一故土上继续伸延,“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都是老舍心中北平最风情美丽的景儿,因为从这里仿佛寻到了母亲亲切的身影,想北平,也是在想母亲。
所以,在《想北平》中我们能感到老舍对我的母亲的爱,而在《我的母亲》里又透出作者对北平的想,两篇文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辉映。
简言之,对比《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大致的手法、相似的语言风格,同时传达出一种共同的情感,准确地说,作者不是在写“我的母亲”、“北平”,作者是真正地在想。这两篇文章也仿佛双子星座,彼此相连相牵:《我的母亲》可为《想母亲》;而《想北平》亦可作《我的北平》,二者均被老舍至情至性的“爱”牵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了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委会.语文(拓展模块)[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老舍 母亲 北平 散文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0-01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系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这两篇独立的文章个体,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或情感表现上均有很多相通互释之处,两相对照,异曲同工,展现了老舍在散文文体上独有的艺术魅力。
1 两个人物,一种载体
在老舍的生命中,有两个人物对其至关重要,血脉牵连,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故乡北平。“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先生的母亲出身农家,一生艰辛困苦,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擔,但母亲勤劳、宽厚、坚忍,活得硬朗,给予老舍的影响十分深刻。所以,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而老舍又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其生命的脐带,是他漂泊游离在外最温暖的精神归宿,所以,老舍对北平的深深依恋、款款相思,是一种从血脉里流出来的爱。对于心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老舍又是通过“散文”这一文体载体来展现的。
众所周知,小说、戏剧是老舍最擅长的文体,那么他为什么却用散文来表现呢?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当归因于“散文”这一文体独特的审美内涵。现代散文可谓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宁馨儿,其产生是伴随着“人的发现”而成立的,是对传统散文的一次扬弃、超越,最重要的是“人”(活生生的作者个人)走进了散文,激活了散文的“心”,使得散文这一文体大放光彩,作者能够本色流露、独抒性灵。老舍写母亲或北平,都是其最熟悉、最能展现真实情感的人物,所以,无需小说情节的虚构、环境的大肆铺染、人物的雕琢粉饰,只需要抒写内心中最真实的那一个,本真自我。同时,散文“散行成文”的形式,自由疏放的笔法,不拘泥于窠臼的特点,又使得作者有充裕的发挥空间和灵动的性情抒发。所以,老舍毅然选取了“散文”这一载体来对母亲和故乡北平喃喃诉语、情感流淌和心灵的倾诉,尽情尽兴,无所牵绊,写出最真实最可感的母亲与北平。总之,用散文承载母亲和北平,两者更丰满真切,又最熨帖作者的心灵。
2 类似笔法,两相映照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上有很多类似之处,而且共同传达出一种情感:作者对生命中两个重要人物至情至性的爱。
其一,小处着眼,平凡之中见真谛。母亲和北平,都算得上很大的字眼,但作者两篇均未从大处落墨,而是从平凡的事物、日常的琐事入手,如写母亲,只是撷取了母亲为子女所做的几件家常小事娓娓道来,事不大,语不绮,却把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人格魅力及作者对于母亲真切深沉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震撼人心。《想北平》中写北平,也未泼墨北京的雄壮大气,跃然作者笔端的是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溅着泥点的韭菜叶,这些点点滴滴、司空见惯的平民物件,却又最能反映出老舍爱的是真实的北平,这种爱已渗透到生命里,与爱母亲一般。
其二,语言朴质,平淡之中见绚丽。苏轼评陶潜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老舍的语言风格亦如是。《我的母亲》中,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极富韵致。“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不祥的消息”,此句中连用四个“怕”,表达出内心的恐惧,行文之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朴情浓。而《想北平》中也是信手拈来,“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平平淡淡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却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 安适。作者于两篇文章中均抛开了一切美好的词语,一切好听好看的字,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最无华晓畅的白话,表达出最淳厚深挚的爱,对母亲,对北平。
其三,抒情结尾,平白之中见真情。两篇文章都以抒情这一表达方式结尾,平白的话语却带有作者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因他爱母亲,爱北平,所以,这种赤子之爱使得作者心痛落泪。《我的母亲》结尾处,“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直抒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思念和失去慈母后内心深处无以言说的悲伤哀痛之情。《想北平》的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亦是字字含泪,宣泄了作者对北平的炙心思念之情。两篇文章的结尾都以简短的直接抒情戛然而止,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3 彼此交融,互为诠释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虽是老舍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但两篇文章互相埋笔,均可寻出对方的踪影。《想北平》创作于1936年,作者当时身在异乡,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机,“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老舍先生身为心系故乡的游子,忧心如焚,写下了这篇动情带泪的《想北平》。而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对北平的爱,作者是用以对母亲的爱作比喻的。“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在这里,作者写北平之爱是通过母亲之爱呈现的。
而在《我的母亲》中,通篇写母亲,其中也流露出对北平的牵念和爱,文中提及八国联军进北京,日本鬼子占据北平之事,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故乡的惦念和忧心。老舍把之于母亲之爱和北平之情已经融合在一起了,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联合体。
此外,《我的母亲》中写到母亲爱花,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母亲的浇灌与爱护,而母亲的性格传给了我,所以,在《想北平》里,老舍将这一性格在北平这一故土上继续伸延,“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都是老舍心中北平最风情美丽的景儿,因为从这里仿佛寻到了母亲亲切的身影,想北平,也是在想母亲。
所以,在《想北平》中我们能感到老舍对我的母亲的爱,而在《我的母亲》里又透出作者对北平的想,两篇文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辉映。
简言之,对比《我的母亲》和《想北平》,大致的手法、相似的语言风格,同时传达出一种共同的情感,准确地说,作者不是在写“我的母亲”、“北平”,作者是真正地在想。这两篇文章也仿佛双子星座,彼此相连相牵:《我的母亲》可为《想母亲》;而《想北平》亦可作《我的北平》,二者均被老舍至情至性的“爱”牵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了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委会.语文(拓展模块)[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